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出門千里不拿針”,為啥出遠門不讓拿針?有何深意?

農村 不完美媽媽 壹農村 2019-04-05

有過農村生活的朋友應該知道,農村有很多老話俗語,擱十多年前,這些俗語經常被提起,如今隨著老一輩人的漸漸老去和離世,有些俗語漸漸被人遺忘了,只有家中的老人還會時不時講起,小孩子大多會從課本上學到一些諺語,例如“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之類的,其實農村的俗語有很多分類,除了上面的農諺之外,還有一些生活經驗、為人處世等方面的俗語。

農村俗語“出門千里不拿針”,為啥出遠門不讓拿針?有何深意?

農村俗語雖然簡短,但是含義豐富,讀起來朗朗上口,千百年來,這些俗語被祖祖輩輩流傳下來,在生產生活中,又總結出了新的俗語,如今雖然我們生活更加現代化了,但對於一些有深刻含義的俗語,還是要多少有點了解的,以前出門的時候,總會覺得每個東西都要拿,每個東西都會用到,總是猶豫不決,這是家中老人就會說“出門千里不拿針”,這句話表面是說,外出千里之外,就不要帶著針線了,但是這句話真的就是這麼簡單嗎?

“出門千里不拿針”,為什麼偏偏說出遠門不要拿針?拿了又會有什麼結果呢?記得家中老人曾這樣解釋過這句話,首先這個針不是單單指針,它更重要的是在說不要拿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畢竟出門千里,來回週轉,最重要的是行李輕便,你要是把什麼鍋碗瓢盆都拿著,你根本都拿不完,徒增重擔。

農村俗語“出門千里不拿針”,為啥出遠門不讓拿針?有何深意?

其次你要是拿了像“針”一樣小的東西,來回折騰,一個人在外面沒有固定的住所,來回搬家,很容易把這些東西弄丟,除非是必須的小物件,在外面買不到,或者另買很貴的可以隨身帶著,這種不值錢的小玩意還是不要拿了,自己好不容易從家拿回來,丟了豈不鬧心?

再者,在古代,針線活是女性乾的,俗話說“男兒志在四方”,你既然出遠門,肯定是要做一番大事業的,拿個針線會被人看笑話。記得以前外出求學時,每次回家都要帶很多東西,其實有些東西完全可以扔了,但自己捨不得,拿回家母親看到也會扔了,覺得我給自己找行李,現在農村外出打工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大家自是少不得帶東西,這時候更是要學會取捨。

農村俗語“出門千里不拿針”,為啥出遠門不讓拿針?有何深意?

由此可見“出門千里不拿針”,這句話不能只看表面意思,現在無論男女,住處總會必備針線,平常少不得縫縫補補,畢竟一盒針線確實佔不了什麼地方,平常用的也不多,每到一個地方就買一盒也確實很浪費。關於這句話,你還有什麼理解,歡迎在評論中留言討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