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農村 交通 梅州 合作社 福建 不完美媽媽 南方plus客戶端 2019-07-28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整潔平坦的公路穿村而過,清晰齊全的標識標牌隨處可見。在梅縣區桃堯鎮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車。“如今,村裡的孩子到圩鎮上學、老人外出活動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車,既安全又方便。”珠玉村村民吳伯說。

鄉村要發展,交通當先行。至2018年底,梅縣區農村硬底化公路通車裡程2497.4公里,其中縣道87.9公里,鄉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基本形成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支線、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網,並與國省幹線有效銜接,實現鎮鎮相通、村村相連。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整潔平坦的公路穿村而過,清晰齊全的標識標牌隨處可見。在梅縣區桃堯鎮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車。“如今,村裡的孩子到圩鎮上學、老人外出活動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車,既安全又方便。”珠玉村村民吳伯說。

鄉村要發展,交通當先行。至2018年底,梅縣區農村硬底化公路通車裡程2497.4公里,其中縣道87.9公里,鄉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基本形成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支線、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網,並與國省幹線有效銜接,實現鎮鎮相通、村村相連。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鄉村公路是有效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流’進農村,特色農產品‘走’出農村,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有力載體。”梅縣區交通運輸局局長何問安表示,2019年,梅縣區計劃再投入3.59億元,繼續完善提升12個“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紮實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干支相連、城鄉一體、外通內暢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

共建共享

發動群眾捐款9000多萬元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過去不少農村地區交通情況的真實寫照。作為梅縣區較偏遠的鄉鎮,桃堯鎮與福建永定接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該鎮有不少鄉村備受交通短板的困擾。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整潔平坦的公路穿村而過,清晰齊全的標識標牌隨處可見。在梅縣區桃堯鎮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車。“如今,村裡的孩子到圩鎮上學、老人外出活動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車,既安全又方便。”珠玉村村民吳伯說。

鄉村要發展,交通當先行。至2018年底,梅縣區農村硬底化公路通車裡程2497.4公里,其中縣道87.9公里,鄉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基本形成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支線、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網,並與國省幹線有效銜接,實現鎮鎮相通、村村相連。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鄉村公路是有效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流’進農村,特色農產品‘走’出農村,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有力載體。”梅縣區交通運輸局局長何問安表示,2019年,梅縣區計劃再投入3.59億元,繼續完善提升12個“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紮實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干支相連、城鄉一體、外通內暢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

共建共享

發動群眾捐款9000多萬元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過去不少農村地區交通情況的真實寫照。作為梅縣區較偏遠的鄉鎮,桃堯鎮與福建永定接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該鎮有不少鄉村備受交通短板的困擾。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因為路不好走,去一趟縣城往往要花大半天的時間。”桃堯鎮深教村村民沈伯告訴筆者,由於交通不暢,不僅村民出行不便,一到雨天,村民出行的安全隱患也大大增加。“下大雨的時候,大家都不敢出門,路面常常積水,雨停了,路面也變髒了,大家只能一起清理乾淨。”沈伯說道。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整潔平坦的公路穿村而過,清晰齊全的標識標牌隨處可見。在梅縣區桃堯鎮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車。“如今,村裡的孩子到圩鎮上學、老人外出活動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車,既安全又方便。”珠玉村村民吳伯說。

鄉村要發展,交通當先行。至2018年底,梅縣區農村硬底化公路通車裡程2497.4公里,其中縣道87.9公里,鄉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基本形成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支線、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網,並與國省幹線有效銜接,實現鎮鎮相通、村村相連。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鄉村公路是有效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流’進農村,特色農產品‘走’出農村,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有力載體。”梅縣區交通運輸局局長何問安表示,2019年,梅縣區計劃再投入3.59億元,繼續完善提升12個“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紮實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干支相連、城鄉一體、外通內暢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

共建共享

發動群眾捐款9000多萬元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過去不少農村地區交通情況的真實寫照。作為梅縣區較偏遠的鄉鎮,桃堯鎮與福建永定接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該鎮有不少鄉村備受交通短板的困擾。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因為路不好走,去一趟縣城往往要花大半天的時間。”桃堯鎮深教村村民沈伯告訴筆者,由於交通不暢,不僅村民出行不便,一到雨天,村民出行的安全隱患也大大增加。“下大雨的時候,大家都不敢出門,路面常常積水,雨停了,路面也變髒了,大家只能一起清理乾淨。”沈伯說道。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在走訪梅縣區各地農村公路建設情況時,筆者發現,用地和資金是擺在不少鄉鎮面前的兩大難題。為此,梅縣區從建設主體和建設資金籌措兩個方面大膽創新,作出了一系列探索和嘗試。

以村道修整拓寬為例,不少村莊需裁彎取直或拓寬路面,難免佔用到部分村民的農田、果樹。為了動員村民共同參與,梅縣區採取“以地代捐”的形式,把佔用土地按價摺合轉換為捐款,此舉獲得了大部分村民的贊同。

“村裡在修路過程中,需要用到一家合作社的1公里自留山土地,經過溝通,該合作社便將這塊土地無償捐獻了出來。”深教村黨支部書記沈榮凱說道。

“只要是有利於家鄉建設的事情,我們一定會帶頭支持。”捐地之餘,該合作社負責人沈偉春還捐出3.8萬元,支持村裡的道路建設。

針對建設資金緊缺的問題,梅縣區創新提出“5個一點”措施,即“上級補一點、縣級融一點、掛點出一點、鎮村籌一點、鄉賢群眾捐一點”,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齊心協力共建共享“家門口的路”。

