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

文| 達令

最近,60歲的倪萍重新出發,上了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我們的師傅》。這個師傅她當之無愧,不管是演技、主持經歷還是人生閱歷,她都可以稱得上殿堂級導師。

倪萍的字典裡沒有認輸兩個字,她的人生算得上傳奇。從主持過13個央視春晚的神仙姐姐,到眾人鞭踩的街頭落魄婦人,最後60歲華麗迴歸,比戲劇更精彩。

正如她自己在《朗讀者》上所說的那段話:“觀眾陪了我十幾年,我像個戰士一樣表現得很好。在戰場上我沒有輸過。我不能說因為我的事情讓觀眾看到我臉上有淚痕。”

她一直是一個戰士,十多年在舞臺上肆意馳騁,之後淪陷在無盡的痛苦中苦苦抗爭,終於她洗掉了一身汙名重回舞臺,搖身一變成了一座指引新人的燈塔。

"

文| 達令

最近,60歲的倪萍重新出發,上了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我們的師傅》。這個師傅她當之無愧,不管是演技、主持經歷還是人生閱歷,她都可以稱得上殿堂級導師。

倪萍的字典裡沒有認輸兩個字,她的人生算得上傳奇。從主持過13個央視春晚的神仙姐姐,到眾人鞭踩的街頭落魄婦人,最後60歲華麗迴歸,比戲劇更精彩。

正如她自己在《朗讀者》上所說的那段話:“觀眾陪了我十幾年,我像個戰士一樣表現得很好。在戰場上我沒有輸過。我不能說因為我的事情讓觀眾看到我臉上有淚痕。”

她一直是一個戰士,十多年在舞臺上肆意馳騁,之後淪陷在無盡的痛苦中苦苦抗爭,終於她洗掉了一身汙名重回舞臺,搖身一變成了一座指引新人的燈塔。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她寫的《姥姥語錄》,豆瓣給出了8.7的高分評價。梅婷評論說:“ 倪萍姐姐是出了名的淚神。往年的春晚,她一開腔自己就先熱淚盈眶,還是那種含著笑的熱淚盈眶,然後全家人就跟著她淚目了。現在春晚她不出來了,看她的書,隔著紙也能把我搞哭,真是厲害了”。

這本書裡倪萍回憶了與姥姥從三歲開始相處,直到姥姥去世後對她的思念,貫穿了她的大半生,語言樸實無華,卻蘊含人生哲理。

白巖鬆評價說: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姥姥就是這樣一個沒學歷卻有著大智慧的中國老太太。

在一個人一生中的至暗時刻,我們都需要一座強大的精神靠山。對於倪萍來說,姥姥就是她的精神靠山。倪萍夠撐過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離不開姥姥過人的智慧。

"

文| 達令

最近,60歲的倪萍重新出發,上了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我們的師傅》。這個師傅她當之無愧,不管是演技、主持經歷還是人生閱歷,她都可以稱得上殿堂級導師。

倪萍的字典裡沒有認輸兩個字,她的人生算得上傳奇。從主持過13個央視春晚的神仙姐姐,到眾人鞭踩的街頭落魄婦人,最後60歲華麗迴歸,比戲劇更精彩。

正如她自己在《朗讀者》上所說的那段話:“觀眾陪了我十幾年,我像個戰士一樣表現得很好。在戰場上我沒有輸過。我不能說因為我的事情讓觀眾看到我臉上有淚痕。”

她一直是一個戰士,十多年在舞臺上肆意馳騁,之後淪陷在無盡的痛苦中苦苦抗爭,終於她洗掉了一身汙名重回舞臺,搖身一變成了一座指引新人的燈塔。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她寫的《姥姥語錄》,豆瓣給出了8.7的高分評價。梅婷評論說:“ 倪萍姐姐是出了名的淚神。往年的春晚,她一開腔自己就先熱淚盈眶,還是那種含著笑的熱淚盈眶,然後全家人就跟著她淚目了。現在春晚她不出來了,看她的書,隔著紙也能把我搞哭,真是厲害了”。

這本書裡倪萍回憶了與姥姥從三歲開始相處,直到姥姥去世後對她的思念,貫穿了她的大半生,語言樸實無華,卻蘊含人生哲理。

白巖鬆評價說: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姥姥就是這樣一個沒學歷卻有著大智慧的中國老太太。

在一個人一生中的至暗時刻,我們都需要一座強大的精神靠山。對於倪萍來說,姥姥就是她的精神靠山。倪萍夠撐過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離不開姥姥過人的智慧。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單親家庭中成長,卻有兩個媽媽,三個爸爸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多少會缺愛,甚至在長時間的父愛或母愛缺失的情況下,會因為渴望感情而產生憎恨。可是姥姥是個情感育兒專家,她有他的智慧,讓倪萍看懂愛的不同形式。

倪萍是單親家庭,她和哥哥跟著媽媽過日子。倪萍的媽媽既要上班又要帶孩子,二歲的小倪萍只能送到幼兒園,幾個月才接一次。姥姥派大姨接她的時候,小倪萍面黃肌瘦,被捆在木馬上,放下來站也站不住。被姥姥接到水門口的日子,對倪萍的性格培養有些至關重要的影響。

臉皮厚膽子大就是在水門口學會的,心底的富足感和安全感也是在水門口姥姥無微不至地愛給予的。六歲到十七歲在母親身邊的苦讀生涯卻是壓抑和痛苦。那些日子,她並不能理解母親愛的方式,家成了束縛。

"

文| 達令

最近,60歲的倪萍重新出發,上了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我們的師傅》。這個師傅她當之無愧,不管是演技、主持經歷還是人生閱歷,她都可以稱得上殿堂級導師。

倪萍的字典裡沒有認輸兩個字,她的人生算得上傳奇。從主持過13個央視春晚的神仙姐姐,到眾人鞭踩的街頭落魄婦人,最後60歲華麗迴歸,比戲劇更精彩。

正如她自己在《朗讀者》上所說的那段話:“觀眾陪了我十幾年,我像個戰士一樣表現得很好。在戰場上我沒有輸過。我不能說因為我的事情讓觀眾看到我臉上有淚痕。”

