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餐廳雞蛋1塊豆腐3塊,竟然通過超級翻檯率,單店年營收上千萬

撰稿 | 錢多多

1元1個茶葉蛋,3元一份麻婆豆腐,琥珀桃漿6元,藍莓山藥12元,15元一份蔥花肉,26元一份西湖醋魚……這不是城鄉結合部某個小飯館的價位,而是位於北京金街王府井購物中心六層“外婆家”餐廳的幾道菜品價格。

加之華麗吊燈、藤編木椅、磚牆、鳥籠、裝飾畫,頗有情調……裝修如此雅緻,價位卻與普通餐廳相仿甚至更低。而且這樣的店不是隻有一家,在全國各個城市已經開了200餘家。

在物價、人力快速上漲的背景下,大多餐飲公司都只能被迫漲價,外婆家卻成為行業中的價格殺手。

這樣的低價策略不僅沒有讓外婆家利潤緊縮,反而步步制勝,單店年營收就超過千萬,新店越開越多,使之成為僅次於海底撈的第二大連鎖餐飲公司

這很自然就引發一個疑問:外婆家為什麼敢低價?它究竟是靠什麼盈利的?

一個企業的基因,往往根源於創始人。我們不妨從吳國平身上去尋找外婆家的破解之道——

這家餐廳雞蛋1塊豆腐3塊,竟然通過超級翻檯率,單店年營收上千萬

一碗牛肉麵撐起的外婆家

吳國平沒有當過廚師,之前也幾乎從未接觸過餐飲行業。

他少年時代是在運動隊中度過的,青年時在一家生產塑料藥包材的國有工廠當了工人,此後做了8年車間主任,直至成為廠長。

被運動隊和流水線這兩個格外強調紀律的地方約束的天性,在他創業後瘋狂地生長起來。

1998年,30歲的吳國平決定下海,和太太一起將杭州馬塍路一家工會餐廳承包下來,10張桌子,2個服務員,取名“外婆家家鄉面館”。名字是突然想到的:小時候在外婆家吃飯既熱鬧又好吃,一家人格外親切,開飯店也要有這個氛圍。

正逢1998年經濟形勢下滑,杭州餐館生意不好做,開業第二天晚上的營業額僅420元。而根據計算,如果每天做不到5000元的營業額,這家店只能關門。房東太太過來轉了轉,丟下了一句讓吳國平一輩子都難忘的話:“小吳,你不要做兩個月就還給我。”

無論如何要爭口氣,心裡發了狠。於是,他生出一招別的餐館想都不敢想的促銷手段——白送千碗婆婆牛肉麵。當時的外婆家離杭州塑料工業公司很近,吳國平打出“凡杭州塑料工業公司的職工,來馬塍路外婆家就餐,就送婆婆牛肉麵一碗”的廣告。一時,門口排起了長隊,店內店外都擠滿了人。

據杭城某餐飲界資深人士的回憶,這起“白送牛肉麵”事件打開了杭州餐館開業促銷的新路子。

如今,外婆家那份被外界津津樂道的3元一份的麻婆豆腐,多少有些當年那份撐起外婆家餐廳的白送牛肉麵的影子。而這,也是外婆家以低價制勝的營銷起點,經過延續與積累,直至成為外婆家無往不勝的殺手鐗。

這家餐廳雞蛋1塊豆腐3塊,竟然通過超級翻檯率,單店年營收上千萬

精準定位,創造杭州餐飲最高翻檯率

2002年,外婆家家鄉面館升級改造,首家“外婆家”中餐廳開業。

外婆家從一開始,就把經營目標定位為居家用餐,鎖定了朋友聚會和家庭聚會這個消費人群作為外婆家的顧客。

“定位是不能變的。”在他看來,外婆家的定位正好抓住了最“基礎”的消費人群。“越基礎的東西,越有生命力,越能持續。”

研究菜單可以發現,“外婆家”吸引食客的招數首推高性價比。別緻的就餐環境、品種豐富的菜餚、良好的服務加上相對低廉的價格,讓消費者覺得值。

30%的產品+40%的環境+30%的服務,通過價格槓桿調節,實現最佳的性價比。所以,外婆家給人的印象就是“低價不掉價”,實現了真正的“物美價廉”。食客紛至沓來,這才有了外界驚奇的日日排隊、餐餐排隊的現象。

更妙的是,外婆家的整體空間設計,極大提升翻檯率,保證了利潤空間。

凡到過外婆家就餐的人都會發現,儘管這些餐廳裝修頗有格調,但遠沒有同檔次裝修餐廳那種寬敞、私密感。桌與桌之間捱得很近,往往只能容一人通過。這樣就能充分利用空間擺放儘可能多的餐位。與陌生人過於接近的座位安排,當然不是為了讓大家彼此溝通,而是在暗示顧客不要停留太久,以加快翻檯率

