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洛川:三十六年的堅守 記洛川縣永鄉鎮馮家村支部書記馮曉英

農村 農民 種植業 三農 洛川宣傳 2017-05-05

他沒有豪言壯語,始終為了這個村子做著事情;他從不誇誇其談,幾十年如一日地關心著每家每戶;他惡疾無情纏身,依舊頑強不忘初心……

延安洛川:三十六年的堅守 記洛川縣永鄉鎮馮家村支部書記馮曉英

忙碌工作的馮曉英

“我是受毛澤東思想教育的,凡事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說這話的人叫馮曉英。

馮曉英是洛川縣永鄉鎮馮家村人,1954年7月出生。16歲初中畢業回村後,他就比較熱衷於村裡的事,跑腿打雜、通知開會,幹了不少瑣碎的事。1981年7月,馮曉英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擔任生產隊長。1983年4月至1988年1月任村委會主任,1988年1月至今任村支部書記,歷任洛川縣第十屆至十六屆人大代表,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委員和縣第十五屆黨代會代表。

延安洛川:三十六年的堅守 記洛川縣永鄉鎮馮家村支部書記馮曉英

馮曉英(前)在社區工地檢查

1983年剛剛擔任村委會主任的他,頭腦靈活,敢作敢為,積極響應縣上推廣栽種蘋果樹的號召,多方協調,將第一批蘋果樹苗帶回村裡,鼓勵群眾栽樹建園。可群眾不積極配合,他就帶著幹部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動員自己的兄弟、叔伯帶頭栽樹,甚至親自給一些家戶挖坑栽樹。30多年過去,該村現在已建成蘋果園2900餘畝,佔全村總耕地面積的95%,也是全鎮最大的蘋果專業村。蘋果樹種在地裡,管理就成了頭等大事,過去村民還都不怎麼懂管理技術,他就跑鎮上、跑縣裡,請來技術員在田間地頭手把手給大家講,漸漸地使大家都成了務果能手,收入也由過去種糧種煙每畝地的幾百元,增加到2016年的人均9200元,成為全鎮人均收入最高村。

村子雖小但事務繁雜,管理起來也需要知識。為了彌補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2001年8月至2003年8月,馮曉英自費參加了中國農村支付技術函授大學鄉鎮建設與管理專業的學習。通過學習馮曉英的思路開闊了,2002年,他利用地處國道旁邊交通優勢明顯的優勢,在徵得其他班子成員和村民們的同意後,註冊了鑫浩事業有限公司,辦起了磚廠和木器廠,併成立了蘋果專業合作社,給社員們開始分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2008年,為了確保蘋果園有機肥的投入,洛川縣啟動了“百萬頭生豬大縣建設。”馮曉英積極宣傳果畜結合的重要性,組織村民參觀先進養殖基地的生豬養殖,改變了村民“怕養豬”的認識,2010年在村上建成了萬頭生豬養殖示範小區,有效解決了果園有機肥投入不足的問題,極大地帶動了村上的經濟發展。

延安洛川:三十六年的堅守 記洛川縣永鄉鎮馮家村支部書記馮曉英

馮曉英(左一)向鎮黨委書記、鎮長彙報工作

2011年永鄉鎮在統籌城鄉發展中開始建設中心社區,規劃選址就設在馮家村。村民馮福才對建社區還比較理解,但當聽說還要拆窯洞時就不同意了,因為他喜歡住小院。得知這一情況,馮曉英和村主任上門做工作,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一直堅持做了他一個月的思想工作。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最終馮福才還是同意了搬遷拆窯。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馮福才家的3畝蘋果園也在社區建設的選址範圍,馮福才堅決不同意,還說果園徵了他家就沒有好果園,這幾年家裡的光景就靠這3畝果園收入來支撐。馮曉英再次出面協調,並適當調整賠償金,才將此事妥善解決。7戶的院落拆遷,16畝果園徵遷工作,在他的斡旋下順利完成。

像馮福才這樣持反對意見的村民不在少數,但是馮曉英從來沒有氣餒過。他多次入戶走訪,召開大會,向村民解釋建社區的好處,並拿出了讓大家比較滿意的賠付方案,最終還是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而今,集住宅、商貿、休閒、娛樂為一體的馮家村紅色綜合社區已竣工,群眾已搬入新居,徹底告別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現狀。

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負責人的馮曉英,他深知村黨支部有沒有戰鬥力,村幹部在群眾心裡有沒有威信,關鍵在於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團結,在處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只要村級重大事項,他都會徵求班子成員以及群眾代表的意見和看法,從不搞一言堂,堅持做到辦事公正、處事公平、要事公開。

為能給村民就地辦理相關事宜,將信訪矛盾就地化解在萌芽狀態,及時宣傳黨的惠農政策,為困難群眾代辦事項,他帶領村組幹部36年如一日堅持坐班制度,讓村民享受到了方便、快捷、有效的服務。這一做法後來被推廣至全縣各村黨支部。

2016年,他患病化療期間仍舊堅持坐班,一次下班回家因體力不支,暈倒在離家僅有300米的途中,最後被路過的村民發現才得以及時救治。面對村民的關切的目光,他笑著說:“以後在大隊辦公室支上一張床吧,幹累了可以歇歇。”當場被村民稱為一頭“忠厚的老黃牛”。他人品好、心地道,從不給自己和親屬搞特殊,從不向組織要待遇。但其他村民誰家娃娃要考學了,誰家遇到難事了,誰家老人有病了,只要他知道,就會常去家裡看望,噓寒問暖。

“自己的家業自己創,自己的家園自己建”一直是馮曉英的強村理念。擔任村幹部以來他帶領村委會班子成員和廣大黨員、群眾,從上世紀80年代的通水、通電、通路的“三通戰役”到如今的村巷道硬化、村莊綠化、衛生潔化、環境優化的美麗鄉村建設,他為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的腳步卻從未停歇。

多年來,先後經他手的資金最少也有5、6千萬元,但他沒有沾過一分錢的便宜;陪伴了十幾任鎮黨委書記,個個都對老馮豎起大拇指;每年最少處理幾十起村民糾紛和矛盾,沒有一個群眾對他有怨言。他的辛勞付出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擁護,也得到了各級黨員、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1989年他被延安地區行署(延安市)評為“鄉鎮企業先進工作者”,2011年被延安市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2012年他所在的馮家村黨支部被延安市評為“市級優秀黨組織”,並多次被縣委評為“先進黨支部”。他本人也先後被洛川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支部書記”、“勤廉兼優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郭孝義式的農村黨支部書記”等。

彈指一揮間36年過去了,如今村子美了,村民富了,馮曉英卻由一個意氣奮發的青年變成了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高大健壯的身體也飽受病痛折磨。沒有驚人的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圍著村子裡的繁瑣小事,馮曉英無怨無悔幹了一輩子。

“村民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只要村民需要我,我還會繼續在這個崗位堅守下去!”這就是馮曉英最大的心願。

通訊員:楊帆 王禎

供稿:洛川縣委通訊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