她一直是一個戰士,十多年在舞臺上肆意馳騁,之後淪陷在無盡的痛苦中苦苦抗爭,終於她洗掉了一身汙名重回舞臺,搖身一變成了一座指引新人的燈塔。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她寫的《姥姥語錄》,豆瓣給出了8.7的高分評價。梅婷評論說:“ 倪萍姐姐是出了名的淚神。往年的春晚,她一開腔自己就先熱淚盈眶,還是那種含著笑的熱淚盈眶,然後全家人就跟著她淚目了。現在春晚她不出來了,看她的書,隔著紙也能把我搞哭,真是厲害了”。

這本書裡倪萍回憶了與姥姥從三歲開始相處,直到姥姥去世後對她的思念,貫穿了她的大半生,語言樸實無華,卻蘊含人生哲理。

白巖鬆評價說: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姥姥就是這樣一個沒學歷卻有著大智慧的中國老太太。

在一個人一生中的至暗時刻,我們都需要一座強大的精神靠山。對於倪萍來說,姥姥就是她的精神靠山。倪萍夠撐過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離不開姥姥過人的智慧。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單親家庭中成長,卻有兩個媽媽,三個爸爸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多少會缺愛,甚至在長時間的父愛或母愛缺失的情況下,會因為渴望感情而產生憎恨。可是姥姥是個情感育兒專家,她有他的智慧,讓倪萍看懂愛的不同形式。

倪萍是單親家庭,她和哥哥跟著媽媽過日子。倪萍的媽媽既要上班又要帶孩子,二歲的小倪萍只能送到幼兒園,幾個月才接一次。姥姥派大姨接她的時候,小倪萍面黃肌瘦,被捆在木馬上,放下來站也站不住。被姥姥接到水門口的日子,對倪萍的性格培養有些至關重要的影響。

臉皮厚膽子大就是在水門口學會的,心底的富足感和安全感也是在水門口姥姥無微不至地愛給予的。六歲到十七歲在母親身邊的苦讀生涯卻是壓抑和痛苦。那些日子,她並不能理解母親愛的方式,家成了束縛。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書中講有兩種媽媽,一種陪著你長大,沒有工作,無法為你提供更好的讀書工作條件。另一種把你交給保姆,她事業有成,為你提供最好的讀書和工作機會。

也有兩種孩子,成大事的和幹不成大事的。成大事的孩子得有一個事業有成的媽媽,推你一步,接受磨練,最後才能成大氣候。

對於倪萍,姥姥是用心養育她的那種,而媽媽是用心栽培她的那種。所以,她有兩個媽媽。

與很多單親媽媽一樣,倪萍的媽媽也把離異的老公描述得很壞。但是姥姥把倪萍心中父親的形象樹立起來,那讓她知道自己的父親有多好。那些好能夠抵消掉母親的說辭。

姥姥口中的爸爸,媽媽口中的爸爸,自己看到的爸爸,三者合一就是那個男人真正的樣子。因為有愛的滋養,她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爸爸。所以,她才能夠做到不去恨自己的爸爸。

"

文| 達令

最近,60歲的倪萍重新出發,上了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我們的師傅》。這個師傅她當之無愧,不管是演技、主持經歷還是人生閱歷,她都可以稱得上殿堂級導師。

倪萍的字典裡沒有認輸兩個字,她的人生算得上傳奇。從主持過13個央視春晚的神仙姐姐,到眾人鞭踩的街頭落魄婦人,最後60歲華麗迴歸,比戲劇更精彩。

正如她自己在《朗讀者》上所說的那段話:“觀眾陪了我十幾年,我像個戰士一樣表現得很好。在戰場上我沒有輸過。我不能說因為我的事情讓觀眾看到我臉上有淚痕。”

她一直是一個戰士,十多年在舞臺上肆意馳騁,之後淪陷在無盡的痛苦中苦苦抗爭,終於她洗掉了一身汙名重回舞臺,搖身一變成了一座指引新人的燈塔。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她寫的《姥姥語錄》,豆瓣給出了8.7的高分評價。梅婷評論說:“ 倪萍姐姐是出了名的淚神。往年的春晚,她一開腔自己就先熱淚盈眶,還是那種含著笑的熱淚盈眶,然後全家人就跟著她淚目了。現在春晚她不出來了,看她的書,隔著紙也能把我搞哭,真是厲害了”。

這本書裡倪萍回憶了與姥姥從三歲開始相處,直到姥姥去世後對她的思念,貫穿了她的大半生,語言樸實無華,卻蘊含人生哲理。

白巖鬆評價說: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姥姥就是這樣一個沒學歷卻有著大智慧的中國老太太。

在一個人一生中的至暗時刻,我們都需要一座強大的精神靠山。對於倪萍來說,姥姥就是她的精神靠山。倪萍夠撐過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離不開姥姥過人的智慧。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單親家庭中成長,卻有兩個媽媽,三個爸爸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多少會缺愛,甚至在長時間的父愛或母愛缺失的情況下,會因為渴望感情而產生憎恨。可是姥姥是個情感育兒專家,她有他的智慧,讓倪萍看懂愛的不同形式。

倪萍是單親家庭,她和哥哥跟著媽媽過日子。倪萍的媽媽既要上班又要帶孩子,二歲的小倪萍只能送到幼兒園,幾個月才接一次。姥姥派大姨接她的時候,小倪萍面黃肌瘦,被捆在木馬上,放下來站也站不住。被姥姥接到水門口的日子,對倪萍的性格培養有些至關重要的影響。

臉皮厚膽子大就是在水門口學會的,心底的富足感和安全感也是在水門口姥姥無微不至地愛給予的。六歲到十七歲在母親身邊的苦讀生涯卻是壓抑和痛苦。那些日子,她並不能理解母親愛的方式,家成了束縛。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書中講有兩種媽媽,一種陪著你長大,沒有工作,無法為你提供更好的讀書工作條件。另一種把你交給保姆,她事業有成,為你提供最好的讀書和工作機會。