馬塍路店作為“外婆家”進軍餐飲業的起點,通過不斷的創新突破,憑藉“超預期價值”——時尚高端定位及高性價比的經營理念,迅速席捲整個杭州。創造了杭州餐飲最高翻檯率的“馬塍路現象”。

2002年9月,浙江外婆家餐飲有限公司成立,此後十多年,“杭兒風”越刮越猛,整個杭城餐飲界乃至全國都為之震動。

這家餐廳雞蛋1塊豆腐3塊,竟然通過超級翻檯率,單店年營收上千萬

做減法,精力集中在開店上

管理外婆家,吳國平做得最多的是減法。

很多餐廳標準化的辦法是建立中央廚房,但外婆家走了相反的路子,以委託加工為主。即使是物流配送,也交給外面的公司,這樣連車輛和倉庫的成本也省了。吳國平認為,這樣可以讓外婆家將所有精力集中在開店上。

還有調料。外婆家以前是自己製作,委託給調料廠加工後,每斤成本降低了1元多。所有可以大宗採購的原料,比如大米,外婆家都是跳過中間環節,直接向產地訂購。憑藉200多家分店的規模,自然可以在價格上取得優惠。

即使成本控制術在同行中首屈一指,吳國平眼中的外婆家,仍然處處可以刀劈斧削:廚房還是太大,應該縮小面積,利用得也不夠,只利用了三層,有的餐廳的廚房可以利用到七層。

作為一個極端追求效率的坪效“偏執狂”,他不惜違反餐飲業慣例,把辦公室和員工餐廳都取消了,但在員工堅持下,更衣室被保留下來。這讓吳國平耿耿於懷:“那都是錢!要你們顧客拿的!”

吳國平談及外婆家的經營理念:大規模的採購和標準化的生產,以降低消費價格。相應地,需要顧客支付一定的時間,以幫助提高翻檯率,從而實現消費者和外婆家的雙贏。

單店成本降低了,規模化程度提高,這才讓外婆家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開店,品牌迅速擴張。

這家餐廳雞蛋1塊豆腐3塊,竟然通過超級翻檯率,單店年營收上千萬

單點突破,多品牌合圍

2013年,在外婆家以突飛猛進之勢席捲全國時,吳國平已逐漸意識到,餐飲業已經告別“大而全”時代,從單純為了吃的單一消費和愛面子的“土豪”消費上升到注重個性和體驗的消費模式。誰跟上了這個步伐,誰就能贏得主動。

由此,外婆家就力爭做到最高性價比,在最大程度上把利潤讓給顧客。一個例證是,在外婆家,幾乎沒有設置包房。

除此之外,外婆家還積極開創細分品牌。比如“動手吧”,吃飯不用餐具,直接上手。有趣、好玩、釋放,站著吃飯,還很健康。烤魚全國到處都能吃,但在“爐魚”酒吧般的環境裡一邊吃烤魚一邊喝鮮啤,這種感覺就像草根升級到了土豪。“鍋小二”吃的是中式火鍋,卻採用了像西式自助餐那樣的形式,客人自己DIY火鍋,從“吃”升級到“體驗”。麵館“三千尺”也正在圈粉之中……

之後,外婆家還開創出“指福門”、“金牌外婆家”等系列品牌,甚至吳國平把他的名號也貢獻出來,變成“Uncle5”,加上“第二樂章”,共有8大品牌。這些品牌,全是細分品牌,形成“小而精”戰略,多品牌合圍,進而構成了外婆家無在不在、無孔不入的餐飲魔方。

走單品標準化路線,單品餐飲以單品類菜品為核心,減少研發成本;物流依附原有外婆家母品牌物流,減少物流成本;菜品品類有限,製作難度較小,能達到去廚師化、去服務員化優勢,大大減少人力成本投入。

再加上外婆家過去建立的品牌效應,使得眾多商場等線下商家紛紛願意讓利門店店租,拿出店租換人流量吸引外婆家餐廳入住。這是外婆家能輕而易舉在全國開闢子品牌的原因。

事實上不管做餐飲還是做其他,人們普遍思路都是低價好賣,但餐飲為什麼越來越貴,一是成本上漲,想做低價的,做不出利潤空間,被迫漲價,二是西貝這樣,主動漲價。外婆家的路子為什麼走得通,除了上述招數,重要的是超出顧客期待,低價不掉價,這跟西貝“小貴大驚喜”,是一個道理。

沒有最優的價格策略,只有最適合的價格策略。低價是外婆家的殺手鐗,如何做到價格便宜又掙錢也是它的獨特之處。但從更深層次看,價格高低只是不同的策略選擇,關鍵是給予消費者超值體驗,尤其是消費升級形勢下,消費者的需求給服務行業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而吳國平,在很多年前就有了這樣的先見,“做餐飲,不僅僅是要研究菜品,更要去研究顧客”。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外婆家總能“超出顧客預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