為發動鄉賢、村民力量籌措建設資金,梅縣區各個鄉鎮不少村民理事會成員、黨員幹部率先帶頭捐款,同時積極爭取當地企業、交通部門資金支持。

“你看,這名村民捐了300元,這位鄉賢捐了5000元……”桃堯鎮澄坑村村委會主任鍾健康一邊翻出手機上的聊天記錄,一邊告訴筆者,每一筆捐款不論金額大小,他都會用手機截圖下來,並給每一位捐款的村民開收據,感謝他們為家鄉建設所作的貢獻。

據統計,在全區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過程中,群眾捐款金額達到9000多萬元,“以地代捐”或無償捐地達3萬多平方米,佔道路建設面積的42%,有效破解了農村道路資金、用地難題。

全力推進

今年將投入3.59億元用於道路提升

道路是城市的“筋脈”,也是鄉村發展的“命脈”。

至2018年底,梅縣區農村公路通車裡程已達2497.4公里。其中包括縣道87.9公里,鄉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通鎮公路全部達到三級以上標準,通村公路實現100%硬底化。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整潔平坦的公路穿村而過,清晰齊全的標識標牌隨處可見。在梅縣區桃堯鎮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車。“如今,村裡的孩子到圩鎮上學、老人外出活動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車,既安全又方便。”珠玉村村民吳伯說。

鄉村要發展,交通當先行。至2018年底,梅縣區農村硬底化公路通車裡程2497.4公里,其中縣道87.9公里,鄉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基本形成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支線、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網,並與國省幹線有效銜接,實現鎮鎮相通、村村相連。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鄉村公路是有效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流’進農村,特色農產品‘走’出農村,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有力載體。”梅縣區交通運輸局局長何問安表示,2019年,梅縣區計劃再投入3.59億元,繼續完善提升12個“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紮實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干支相連、城鄉一體、外通內暢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

共建共享

發動群眾捐款9000多萬元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過去不少農村地區交通情況的真實寫照。作為梅縣區較偏遠的鄉鎮,桃堯鎮與福建永定接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該鎮有不少鄉村備受交通短板的困擾。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因為路不好走,去一趟縣城往往要花大半天的時間。”桃堯鎮深教村村民沈伯告訴筆者,由於交通不暢,不僅村民出行不便,一到雨天,村民出行的安全隱患也大大增加。“下大雨的時候,大家都不敢出門,路面常常積水,雨停了,路面也變髒了,大家只能一起清理乾淨。”沈伯說道。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在走訪梅縣區各地農村公路建設情況時,筆者發現,用地和資金是擺在不少鄉鎮面前的兩大難題。為此,梅縣區從建設主體和建設資金籌措兩個方面大膽創新,作出了一系列探索和嘗試。

以村道修整拓寬為例,不少村莊需裁彎取直或拓寬路面,難免佔用到部分村民的農田、果樹。為了動員村民共同參與,梅縣區採取“以地代捐”的形式,把佔用土地按價摺合轉換為捐款,此舉獲得了大部分村民的贊同。

“村裡在修路過程中,需要用到一家合作社的1公里自留山土地,經過溝通,該合作社便將這塊土地無償捐獻了出來。”深教村黨支部書記沈榮凱說道。

“只要是有利於家鄉建設的事情,我們一定會帶頭支持。”捐地之餘,該合作社負責人沈偉春還捐出3.8萬元,支持村裡的道路建設。

針對建設資金緊缺的問題,梅縣區創新提出“5個一點”措施,即“上級補一點、縣級融一點、掛點出一點、鎮村籌一點、鄉賢群眾捐一點”,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齊心協力共建共享“家門口的路”。

為發動鄉賢、村民力量籌措建設資金,梅縣區各個鄉鎮不少村民理事會成員、黨員幹部率先帶頭捐款,同時積極爭取當地企業、交通部門資金支持。

“你看,這名村民捐了300元,這位鄉賢捐了5000元……”桃堯鎮澄坑村村委會主任鍾健康一邊翻出手機上的聊天記錄,一邊告訴筆者,每一筆捐款不論金額大小,他都會用手機截圖下來,並給每一位捐款的村民開收據,感謝他們為家鄉建設所作的貢獻。

據統計,在全區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過程中,群眾捐款金額達到9000多萬元,“以地代捐”或無償捐地達3萬多平方米,佔道路建設面積的42%,有效破解了農村道路資金、用地難題。

全力推進

今年將投入3.59億元用於道路提升

道路是城市的“筋脈”,也是鄉村發展的“命脈”。

至2018年底,梅縣區農村公路通車裡程已達2497.4公里。其中包括縣道87.9公里,鄉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通鎮公路全部達到三級以上標準,通村公路實現100%硬底化。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道路寬了,汽車也可以直通村民家門口了。在梅縣區桃堯鎮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車。“如今,村裡的孩子到圩鎮上學、老人外出活動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車,既安全又方便。”村民吳伯說。

目前,梅縣區355個建制村已全面開通公交線路(包含極個別邊遠鄉村開通網約公交)。

切實感受到政府的惠民之舉後,村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以前道路條件不好,環境也沒那麼好,大家也覺得無所謂,垃圾都隨手丟。現在道路寬敞整潔,不僅沒有人亂丟垃圾了,大家還會主動幫忙打掃。”該村村民說道。

“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不僅改變了村莊的環境,也激發了村民的參與熱情。如今,這種“乘數效應”正逐步擴大。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整潔平坦的公路穿村而過,清晰齊全的標識標牌隨處可見。在梅縣區桃堯鎮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車。“如今,村裡的孩子到圩鎮上學、老人外出活動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車,既安全又方便。”珠玉村村民吳伯說。

鄉村要發展,交通當先行。至2018年底,梅縣區農村硬底化公路通車裡程2497.4公里,其中縣道87.9公里,鄉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基本形成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支線、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網,並與國省幹線有效銜接,實現鎮鎮相通、村村相連。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鄉村公路是有效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流’進農村,特色農產品‘走’出農村,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有力載體。”梅縣區交通運輸局局長何問安表示,2019年,梅縣區計劃再投入3.59億元,繼續完善提升12個“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紮實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干支相連、城鄉一體、外通內暢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

