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裡奏一曲琴瑟和鳴'

內蒙古 奈曼 陰山 陽光詩人 2019-09-07
"
"
城市裡奏一曲琴瑟和鳴

城市裡奏一曲琴瑟和鳴

文/孫樹恆

秋天深了,大地開始清點收成。

城市裡,快要凋零的草看不到盡頭。

“青城的綠化越來越好”。

我看到遍地的草,以為看到的是自己。

秋風陣陣,突然從陰山深處往城池裡吹。

一群麻雀蹦蹦跳跳的途經身旁,城市太包容了,使我冷不丁感覺,那是更深層次的自己。

秋天風流,街道、公園、小區和青城驛站,用紅黃藍綠青藍紫相互輝映和蠱惑。

擋不住秋風,擋不住蟬鳴。我珍重一隻蟬對生命內在意義的闡述。陽光平等,均勻地普照大地上的一切。

但最裡面的本質是鋼筋水泥的城堡和心懷叵測的人們,有刀槍,有掃帚,刺痛的;有薄涼,有溫暖,浸骨的。放不下,又躲不了。

大廈林立,地鐵在舒展,高架橋是城市能看到的一截拋物線,每天在晝夜之間,被車流抬舉到新的高度。

交警和指示燈,千眼監視,一手勢一鳴笛前行。

"
城市裡奏一曲琴瑟和鳴

城市裡奏一曲琴瑟和鳴

文/孫樹恆

秋天深了,大地開始清點收成。

城市裡,快要凋零的草看不到盡頭。

“青城的綠化越來越好”。

我看到遍地的草,以為看到的是自己。

秋風陣陣,突然從陰山深處往城池裡吹。

一群麻雀蹦蹦跳跳的途經身旁,城市太包容了,使我冷不丁感覺,那是更深層次的自己。

秋天風流,街道、公園、小區和青城驛站,用紅黃藍綠青藍紫相互輝映和蠱惑。

擋不住秋風,擋不住蟬鳴。我珍重一隻蟬對生命內在意義的闡述。陽光平等,均勻地普照大地上的一切。

但最裡面的本質是鋼筋水泥的城堡和心懷叵測的人們,有刀槍,有掃帚,刺痛的;有薄涼,有溫暖,浸骨的。放不下,又躲不了。

大廈林立,地鐵在舒展,高架橋是城市能看到的一截拋物線,每天在晝夜之間,被車流抬舉到新的高度。

交警和指示燈,千眼監視,一手勢一鳴笛前行。

城市裡奏一曲琴瑟和鳴

霓虹廣告是一個迷彩的刀片,割鈍了目光和步子。

富態的黑手已經金盆洗手,橫掃,不再招搖過市或拘禁在牢籠裡,不見天日。

把斑馬線和柵欄,隱祕在最後一道道生命的光線裡,隨著路邊的馬蓮草搖晃著微微的醉意。

我就站在小河邊,看見那柔和的垂柳,和快要凋零的花朵。

流浪狗在交頭接耳,在開會,在雜草間等冬天。

其實城市住進樓房的人們,也貢獻了一片遼闊。放眼望去, 唯有高度依然像一種陣勢。

規矩的風景成為背景。 就出沒和接觸的機率而言, 擁擠才不滿足於自然, 更露骨的,作為一種暗示,在狹窄的空間裡, 看到人們的身影。

譬如,他們不代表自然的機會越來越曖昧; 不如保安和保潔聯繫緊密, 就已將人生的漏洞,揭示得熟悉並陌生。

可遇性依然不容低估, 但代表不了人們的關係和城市的溫度。

並在歲月的流逝中將這偶然的情形慢慢醞釀成一種反記憶。

站在住宅的一樓的陽臺上,高度令人恍惚。

一邊擦玻璃,一邊轉動,時光隨之倒流。

剛到青城的時候,一個清雪之夜,我在城郊迷失方向,慌亂中只想起常興的電話號碼,記不清說了什麼,只記得在小酒館裡醉的一塌糊塗,熱愛這個城市是從那一次通話開始,“常高興。”

