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文去世,兒子、好友對話本報

年關生存指南 朱時茂 遲志強 敵營十八年 藝術 黑龍江廣播電視報 2019-01-23
張連文去世,兒子、好友對話本報

2019年1月4日晚,表演藝術家張連文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4歲。他是《豔陽天(1973)》裡的蕭長春,是《敵營十八年》裡的江波。1974年,電影《創業》全國公映,他飾演以“鐵人”王進喜為原型的石油工人——周挺杉。電影中,周挺杉在泥漿池前縱身一躍,感動了無數觀眾,他喊出的口號“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至今還被很多人作為金句套用。《創業》播出後,張連文這個名字走入千家萬戶,成為大家心中親切的“鐵人”。新年伊始,張老離開了我們。在他走後,本報記者致電他的親人與老友,聽他們講述張連文生前的故事,聽他們追憶自己心中的“鐵人”。

“演《創業》,他變了一個人”

張連文,祖籍山東,長在長春,北京電影製片廠國家一級演員。1960年,從小就對電影感興趣的他考入北京藝術學院學習表演。很多觀眾對他塑造的角色印象深刻,卻很少有人知道,張連文的演藝之路是一波三折的。

剛入學沒多久,張連文就遇到了難關——掰腿。15歲的小夥子,骨頭硬腿也硬,每次掰腿對他來說都是一場折磨。他曾經自己回憶道:“太痛苦了,(我)一到練功課就請假,最後這個課瘋狂地報復了我,是肄業。”那時候 ,張連文覺得自己這輩子“吹了”,沒出路了。他後來接連報考多個文工團,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馬上錄取。幾次考學失敗,並沒有讓張連文放棄自己的理想,正相反,這個教訓被他記了一輩子,並在日後改變了他的一生。

張連文去世,兒子、好友對話本報

他的兒子張旭告訴本報記者,父親此後沒有浪費過任何一次機會。“他養成了一個習慣,不管演戲還是參加活動,都要提前把所有的臺詞都背好。在家吃飯時,他總是手裡拿著劇本,有空就大聲練習。到了晚年,父親的記憶力大不如前,看劇本的時間就更長了。”

張連文的敬業是出了名的。拍《創業》的時候,他去大慶油田體驗生活,跟鑽井隊的石油工人一起住了一個月。“母親和小姑去探親,發現他完全變了一個人。跟誰都打招呼,說話特別大聲,總有一種豪情萬丈的感覺,這是‘入戲’了”。

當年的拍攝條件很艱苦,零下30多攝氏度,他住在木板屋裡,身體貼在板子上,就被“激”得一哆嗦。拍攝路上,照明燈的燈罩被震碎了,他被強光照得睜不開眼,用點眼藥水之後繼續拍,拍攝結束,眼睛已經疼到眼皮不敢碰眼珠子了。張旭說,從那之後,父親的眼睛就落下了毛病,遇到強光就流淚,只要出門就得戴墨鏡。給張連文留下後遺症的,還有《創業》中最經典的那段戲:周挺杉跳泥漿。張旭告訴記者:“泥漿裡面有活鹼,他在裡面泡了好久,把皮膚燒壞了。從此之後,父親不能經常洗澡,每次洗澡皮膚就起紅疙瘩,就會全身瘙癢。”

張旭還記得,拍攝《巨瀾》時,父親從馬上摔下來,鎖骨斷了三截;拍攝《海囚》時,船艙裡的溫度高達40攝氏度,群演暈倒了好幾個,為了穩定“軍心”,張連文帶頭呆在船艙裡。“他說,主角都吃不了苦,怎麼要求其他演員能吃苦?”那時候的主角沒有特權,也沒有高片酬,主動“蒸桑拿”的張連文領著固定工資,一天的補貼只有5毛錢。

張連文去世,兒子、好友對話本報

誕生明星的小客廳

電影《創業》播出後,張連文徹底地紅了。原珠影演員劇團團長張天喜告訴本報記者,“70年代末,全國沒有不知道張連文的,他不管走到哪兒,都有觀眾圍著。我們一起出去吃飯,走哪兒都是人山人海。影迷搶著叫他名字,說‘張連文,你演的太好了’。”他的影響有多大?“直到前幾年,還有影迷從國外專程回來去見他,看到他就流淚。”

雖然名氣大了,但張連文沒有“架子”,他二室一廳的小家,曾是很多演員最愛去的地方。張旭記得,家裡的小客廳總是人滿為患。“晚上回家的時候經常發現門沒關,客廳裡裡三層外三層的人席地而坐,一兩瓶酒大家傳著喝。”張天喜告訴記者,“朱時茂、遲志強還有我,拍戲時總往他家跑。住過他家的明星太多了,後來我們戲稱大哥家是誕生明星的地方。”

張天喜說,“最多的時候,三五個人在張大哥家打地鋪,掙點錢了我們一起出去下飯館。平常吃喝都在張大哥家,做幾個家常菜,炒兩個雞蛋,大家在一起喝點小酒,然後一起聊劇本聊表演。”拍戲晚了,張連文總是給他們留著門,再準備好一鍋熱騰騰的炸醬麵。

過去曾在山西住過幾年,張連文做的麵條特別好吃。張天喜有一次發現,“他煮麵的時間特別短,沒多久就關火,然後把鍋蓋蓋好,讓麵條悶熟。”剛開始他以為這是麵條好吃的祕訣,後來才發現,這是為了省火。即使條件如此有限,張連文夫婦還是熱情地歡迎每一個朋友,家裡的客廳見證了張天喜和王琦的愛情故事,朱時茂和妻子也在這裡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身教勝於言傳