共建共享

發動群眾捐款9000多萬元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過去不少農村地區交通情況的真實寫照。作為梅縣區較偏遠的鄉鎮,桃堯鎮與福建永定接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該鎮有不少鄉村備受交通短板的困擾。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因為路不好走,去一趟縣城往往要花大半天的時間。”桃堯鎮深教村村民沈伯告訴筆者,由於交通不暢,不僅村民出行不便,一到雨天,村民出行的安全隱患也大大增加。“下大雨的時候,大家都不敢出門,路面常常積水,雨停了,路面也變髒了,大家只能一起清理乾淨。”沈伯說道。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在走訪梅縣區各地農村公路建設情況時,筆者發現,用地和資金是擺在不少鄉鎮面前的兩大難題。為此,梅縣區從建設主體和建設資金籌措兩個方面大膽創新,作出了一系列探索和嘗試。

以村道修整拓寬為例,不少村莊需裁彎取直或拓寬路面,難免佔用到部分村民的農田、果樹。為了動員村民共同參與,梅縣區採取“以地代捐”的形式,把佔用土地按價摺合轉換為捐款,此舉獲得了大部分村民的贊同。

“村裡在修路過程中,需要用到一家合作社的1公里自留山土地,經過溝通,該合作社便將這塊土地無償捐獻了出來。”深教村黨支部書記沈榮凱說道。

“只要是有利於家鄉建設的事情,我們一定會帶頭支持。”捐地之餘,該合作社負責人沈偉春還捐出3.8萬元,支持村裡的道路建設。

針對建設資金緊缺的問題,梅縣區創新提出“5個一點”措施,即“上級補一點、縣級融一點、掛點出一點、鎮村籌一點、鄉賢群眾捐一點”,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齊心協力共建共享“家門口的路”。

為發動鄉賢、村民力量籌措建設資金,梅縣區各個鄉鎮不少村民理事會成員、黨員幹部率先帶頭捐款,同時積極爭取當地企業、交通部門資金支持。

“你看,這名村民捐了300元,這位鄉賢捐了5000元……”桃堯鎮澄坑村村委會主任鍾健康一邊翻出手機上的聊天記錄,一邊告訴筆者,每一筆捐款不論金額大小,他都會用手機截圖下來,並給每一位捐款的村民開收據,感謝他們為家鄉建設所作的貢獻。

據統計,在全區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過程中,群眾捐款金額達到9000多萬元,“以地代捐”或無償捐地達3萬多平方米,佔道路建設面積的42%,有效破解了農村道路資金、用地難題。

全力推進

今年將投入3.59億元用於道路提升

道路是城市的“筋脈”,也是鄉村發展的“命脈”。

至2018年底,梅縣區農村公路通車裡程已達2497.4公里。其中包括縣道87.9公里,鄉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通鎮公路全部達到三級以上標準,通村公路實現100%硬底化。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道路寬了,汽車也可以直通村民家門口了。在梅縣區桃堯鎮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車。“如今,村裡的孩子到圩鎮上學、老人外出活動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車,既安全又方便。”村民吳伯說。

目前,梅縣區355個建制村已全面開通公交線路(包含極個別邊遠鄉村開通網約公交)。

切實感受到政府的惠民之舉後,村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以前道路條件不好,環境也沒那麼好,大家也覺得無所謂,垃圾都隨手丟。現在道路寬敞整潔,不僅沒有人亂丟垃圾了,大家還會主動幫忙打掃。”該村村民說道。

“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不僅改變了村莊的環境,也激發了村民的參與熱情。如今,這種“乘數效應”正逐步擴大。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更重要的是,村莊的“宜居”帶動“宜業”,而“宜業”又反哺“宜居”。在良性循環中,良好的基礎設施、優美的鄉村環境不僅引來了企業,也引來了遊客。這也將為村民、貧困戶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帶動增收。

“2019年,梅縣區將繼續投入3.59億元,進一步完善提升12個‘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據梅縣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提升項目包括縣道路面改造、行政村窄路基路面拓寬改造攻堅、危橋改造等等。

梅長大橋便是梅縣區危橋改造計劃的其中一項。梅長大橋位於梅縣區梅南鎮巢布壩,是梅南鎮跨越梅江河最重要的咽喉,也是梅畲快速幹線連接梅南圩鎮的唯一橋樑。該橋於1991年建成通車,過去由於車輛超重通行,橋身受損,現被定為4類危橋,限制通行,給兩岸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去年1月,該橋改建工作正式啟動。在梅州市政協和省、市交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資金約3300萬元,計劃今年7月動工建設,2020年9月建成通車。通車後,此座大橋將惠及沿線十多萬群眾。

提升效益

打造特色旅遊 打通村民“致富路”

作為梅縣區的金柚種植大鎮,桃堯鎮各村90%以上的村民以種柚為生。“還沒有拓寬路面前,路又窄又陡,貨車進來載柚子時總是‘龜速’行駛。”珠玉村黨支部書記吳豐泉表示,普通車輛十幾分鍾能走完的路,因為路窄坡陡,有時前後倒車能費上好幾個小時。對於村民來說,柚子的物流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路通了,帶富了農民。

如今,一條條綿延起伏、高低錯落的鄉間公路,猶如一道道飄落在崇山峻嶺之間的綵帶,托起了農民致富的夢想。貨車直接開進村,中間轉運環節的減少降低了物流運輸成本。這樣一來,不僅柚子價格提高了,當地村民還能與企業合作,多渠道銷售農產品,有的甚至自己開通電商,當起了老闆。

路通了,引來了企業。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整潔平坦的公路穿村而過,清晰齊全的標識標牌隨處可見。在梅縣區桃堯鎮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車。“如今,村裡的孩子到圩鎮上學、老人外出活動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車,既安全又方便。”珠玉村村民吳伯說。

