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

文/麋鹿

從不拘泥於任何世俗凡人的眼光,我要奔向前方那光芒。

——《哪吒之魔童降世》

"

文/麋鹿

從不拘泥於任何世俗凡人的眼光,我要奔向前方那光芒。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1、每一個大人,都曾在世俗的偏見裡掙扎過

現在最熱的動漫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收穫超高評價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自它上映以來,短短几天便創造了國漫票房的記錄,同時刷新了動漫電影的多項記錄,目前的豆瓣評分已升至8.8分,要知道這是近30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動漫電影,其受歡迎程度完全超越了之前口碑炸裂的《大聖歸來》。

不過,說實話,在電影院看完《哪吒》後的第一反應不是特效有多燃,也不是場面又多熱血,因為單從特效方面來說,這部動漫與《大聖歸來》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有種照葫蘆畫瓢的感覺。

"

文/麋鹿

從不拘泥於任何世俗凡人的眼光,我要奔向前方那光芒。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1、每一個大人,都曾在世俗的偏見裡掙扎過

現在最熱的動漫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收穫超高評價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自它上映以來,短短几天便創造了國漫票房的記錄,同時刷新了動漫電影的多項記錄,目前的豆瓣評分已升至8.8分,要知道這是近30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動漫電影,其受歡迎程度完全超越了之前口碑炸裂的《大聖歸來》。

不過,說實話,在電影院看完《哪吒》後的第一反應不是特效有多燃,也不是場面又多熱血,因為單從特效方面來說,這部動漫與《大聖歸來》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有種照葫蘆畫瓢的感覺。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可為什麼《哪吒》能成為爆款動漫?

因為它有一種感染力,顛覆式的改編,刷新了大家對哪吒的刻板印象,劇中的每一個情節,都牽動著觀眾的心。

哪吒不再是那個一出場就手持火尖槍、腳踩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加持在身的神童,而是大家眼中的魔童。

在陳唐關的百姓眼裡,他就是“洪水猛獸”,哪怕他也只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沒有任何作惡的能力,百姓依舊不願意接納他,要求將其立刻處死。

一出生就被貼上“與別人不同”的標籤,劇中的哪吒用自己的出生告訴大家:只要被貼上“魔童妖怪”的標籤,你的人生之路就註定在夾縫中艱難地前行。

現實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例子:只要你與大眾不同,便被定義為“異類”。

在這種環境下,有多少成年人是同劇中的哪吒一樣,在世俗的偏見裡艱難地生存著?

我相信,在影院觀影的孩子,對哪吒拍手叫好的同時,陪看的家長們紛紛黯然傷神,因為身為成年人我們懂得了那種不被接納、不被認可的委屈。

"

文/麋鹿

從不拘泥於任何世俗凡人的眼光,我要奔向前方那光芒。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1、每一個大人,都曾在世俗的偏見裡掙扎過

現在最熱的動漫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收穫超高評價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自它上映以來,短短几天便創造了國漫票房的記錄,同時刷新了動漫電影的多項記錄,目前的豆瓣評分已升至8.8分,要知道這是近30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動漫電影,其受歡迎程度完全超越了之前口碑炸裂的《大聖歸來》。

不過,說實話,在電影院看完《哪吒》後的第一反應不是特效有多燃,也不是場面又多熱血,因為單從特效方面來說,這部動漫與《大聖歸來》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有種照葫蘆畫瓢的感覺。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可為什麼《哪吒》能成為爆款動漫?

因為它有一種感染力,顛覆式的改編,刷新了大家對哪吒的刻板印象,劇中的每一個情節,都牽動著觀眾的心。

哪吒不再是那個一出場就手持火尖槍、腳踩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加持在身的神童,而是大家眼中的魔童。

在陳唐關的百姓眼裡,他就是“洪水猛獸”,哪怕他也只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沒有任何作惡的能力,百姓依舊不願意接納他,要求將其立刻處死。

一出生就被貼上“與別人不同”的標籤,劇中的哪吒用自己的出生告訴大家:只要被貼上“魔童妖怪”的標籤,你的人生之路就註定在夾縫中艱難地前行。

現實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例子:只要你與大眾不同,便被定義為“異類”。

在這種環境下,有多少成年人是同劇中的哪吒一樣,在世俗的偏見裡艱難地生存著?