也有兩種孩子,成大事的和幹不成大事的。成大事的孩子得有一個事業有成的媽媽,推你一步,接受磨練,最後才能成大氣候。

對於倪萍,姥姥是用心養育她的那種,而媽媽是用心栽培她的那種。所以,她有兩個媽媽。

與很多單親媽媽一樣,倪萍的媽媽也把離異的老公描述得很壞。但是姥姥把倪萍心中父親的形象樹立起來,那讓她知道自己的父親有多好。那些好能夠抵消掉母親的說辭。

姥姥口中的爸爸,媽媽口中的爸爸,自己看到的爸爸,三者合一就是那個男人真正的樣子。因為有愛的滋養,她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爸爸。所以,她才能夠做到不去恨自己的爸爸。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一擲千金為哪般: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

有網友在看了《姥姥語錄》指責倪萍是暴發戶式的炫耀。是不是炫耀,認真看過書的人心中自有一杆秤。

沒有經歷過山窮水盡的人,是不會懂得人在能夠自食其力之後,想要用自己掙來的錢,給自己最愛的人買上一份心心念唸的禮物那種感覺的。

懂事如倪萍,姥姥家的貧困她怎麼會不知道。小時候借米借糧供著她,買根頭繩也要推了很多次,才忍痛一咬牙花四個雞蛋換來,冰天雪地冷得哆嗦還得上山砍柴暖床。

姥姥的那些付出倪萍看得到,她學到的就是回報,回報姥姥也回報社會。

"

文| 達令

最近,60歲的倪萍重新出發,上了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我們的師傅》。這個師傅她當之無愧,不管是演技、主持經歷還是人生閱歷,她都可以稱得上殿堂級導師。

倪萍的字典裡沒有認輸兩個字,她的人生算得上傳奇。從主持過13個央視春晚的神仙姐姐,到眾人鞭踩的街頭落魄婦人,最後60歲華麗迴歸,比戲劇更精彩。

正如她自己在《朗讀者》上所說的那段話:“觀眾陪了我十幾年,我像個戰士一樣表現得很好。在戰場上我沒有輸過。我不能說因為我的事情讓觀眾看到我臉上有淚痕。”

她一直是一個戰士,十多年在舞臺上肆意馳騁,之後淪陷在無盡的痛苦中苦苦抗爭,終於她洗掉了一身汙名重回舞臺,搖身一變成了一座指引新人的燈塔。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她寫的《姥姥語錄》,豆瓣給出了8.7的高分評價。梅婷評論說:“ 倪萍姐姐是出了名的淚神。往年的春晚,她一開腔自己就先熱淚盈眶,還是那種含著笑的熱淚盈眶,然後全家人就跟著她淚目了。現在春晚她不出來了,看她的書,隔著紙也能把我搞哭,真是厲害了”。

這本書裡倪萍回憶了與姥姥從三歲開始相處,直到姥姥去世後對她的思念,貫穿了她的大半生,語言樸實無華,卻蘊含人生哲理。

白巖鬆評價說: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姥姥就是這樣一個沒學歷卻有著大智慧的中國老太太。

在一個人一生中的至暗時刻,我們都需要一座強大的精神靠山。對於倪萍來說,姥姥就是她的精神靠山。倪萍夠撐過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離不開姥姥過人的智慧。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單親家庭中成長,卻有兩個媽媽,三個爸爸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多少會缺愛,甚至在長時間的父愛或母愛缺失的情況下,會因為渴望感情而產生憎恨。可是姥姥是個情感育兒專家,她有他的智慧,讓倪萍看懂愛的不同形式。

倪萍是單親家庭,她和哥哥跟著媽媽過日子。倪萍的媽媽既要上班又要帶孩子,二歲的小倪萍只能送到幼兒園,幾個月才接一次。姥姥派大姨接她的時候,小倪萍面黃肌瘦,被捆在木馬上,放下來站也站不住。被姥姥接到水門口的日子,對倪萍的性格培養有些至關重要的影響。

臉皮厚膽子大就是在水門口學會的,心底的富足感和安全感也是在水門口姥姥無微不至地愛給予的。六歲到十七歲在母親身邊的苦讀生涯卻是壓抑和痛苦。那些日子,她並不能理解母親愛的方式,家成了束縛。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書中講有兩種媽媽,一種陪著你長大,沒有工作,無法為你提供更好的讀書工作條件。另一種把你交給保姆,她事業有成,為你提供最好的讀書和工作機會。

也有兩種孩子,成大事的和幹不成大事的。成大事的孩子得有一個事業有成的媽媽,推你一步,接受磨練,最後才能成大氣候。

對於倪萍,姥姥是用心養育她的那種,而媽媽是用心栽培她的那種。所以,她有兩個媽媽。

與很多單親媽媽一樣,倪萍的媽媽也把離異的老公描述得很壞。但是姥姥把倪萍心中父親的形象樹立起來,那讓她知道自己的父親有多好。那些好能夠抵消掉母親的說辭。

姥姥口中的爸爸,媽媽口中的爸爸,自己看到的爸爸,三者合一就是那個男人真正的樣子。因為有愛的滋養,她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爸爸。所以,她才能夠做到不去恨自己的爸爸。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一擲千金為哪般: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

有網友在看了《姥姥語錄》指責倪萍是暴發戶式的炫耀。是不是炫耀,認真看過書的人心中自有一杆秤。

沒有經歷過山窮水盡的人,是不會懂得人在能夠自食其力之後,想要用自己掙來的錢,給自己最愛的人買上一份心心念唸的禮物那種感覺的。

懂事如倪萍,姥姥家的貧困她怎麼會不知道。小時候借米借糧供著她,買根頭繩也要推了很多次,才忍痛一咬牙花四個雞蛋換來,冰天雪地冷得哆嗦還得上山砍柴暖床。

姥姥的那些付出倪萍看得到,她學到的就是回報,回報姥姥也回報社會。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所以她會說,我有的是錢,姥姥你可勁兒花。所以她從杭州絲綢博物館給姥姥買最好的蠶絲被。她對姥姥的愛和體諒,成了網友眼中的暴發戶行為。

