宣城市郎溪縣建平鎮金牛村“八度工作法”提升黨建水平

農村 三農 農村改革 農業 宣城日報社 2017-06-27

本報訊 去年以來,郎溪縣建平鎮金牛村努力把黨建融入到全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中,構建了以黨建為引領、統籌全村各項事業發展的新機制,形成了思路明確、執行順暢、保障有力的“八度工作法”。

“兩學一做”,提高黨員學習的效度。建立常態化的學習機制,通過“三會一課”來帶領全村黨員集中學習。建立常態化的推進機制,通過開展“我為老黨員讀黨章”“五查五看”等活動,創新學習載體,吸引黨員參加。建立常態化的責任機制,通過明確書記、班子成員責任來推進學習教育的不斷深化。從而積極引導廣大黨員牢記黨員身份,強化黨員意識,一生學、一世做。

發展集體經濟,增強黨建工作的力度。整合“農業+旅遊”雙向推動村級經濟發展,集體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以水面發包、山林發包為基礎,盤活村級“三資”資產中的閒置校舍舊址、村委會房屋等進行租賃,並通過以村級為單位從農戶手裡集中流轉土地發包給種糧大戶,增加集體收入。立足當地優美環境和富饒物產,集資3000萬元開發集休閒、養生、度假於一體的五星級農家樂項目,為綠色、創新發展提供契機。

開展精準扶貧,加快貧者致富的速度。創新精準扶貧開發機制,努力發動黨員中的致富能手,提高扶貧開發效益,促進人民群眾增收。如今,該村針對每戶不同情況制定具體幫扶措施。2014年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共計72戶130人,其中17戶34人當年脫貧,2015年脫貧24戶40人,2016年脫貧25戶46人,到目前還剩6戶10人,全面脫貧指日可待。

基礎設施建設,增加美麗鄉村的密度。該村一面發動黨員積極性瞭解群眾切實關心的建設項目,一面爭取資金,努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到目前,美麗鄉村建設基本完成,已建設17公里的水泥道路,實現了全村道路網全覆蓋,極大地便利了村民出行。全村共改建提水站8座,新開挖塘口一萬方以上37口,五千方以上6口,三萬方以上4口,清淤渠道5千米,提高了該村各村民組的防洪抗旱能力。為了方便群眾的日常用電,村裡已將13個自然村的電網進行升級改造。

改善民生工作,拓展為民辦事的寬度。金牛村黨總支高度重視民生工作,並以此推動服務型黨組織的建立,把56項政務服務和15項郵政服務納入村級辦理,例如大病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繳納電費水費等,更好的發揮一站式為民服務中心的作用,為群眾提供全面、貼心的服務。

維護社會穩定,提升綜治維穩的深度。認真做好群眾來訪和調解工作,密切幹群關係,及時摸排不穩定因素,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充分發揮調解、治保隊伍的作用。該村在縣建平大道、鍾橋小河治理、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中,全村共徵地近千畝,拆遷近百戶,徵地拆遷補償、土地款發放分配中,無一上訪事件和重大刑事案件發生。

做好信息推送,加強網絡宣傳的精度。安排專人負責先鋒網的日常更新、維護和管理工作,確保網站運行正常,努力提升推送內容的準確性和時效性,讓先鋒網成為全村發佈通知及宣傳政策的有效渠道,成為村民瞭解全村動態及中心工作進展情況的窗口,成為群眾監督全村工作的平臺。

多彩文化生活,推進文明創建的切合度。結合文明創建,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吸引村民參加,例如以道德講堂來提升村民道德素質,以技術培訓來提升村民生產能力,以廣場舞大賽豐富村民精神生活等,進一步融洽了村民之間、黨群幹群之間的關係,增強本村的“軟實力”。

(本報記者 利成志)

編輯感言:金牛村通過“八度工作法”將全村主要工作融入到黨建過程中,以“強化班子、持續發展、關注民生”為主線,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為精神,全面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力,為推進黨組織“看齊”“堡壘”“龍頭”“細胞”“提神”五大工程和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夯實了基礎,經驗值得推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