我相信,在影院觀影的孩子,對哪吒拍手叫好的同時,陪看的家長們紛紛黯然傷神,因為身為成年人我們懂得了那種不被接納、不被認可的委屈。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曾有過這些經歷:

小時候,在一群好好學習的孩子面前,你貪玩好鬧就是不懂事;

初中時,你跟老師開個玩笑、接個話,就會被指責不尊重老師;

高中時,你稍微有些發胖,就會被同齡人嘲笑......

大人們用成年人的口吻告訴你:你要活得與大家一樣。

可是沒人問你是否想要活得與大家一樣,你的想法根本不重要,只要你按照大人們認為對的路去走,就一定不會有錯。

只要你與大眾有所不同,那麼就一定會被定義為“異類”;只要沒有按照大眾既定的規則走完這一生,那麼你的人生就會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可以說,《哪吒》刷屏的背後,是成年人心中被隱藏的痛。

"

文/麋鹿

從不拘泥於任何世俗凡人的眼光,我要奔向前方那光芒。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1、每一個大人,都曾在世俗的偏見裡掙扎過

現在最熱的動漫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收穫超高評價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自它上映以來,短短几天便創造了國漫票房的記錄,同時刷新了動漫電影的多項記錄,目前的豆瓣評分已升至8.8分,要知道這是近30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動漫電影,其受歡迎程度完全超越了之前口碑炸裂的《大聖歸來》。

不過,說實話,在電影院看完《哪吒》後的第一反應不是特效有多燃,也不是場面又多熱血,因為單從特效方面來說,這部動漫與《大聖歸來》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有種照葫蘆畫瓢的感覺。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可為什麼《哪吒》能成為爆款動漫?

因為它有一種感染力,顛覆式的改編,刷新了大家對哪吒的刻板印象,劇中的每一個情節,都牽動著觀眾的心。

哪吒不再是那個一出場就手持火尖槍、腳踩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加持在身的神童,而是大家眼中的魔童。

在陳唐關的百姓眼裡,他就是“洪水猛獸”,哪怕他也只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沒有任何作惡的能力,百姓依舊不願意接納他,要求將其立刻處死。

一出生就被貼上“與別人不同”的標籤,劇中的哪吒用自己的出生告訴大家:只要被貼上“魔童妖怪”的標籤,你的人生之路就註定在夾縫中艱難地前行。

現實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例子:只要你與大眾不同,便被定義為“異類”。

在這種環境下,有多少成年人是同劇中的哪吒一樣,在世俗的偏見裡艱難地生存著?

我相信,在影院觀影的孩子,對哪吒拍手叫好的同時,陪看的家長們紛紛黯然傷神,因為身為成年人我們懂得了那種不被接納、不被認可的委屈。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曾有過這些經歷:

小時候,在一群好好學習的孩子面前,你貪玩好鬧就是不懂事;

初中時,你跟老師開個玩笑、接個話,就會被指責不尊重老師;

高中時,你稍微有些發胖,就會被同齡人嘲笑......

大人們用成年人的口吻告訴你:你要活得與大家一樣。

可是沒人問你是否想要活得與大家一樣,你的想法根本不重要,只要你按照大人們認為對的路去走,就一定不會有錯。

只要你與大眾有所不同,那麼就一定會被定義為“異類”;只要沒有按照大眾既定的規則走完這一生,那麼你的人生就會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可以說,《哪吒》刷屏的背後,是成年人心中被隱藏的痛。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世俗定義著我們的人生,那種與生俱來的偏見,根本無法打破。

即便我們再努力想要守護最真實的自己,想要把最真實的那一面展現給別人看,依舊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就像劇中的哪吒說得那句話一樣: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你再怎麼移山都是白費力氣。

所以,每一個成年人最終都活成了別人眼中正確的樣子,為了被世俗所接受,他們選擇改變自己,而當初那些藏在心中的夢想便被悄悄地藏了起來,漸漸地被歲月蒙了塵。

"

文/麋鹿

從不拘泥於任何世俗凡人的眼光,我要奔向前方那光芒。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1、每一個大人,都曾在世俗的偏見裡掙扎過

現在最熱的動漫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收穫超高評價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自它上映以來,短短几天便創造了國漫票房的記錄,同時刷新了動漫電影的多項記錄,目前的豆瓣評分已升至8.8分,要知道這是近30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動漫電影,其受歡迎程度完全超越了之前口碑炸裂的《大聖歸來》。

不過,說實話,在電影院看完《哪吒》後的第一反應不是特效有多燃,也不是場面又多熱血,因為單從特效方面來說,這部動漫與《大聖歸來》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有種照葫蘆畫瓢的感覺。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可為什麼《哪吒》能成為爆款動漫?