鄉村要發展,交通當先行。至2018年底,梅縣區農村硬底化公路通車裡程2497.4公里,其中縣道87.9公里,鄉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基本形成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支線、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網,並與國省幹線有效銜接,實現鎮鎮相通、村村相連。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鄉村公路是有效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流’進農村,特色農產品‘走’出農村,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有力載體。”梅縣區交通運輸局局長何問安表示,2019年,梅縣區計劃再投入3.59億元,繼續完善提升12個“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紮實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干支相連、城鄉一體、外通內暢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

共建共享

發動群眾捐款9000多萬元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過去不少農村地區交通情況的真實寫照。作為梅縣區較偏遠的鄉鎮,桃堯鎮與福建永定接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該鎮有不少鄉村備受交通短板的困擾。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因為路不好走,去一趟縣城往往要花大半天的時間。”桃堯鎮深教村村民沈伯告訴筆者,由於交通不暢,不僅村民出行不便,一到雨天,村民出行的安全隱患也大大增加。“下大雨的時候,大家都不敢出門,路面常常積水,雨停了,路面也變髒了,大家只能一起清理乾淨。”沈伯說道。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在走訪梅縣區各地農村公路建設情況時,筆者發現,用地和資金是擺在不少鄉鎮面前的兩大難題。為此,梅縣區從建設主體和建設資金籌措兩個方面大膽創新,作出了一系列探索和嘗試。

以村道修整拓寬為例,不少村莊需裁彎取直或拓寬路面,難免佔用到部分村民的農田、果樹。為了動員村民共同參與,梅縣區採取“以地代捐”的形式,把佔用土地按價摺合轉換為捐款,此舉獲得了大部分村民的贊同。

“村裡在修路過程中,需要用到一家合作社的1公里自留山土地,經過溝通,該合作社便將這塊土地無償捐獻了出來。”深教村黨支部書記沈榮凱說道。

“只要是有利於家鄉建設的事情,我們一定會帶頭支持。”捐地之餘,該合作社負責人沈偉春還捐出3.8萬元,支持村裡的道路建設。

針對建設資金緊缺的問題,梅縣區創新提出“5個一點”措施,即“上級補一點、縣級融一點、掛點出一點、鎮村籌一點、鄉賢群眾捐一點”,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齊心協力共建共享“家門口的路”。

為發動鄉賢、村民力量籌措建設資金,梅縣區各個鄉鎮不少村民理事會成員、黨員幹部率先帶頭捐款,同時積極爭取當地企業、交通部門資金支持。

“你看,這名村民捐了300元,這位鄉賢捐了5000元……”桃堯鎮澄坑村村委會主任鍾健康一邊翻出手機上的聊天記錄,一邊告訴筆者,每一筆捐款不論金額大小,他都會用手機截圖下來,並給每一位捐款的村民開收據,感謝他們為家鄉建設所作的貢獻。

據統計,在全區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過程中,群眾捐款金額達到9000多萬元,“以地代捐”或無償捐地達3萬多平方米,佔道路建設面積的42%,有效破解了農村道路資金、用地難題。

全力推進

今年將投入3.59億元用於道路提升

道路是城市的“筋脈”,也是鄉村發展的“命脈”。

至2018年底,梅縣區農村公路通車裡程已達2497.4公里。其中包括縣道87.9公里,鄉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通鎮公路全部達到三級以上標準,通村公路實現100%硬底化。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道路寬了,汽車也可以直通村民家門口了。在梅縣區桃堯鎮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車。“如今,村裡的孩子到圩鎮上學、老人外出活動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車,既安全又方便。”村民吳伯說。

目前,梅縣區355個建制村已全面開通公交線路(包含極個別邊遠鄉村開通網約公交)。

切實感受到政府的惠民之舉後,村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以前道路條件不好,環境也沒那麼好,大家也覺得無所謂,垃圾都隨手丟。現在道路寬敞整潔,不僅沒有人亂丟垃圾了,大家還會主動幫忙打掃。”該村村民說道。

“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不僅改變了村莊的環境,也激發了村民的參與熱情。如今,這種“乘數效應”正逐步擴大。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更重要的是,村莊的“宜居”帶動“宜業”,而“宜業”又反哺“宜居”。在良性循環中,良好的基礎設施、優美的鄉村環境不僅引來了企業,也引來了遊客。這也將為村民、貧困戶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帶動增收。

“2019年,梅縣區將繼續投入3.59億元,進一步完善提升12個‘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據梅縣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提升項目包括縣道路面改造、行政村窄路基路面拓寬改造攻堅、危橋改造等等。

梅長大橋便是梅縣區危橋改造計劃的其中一項。梅長大橋位於梅縣區梅南鎮巢布壩,是梅南鎮跨越梅江河最重要的咽喉,也是梅畲快速幹線連接梅南圩鎮的唯一橋樑。該橋於1991年建成通車,過去由於車輛超重通行,橋身受損,現被定為4類危橋,限制通行,給兩岸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去年1月,該橋改建工作正式啟動。在梅州市政協和省、市交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資金約3300萬元,計劃今年7月動工建設,2020年9月建成通車。通車後,此座大橋將惠及沿線十多萬群眾。

提升效益

打造特色旅遊 打通村民“致富路”

作為梅縣區的金柚種植大鎮,桃堯鎮各村90%以上的村民以種柚為生。“還沒有拓寬路面前,路又窄又陡,貨車進來載柚子時總是‘龜速’行駛。”珠玉村黨支部書記吳豐泉表示,普通車輛十幾分鍾能走完的路,因為路窄坡陡,有時前後倒車能費上好幾個小時。對於村民來說,柚子的物流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路通了,帶富了農民。

