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誠勿擾》:蝶變歸來,理智與情感博弈

內地綜藝 非誠勿擾 黃菡 樂嘉 傳媒時評 2017-05-16

文丨曾念群

大型婚戀交友節目《非誠勿擾》在發出“進入新的成長週期,醞釀著一次蝶變式改版”的消息之後,受到不少忠粉對此相親節目的期待。

這檔與觀眾深戀七年的現象級相親節目累計播出616期,得到過央視春晚節目組“找靈感”的眷顧,也經歷過樂嘉告別、“非誠合夥人”的加盟的團隊變遷。但終重鑄“鐵打的孟非流水的嘉賓”穩定格局,進入一個探討“當代年輕人情感婚戀和家庭生活價值觀”的更高境界。

和大多數戀愛男女一樣,《非誠勿擾》經歷著風雨,於今日迎來七年之癢後的重新出發。

《非誠勿擾》:蝶變歸來,理智與情感博弈

深戀七年,怎能輕易說放手

回首《非誠勿擾》的演變創新之路,早在2012年10月,《非誠勿擾》就有過升級改造,增設“爆燈”環節,並推出“心動女生”;2013年元月,又新添“愛轉角”環節,如男嘉賓沒有牽手成功,女嘉賓可以主動出擊;2016年的改版更加顛覆,1男對24女的“男權”模式被反轉,開啟1女對24男的“女權”時代。可以說自《非誠勿擾》開播以來,改版的步調就沒有停息過,只是手術大小不同而已。

“《非誠勿擾》進入新的成長週期,醞釀著一次蝶變式改版”,這是節目組官方給出的改版論調。暫且不說節目實際改版效果,就說這改版的定調,至少強調了兩個概念,一個是“成長週期”,一個是“蝶變式改版”。

“成長週期”不難理解,不妨視作是“七年之癢”的沿襲。《非常勿擾》作為現象級的相親節目,歷史最高收視一度達到4.53%,曾連奪12周全國收視桂冠,多次刷新2005年以來中國省級衛視電視節目收視率的峰值,連續七年收視率居高不下,不僅在相親節目中穩坐“長情”的頭牌,就一整個綜藝帝國來說,也是經久不衰的典範。

《非誠勿擾》:蝶變歸來,理智與情感博弈

然而節目畢竟進入第七個年頭,一方面傳統觀眾群新陳代謝,一方面還有互聯網終端的收視流失,讓《非誠勿擾》的收視率不再巔峰,審美疲勞帶來的“七年之癢”撲面而來。

面對“七年之癢”的存疑,繼續前行的辦法除了求變,首先要找到節目自己新的定位。節目組“新的成長週期”的說辭可謂機智,也可為狡黠。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非誠勿擾》這方面是現實而清醒的,認識到不可能再現與觀眾新婚燕爾時的激情四射,保住既有品牌和收視疆土,重新出發,做個“長情”英雄就是最大成功。

新朋老友,理智與情感並重

《非誠勿擾》所謂“蝶變式改版”如果是形制上的變化,那和既往的幾次改版一樣,皆換湯不換藥。個人以為《非誠勿擾》這次改版最大的不同,既不是舞美燈光以及LOGO的升級換代,也不僅只是遊戲規則的微妙變化,而是點評嘉賓結構變化帶來的氣質性的改變。

“蝶變”後的《非誠勿擾》黃菡暫時迴歸,姜振宇加盟,這一招可謂是老友新朋。僅從點評嘉賓的變數看,似乎是常態變數中的一個,而且這也不是《非誠勿擾》點評陣容的首次變化。

《非誠勿擾》:蝶變歸來,理智與情感博弈

《非誠勿擾》前期由樂嘉和黃菡點評,2013年4月6、7日由於正接替樂嘉,2013年4月13日又由曾子航替換於正,2014年3月2、8日起張嘉佳代班,並於2014年7月5日全面接替寧財神。2014年7月27日,《非誠勿擾》啟動“非誠合夥人”播出季,開啟全明星模式,先後有佟大為、劉愷威、張亮、黃磊、劉燁、陸毅六位男神級嘉賓加盟。

