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餅水中月-安康漢濱譚壩鎮鬆壩村發展聚焦

農村 經濟 三農 農村改革 圖說美麗中國 2017-05-28

紙上餅水中月-安康漢濱譚壩鎮鬆壩村發展聚焦

紙上餅水中月-安康漢濱譚壩鎮鬆壩村發展聚焦

2010年春,當時的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譚壩鄉鬆壩村制定了5年規劃。時間飛躍至今天的2017年,對照原規劃,規劃是紙上畫餅、水中月亮?這些當地人民群眾心中自有一份帳,自有評說。符合實際的規劃—宏偉藍圖很重要,落實更重要。目前,正值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譚壩鎮個別主要領導幹部,制定出一些只要政績的浮誇規劃和公開承諾,被廣大幹部群眾說成紙上畫餅、水中月亮;而對具體的貧困戶一戶一策,百戶一律一樣,涉嫌數字扶貧,令人擔憂。(記者王開成 )

紙上餅水中月-安康漢濱譚壩鎮鬆壩村發展聚焦

鬆壩村社會經濟發展規劃

(2010年-2015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村級升級晉檔,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促進全村經濟平穩、健康、快速發展,特制定2010年-2015年經濟發展規劃。

第一章概述

一、現狀概況

——自然狀況

鬆壩村位於譚壩鄉東南腹地,傍於省級重點水利工程——黃石灘水庫上游,並有遠近聞名的高峽平湖八一水庫臨村相擁,北山四鄉鎮五茨公路橫穿鬆壩,西康高速便捷出入。

全村共11個村民小組,其中黨員23人,村委成員3人。

——農戶狀況

2009年農戶調查統計,本村現轄11個村民小組,村民307戶,1581人,農村勞動力人口1210人。農業用地3488畝(其中,耕地面積370畝,水田52畝,山林面積2853畝),建設用地370畝,佔總面積的10.6%。全村80%以上土地為丘陵,具有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特徵。

——產業發展概況

鬆壩村是典型的農業村,農業收入為其主要來源,主要種植玉米、小麥,村內沒有大中型企業,有20個小型的商業店鋪。

近幾年來,國家對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大,每個村民小組實現了通路,街道周邊村民小組已修建自來水管,農民思想解放意識不斷提高,但受生產條件和產業結構調整因素的制約還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

現有家庭養雞、養豬規模小、產量低、產品結構單一,種植業技術落後、科技含量不高,人均收入偏低,醫療衛生設施不健全,嚴重製約著鬆壩村的進一步發展。

鬆壩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在全鄉處於中上等水平。沒有二、三產業基礎,是純第一產業(農業)村。

農民收入由農業、漁業、家禽養殖、外出務工四部分組成。低收入農戶的收入主要靠農業、勞務收入兩大塊,其中農業和養殖業收入主要用於滿足本戶人口糧食、蔬菜及肉類的自給。隨著鄉鎮各項產業的發展,村內的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發展已不相適應,受產業佈局和地形條件的限制,大多數村民居住比較分散,基礎設施嚴重不足,主要表現在:

1、道路密度小,硬化率低;

2、無集中安全的飲水水源;

3、供電線路老化,變壓器容量不足;

4、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不完善,缺少村民公共活動場所。

第二章規劃指導思想與原則

一、規劃背景

為了落實各級政府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求,加快該村建設步伐,結合本村實際,編制鬆壩村建設規劃,用於指導村內各項建設的實施。

二、規劃原則

1、因地制宜,科學指導。

立足現有特點資源、環境特點,發揮生態環境良好的優勢,統籌經濟生態社會協調發展,增強規劃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2、突出重點,全面發展。

以生產發展為主導,加快低收入農戶脫貧,積極發展各項公共事業,既注重生產條件改善,又要注重村民生活質量提高,寓生態環境保護於農民增收和產業發展之中,達到家居環境清潔化、農業生產無害化、資源利用高效化,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3、注重實效,穩步推進。

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切入點,從農民最迫切而又有條件做的項目做起,著重解決制約農民增收的突出問題,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量力而行,講求實效。

4、政府扶持,農民自願。

通過政府引導扶持,充分調動全體村民參與奔小康工程的積極性。切實尊重群眾意願,不搞包辦代替。通過項目扶持、直接補貼、加入扶貧合作社等多種形式,引導村民共同參與此項工程,激發脫貧積極性,使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

第三章村域規劃

一、以種為主,以養為輔,以養補種,發展生態循環農業。 穩定糧食生產基礎的同時,發展家庭牲豬及家禽養殖,重點扶持養殖大戶,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基礎下廣泛進行資源再利用不斷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優化品種組合,提高單產。保證總產。用足用活土地流轉政策,鼓勵、支持土地流轉,促進土地向有經營能力和種田能手集中,防止和減少土地流轉。認真、不折不扣兌現黨的惠農政策,調動農戶種糧積極性,提高糧食生產效益。使糧油生產穩定在30萬斤以上。積極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以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二、服務勞務業,增加農民收入。