如今,一條條綿延起伏、高低錯落的鄉間公路,猶如一道道飄落在崇山峻嶺之間的綵帶,托起了農民致富的夢想。貨車直接開進村,中間轉運環節的減少降低了物流運輸成本。這樣一來,不僅柚子價格提高了,當地村民還能與企業合作,多渠道銷售農產品,有的甚至自己開通電商,當起了老闆。

路通了,引來了企業。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2014年企業剛搬到桃堯時,交通條件沒有那麼好,中型貨車都進不來,肥料運進來、柚子運出來都很麻煩。”廣東潤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鏡良感慨道。“如今道路寬了,企業接下來投資的信心也更足。”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整潔平坦的公路穿村而過,清晰齊全的標識標牌隨處可見。在梅縣區桃堯鎮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車。“如今,村裡的孩子到圩鎮上學、老人外出活動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車,既安全又方便。”珠玉村村民吳伯說。

鄉村要發展,交通當先行。至2018年底,梅縣區農村硬底化公路通車裡程2497.4公里,其中縣道87.9公里,鄉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基本形成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支線、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網,並與國省幹線有效銜接,實現鎮鎮相通、村村相連。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鄉村公路是有效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流’進農村,特色農產品‘走’出農村,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有力載體。”梅縣區交通運輸局局長何問安表示,2019年,梅縣區計劃再投入3.59億元,繼續完善提升12個“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紮實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干支相連、城鄉一體、外通內暢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

共建共享

發動群眾捐款9000多萬元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過去不少農村地區交通情況的真實寫照。作為梅縣區較偏遠的鄉鎮,桃堯鎮與福建永定接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該鎮有不少鄉村備受交通短板的困擾。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因為路不好走,去一趟縣城往往要花大半天的時間。”桃堯鎮深教村村民沈伯告訴筆者,由於交通不暢,不僅村民出行不便,一到雨天,村民出行的安全隱患也大大增加。“下大雨的時候,大家都不敢出門,路面常常積水,雨停了,路面也變髒了,大家只能一起清理乾淨。”沈伯說道。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在走訪梅縣區各地農村公路建設情況時,筆者發現,用地和資金是擺在不少鄉鎮面前的兩大難題。為此,梅縣區從建設主體和建設資金籌措兩個方面大膽創新,作出了一系列探索和嘗試。

以村道修整拓寬為例,不少村莊需裁彎取直或拓寬路面,難免佔用到部分村民的農田、果樹。為了動員村民共同參與,梅縣區採取“以地代捐”的形式,把佔用土地按價摺合轉換為捐款,此舉獲得了大部分村民的贊同。

“村裡在修路過程中,需要用到一家合作社的1公里自留山土地,經過溝通,該合作社便將這塊土地無償捐獻了出來。”深教村黨支部書記沈榮凱說道。

“只要是有利於家鄉建設的事情,我們一定會帶頭支持。”捐地之餘,該合作社負責人沈偉春還捐出3.8萬元,支持村裡的道路建設。

針對建設資金緊缺的問題,梅縣區創新提出“5個一點”措施,即“上級補一點、縣級融一點、掛點出一點、鎮村籌一點、鄉賢群眾捐一點”,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齊心協力共建共享“家門口的路”。

為發動鄉賢、村民力量籌措建設資金,梅縣區各個鄉鎮不少村民理事會成員、黨員幹部率先帶頭捐款,同時積極爭取當地企業、交通部門資金支持。

“你看,這名村民捐了300元,這位鄉賢捐了5000元……”桃堯鎮澄坑村村委會主任鍾健康一邊翻出手機上的聊天記錄,一邊告訴筆者,每一筆捐款不論金額大小,他都會用手機截圖下來,並給每一位捐款的村民開收據,感謝他們為家鄉建設所作的貢獻。

據統計,在全區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過程中,群眾捐款金額達到9000多萬元,“以地代捐”或無償捐地達3萬多平方米,佔道路建設面積的42%,有效破解了農村道路資金、用地難題。

全力推進

今年將投入3.59億元用於道路提升

道路是城市的“筋脈”,也是鄉村發展的“命脈”。

至2018年底,梅縣區農村公路通車裡程已達2497.4公里。其中包括縣道87.9公里,鄉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通鎮公路全部達到三級以上標準,通村公路實現100%硬底化。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道路寬了,汽車也可以直通村民家門口了。在梅縣區桃堯鎮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車。“如今,村裡的孩子到圩鎮上學、老人外出活動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車,既安全又方便。”村民吳伯說。

目前,梅縣區355個建制村已全面開通公交線路(包含極個別邊遠鄉村開通網約公交)。

切實感受到政府的惠民之舉後,村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以前道路條件不好,環境也沒那麼好,大家也覺得無所謂,垃圾都隨手丟。現在道路寬敞整潔,不僅沒有人亂丟垃圾了,大家還會主動幫忙打掃。”該村村民說道。

“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不僅改變了村莊的環境,也激發了村民的參與熱情。如今,這種“乘數效應”正逐步擴大。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更重要的是,村莊的“宜居”帶動“宜業”,而“宜業”又反哺“宜居”。在良性循環中,良好的基礎設施、優美的鄉村環境不僅引來了企業,也引來了遊客。這也將為村民、貧困戶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帶動增收。

“2019年,梅縣區將繼續投入3.59億元,進一步完善提升12個‘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據梅縣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提升項目包括縣道路面改造、行政村窄路基路面拓寬改造攻堅、危橋改造等等。

梅長大橋便是梅縣區危橋改造計劃的其中一項。梅長大橋位於梅縣區梅南鎮巢布壩,是梅南鎮跨越梅江河最重要的咽喉,也是梅畲快速幹線連接梅南圩鎮的唯一橋樑。該橋於1991年建成通車,過去由於車輛超重通行,橋身受損,現被定為4類危橋,限制通行,給兩岸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去年1月,該橋改建工作正式啟動。在梅州市政協和省、市交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資金約3300萬元,計劃今年7月動工建設,2020年9月建成通車。通車後,此座大橋將惠及沿線十多萬群眾。