一年一度的,是它們短短的一生。

"
城市裡奏一曲琴瑟和鳴

城市裡奏一曲琴瑟和鳴

文/孫樹恆

秋天深了,大地開始清點收成。

城市裡,快要凋零的草看不到盡頭。

“青城的綠化越來越好”。

我看到遍地的草,以為看到的是自己。

秋風陣陣,突然從陰山深處往城池裡吹。

一群麻雀蹦蹦跳跳的途經身旁,城市太包容了,使我冷不丁感覺,那是更深層次的自己。

秋天風流,街道、公園、小區和青城驛站,用紅黃藍綠青藍紫相互輝映和蠱惑。

擋不住秋風,擋不住蟬鳴。我珍重一隻蟬對生命內在意義的闡述。陽光平等,均勻地普照大地上的一切。

但最裡面的本質是鋼筋水泥的城堡和心懷叵測的人們,有刀槍,有掃帚,刺痛的;有薄涼,有溫暖,浸骨的。放不下,又躲不了。

大廈林立,地鐵在舒展,高架橋是城市能看到的一截拋物線,每天在晝夜之間,被車流抬舉到新的高度。

交警和指示燈,千眼監視,一手勢一鳴笛前行。

城市裡奏一曲琴瑟和鳴

霓虹廣告是一個迷彩的刀片,割鈍了目光和步子。

富態的黑手已經金盆洗手,橫掃,不再招搖過市或拘禁在牢籠裡,不見天日。

把斑馬線和柵欄,隱祕在最後一道道生命的光線裡,隨著路邊的馬蓮草搖晃著微微的醉意。

我就站在小河邊,看見那柔和的垂柳,和快要凋零的花朵。

流浪狗在交頭接耳,在開會,在雜草間等冬天。

其實城市住進樓房的人們,也貢獻了一片遼闊。放眼望去, 唯有高度依然像一種陣勢。

規矩的風景成為背景。 就出沒和接觸的機率而言, 擁擠才不滿足於自然, 更露骨的,作為一種暗示,在狹窄的空間裡, 看到人們的身影。

譬如,他們不代表自然的機會越來越曖昧; 不如保安和保潔聯繫緊密, 就已將人生的漏洞,揭示得熟悉並陌生。

可遇性依然不容低估, 但代表不了人們的關係和城市的溫度。

並在歲月的流逝中將這偶然的情形慢慢醞釀成一種反記憶。

站在住宅的一樓的陽臺上,高度令人恍惚。

一邊擦玻璃,一邊轉動,時光隨之倒流。

剛到青城的時候,一個清雪之夜,我在城郊迷失方向,慌亂中只想起常興的電話號碼,記不清說了什麼,只記得在小酒館裡醉的一塌糊塗,熱愛這個城市是從那一次通話開始,“常高興。”

一年一度的,是它們短短的一生。

城市裡奏一曲琴瑟和鳴

我的紙張,空空,執著。若水老師清點我的文字,當太陽剛爬上陰山,走在街道上,寧靜地聽若水老師的朗誦。對此,我不是旁聽生,在風中聽流水從橋下穿過一樣,在一塊石頭旁轉身,它對我是一種共鳴。

