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稱美國可隨時網絡攻擊俄電網!金一南:警惕美國通過網絡攻擊他國民事系統

據美國《紐約時報》16號爆料稱,美國政府官員承認,早在2012年就已在俄羅斯電網中植入病毒程序,可隨時發起網絡攻擊。這一驚人爆料立即引發世界關注。

那麼,網絡攻擊威力如何?網絡安全若遭到破壞,將會引起哪些嚴重後果?這些就是今天《一南軍事論壇》將要關注的話題。


《紐約時報》稱美國可隨時網絡攻擊俄電網!金一南:警惕美國通過網絡攻擊他國民事系統

美國是互聯網技術和資源最強大的國家,最早成立網絡司令部,把網絡攻擊作為主要軍事手段之一

主持人:

美國《紐約時報》一則關於美國在俄羅斯電網中植入病毒程序的爆料引起輿論譁然。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此報道大發雷霆,他連發推特怒懟《紐約時報》在“編故事”,是“叛國行為”,是“人民公敵”。一南教授,您覺得這則新聞的真實性有多大?

金一南:

我認為這則新聞的真實性是非常高的。你看,特朗普對《紐約時報》的攻擊,說《紐約時報》是叛國行為、是人民公敵,如果僅僅造了個假,編了個假故事,至於是人民公敵嗎?至於是叛國行為嗎?從他的言辭中可以看出,這次《紐約時報》是把美國的部分老底兒給揭了,所以才是叛國行為。《紐約時報》作為一個比較嚴肅的報紙,若沒有充足的事實依據,一般不會輕易報道的。

《紐約時報》稱美國可隨時網絡攻擊俄電網!金一南:警惕美國通過網絡攻擊他國民事系統

《紐約時報》是美國嚴肅報刊的代表,長期以來擁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權威性(資料圖)

《紐約時報》披露的這個消息,應該引起世人高度的注意,要思考美國有一幫瘋子他們究竟想要幹什麼?前段時間,委內瑞拉政府的網絡突然癱瘓,國際輿論都猜測是委內瑞拉反對派做的,但委內瑞拉反對派沒有這麼強的網絡能力。我們都知道,支持委內瑞拉反對派的瓜伊多的背後就是美國,美國可以向他提供技術,實際上是美國人在操盤。我們從委內瑞拉電網被癱瘓的事件中,能清晰看出,美國人今天具備癱瘓對方電網的能力。

《紐約時報》稱美國可隨時網絡攻擊俄電網!金一南:警惕美國通過網絡攻擊他國民事系統

3月9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發表講話,指責美國對該國電力系統進行高科技“電磁攻擊”

而《紐約時報》的報道絕不是空穴來風,2012年就在俄羅斯電網植入了病毒,隨時可以發起網絡攻擊。這其實並不在於誰要攻擊誰的網絡問題,而是開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先例,就是網絡戰的先例。網絡戰是什麼?如果網絡戰攻擊對方的軍用目標,癱瘓對方的數據鏈系統,癱瘓對方的自動化指揮系統,那是一回事,而用網絡戰攻擊民用目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就相當於拿核武器直接殺傷對方的平民,這給世界帶來了非常危險的一個信號。

《紐約時報》稱美國可隨時網絡攻擊俄電網!金一南:警惕美國通過網絡攻擊他國民事系統

網絡戰正在成為高科技戰爭的一種日益重要的作戰樣式

所以說《紐約時報》爆料美國2012年給俄羅斯電網植入了病毒,雖然美國沒有發起攻擊,但美國有能力使俄羅斯的部分電網或者全部電網癱瘓。這僅僅是在威脅俄羅斯一個國家嗎?不是,是對全世界所有國家造成了威脅!所有使用互聯網國家的電網,包括醫院系統、供電系統、煤氣系統,各種各樣的民事系統,這種網絡戰一開,給世界帶來的將是極其惡劣的後果。

主持人:

據報道,美國得克薩斯大學教授切斯尼對美軍這一網絡行動洋洋得意地稱“這是21世紀的炮艦外交,我們過去常常把軍艦停泊在對方國家岸邊,才能征服它們,現在我們不為人知就可以進入對方電網等關鍵系統,令其付出巨大的代價。”可以說,這番話完全暴露出美國網絡霸凌的嘴臉。那麼一南教授,美國網絡戰能力究竟有多強?是否真如他所宣稱的那樣,華盛頓能讓俄羅斯瞬間陷入一片黑暗?