提升效益

打造特色旅遊 打通村民“致富路”

作為梅縣區的金柚種植大鎮,桃堯鎮各村90%以上的村民以種柚為生。“還沒有拓寬路面前,路又窄又陡,貨車進來載柚子時總是‘龜速’行駛。”珠玉村黨支部書記吳豐泉表示,普通車輛十幾分鍾能走完的路,因為路窄坡陡,有時前後倒車能費上好幾個小時。對於村民來說,柚子的物流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路通了,帶富了農民。

如今,一條條綿延起伏、高低錯落的鄉間公路,猶如一道道飄落在崇山峻嶺之間的綵帶,托起了農民致富的夢想。貨車直接開進村,中間轉運環節的減少降低了物流運輸成本。這樣一來,不僅柚子價格提高了,當地村民還能與企業合作,多渠道銷售農產品,有的甚至自己開通電商,當起了老闆。

路通了,引來了企業。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2014年企業剛搬到桃堯時,交通條件沒有那麼好,中型貨車都進不來,肥料運進來、柚子運出來都很麻煩。”廣東潤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鏡良感慨道。“如今道路寬了,企業接下來投資的信心也更足。”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路通了,提升了人氣。

在梅縣區雁洋鎮,南福村金柚公園是集生產示範、生態旅遊於一體的省、市、區農業現代化示範基地。2013年,梅縣區政府在其原有基礎上,對基地進行科學規劃設計,優化資源配置,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將其打造成集農業、觀光、休閒、鑑賞於一體的金柚公園。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整潔平坦的公路穿村而過,清晰齊全的標識標牌隨處可見。在梅縣區桃堯鎮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車。“如今,村裡的孩子到圩鎮上學、老人外出活動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車,既安全又方便。”珠玉村村民吳伯說。

鄉村要發展,交通當先行。至2018年底,梅縣區農村硬底化公路通車裡程2497.4公里,其中縣道87.9公里,鄉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基本形成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支線、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網,並與國省幹線有效銜接,實現鎮鎮相通、村村相連。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鄉村公路是有效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流’進農村,特色農產品‘走’出農村,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有力載體。”梅縣區交通運輸局局長何問安表示,2019年,梅縣區計劃再投入3.59億元,繼續完善提升12個“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紮實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干支相連、城鄉一體、外通內暢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

共建共享

發動群眾捐款9000多萬元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過去不少農村地區交通情況的真實寫照。作為梅縣區較偏遠的鄉鎮,桃堯鎮與福建永定接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該鎮有不少鄉村備受交通短板的困擾。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因為路不好走,去一趟縣城往往要花大半天的時間。”桃堯鎮深教村村民沈伯告訴筆者,由於交通不暢,不僅村民出行不便,一到雨天,村民出行的安全隱患也大大增加。“下大雨的時候,大家都不敢出門,路面常常積水,雨停了,路面也變髒了,大家只能一起清理乾淨。”沈伯說道。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在走訪梅縣區各地農村公路建設情況時,筆者發現,用地和資金是擺在不少鄉鎮面前的兩大難題。為此,梅縣區從建設主體和建設資金籌措兩個方面大膽創新,作出了一系列探索和嘗試。

以村道修整拓寬為例,不少村莊需裁彎取直或拓寬路面,難免佔用到部分村民的農田、果樹。為了動員村民共同參與,梅縣區採取“以地代捐”的形式,把佔用土地按價摺合轉換為捐款,此舉獲得了大部分村民的贊同。

“村裡在修路過程中,需要用到一家合作社的1公里自留山土地,經過溝通,該合作社便將這塊土地無償捐獻了出來。”深教村黨支部書記沈榮凱說道。

“只要是有利於家鄉建設的事情,我們一定會帶頭支持。”捐地之餘,該合作社負責人沈偉春還捐出3.8萬元,支持村裡的道路建設。

針對建設資金緊缺的問題,梅縣區創新提出“5個一點”措施,即“上級補一點、縣級融一點、掛點出一點、鎮村籌一點、鄉賢群眾捐一點”,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齊心協力共建共享“家門口的路”。

為發動鄉賢、村民力量籌措建設資金,梅縣區各個鄉鎮不少村民理事會成員、黨員幹部率先帶頭捐款,同時積極爭取當地企業、交通部門資金支持。

“你看,這名村民捐了300元,這位鄉賢捐了5000元……”桃堯鎮澄坑村村委會主任鍾健康一邊翻出手機上的聊天記錄,一邊告訴筆者,每一筆捐款不論金額大小,他都會用手機截圖下來,並給每一位捐款的村民開收據,感謝他們為家鄉建設所作的貢獻。

據統計,在全區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過程中,群眾捐款金額達到9000多萬元,“以地代捐”或無償捐地達3萬多平方米,佔道路建設面積的42%,有效破解了農村道路資金、用地難題。

全力推進

今年將投入3.59億元用於道路提升

道路是城市的“筋脈”,也是鄉村發展的“命脈”。

至2018年底,梅縣區農村公路通車裡程已達2497.4公里。其中包括縣道87.9公里,鄉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通鎮公路全部達到三級以上標準,通村公路實現100%硬底化。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道路寬了,汽車也可以直通村民家門口了。在梅縣區桃堯鎮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車。“如今,村裡的孩子到圩鎮上學、老人外出活動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車,既安全又方便。”村民吳伯說。

目前,梅縣區355個建制村已全面開通公交線路(包含極個別邊遠鄉村開通網約公交)。

切實感受到政府的惠民之舉後,村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以前道路條件不好,環境也沒那麼好,大家也覺得無所謂,垃圾都隨手丟。現在道路寬敞整潔,不僅沒有人亂丟垃圾了,大家還會主動幫忙打掃。”該村村民說道。

