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可燃冰試採成功 已連續22天穩定產氣

能源 環境保護 南海 環境汙染 央廣網 2017-06-09

央廣網北京6月4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6月2日,國土資源部宣佈:我國正在南海神狐海域進行的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已連續產氣22天,氣壓氣流以及井底等各項狀態穩定良好,試開採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連續產氣時間最長的國家。

天然氣水合物,指的就是“可燃冰”。本次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作業區位於珠海市東南320千米的神狐海域。3月28日第一口試採井開鑽,5月10日點火成功,從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氣水合物礦藏開採出天然氣。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介紹,自5月18日試採成功之後,一直到6月2日,已連續22天產出甲烷含量高達99.5%的天然氣,平均日產8350立方米。目前,鑽井作業安全,試採區海底地層穩定,未發生地質災害,大氣和海水甲烷含量無異常變化,沒有環境汙染。中國海域“可燃冰”資源量約800億噸油當量。

據瞭解,這次南海神狐海域開採的“可燃冰”是一種泥質粉砂類型,也是未來最具商業價值的一種。

據預測,“可燃冰”儲量巨大,國際上公認的全球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量相當於21萬億噸油當量。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預測資源量達800億噸油當量。通過地質勘查,我國南海海域已經證實了有兩個千億方的大型礦藏。下一步,試開採團隊將繼續進行不同礦區和不同類型的“可燃冰”試開採工作,為促進“可燃冰”勘查開採產業化積累更多經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