因為它有一種感染力,顛覆式的改編,刷新了大家對哪吒的刻板印象,劇中的每一個情節,都牽動著觀眾的心。

哪吒不再是那個一出場就手持火尖槍、腳踩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加持在身的神童,而是大家眼中的魔童。

在陳唐關的百姓眼裡,他就是“洪水猛獸”,哪怕他也只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沒有任何作惡的能力,百姓依舊不願意接納他,要求將其立刻處死。

一出生就被貼上“與別人不同”的標籤,劇中的哪吒用自己的出生告訴大家:只要被貼上“魔童妖怪”的標籤,你的人生之路就註定在夾縫中艱難地前行。

現實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例子:只要你與大眾不同,便被定義為“異類”。

在這種環境下,有多少成年人是同劇中的哪吒一樣,在世俗的偏見裡艱難地生存著?

我相信,在影院觀影的孩子,對哪吒拍手叫好的同時,陪看的家長們紛紛黯然傷神,因為身為成年人我們懂得了那種不被接納、不被認可的委屈。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曾有過這些經歷:

小時候,在一群好好學習的孩子面前,你貪玩好鬧就是不懂事;

初中時,你跟老師開個玩笑、接個話,就會被指責不尊重老師;

高中時,你稍微有些發胖,就會被同齡人嘲笑......

大人們用成年人的口吻告訴你:你要活得與大家一樣。

可是沒人問你是否想要活得與大家一樣,你的想法根本不重要,只要你按照大人們認為對的路去走,就一定不會有錯。

只要你與大眾有所不同,那麼就一定會被定義為“異類”;只要沒有按照大眾既定的規則走完這一生,那麼你的人生就會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可以說,《哪吒》刷屏的背後,是成年人心中被隱藏的痛。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世俗定義著我們的人生,那種與生俱來的偏見,根本無法打破。

即便我們再努力想要守護最真實的自己,想要把最真實的那一面展現給別人看,依舊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就像劇中的哪吒說得那句話一樣: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你再怎麼移山都是白費力氣。

所以,每一個成年人最終都活成了別人眼中正確的樣子,為了被世俗所接受,他們選擇改變自己,而當初那些藏在心中的夢想便被悄悄地藏了起來,漸漸地被歲月蒙了塵。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2、被世俗所誤解的孩子,更容易心有英雄夢

王小波說:一個人獨處荒島而且誰也不代表,就像魯濱遜那樣,也有尊嚴,可以很好地活著。這就是說,一個人即使生在黑暗裡,也有公平接受陽光的權利。

在動漫《哪吒》中,因為從出生那一刻就不被大家所認可,可是他依舊想要堅持自己,從始至終都不改變自己的規則,所以他的人生之路真是走得太不容易了。

有時候,你是真得不明白,人想要活得自我一點有什麼錯?難道只有把自己的人生復刻成與他人一樣,才能被認定為正常人嗎?

不,這樣的人生,我不要。

"

文/麋鹿

從不拘泥於任何世俗凡人的眼光,我要奔向前方那光芒。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1、每一個大人,都曾在世俗的偏見裡掙扎過

現在最熱的動漫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收穫超高評價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自它上映以來,短短几天便創造了國漫票房的記錄,同時刷新了動漫電影的多項記錄,目前的豆瓣評分已升至8.8分,要知道這是近30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動漫電影,其受歡迎程度完全超越了之前口碑炸裂的《大聖歸來》。

不過,說實話,在電影院看完《哪吒》後的第一反應不是特效有多燃,也不是場面又多熱血,因為單從特效方面來說,這部動漫與《大聖歸來》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有種照葫蘆畫瓢的感覺。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可為什麼《哪吒》能成為爆款動漫?

因為它有一種感染力,顛覆式的改編,刷新了大家對哪吒的刻板印象,劇中的每一個情節,都牽動著觀眾的心。

哪吒不再是那個一出場就手持火尖槍、腳踩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加持在身的神童,而是大家眼中的魔童。

在陳唐關的百姓眼裡,他就是“洪水猛獸”,哪怕他也只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沒有任何作惡的能力,百姓依舊不願意接納他,要求將其立刻處死。

一出生就被貼上“與別人不同”的標籤,劇中的哪吒用自己的出生告訴大家:只要被貼上“魔童妖怪”的標籤,你的人生之路就註定在夾縫中艱難地前行。

現實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例子:只要你與大眾不同,便被定義為“異類”。

在這種環境下,有多少成年人是同劇中的哪吒一樣,在世俗的偏見裡艱難地生存著?