可是,沒有這樣豁達的心態,她也不可能戀戀不忘,在賺到錢以後,主動找上門來一擲千金捐上百萬去修水庫。她不掩飾自己愛財,“只要心正,當大官,掙大錢,出大名都是有價值的。”

這種坦蕩和氣度,她有。而這種要做就把事情做到極致的魄力,她也有。名利雙收,大紅大紫的倪萍,就是敢於去攀登最高的山峰,看到山頂上的風景。

"

文| 達令

最近,60歲的倪萍重新出發,上了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我們的師傅》。這個師傅她當之無愧,不管是演技、主持經歷還是人生閱歷,她都可以稱得上殿堂級導師。

倪萍的字典裡沒有認輸兩個字,她的人生算得上傳奇。從主持過13個央視春晚的神仙姐姐,到眾人鞭踩的街頭落魄婦人,最後60歲華麗迴歸,比戲劇更精彩。

正如她自己在《朗讀者》上所說的那段話:“觀眾陪了我十幾年,我像個戰士一樣表現得很好。在戰場上我沒有輸過。我不能說因為我的事情讓觀眾看到我臉上有淚痕。”

她一直是一個戰士,十多年在舞臺上肆意馳騁,之後淪陷在無盡的痛苦中苦苦抗爭,終於她洗掉了一身汙名重回舞臺,搖身一變成了一座指引新人的燈塔。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她寫的《姥姥語錄》,豆瓣給出了8.7的高分評價。梅婷評論說:“ 倪萍姐姐是出了名的淚神。往年的春晚,她一開腔自己就先熱淚盈眶,還是那種含著笑的熱淚盈眶,然後全家人就跟著她淚目了。現在春晚她不出來了,看她的書,隔著紙也能把我搞哭,真是厲害了”。

這本書裡倪萍回憶了與姥姥從三歲開始相處,直到姥姥去世後對她的思念,貫穿了她的大半生,語言樸實無華,卻蘊含人生哲理。

白巖鬆評價說: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姥姥就是這樣一個沒學歷卻有著大智慧的中國老太太。

在一個人一生中的至暗時刻,我們都需要一座強大的精神靠山。對於倪萍來說,姥姥就是她的精神靠山。倪萍夠撐過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離不開姥姥過人的智慧。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單親家庭中成長,卻有兩個媽媽,三個爸爸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多少會缺愛,甚至在長時間的父愛或母愛缺失的情況下,會因為渴望感情而產生憎恨。可是姥姥是個情感育兒專家,她有他的智慧,讓倪萍看懂愛的不同形式。

倪萍是單親家庭,她和哥哥跟著媽媽過日子。倪萍的媽媽既要上班又要帶孩子,二歲的小倪萍只能送到幼兒園,幾個月才接一次。姥姥派大姨接她的時候,小倪萍面黃肌瘦,被捆在木馬上,放下來站也站不住。被姥姥接到水門口的日子,對倪萍的性格培養有些至關重要的影響。

臉皮厚膽子大就是在水門口學會的,心底的富足感和安全感也是在水門口姥姥無微不至地愛給予的。六歲到十七歲在母親身邊的苦讀生涯卻是壓抑和痛苦。那些日子,她並不能理解母親愛的方式,家成了束縛。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書中講有兩種媽媽,一種陪著你長大,沒有工作,無法為你提供更好的讀書工作條件。另一種把你交給保姆,她事業有成,為你提供最好的讀書和工作機會。

也有兩種孩子,成大事的和幹不成大事的。成大事的孩子得有一個事業有成的媽媽,推你一步,接受磨練,最後才能成大氣候。

對於倪萍,姥姥是用心養育她的那種,而媽媽是用心栽培她的那種。所以,她有兩個媽媽。

與很多單親媽媽一樣,倪萍的媽媽也把離異的老公描述得很壞。但是姥姥把倪萍心中父親的形象樹立起來,那讓她知道自己的父親有多好。那些好能夠抵消掉母親的說辭。

姥姥口中的爸爸,媽媽口中的爸爸,自己看到的爸爸,三者合一就是那個男人真正的樣子。因為有愛的滋養,她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爸爸。所以,她才能夠做到不去恨自己的爸爸。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一擲千金為哪般: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

有網友在看了《姥姥語錄》指責倪萍是暴發戶式的炫耀。是不是炫耀,認真看過書的人心中自有一杆秤。

沒有經歷過山窮水盡的人,是不會懂得人在能夠自食其力之後,想要用自己掙來的錢,給自己最愛的人買上一份心心念唸的禮物那種感覺的。

懂事如倪萍,姥姥家的貧困她怎麼會不知道。小時候借米借糧供著她,買根頭繩也要推了很多次,才忍痛一咬牙花四個雞蛋換來,冰天雪地冷得哆嗦還得上山砍柴暖床。

姥姥的那些付出倪萍看得到,她學到的就是回報,回報姥姥也回報社會。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所以她會說,我有的是錢,姥姥你可勁兒花。所以她從杭州絲綢博物館給姥姥買最好的蠶絲被。她對姥姥的愛和體諒,成了網友眼中的暴發戶行為。

可是,沒有這樣豁達的心態,她也不可能戀戀不忘,在賺到錢以後,主動找上門來一擲千金捐上百萬去修水庫。她不掩飾自己愛財,“只要心正,當大官,掙大錢,出大名都是有價值的。”

這種坦蕩和氣度,她有。而這種要做就把事情做到極致的魄力,她也有。名利雙收,大紅大紫的倪萍,就是敢於去攀登最高的山峰,看到山頂上的風景。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老天是公平的,給你多少一定得拿走多少