黃菡和姜振宇的組合,表現上是“鐵打的孟非流水點評嘉賓”的延續,其實潛伏著微妙而巨大的氣質變化——黃菡主情感,姜振宇主理智。黃菡的功能性毋庸贅述,她與樂嘉的組合期也是《非誠勿擾》的黃金期。根據目前節目組透露的信息看,黃菡只是客串,極有可能錄製兩期就要讓位,這個位置上的流水席照舊,而姜振宇才是未來點評席上的常駐嘉賓。

姜振宇, 1979年生人,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法律信息中心主任,中國政法大學微反應研究小組組長,中國政法大學“心理應激微反應”課程主講人。2011年6月8日,姜振宇成為《非常了得》邀請嘉賓之一,引發網友對“微反應”的關注,從此一腳踏入節目圈。

《非誠勿擾》:蝶變歸來,理智與情感博弈

換言之,《非誠勿擾》嘉賓一舉一動的細微動作,都將盡收這位“微表情”專家眼底,成為他行為與心理解刨的依據,可以預見,姜振宇的專業與犀利,不僅有助於相親雙方擦亮雙眼,還將是節目組去偽存真的一道閘門。

心理博弈,戲劇性全面升級

從目前發佈出來的消息看,重裝上陣的《非誠勿擾》徹底改變了遊戲規則,引入了“T臺”和“盲選”,24位女嘉賓被一分為二,由男嘉賓決定劃入“心動區”和“觀察區”。這樣做的目不僅只是節目形式上的調整,更在於節目戲劇性的調度,以利於嘉賓展開心理博弈。

以往《非誠勿擾》的女嘉賓可以用“一站到底”來歸結,幾乎所有環節都在固定位置站立完成,男嘉賓除了從女嘉賓的正面站姿來考量對方,基本只剩簡單的言語溝通。依次登場的亮相方式打破了這一固定程式,它不僅讓女嘉賓動起來,一展現個人形象,還讓男嘉賓有機會360度無死角地考量女嘉賓。和照片相親與真人相親的效果異曲同工,女嘉賓的動態形象與固定站姿給男嘉賓帶來的衝擊感更直觀,也更具參照價值。

與此同時,節目組也給嘉賓製造了對應壁壘,男嘉賓第一時間並不和女嘉賓直面,只能通過大屏幕來完成第一輪的選擇,而女嘉賓在第一個環節中更是隻聞其聲不見其人。

這種“盲選”的引入,目的顯然在於有於戲劇性製造。男嘉賓要根據屏幕顯示快速決定女嘉賓的分區,每位女嘉賓給他的選擇時間只有短短几秒,一旦“心動區”額滿,後亮相的女嘉賓都將進入“觀察區”。這是典型的蘇格拉底“麥穗理論”,男嘉賓為了保障“觀察區”沒有遺珠,必須在前邊的選擇中做好權衡,同時這也成為女嘉賓對男嘉賓的第一道“心理考驗”。

《非誠勿擾》:蝶變歸來,理智與情感博弈

而“心動區”和“觀察區”的分配,就好比是冷熱區的劃分,女嘉賓一旦在第一個環節中被劃入“觀察區”,男嘉賓的遺珠之憾雖然可能在後邊的環節中修正,但對女嘉賓的心理落差難免要反作用於男嘉賓,男嘉賓再想選擇觀察區的女嘉賓,要動的心思也更多。

與此同時,“心動區”的女嘉賓勢必因為受到男嘉賓的初步認可而佔據心理優勢,對男嘉賓形成俯視心理,“觀察區”的女嘉賓可能因為男嘉賓的後度表現選擇“升溫”,而“心動區”的女嘉賓則可能因為優越感而早早滅燈。

此外,如果一期節目先後三組男嘉賓登場的模式得以延續,絕大多數女嘉賓極有可能要連戰三場,多場“心動區”連莊和連續被打入 “觀察區”都會影響到女嘉賓的心理判斷。兩個區間的劃分不僅可以在一組嘉賓中引發心理博弈,為“劇情”反轉提供勢能,還為跨組嘉賓的心理博弈埋下伏筆。

主持人孟非曾說,改版後的《非誠勿擾》不再重金邀請明星點評,此話的用意顯然不在於成本控制,而是放棄“秀”的元素,回到相親節目本真,所謂“成長”和“蛻變”,其實是求真務實的迴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