我相信,在影院觀影的孩子,對哪吒拍手叫好的同時,陪看的家長們紛紛黯然傷神,因為身為成年人我們懂得了那種不被接納、不被認可的委屈。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曾有過這些經歷:

小時候,在一群好好學習的孩子面前,你貪玩好鬧就是不懂事;

初中時,你跟老師開個玩笑、接個話,就會被指責不尊重老師;

高中時,你稍微有些發胖,就會被同齡人嘲笑......

大人們用成年人的口吻告訴你:你要活得與大家一樣。

可是沒人問你是否想要活得與大家一樣,你的想法根本不重要,只要你按照大人們認為對的路去走,就一定不會有錯。

只要你與大眾有所不同,那麼就一定會被定義為“異類”;只要沒有按照大眾既定的規則走完這一生,那麼你的人生就會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可以說,《哪吒》刷屏的背後,是成年人心中被隱藏的痛。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世俗定義著我們的人生,那種與生俱來的偏見,根本無法打破。

即便我們再努力想要守護最真實的自己,想要把最真實的那一面展現給別人看,依舊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就像劇中的哪吒說得那句話一樣: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你再怎麼移山都是白費力氣。

所以,每一個成年人最終都活成了別人眼中正確的樣子,為了被世俗所接受,他們選擇改變自己,而當初那些藏在心中的夢想便被悄悄地藏了起來,漸漸地被歲月蒙了塵。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2、被世俗所誤解的孩子,更容易心有英雄夢

王小波說:一個人獨處荒島而且誰也不代表,就像魯濱遜那樣,也有尊嚴,可以很好地活著。這就是說,一個人即使生在黑暗裡,也有公平接受陽光的權利。

在動漫《哪吒》中,因為從出生那一刻就不被大家所認可,可是他依舊想要堅持自己,從始至終都不改變自己的規則,所以他的人生之路真是走得太不容易了。

有時候,你是真得不明白,人想要活得自我一點有什麼錯?難道只有把自己的人生復刻成與他人一樣,才能被認定為正常人嗎?

不,這樣的人生,我不要。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或許復刻一個一樣的人生,更容易在人群裡行走,但是這就註定你的人生將永遠不可能有翻盤的機會

哪吒在劇中雖然不被大家接受,但是世俗的偏見讓他漸漸明白:活得不一樣,才能認清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

當所有人都在質疑你、嘲笑你時,你越要勇敢地堅持自我,因為你不能把自己弄丟,這樣你才有可能成為自己心中大大英雄。

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說:一路上(旅途中)我都會發現從未想象過的東西,如果當初我沒有勇氣去嘗試看起來幾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還是個牧羊人而已。

哪吒堅持了自己是“魔童”,即便被所有人嘲諷,他也不願意卸掉自己的“壞”,他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心裡那僅存的美好。

劇中有一個場景,哪吒在面對被人排斥的情況下,被關在結界裡的他,獨自哼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

文/麋鹿

從不拘泥於任何世俗凡人的眼光,我要奔向前方那光芒。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1、每一個大人,都曾在世俗的偏見裡掙扎過

現在最熱的動漫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收穫超高評價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自它上映以來,短短几天便創造了國漫票房的記錄,同時刷新了動漫電影的多項記錄,目前的豆瓣評分已升至8.8分,要知道這是近30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動漫電影,其受歡迎程度完全超越了之前口碑炸裂的《大聖歸來》。

不過,說實話,在電影院看完《哪吒》後的第一反應不是特效有多燃,也不是場面又多熱血,因為單從特效方面來說,這部動漫與《大聖歸來》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有種照葫蘆畫瓢的感覺。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可為什麼《哪吒》能成為爆款動漫?

因為它有一種感染力,顛覆式的改編,刷新了大家對哪吒的刻板印象,劇中的每一個情節,都牽動著觀眾的心。

哪吒不再是那個一出場就手持火尖槍、腳踩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加持在身的神童,而是大家眼中的魔童。

在陳唐關的百姓眼裡,他就是“洪水猛獸”,哪怕他也只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沒有任何作惡的能力,百姓依舊不願意接納他,要求將其立刻處死。

一出生就被貼上“與別人不同”的標籤,劇中的哪吒用自己的出生告訴大家:只要被貼上“魔童妖怪”的標籤,你的人生之路就註定在夾縫中艱難地前行。

現實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例子:只要你與大眾不同,便被定義為“異類”。

在這種環境下,有多少成年人是同劇中的哪吒一樣,在世俗的偏見裡艱難地生存著?