倪萍的前半生,太順。直到39歲那年,她迎來了生命中摯愛的兒子,也被迫接受了捆綁而來的十來年苦難。兒子四個月患上了先天性白內障,如果不及時醫治,可能會瞎,甚至可能會死。

同年,她在忍著淚求,掛著笑臉,主持要最後一屆春節聯歡晚會之後,告別了這個舞臺。高處不勝寒,爬得越高,摔下來的時候就會越慘。悲痛和恐懼,讓她學會了抽菸,整個人突然蒼老了很多。

再次出現在公眾視線裡,就是那個被批放棄自我不修邊幅的中年女人形象。她在人們的炒作和質疑聲中獨自奮鬥。她沒有解釋,因為她的時間太寶貴,她需要更多的金錢,更多的時間去完成另一個偉大的事業——做一個合格的母親,拯救自己的孩子

"

文| 達令

最近,60歲的倪萍重新出發,上了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我們的師傅》。這個師傅她當之無愧,不管是演技、主持經歷還是人生閱歷,她都可以稱得上殿堂級導師。

倪萍的字典裡沒有認輸兩個字,她的人生算得上傳奇。從主持過13個央視春晚的神仙姐姐,到眾人鞭踩的街頭落魄婦人,最後60歲華麗迴歸,比戲劇更精彩。

正如她自己在《朗讀者》上所說的那段話:“觀眾陪了我十幾年,我像個戰士一樣表現得很好。在戰場上我沒有輸過。我不能說因為我的事情讓觀眾看到我臉上有淚痕。”

她一直是一個戰士,十多年在舞臺上肆意馳騁,之後淪陷在無盡的痛苦中苦苦抗爭,終於她洗掉了一身汙名重回舞臺,搖身一變成了一座指引新人的燈塔。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她寫的《姥姥語錄》,豆瓣給出了8.7的高分評價。梅婷評論說:“ 倪萍姐姐是出了名的淚神。往年的春晚,她一開腔自己就先熱淚盈眶,還是那種含著笑的熱淚盈眶,然後全家人就跟著她淚目了。現在春晚她不出來了,看她的書,隔著紙也能把我搞哭,真是厲害了”。

這本書裡倪萍回憶了與姥姥從三歲開始相處,直到姥姥去世後對她的思念,貫穿了她的大半生,語言樸實無華,卻蘊含人生哲理。

白巖鬆評價說: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姥姥就是這樣一個沒學歷卻有著大智慧的中國老太太。

在一個人一生中的至暗時刻,我們都需要一座強大的精神靠山。對於倪萍來說,姥姥就是她的精神靠山。倪萍夠撐過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離不開姥姥過人的智慧。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單親家庭中成長,卻有兩個媽媽,三個爸爸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多少會缺愛,甚至在長時間的父愛或母愛缺失的情況下,會因為渴望感情而產生憎恨。可是姥姥是個情感育兒專家,她有他的智慧,讓倪萍看懂愛的不同形式。

倪萍是單親家庭,她和哥哥跟著媽媽過日子。倪萍的媽媽既要上班又要帶孩子,二歲的小倪萍只能送到幼兒園,幾個月才接一次。姥姥派大姨接她的時候,小倪萍面黃肌瘦,被捆在木馬上,放下來站也站不住。被姥姥接到水門口的日子,對倪萍的性格培養有些至關重要的影響。

臉皮厚膽子大就是在水門口學會的,心底的富足感和安全感也是在水門口姥姥無微不至地愛給予的。六歲到十七歲在母親身邊的苦讀生涯卻是壓抑和痛苦。那些日子,她並不能理解母親愛的方式,家成了束縛。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書中講有兩種媽媽,一種陪著你長大,沒有工作,無法為你提供更好的讀書工作條件。另一種把你交給保姆,她事業有成,為你提供最好的讀書和工作機會。

也有兩種孩子,成大事的和幹不成大事的。成大事的孩子得有一個事業有成的媽媽,推你一步,接受磨練,最後才能成大氣候。

對於倪萍,姥姥是用心養育她的那種,而媽媽是用心栽培她的那種。所以,她有兩個媽媽。

與很多單親媽媽一樣,倪萍的媽媽也把離異的老公描述得很壞。但是姥姥把倪萍心中父親的形象樹立起來,那讓她知道自己的父親有多好。那些好能夠抵消掉母親的說辭。

姥姥口中的爸爸,媽媽口中的爸爸,自己看到的爸爸,三者合一就是那個男人真正的樣子。因為有愛的滋養,她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爸爸。所以,她才能夠做到不去恨自己的爸爸。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一擲千金為哪般: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

有網友在看了《姥姥語錄》指責倪萍是暴發戶式的炫耀。是不是炫耀,認真看過書的人心中自有一杆秤。

沒有經歷過山窮水盡的人,是不會懂得人在能夠自食其力之後,想要用自己掙來的錢,給自己最愛的人買上一份心心念唸的禮物那種感覺的。

懂事如倪萍,姥姥家的貧困她怎麼會不知道。小時候借米借糧供著她,買根頭繩也要推了很多次,才忍痛一咬牙花四個雞蛋換來,冰天雪地冷得哆嗦還得上山砍柴暖床。

姥姥的那些付出倪萍看得到,她學到的就是回報,回報姥姥也回報社會。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所以她會說,我有的是錢,姥姥你可勁兒花。所以她從杭州絲綢博物館給姥姥買最好的蠶絲被。她對姥姥的愛和體諒,成了網友眼中的暴發戶行為。

可是,沒有這樣豁達的心態,她也不可能戀戀不忘,在賺到錢以後,主動找上門來一擲千金捐上百萬去修水庫。她不掩飾自己愛財,“只要心正,當大官,掙大錢,出大名都是有價值的。”

這種坦蕩和氣度,她有。而這種要做就把事情做到極致的魄力,她也有。名利雙收,大紅大紫的倪萍,就是敢於去攀登最高的山峰,看到山頂上的風景。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老天是公平的,給你多少一定得拿走多少