在呼吸裡走動著的愛著的人,不要以為有多老了,心不老。

把自己活成,一束光。溫暖自己,照亮別人。

這一個季節,關心更多的是,陽光強烈的時候,樓宇、樹木、花朵。

太陽不在上一次的位置。天色尚早,巷口多了一個賣西瓜的小攤販。一群人在熱鬧地吃瓜,另一兩個人在撿西瓜皮和菸頭。

就好像居然忘了,如此,轉悠進城市的印象, 轉悠進城市的記憶,直至覺悟 ,

輕輕搖擺在街道的影子裡。

夜裡,思緒是一隻螢火蟲,開成漫天的星星,可以在一張白紙上,反覆描摹城市, 描摹幸福。

此刻,早已煮好茶,備好酒,握一把琴。構思、立意、續寫,奏一曲琴瑟和鳴。

"
城市裡奏一曲琴瑟和鳴

城市裡奏一曲琴瑟和鳴

文/孫樹恆

秋天深了,大地開始清點收成。

城市裡,快要凋零的草看不到盡頭。

“青城的綠化越來越好”。

我看到遍地的草,以為看到的是自己。

秋風陣陣,突然從陰山深處往城池裡吹。

一群麻雀蹦蹦跳跳的途經身旁,城市太包容了,使我冷不丁感覺,那是更深層次的自己。

秋天風流,街道、公園、小區和青城驛站,用紅黃藍綠青藍紫相互輝映和蠱惑。

擋不住秋風,擋不住蟬鳴。我珍重一隻蟬對生命內在意義的闡述。陽光平等,均勻地普照大地上的一切。

但最裡面的本質是鋼筋水泥的城堡和心懷叵測的人們,有刀槍,有掃帚,刺痛的;有薄涼,有溫暖,浸骨的。放不下,又躲不了。

大廈林立,地鐵在舒展,高架橋是城市能看到的一截拋物線,每天在晝夜之間,被車流抬舉到新的高度。

交警和指示燈,千眼監視,一手勢一鳴笛前行。

城市裡奏一曲琴瑟和鳴

霓虹廣告是一個迷彩的刀片,割鈍了目光和步子。

富態的黑手已經金盆洗手,橫掃,不再招搖過市或拘禁在牢籠裡,不見天日。

把斑馬線和柵欄,隱祕在最後一道道生命的光線裡,隨著路邊的馬蓮草搖晃著微微的醉意。

我就站在小河邊,看見那柔和的垂柳,和快要凋零的花朵。

流浪狗在交頭接耳,在開會,在雜草間等冬天。

其實城市住進樓房的人們,也貢獻了一片遼闊。放眼望去, 唯有高度依然像一種陣勢。

規矩的風景成為背景。 就出沒和接觸的機率而言, 擁擠才不滿足於自然, 更露骨的,作為一種暗示,在狹窄的空間裡, 看到人們的身影。

譬如,他們不代表自然的機會越來越曖昧; 不如保安和保潔聯繫緊密, 就已將人生的漏洞,揭示得熟悉並陌生。

可遇性依然不容低估, 但代表不了人們的關係和城市的溫度。

並在歲月的流逝中將這偶然的情形慢慢醞釀成一種反記憶。

站在住宅的一樓的陽臺上,高度令人恍惚。

一邊擦玻璃,一邊轉動,時光隨之倒流。

剛到青城的時候,一個清雪之夜,我在城郊迷失方向,慌亂中只想起常興的電話號碼,記不清說了什麼,只記得在小酒館裡醉的一塌糊塗,熱愛這個城市是從那一次通話開始,“常高興。”

一年一度的,是它們短短的一生。

城市裡奏一曲琴瑟和鳴

我的紙張,空空,執著。若水老師清點我的文字,當太陽剛爬上陰山,走在街道上,寧靜地聽若水老師的朗誦。對此,我不是旁聽生,在風中聽流水從橋下穿過一樣,在一塊石頭旁轉身,它對我是一種共鳴。

在呼吸裡走動著的愛著的人,不要以為有多老了,心不老。

把自己活成,一束光。溫暖自己,照亮別人。

這一個季節,關心更多的是,陽光強烈的時候,樓宇、樹木、花朵。

太陽不在上一次的位置。天色尚早,巷口多了一個賣西瓜的小攤販。一群人在熱鬧地吃瓜,另一兩個人在撿西瓜皮和菸頭。

就好像居然忘了,如此,轉悠進城市的印象, 轉悠進城市的記憶,直至覺悟 ,

輕輕搖擺在街道的影子裡。

夜裡,思緒是一隻螢火蟲,開成漫天的星星,可以在一張白紙上,反覆描摹城市, 描摹幸福。

此刻,早已煮好茶,備好酒,握一把琴。構思、立意、續寫,奏一曲琴瑟和鳴。

城市裡奏一曲琴瑟和鳴

(作者檔案:孫樹恆,筆名恆心永在,內蒙古奈曼旗人,供職陽光保險內蒙古分公司,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詩詞學會會員,西部散文家學會會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