金一南:

互聯網首先就是美國研究出來對全世界推行的,1993年底美國向全世界推行所謂TCP/IP協議,互聯網正式登上了國際舞臺。互聯網是美國首創的,規則是美國製定的,9臺根服務器都在美國。所以要進行網絡的竊聽、盜竊或監聽,包括進行網絡戰爭,美國都具有最強的實力,無論是硬件軟件都有最強的實力。

《紐約時報》稱美國可隨時網絡攻擊俄電網!金一南:警惕美國通過網絡攻擊他國民事系統

互聯網是美國首創的,規則是美國製定的,九臺根服務器都在美國

而且美國還是全世界最早成立網絡司令部,最早進行網絡戰研究的,所以說他今天有點洋洋自得,拿這東西來威脅別人。但是,既然你用這種方式威脅對方,對方也能反制於你,不要以為你美國的民事系統就非常強大,就堅不可摧,各國的民事系統癱瘓後,對整個全世界帶來的都是災難。比如金融系統一旦遭到網絡攻擊,我們今天都是電子存單,都是手機銀行,突然之間銀行存款全部查無實據,一個國家信用崩潰,將帶來什麼樣的局面?包括煤氣系統、電網系統、自來水系統、公交系統,包括未來的智能系統,智能指揮、人工智能。當我們在津津樂道談論5G、萬物互聯的時候,互聯網一旦中斷,這世界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所以這是非常危險的。

《紐約時報》稱美國可隨時網絡攻擊俄電網!金一南:警惕美國通過網絡攻擊他國民事系統

如果斷網,整個全世界經濟將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我記得2015年去美國的時候,曾和基辛格先生、布爾津斯基先生會談過。他們一致認為,美國和中國很可能最先達成協議的互信領域是網絡安全。為什麼呢?他們說美中雙方都有必要達成協議。在網絡領域互不攻擊對方的民事目標,因為民用系統都很脆弱,而且都很關鍵。所以當時美國清醒的政治家,都提倡美中互不攻擊對方的民用網絡系統,都認為在這個領域最有可能達成協議。但是直到今天,中美網絡安全互信協議都沒有達成。因為今天的美國沒有像基辛格先生、布熱津斯基先生這樣清醒的政治家了。

《紐約時報》稱美國可隨時網絡攻擊俄電網!金一南:警惕美國通過網絡攻擊他國民事系統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提出,中美這兩個大國只有合作,才是應對網絡威脅的有效途徑

今天是博爾頓、蓬佩奧等一幫人,他們懂多少科技知識?懂多少現代戰爭的危險?他們炫耀美國的力量,卻不知道這種雙刃劍最後會傷及自身,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看,禁止網絡戰對民事體系的攻擊比禁止核武器攻擊可能還要迫切。因為核武器使用受限,但網絡作戰隨時可以啟動,天天可以使用,現在就能使用,這給全世界帶來很大的危險。


主持人:

剛才您說到,美國是互聯網技術和資源最強大的國家,同時也是最早成立網絡司令部、把網絡攻擊作為主要軍事手段的國家之一。其實不只如此,《紐約時報》還披露出一個信息,去年夏天美國已經開始放寬相關的法律授權限制,允許在發生衝突時對對方國家的網絡進行癱瘓性攻擊。

此外,特朗普去年簽署的“13號國家安全總統備忘錄”賦予了網絡司令部發起網絡攻擊的權力。那麼一南教授,種種跡象是否表明,美國未來將發生戰略轉變?網絡戰將會成為其主要戰略手段之一?