倪萍的前半生,太順。直到39歲那年,她迎來了生命中摯愛的兒子,也被迫接受了捆綁而來的十來年苦難。兒子四個月患上了先天性白內障,如果不及時醫治,可能會瞎,甚至可能會死。

同年,她在忍著淚求,掛著笑臉,主持要最後一屆春節聯歡晚會之後,告別了這個舞臺。高處不勝寒,爬得越高,摔下來的時候就會越慘。悲痛和恐懼,讓她學會了抽菸,整個人突然蒼老了很多。

再次出現在公眾視線裡,就是那個被批放棄自我不修邊幅的中年女人形象。她在人們的炒作和質疑聲中獨自奮鬥。她沒有解釋,因為她的時間太寶貴,她需要更多的金錢,更多的時間去完成另一個偉大的事業——做一個合格的母親,拯救自己的孩子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姥姥語錄》裡有很多片段,會讓人想到這些經歷,看得人很心疼,尤其是關於史鐵生那段。姥姥聽他的《我與地壇》,史鐵生說他“活到了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那幾年,可以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時,而他的母親“一輩子心就倒下了”,史鐵生的媽媽四十多歲就去世了。

通透如姥姥,她心疼史鐵生,“這路孩子更得有個媽,沒有了媽,孩子等於又少了一個胳膊。”撐不下去的時候,是姥姥的智慧讓她鼓起勇氣撐過來,告訴她“天黑了就快睡,天亮了就趕緊起。”

只要心沒倒,就活得起。這句話在倪萍心中是有分量的,她苦撐著四處籌錢為孩子治病,拋棄了所有的尊嚴,扔掉了以前的全部光芒,在 哭得像個淚人,祈求換取一個演戲賺錢的機會。

一個母親,可以為了孩子放棄一切。只要心不倒,就還有希望。

"

文| 達令

最近,60歲的倪萍重新出發,上了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我們的師傅》。這個師傅她當之無愧,不管是演技、主持經歷還是人生閱歷,她都可以稱得上殿堂級導師。

倪萍的字典裡沒有認輸兩個字,她的人生算得上傳奇。從主持過13個央視春晚的神仙姐姐,到眾人鞭踩的街頭落魄婦人,最後60歲華麗迴歸,比戲劇更精彩。

正如她自己在《朗讀者》上所說的那段話:“觀眾陪了我十幾年,我像個戰士一樣表現得很好。在戰場上我沒有輸過。我不能說因為我的事情讓觀眾看到我臉上有淚痕。”

她一直是一個戰士,十多年在舞臺上肆意馳騁,之後淪陷在無盡的痛苦中苦苦抗爭,終於她洗掉了一身汙名重回舞臺,搖身一變成了一座指引新人的燈塔。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她寫的《姥姥語錄》,豆瓣給出了8.7的高分評價。梅婷評論說:“ 倪萍姐姐是出了名的淚神。往年的春晚,她一開腔自己就先熱淚盈眶,還是那種含著笑的熱淚盈眶,然後全家人就跟著她淚目了。現在春晚她不出來了,看她的書,隔著紙也能把我搞哭,真是厲害了”。

這本書裡倪萍回憶了與姥姥從三歲開始相處,直到姥姥去世後對她的思念,貫穿了她的大半生,語言樸實無華,卻蘊含人生哲理。

白巖鬆評價說: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姥姥就是這樣一個沒學歷卻有著大智慧的中國老太太。

在一個人一生中的至暗時刻,我們都需要一座強大的精神靠山。對於倪萍來說,姥姥就是她的精神靠山。倪萍夠撐過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離不開姥姥過人的智慧。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單親家庭中成長,卻有兩個媽媽,三個爸爸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多少會缺愛,甚至在長時間的父愛或母愛缺失的情況下,會因為渴望感情而產生憎恨。可是姥姥是個情感育兒專家,她有他的智慧,讓倪萍看懂愛的不同形式。

倪萍是單親家庭,她和哥哥跟著媽媽過日子。倪萍的媽媽既要上班又要帶孩子,二歲的小倪萍只能送到幼兒園,幾個月才接一次。姥姥派大姨接她的時候,小倪萍面黃肌瘦,被捆在木馬上,放下來站也站不住。被姥姥接到水門口的日子,對倪萍的性格培養有些至關重要的影響。

臉皮厚膽子大就是在水門口學會的,心底的富足感和安全感也是在水門口姥姥無微不至地愛給予的。六歲到十七歲在母親身邊的苦讀生涯卻是壓抑和痛苦。那些日子,她並不能理解母親愛的方式,家成了束縛。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書中講有兩種媽媽,一種陪著你長大,沒有工作,無法為你提供更好的讀書工作條件。另一種把你交給保姆,她事業有成,為你提供最好的讀書和工作機會。

也有兩種孩子,成大事的和幹不成大事的。成大事的孩子得有一個事業有成的媽媽,推你一步,接受磨練,最後才能成大氣候。

對於倪萍,姥姥是用心養育她的那種,而媽媽是用心栽培她的那種。所以,她有兩個媽媽。

與很多單親媽媽一樣,倪萍的媽媽也把離異的老公描述得很壞。但是姥姥把倪萍心中父親的形象樹立起來,那讓她知道自己的父親有多好。那些好能夠抵消掉母親的說辭。

姥姥口中的爸爸,媽媽口中的爸爸,自己看到的爸爸,三者合一就是那個男人真正的樣子。因為有愛的滋養,她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爸爸。所以,她才能夠做到不去恨自己的爸爸。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一擲千金為哪般: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

有網友在看了《姥姥語錄》指責倪萍是暴發戶式的炫耀。是不是炫耀,認真看過書的人心中自有一杆秤。

沒有經歷過山窮水盡的人,是不會懂得人在能夠自食其力之後,想要用自己掙來的錢,給自己最愛的人買上一份心心念唸的禮物那種感覺的。

懂事如倪萍,姥姥家的貧困她怎麼會不知道。小時候借米借糧供著她,買根頭繩也要推了很多次,才忍痛一咬牙花四個雞蛋換來,冰天雪地冷得哆嗦還得上山砍柴暖床。

姥姥的那些付出倪萍看得到,她學到的就是回報,回報姥姥也回報社會。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所以她會說,我有的是錢,姥姥你可勁兒花。所以她從杭州絲綢博物館給姥姥買最好的蠶絲被。她對姥姥的愛和體諒,成了網友眼中的暴發戶行為。