張天喜說,張連文首先是熱心腸。“認識張大哥那個年代,有戲拍吃飯就不用花飯票了,因此大家都想演戲。張大哥就帶著我們一個個劇組去試戲,他是我們永遠的老大哥。”其次,特別的豁達。“老了之後,大哥身上有八大病,受過大大小小不少傷,但他的心態特別好,從來都沒抱怨過。”腹主動脈切除後,給張連文留下了一條五十多公分的疤痕,他不僅不介意,還經常開玩笑說“我也做了一次剖腹產”。張天喜告訴本報記者,“我和老大哥最後一次見面,他還跟我噓寒問暖,問我生活怎麼樣,工作怎麼樣。臨走前,他送給我一瓶保留多年的茅臺,囑咐我要好好留著,沒想到,那竟是最後一面。”

朋友眼中的張連文,總是“豪爽”又“仗義”,然而兒子張旭說,父親在親人面前並不善於表達,“他說的少,做得多,他對我的教育就像我媽常說的一句話——身教勝於言傳。”

張連文去世,兒子、好友對話本報

張旭還記得:“小時候,我去邵叔叔(邵萬林,出演過《海囚》)家做客,他女兒正在玩一輛遙控車。那時候,這種玩具是國外才會有的,我特別羨慕,玩不上就嚎啕大哭。父親看在眼裡,其實特別心酸,但當時他什麼都沒說。沒多久,一個朋友告訴他,有個劇組要去香港拍紀錄片,為了能彌補我的遺憾,當時已經出名的父親居然決定去做劇務。我至今還記得,他特別興奮地對我說:兒子,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遙控車,爸給你買!”

上初中時,張旭迷上了小虎隊。有一次,小虎隊到北京參加一個賑災演出,張連文當天同樣參演。巧的是,張連文表演的小品就在小虎隊的節目前。他和同事上場後,一心等著看小虎隊的觀眾們非常不滿,又是起鬨又是跺腳,一起給他們喝倒彩。在一片起鬨中,張連文完成了表演,張旭說,“後來父親才告訴我,他當時特別難受,但就是這樣,他都沒忘擠入後臺,給我向小虎隊要簽名。”

給別人幫了一輩子的忙,到了晚年,張連文特別害怕麻煩別人。張旭說:“有一次他被車撞了,站起來感覺沒問題,就主動告訴司機沒事兒。司機按警察的吩咐送他回家,他請對方喝茶,結果剛倒完茶就暈過去了。”“張叔(張連文好友張江)告訴我,我爸難受了囑咐阿姨千萬別告訴我。實在不舒服了,他偷偷去看病。他的腿腳不好,走到一半走不動了,就走一會兒,歇一會兒,就怕給大家添麻煩。”

鐵人不“鐵”

在《巨瀾》《婚禮》《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之後,張連文慢慢淡出熒屏,張旭說,主要原因就是父親的身體不允許了。上了年紀之後,張連文大小病不斷,身上的血管、肺部、骨頭等等,都出現了問題。

2006年,他被確診為小細胞肺癌,為了照顧他的心情,家人沒有告訴他。手術治癒後,有一年,他一個心血來潮,在醫院調出自己的病歷,才發現自己竟然曾患如此大病。張旭說,父親知道病情後,表面上還是很豁達,好像並不在意,還四處向老友推薦自己的治肺祕方,“他離開後,我才通過他的日記發現了他心中的苦悶。其實,他是痛苦的,但就像‘鐵人’一樣,他不願意將自己軟弱的一面展示給我們。”

張連文去世,兒子、好友對話本報

2014年,張連文被一輛麵包車撞了,等到他醒來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月以後了。張旭說,因為車禍造成的顱腦損傷,父親的精神與思維能力都有所下降,“有一段時間甚至認不出家人”。

在家人的悉心照顧下,張連文慢慢康復,但是精力大不如前。“他生病後,很多保健品推銷員找上門來,父親對人沒有保留,為人很單純,經常被對方忽悠幾句,就掏錢付款了。”張旭和家人無論怎樣做工作,張連文都對保健品深信不疑,最後,“他買的保健品能堆滿一個屋子”。買保健品被騙,買理財差點賣掉房子。張旭告訴本報記者:“曾有人忽悠父親買‘亞元’投資,為了挪錢他要賣掉自己惟一的住房,好在我們及時發現,將房產凍結,結果買方上訴,法院判決父親違約,要求他向對方賠付幾百萬。”

張旭說:“父親演過‘鐵人’之後,就好像和角色融為一體了,過去,他特別要強、也特別堅強。但年老之後,‘鐵人’不‘鐵’了,不管他曾經演過多少電影,有過多大的名氣,生病後的父親就跟每一個老人一樣,迴歸平凡了。”

張連文去世後,好友們紛紛寄語留念。《一隻繡花鞋》的作者張寶瑞,為老友書寫了一副輓聯,“張開雙臂豔陽天,連闖敵營十八年,文頌沸騰群山頂,讚歌獻給周挺杉”。張旭說,用角色紀念父親,這或許是最好的方式,因為就在臨走之前,父親心心念唸的還是角色,還是電影。 本報記者 李熙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