金一南:

事實證明,並不是美國未來要發生戰略轉變,而是他現在已經在轉變,已經制定了網絡戰的戰略手段,只是這樣的手段是祕而不宣的。

《紐約時報》稱美國可隨時網絡攻擊俄電網!金一南:警惕美國通過網絡攻擊他國民事系統

美國網絡部隊已能同時針對多目標執行多網絡任務

比如,2009年、2010年,美國通過以色列黑客入侵伊朗的核反應堆系統,把伊朗的整個核計劃搞亂。表面上看,好像是伊朗核反應堆的網絡系統中了病毒,實際上是遭遇了網絡攻擊,是美國策動,並利用以色列的黑客進行的。這類消息對外都不公佈,但是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被披露出來。

《紐約時報》稱美國可隨時網絡攻擊俄電網!金一南:警惕美國通過網絡攻擊他國民事系統

伊朗核反應堆的網絡系統中了病毒,實際上是遭遇了網絡攻擊

所以說網絡攻擊對美國來說並非全新的東西,他已經用過了,已經給對方造成傷害了,已經佔到便宜了,只不過相關消息今天才被披露出來。美圖早有這樣的戰略、這樣的安排了,這手段也早都實施了。如果說過去國際社會沒有證據,情況不太清楚,那麼今天應該引起全世界充分的重視。如果攻擊對方的民事網絡系統成為一種常態,那麼對全世界經濟發展、安全保證都將產生災難性、顛覆性的影響。

《紐約時報》稱美國可隨時網絡攻擊俄電網!金一南:警惕美國通過網絡攻擊他國民事系統

美國如對民事網絡系統發起攻擊,對全世界經濟發展、安全保證都將產生災難性、顛覆性的影響

它帶來的是整個系統的癱瘓,帶來影響是巨大的。美國鼓吹人權至上、自由民主,當你隨意地攻擊別的國家,將無辜平民致於這種極大的災難之中的時候,你的人權,你的道德標準,你的價值規範到底在哪裡?這種網絡武器的使用,對道德標準、對價值觀念都形成了一種巨大的考驗。而美國以前之所以祕而不宣地幹那些事情,是考慮到了國際上這種道義的壓力,所以他不說。

《紐約時報》稱美國可隨時網絡攻擊俄電網!金一南:警惕美國通過網絡攻擊他國民事系統

美國這屆政府毫無底線地堅持利益優先

但今天這屆政府,一直鼓吹堅持美國利益優先,美國利益第一,只要我有東西我就能隨意攻擊你,我有優勢我就能壓制你,你就必須按照我的條件去辦,今天的美國政府的霸權心態暴露無遺。


主持人:

可以說,無論在技術上、法律上,還是戰略上,美國的網絡戰略已經變成攻擊性的網絡戰略,美國已經成為全球網絡安全的最大威脅。那麼面對離人類越來越近的網絡熱戰,我們需要警惕些什麼?

金一南:

網絡戰給全世界帶來的絕不僅僅是感覺恐怖的問題,它會擾亂人類發展,擾亂社會正常發展的進程。當然網絡戰絕不是單方面的,它是雙刃劍,傷及別人的同時,最終也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斯諾登披露美國利用網絡竊取對方的情報,利用網絡對對方實施攻擊。阿桑奇也有類似的披露,美國利用網絡做了太多事情。這些網絡攻擊,網絡的滲透、網絡的顛覆,包括顏色革命,很多都是從網絡開始的,所以說我們今天必須對網絡安全予以充分的重視。

《紐約時報》稱美國可隨時網絡攻擊俄電網!金一南:警惕美國通過網絡攻擊他國民事系統

斯諾登披露美國利用網絡竊取對方的情報,利用網絡對對方實施攻擊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所強調的,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雖然《紐約時報》披露出可能遭遇網絡攻擊的是俄羅斯,但我們難道就不需要重視嗎?我們不需要考慮電網安全嗎?不需要考慮金融系統安全嗎?我們的金融系統,包括國家電網使用對方的編程、軟件、操作系統的時候,可能存在哪些風險,對方是否已預留了後門,這些軟件硬件可能帶給我們什麼隱患和威脅,對此我們必須加以充分的考慮。

《紐約時報》稱美國可隨時網絡攻擊俄電網!金一南:警惕美國通過網絡攻擊他國民事系統

要緊盯網絡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突破網絡安全技術瓶頸,把“鎖”和“鑰匙”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美國威脅俄羅斯時,我們要舉一反三,考慮我們自己的民事網絡的安全。當人們聯繫最緊密的時候,巨大的危險也靠近了,利益靠得越近,危險隨之也會靠得更近,這是要充分注意的。




記者:周宇婷

來源:CNR國防時空

主編:朱西迪

編輯:崔 薇

監製:孫 利

郵箱:[email protected]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