可是,沒有這樣豁達的心態,她也不可能戀戀不忘,在賺到錢以後,主動找上門來一擲千金捐上百萬去修水庫。她不掩飾自己愛財,“只要心正,當大官,掙大錢,出大名都是有價值的。”

這種坦蕩和氣度,她有。而這種要做就把事情做到極致的魄力,她也有。名利雙收,大紅大紫的倪萍,就是敢於去攀登最高的山峰,看到山頂上的風景。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老天是公平的,給你多少一定得拿走多少

倪萍的前半生,太順。直到39歲那年,她迎來了生命中摯愛的兒子,也被迫接受了捆綁而來的十來年苦難。兒子四個月患上了先天性白內障,如果不及時醫治,可能會瞎,甚至可能會死。

同年,她在忍著淚求,掛著笑臉,主持要最後一屆春節聯歡晚會之後,告別了這個舞臺。高處不勝寒,爬得越高,摔下來的時候就會越慘。悲痛和恐懼,讓她學會了抽菸,整個人突然蒼老了很多。

再次出現在公眾視線裡,就是那個被批放棄自我不修邊幅的中年女人形象。她在人們的炒作和質疑聲中獨自奮鬥。她沒有解釋,因為她的時間太寶貴,她需要更多的金錢,更多的時間去完成另一個偉大的事業——做一個合格的母親,拯救自己的孩子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姥姥語錄》裡有很多片段,會讓人想到這些經歷,看得人很心疼,尤其是關於史鐵生那段。姥姥聽他的《我與地壇》,史鐵生說他“活到了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那幾年,可以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時,而他的母親“一輩子心就倒下了”,史鐵生的媽媽四十多歲就去世了。

通透如姥姥,她心疼史鐵生,“這路孩子更得有個媽,沒有了媽,孩子等於又少了一個胳膊。”撐不下去的時候,是姥姥的智慧讓她鼓起勇氣撐過來,告訴她“天黑了就快睡,天亮了就趕緊起。”

只要心沒倒,就活得起。這句話在倪萍心中是有分量的,她苦撐著四處籌錢為孩子治病,拋棄了所有的尊嚴,扔掉了以前的全部光芒,在 哭得像個淚人,祈求換取一個演戲賺錢的機會。

一個母親,可以為了孩子放棄一切。只要心不倒,就還有希望。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過去的一切都成為昨天,明天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當霧霾散盡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不再是去驅趕霧霾,而是調整姿態,擁抱陽光。

倪萍帶著兒子在美國求醫的十年,每次複查像上刑場。直到醫生宣佈,可以等到孩子結婚再來複查,一切都好。眼淚終於把控不住了,這場長達十年的抗戰終於結束了。

人生有時候很奇妙,她最想分享這段喜悅的人是姥姥,可是姥姥卻從來都不知道有這一回事。只是說一句:“享多大的福就要要多大的罪,罪糟夠了,福又回來了。”

福回來了,也該調整生活了。她坦然地接受了生活的打擊,從女神到老態明顯,被大眾批判。她坦然接受,繼續認真做起了節目,畫起了畫。

"

文| 達令

最近,60歲的倪萍重新出發,上了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我們的師傅》。這個師傅她當之無愧,不管是演技、主持經歷還是人生閱歷,她都可以稱得上殿堂級導師。

倪萍的字典裡沒有認輸兩個字,她的人生算得上傳奇。從主持過13個央視春晚的神仙姐姐,到眾人鞭踩的街頭落魄婦人,最後60歲華麗迴歸,比戲劇更精彩。

正如她自己在《朗讀者》上所說的那段話:“觀眾陪了我十幾年,我像個戰士一樣表現得很好。在戰場上我沒有輸過。我不能說因為我的事情讓觀眾看到我臉上有淚痕。”

她一直是一個戰士,十多年在舞臺上肆意馳騁,之後淪陷在無盡的痛苦中苦苦抗爭,終於她洗掉了一身汙名重回舞臺,搖身一變成了一座指引新人的燈塔。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她寫的《姥姥語錄》,豆瓣給出了8.7的高分評價。梅婷評論說:“ 倪萍姐姐是出了名的淚神。往年的春晚,她一開腔自己就先熱淚盈眶,還是那種含著笑的熱淚盈眶,然後全家人就跟著她淚目了。現在春晚她不出來了,看她的書,隔著紙也能把我搞哭,真是厲害了”。

這本書裡倪萍回憶了與姥姥從三歲開始相處,直到姥姥去世後對她的思念,貫穿了她的大半生,語言樸實無華,卻蘊含人生哲理。

白巖鬆評價說: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姥姥就是這樣一個沒學歷卻有著大智慧的中國老太太。

在一個人一生中的至暗時刻,我們都需要一座強大的精神靠山。對於倪萍來說,姥姥就是她的精神靠山。倪萍夠撐過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離不開姥姥過人的智慧。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單親家庭中成長,卻有兩個媽媽,三個爸爸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多少會缺愛,甚至在長時間的父愛或母愛缺失的情況下,會因為渴望感情而產生憎恨。可是姥姥是個情感育兒專家,她有他的智慧,讓倪萍看懂愛的不同形式。

倪萍是單親家庭,她和哥哥跟著媽媽過日子。倪萍的媽媽既要上班又要帶孩子,二歲的小倪萍只能送到幼兒園,幾個月才接一次。姥姥派大姨接她的時候,小倪萍面黃肌瘦,被捆在木馬上,放下來站也站不住。被姥姥接到水門口的日子,對倪萍的性格培養有些至關重要的影響。