突出抓好勞務產業,鼓勵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創造勞務價值。動員應屆返鄉畢業生,新增勞動力和青年農民參加技能培訓,掌握實用技術,推進有組織的勞務輸出。加強農村務工人員間的信息交流,充分利用同鄉、親屬社會關係,尋找合適的崗位,提高外出勞力的收入水平,使勞務輸出進一步成為全村的骨幹產業。力爭到2015年全村從事勞務產業人數達到900人,勞務收入達到1000萬元。

開展本村勞動力資源普查,分類進行技能培訓,做好勞動力轉移服務工作,確保外出勞務工有一技之長。並建立勞務輸出信息服務站,廣開勞務市場。為勞務輸出人員提供跟蹤服務和後勤保障。

三、提高資源利用率,以旅遊拉動二、三產業。

鬆壩村距離譚壩鄉駐地約20公里,聯網公路建設已經完工,村內交通將更加便捷,鬆壩村將成為譚壩鄉新農村風貌景觀和生態旅遊觀光的重要展示窗口,區位條件十分優越。

隨著西康高速公路通車典禮的第一鳴禮炮響起,鬆壩迎來了新農村建設發展的最佳時期。西康高速的貫通,不但大大縮短了鬆壩通往安康市區、郊縣及其他地區的車程,同時也將為鬆壩新一輪的發展提供可遇不可求的良機。

高速路通車,使一度陷入交通和接待能力制約的鬆壩旅遊業發展瓶頸得到突破,此時,迎風破浪加大旅遊基礎項目和接待設施建設當務之急,庫區“農家樂”項目發展和定期培訓研討會舉辦迫在眉睫,到 2015年,預計庫區周圍可建成百戶農家樂旅遊項目,隨著旅遊業生機勃勃的發展勢必將帶動運輸業和第三產業的連鎖興起,也勢必打開招商引資的便利之門。

在此基礎上,鼓勵村民購車適應客、貨運流量即將凸起的需求時不可待,此次,鬆壩將凸顯不可限量的前景。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公共事業。

1、道路規劃

根據全村產業佈局和村民點位置並結合現狀道路走向,規劃村域道路網,道路總長18公里,其中現狀保留12.5公里,規劃整治或新修5公里,村內街道硬化10公里。到規劃期末,全村道路網基本形成,路面硬化率達到95%以上。

2、給水規劃

該村現狀生產生活用水以地下取水為主,規劃擴建新修水塔或進行水道改造滿足公路沿線和庫區村民200戶村民的引水問題。其它丘陵低山地區村民點仍採用地下取水和就近河流取水的方式,但要保證水質達標。

3、民居建設規劃

結合全村實際,制訂出一個經村民代表以上會議討論通過的具體實施辦法。根據全村產業佈局和現狀建設情況,村主街道居民點已初具規模,規劃以整治為主,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並利用閒置的空地安排適量的村民建房宅基地,嚴格控制村民住宅建設用地標準,戶均佔地面積不大於130㎡,原則上沿公路兩側安排新的宅基地,庫區周圍、河流沿線不宜安排新的建設項目。

除此以外,本著村集約用地、規範用地,推進全村建設規劃全面落實,逐步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改變村莊面貌,在不違反《土地管理法》和全鄉農民異地遷移轉移工程政策等相關政策法規前提下,本村規劃將建設用地20畝作為高寒、滑塌體村域村民搬遷移居住宅用地,方便高寒、滑塌體村域村民生產生活和安全管理。

五、整治村莊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1、現狀人口為1581人,綜合考慮人口增長的因素及規劃的機動性,規劃期末建設用地按560人,人均110㎡控制。因受地形、交通條件等因素的制約,近期以生態家園建設為主,遠期隨著通組道路的硬化建設,在方便生產和村民自願的前提下,選擇現狀村民住宅較為集中的地方規劃多處小型村民點,不宜片面追求集中建設。

2、鬆壩村四周群山懷抱,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是休閒避暑上佳選擇,為進一步維護保持村內及周邊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生態旅遊資源開發夯實基礎,經村委成員和村民小組會議協商決定,選擇遠離村民居住聚集地處徵用黃山10畝作為全村垃圾填埋處理用地,以此解決全村垃圾投放管理失效,無序的局面。

六、健全保障體系,創建和諧社會。

1、全面推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每年確保參保率98%以上,解決因病返貧的問題。

2、大力推行社會養老保險和落實各項獎扶政策,確保老有所養和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五保老人集中供養100%,弱勢群體救助率100%。

3、大力推行農村義務教育。每年確保入學率100%,到2012年初中升高中的升學率達到80%以上。

4、完善改造村衛生室建設。購置必需的醫療器械,提高治療和防疫水平,初步具備公共衛生救助條件。

5、加強村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的教育,實現思想觀念新、精神風貌新、文化活動新、社會風氣新的“四新”標準。

6、力爭2012年前,建立起本村村民活動場所和信息技術活動室。方便村民生產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