“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不僅改變了村莊的環境,也激發了村民的參與熱情。如今,這種“乘數效應”正逐步擴大。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更重要的是,村莊的“宜居”帶動“宜業”,而“宜業”又反哺“宜居”。在良性循環中,良好的基礎設施、優美的鄉村環境不僅引來了企業,也引來了遊客。這也將為村民、貧困戶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帶動增收。

“2019年,梅縣區將繼續投入3.59億元,進一步完善提升12個‘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據梅縣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提升項目包括縣道路面改造、行政村窄路基路面拓寬改造攻堅、危橋改造等等。

梅長大橋便是梅縣區危橋改造計劃的其中一項。梅長大橋位於梅縣區梅南鎮巢布壩,是梅南鎮跨越梅江河最重要的咽喉,也是梅畲快速幹線連接梅南圩鎮的唯一橋樑。該橋於1991年建成通車,過去由於車輛超重通行,橋身受損,現被定為4類危橋,限制通行,給兩岸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去年1月,該橋改建工作正式啟動。在梅州市政協和省、市交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資金約3300萬元,計劃今年7月動工建設,2020年9月建成通車。通車後,此座大橋將惠及沿線十多萬群眾。

提升效益

打造特色旅遊 打通村民“致富路”

作為梅縣區的金柚種植大鎮,桃堯鎮各村90%以上的村民以種柚為生。“還沒有拓寬路面前,路又窄又陡,貨車進來載柚子時總是‘龜速’行駛。”珠玉村黨支部書記吳豐泉表示,普通車輛十幾分鍾能走完的路,因為路窄坡陡,有時前後倒車能費上好幾個小時。對於村民來說,柚子的物流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路通了,帶富了農民。

如今,一條條綿延起伏、高低錯落的鄉間公路,猶如一道道飄落在崇山峻嶺之間的綵帶,托起了農民致富的夢想。貨車直接開進村,中間轉運環節的減少降低了物流運輸成本。這樣一來,不僅柚子價格提高了,當地村民還能與企業合作,多渠道銷售農產品,有的甚至自己開通電商,當起了老闆。

路通了,引來了企業。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2014年企業剛搬到桃堯時,交通條件沒有那麼好,中型貨車都進不來,肥料運進來、柚子運出來都很麻煩。”廣東潤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鏡良感慨道。“如今道路寬了,企業接下來投資的信心也更足。”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路通了,提升了人氣。

在梅縣區雁洋鎮,南福村金柚公園是集生產示範、生態旅遊於一體的省、市、區農業現代化示範基地。2013年,梅縣區政府在其原有基礎上,對基地進行科學規劃設計,優化資源配置,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將其打造成集農業、觀光、休閒、鑑賞於一體的金柚公園。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然而,想要讓柚園真正變成公園,還需要便捷的交通條件作為支撐。近兩年來,雁洋鎮投入500多萬元用於鄉村道路硬底化建設,其中重點打造了通往南福村金柚公園1.5公里道路。“從過去的沙土路,到現在平坦的柏油路,周邊的村民都不敢相信。”雁洋鎮黨委委員張柳贊表示,如今,一到週末,便有不少遊客開車前往金柚公園休閒度假。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整潔平坦的公路穿村而過,清晰齊全的標識標牌隨處可見。在梅縣區桃堯鎮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車。“如今,村裡的孩子到圩鎮上學、老人外出活動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車,既安全又方便。”珠玉村村民吳伯說。

鄉村要發展,交通當先行。至2018年底,梅縣區農村硬底化公路通車裡程2497.4公里,其中縣道87.9公里,鄉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基本形成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支線、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網,並與國省幹線有效銜接,實現鎮鎮相通、村村相連。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鄉村公路是有效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流’進農村,特色農產品‘走’出農村,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有力載體。”梅縣區交通運輸局局長何問安表示,2019年,梅縣區計劃再投入3.59億元,繼續完善提升12個“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紮實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干支相連、城鄉一體、外通內暢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

共建共享

發動群眾捐款9000多萬元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過去不少農村地區交通情況的真實寫照。作為梅縣區較偏遠的鄉鎮,桃堯鎮與福建永定接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該鎮有不少鄉村備受交通短板的困擾。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因為路不好走,去一趟縣城往往要花大半天的時間。”桃堯鎮深教村村民沈伯告訴筆者,由於交通不暢,不僅村民出行不便,一到雨天,村民出行的安全隱患也大大增加。“下大雨的時候,大家都不敢出門,路面常常積水,雨停了,路面也變髒了,大家只能一起清理乾淨。”沈伯說道。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在走訪梅縣區各地農村公路建設情況時,筆者發現,用地和資金是擺在不少鄉鎮面前的兩大難題。為此,梅縣區從建設主體和建設資金籌措兩個方面大膽創新,作出了一系列探索和嘗試。

以村道修整拓寬為例,不少村莊需裁彎取直或拓寬路面,難免佔用到部分村民的農田、果樹。為了動員村民共同參與,梅縣區採取“以地代捐”的形式,把佔用土地按價摺合轉換為捐款,此舉獲得了大部分村民的贊同。

“村裡在修路過程中,需要用到一家合作社的1公里自留山土地,經過溝通,該合作社便將這塊土地無償捐獻了出來。”深教村黨支部書記沈榮凱說道。

“只要是有利於家鄉建設的事情,我們一定會帶頭支持。”捐地之餘,該合作社負責人沈偉春還捐出3.8萬元,支持村裡的道路建設。

針對建設資金緊缺的問題,梅縣區創新提出“5個一點”措施,即“上級補一點、縣級融一點、掛點出一點、鎮村籌一點、鄉賢群眾捐一點”,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齊心協力共建共享“家門口的路”。