臉皮厚膽子大就是在水門口學會的,心底的富足感和安全感也是在水門口姥姥無微不至地愛給予的。六歲到十七歲在母親身邊的苦讀生涯卻是壓抑和痛苦。那些日子,她並不能理解母親愛的方式,家成了束縛。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書中講有兩種媽媽,一種陪著你長大,沒有工作,無法為你提供更好的讀書工作條件。另一種把你交給保姆,她事業有成,為你提供最好的讀書和工作機會。

也有兩種孩子,成大事的和幹不成大事的。成大事的孩子得有一個事業有成的媽媽,推你一步,接受磨練,最後才能成大氣候。

對於倪萍,姥姥是用心養育她的那種,而媽媽是用心栽培她的那種。所以,她有兩個媽媽。

與很多單親媽媽一樣,倪萍的媽媽也把離異的老公描述得很壞。但是姥姥把倪萍心中父親的形象樹立起來,那讓她知道自己的父親有多好。那些好能夠抵消掉母親的說辭。

姥姥口中的爸爸,媽媽口中的爸爸,自己看到的爸爸,三者合一就是那個男人真正的樣子。因為有愛的滋養,她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爸爸。所以,她才能夠做到不去恨自己的爸爸。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一擲千金為哪般: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

有網友在看了《姥姥語錄》指責倪萍是暴發戶式的炫耀。是不是炫耀,認真看過書的人心中自有一杆秤。

沒有經歷過山窮水盡的人,是不會懂得人在能夠自食其力之後,想要用自己掙來的錢,給自己最愛的人買上一份心心念唸的禮物那種感覺的。

懂事如倪萍,姥姥家的貧困她怎麼會不知道。小時候借米借糧供著她,買根頭繩也要推了很多次,才忍痛一咬牙花四個雞蛋換來,冰天雪地冷得哆嗦還得上山砍柴暖床。

姥姥的那些付出倪萍看得到,她學到的就是回報,回報姥姥也回報社會。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所以她會說,我有的是錢,姥姥你可勁兒花。所以她從杭州絲綢博物館給姥姥買最好的蠶絲被。她對姥姥的愛和體諒,成了網友眼中的暴發戶行為。

可是,沒有這樣豁達的心態,她也不可能戀戀不忘,在賺到錢以後,主動找上門來一擲千金捐上百萬去修水庫。她不掩飾自己愛財,“只要心正,當大官,掙大錢,出大名都是有價值的。”

這種坦蕩和氣度,她有。而這種要做就把事情做到極致的魄力,她也有。名利雙收,大紅大紫的倪萍,就是敢於去攀登最高的山峰,看到山頂上的風景。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老天是公平的,給你多少一定得拿走多少

倪萍的前半生,太順。直到39歲那年,她迎來了生命中摯愛的兒子,也被迫接受了捆綁而來的十來年苦難。兒子四個月患上了先天性白內障,如果不及時醫治,可能會瞎,甚至可能會死。

同年,她在忍著淚求,掛著笑臉,主持要最後一屆春節聯歡晚會之後,告別了這個舞臺。高處不勝寒,爬得越高,摔下來的時候就會越慘。悲痛和恐懼,讓她學會了抽菸,整個人突然蒼老了很多。

再次出現在公眾視線裡,就是那個被批放棄自我不修邊幅的中年女人形象。她在人們的炒作和質疑聲中獨自奮鬥。她沒有解釋,因為她的時間太寶貴,她需要更多的金錢,更多的時間去完成另一個偉大的事業——做一個合格的母親,拯救自己的孩子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姥姥語錄》裡有很多片段,會讓人想到這些經歷,看得人很心疼,尤其是關於史鐵生那段。姥姥聽他的《我與地壇》,史鐵生說他“活到了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那幾年,可以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時,而他的母親“一輩子心就倒下了”,史鐵生的媽媽四十多歲就去世了。

通透如姥姥,她心疼史鐵生,“這路孩子更得有個媽,沒有了媽,孩子等於又少了一個胳膊。”撐不下去的時候,是姥姥的智慧讓她鼓起勇氣撐過來,告訴她“天黑了就快睡,天亮了就趕緊起。”

只要心沒倒,就活得起。這句話在倪萍心中是有分量的,她苦撐著四處籌錢為孩子治病,拋棄了所有的尊嚴,扔掉了以前的全部光芒,在 哭得像個淚人,祈求換取一個演戲賺錢的機會。

一個母親,可以為了孩子放棄一切。只要心不倒,就還有希望。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過去的一切都成為昨天,明天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當霧霾散盡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不再是去驅趕霧霾,而是調整姿態,擁抱陽光。

倪萍帶著兒子在美國求醫的十年,每次複查像上刑場。直到醫生宣佈,可以等到孩子結婚再來複查,一切都好。眼淚終於把控不住了,這場長達十年的抗戰終於結束了。

人生有時候很奇妙,她最想分享這段喜悅的人是姥姥,可是姥姥卻從來都不知道有這一回事。只是說一句:“享多大的福就要要多大的罪,罪糟夠了,福又回來了。”

福回來了,也該調整生活了。她坦然地接受了生活的打擊,從女神到老態明顯,被大眾批判。她坦然接受,繼續認真做起了節目,畫起了畫。

倪萍:《姥姥語錄》感動百萬人,倪萍逆風翻盤竟是她的功勞

就如她說,思想放下了,行為就無拘無束了。這如戲一般跌宕的人生,讓她看到了生命的厚度。

她半世的經驗,成了一份財富,一個華麗的轉身,她又活力滿滿來到大家的視線裡。

參加湖南衛視綜藝節目《我們的師傅》時,60歲的她大方得體,容光煥發,成功了打臉了各大朋友圈關於“一個女人放棄自己的樣子”的言論。

這一次她不再是那個耀眼的影星,不再是央視一姐,不再是涅槃中的母親,她是一個燈塔,分享她的經驗,指引更多年輕人前進。

就像姥姥說的,多黑的天到頭也得亮。

我是達令,尋找書中寶藏,追尋作者故事,陪你一起快樂讀書。喜歡請關注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