為發動鄉賢、村民力量籌措建設資金,梅縣區各個鄉鎮不少村民理事會成員、黨員幹部率先帶頭捐款,同時積極爭取當地企業、交通部門資金支持。

“你看,這名村民捐了300元,這位鄉賢捐了5000元……”桃堯鎮澄坑村村委會主任鍾健康一邊翻出手機上的聊天記錄,一邊告訴筆者,每一筆捐款不論金額大小,他都會用手機截圖下來,並給每一位捐款的村民開收據,感謝他們為家鄉建設所作的貢獻。

據統計,在全區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過程中,群眾捐款金額達到9000多萬元,“以地代捐”或無償捐地達3萬多平方米,佔道路建設面積的42%,有效破解了農村道路資金、用地難題。

全力推進

今年將投入3.59億元用於道路提升

道路是城市的“筋脈”,也是鄉村發展的“命脈”。

至2018年底,梅縣區農村公路通車裡程已達2497.4公里。其中包括縣道87.9公里,鄉道1348公里,村道及其他公路1061.5公里,通鎮公路全部達到三級以上標準,通村公路實現100%硬底化。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道路寬了,汽車也可以直通村民家門口了。在梅縣區桃堯鎮珠玉村村口,不少村民正在等候公交車。“如今,村裡的孩子到圩鎮上學、老人外出活動都可以直接坐公交車,既安全又方便。”村民吳伯說。

目前,梅縣區355個建制村已全面開通公交線路(包含極個別邊遠鄉村開通網約公交)。

切實感受到政府的惠民之舉後,村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以前道路條件不好,環境也沒那麼好,大家也覺得無所謂,垃圾都隨手丟。現在道路寬敞整潔,不僅沒有人亂丟垃圾了,大家還會主動幫忙打掃。”該村村民說道。

“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不僅改變了村莊的環境,也激發了村民的參與熱情。如今,這種“乘數效應”正逐步擴大。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更重要的是,村莊的“宜居”帶動“宜業”,而“宜業”又反哺“宜居”。在良性循環中,良好的基礎設施、優美的鄉村環境不僅引來了企業,也引來了遊客。這也將為村民、貧困戶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帶動增收。

“2019年,梅縣區將繼續投入3.59億元,進一步完善提升12個‘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據梅縣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提升項目包括縣道路面改造、行政村窄路基路面拓寬改造攻堅、危橋改造等等。

梅長大橋便是梅縣區危橋改造計劃的其中一項。梅長大橋位於梅縣區梅南鎮巢布壩,是梅南鎮跨越梅江河最重要的咽喉,也是梅畲快速幹線連接梅南圩鎮的唯一橋樑。該橋於1991年建成通車,過去由於車輛超重通行,橋身受損,現被定為4類危橋,限制通行,給兩岸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去年1月,該橋改建工作正式啟動。在梅州市政協和省、市交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資金約3300萬元,計劃今年7月動工建設,2020年9月建成通車。通車後,此座大橋將惠及沿線十多萬群眾。

提升效益

打造特色旅遊 打通村民“致富路”

作為梅縣區的金柚種植大鎮,桃堯鎮各村90%以上的村民以種柚為生。“還沒有拓寬路面前,路又窄又陡,貨車進來載柚子時總是‘龜速’行駛。”珠玉村黨支部書記吳豐泉表示,普通車輛十幾分鍾能走完的路,因為路窄坡陡,有時前後倒車能費上好幾個小時。對於村民來說,柚子的物流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路通了,帶富了農民。

如今,一條條綿延起伏、高低錯落的鄉間公路,猶如一道道飄落在崇山峻嶺之間的綵帶,托起了農民致富的夢想。貨車直接開進村,中間轉運環節的減少降低了物流運輸成本。這樣一來,不僅柚子價格提高了,當地村民還能與企業合作,多渠道銷售農產品,有的甚至自己開通電商,當起了老闆。

路通了,引來了企業。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2014年企業剛搬到桃堯時,交通條件沒有那麼好,中型貨車都進不來,肥料運進來、柚子運出來都很麻煩。”廣東潤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鏡良感慨道。“如今道路寬了,企業接下來投資的信心也更足。”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路通了,提升了人氣。

在梅縣區雁洋鎮,南福村金柚公園是集生產示範、生態旅遊於一體的省、市、區農業現代化示範基地。2013年,梅縣區政府在其原有基礎上,對基地進行科學規劃設計,優化資源配置,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將其打造成集農業、觀光、休閒、鑑賞於一體的金柚公園。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然而,想要讓柚園真正變成公園,還需要便捷的交通條件作為支撐。近兩年來,雁洋鎮投入500多萬元用於鄉村道路硬底化建設,其中重點打造了通往南福村金柚公園1.5公里道路。“從過去的沙土路,到現在平坦的柏油路,周邊的村民都不敢相信。”雁洋鎮黨委委員張柳贊表示,如今,一到週末,便有不少遊客開車前往金柚公園休閒度假。

梅州梅縣:堅持農村公路共建共享 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2019年,梅縣區還計劃投入1.5億元,提升包括丙村鎮省道S224線至丙村鎮濱江路公路、麓湖山道路、城東鎮古梅夢景3條旅遊公路共14.15公里,目前已完成8公里。

“接下來,梅縣區將在‘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的良好基礎上,繼續按照‘5個一點’積極籌措資金,紮實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推廣雁洋鎮、桃堯鎮兩大‘四好農村路’示範鎮的先進經驗,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干支相連、城鄉一體、外通內暢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吸引更多遊客到梅縣旅遊,推動名優特農產品走出農村、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何問安表示。

【來源】南方日報·梅縣視窗

【記者】何苑妮 黃韜煒

【通訊員】劉洪橋 李木炎 廖偉明

【作者】 何苑妮;黃韜煒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日報·梅縣視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