我相信,在影院觀影的孩子,對哪吒拍手叫好的同時,陪看的家長們紛紛黯然傷神,因為身為成年人我們懂得了那種不被接納、不被認可的委屈。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曾有過這些經歷:

小時候,在一群好好學習的孩子面前,你貪玩好鬧就是不懂事;

初中時,你跟老師開個玩笑、接個話,就會被指責不尊重老師;

高中時,你稍微有些發胖,就會被同齡人嘲笑......

大人們用成年人的口吻告訴你:你要活得與大家一樣。

可是沒人問你是否想要活得與大家一樣,你的想法根本不重要,只要你按照大人們認為對的路去走,就一定不會有錯。

只要你與大眾有所不同,那麼就一定會被定義為“異類”;只要沒有按照大眾既定的規則走完這一生,那麼你的人生就會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可以說,《哪吒》刷屏的背後,是成年人心中被隱藏的痛。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世俗定義著我們的人生,那種與生俱來的偏見,根本無法打破。

即便我們再努力想要守護最真實的自己,想要把最真實的那一面展現給別人看,依舊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就像劇中的哪吒說得那句話一樣: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你再怎麼移山都是白費力氣。

所以,每一個成年人最終都活成了別人眼中正確的樣子,為了被世俗所接受,他們選擇改變自己,而當初那些藏在心中的夢想便被悄悄地藏了起來,漸漸地被歲月蒙了塵。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2、被世俗所誤解的孩子,更容易心有英雄夢

王小波說:一個人獨處荒島而且誰也不代表,就像魯濱遜那樣,也有尊嚴,可以很好地活著。這就是說,一個人即使生在黑暗裡,也有公平接受陽光的權利。

在動漫《哪吒》中,因為從出生那一刻就不被大家所認可,可是他依舊想要堅持自己,從始至終都不改變自己的規則,所以他的人生之路真是走得太不容易了。

有時候,你是真得不明白,人想要活得自我一點有什麼錯?難道只有把自己的人生復刻成與他人一樣,才能被認定為正常人嗎?

不,這樣的人生,我不要。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或許復刻一個一樣的人生,更容易在人群裡行走,但是這就註定你的人生將永遠不可能有翻盤的機會

哪吒在劇中雖然不被大家接受,但是世俗的偏見讓他漸漸明白:活得不一樣,才能認清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

當所有人都在質疑你、嘲笑你時,你越要勇敢地堅持自我,因為你不能把自己弄丟,這樣你才有可能成為自己心中大大英雄。

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說:一路上(旅途中)我都會發現從未想象過的東西,如果當初我沒有勇氣去嘗試看起來幾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還是個牧羊人而已。

哪吒堅持了自己是“魔童”,即便被所有人嘲諷,他也不願意卸掉自己的“壞”,他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心裡那僅存的美好。

劇中有一個場景,哪吒在面對被人排斥的情況下,被關在結界裡的他,獨自哼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這個場景看著真是令人心疼,別人眼中的他是壞的,可是他卻從來沒有害過一個人,他沒有辦法改變大家對他的認知,所以只好順應大家的評價,把自己囂張跋扈的一面展現於人前,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英雄夢在難以言說的孤獨下黯然成長。

所有人都說他很“壞”,那他就用這種“壞”點燃心底那個英雄夢。

這個世界的規則告訴我們:在艱難的生存環境裡生存的人,更懂得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

文/麋鹿

從不拘泥於任何世俗凡人的眼光,我要奔向前方那光芒。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1、每一個大人,都曾在世俗的偏見裡掙扎過

現在最熱的動漫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收穫超高評價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自它上映以來,短短几天便創造了國漫票房的記錄,同時刷新了動漫電影的多項記錄,目前的豆瓣評分已升至8.8分,要知道這是近30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動漫電影,其受歡迎程度完全超越了之前口碑炸裂的《大聖歸來》。

不過,說實話,在電影院看完《哪吒》後的第一反應不是特效有多燃,也不是場面又多熱血,因為單從特效方面來說,這部動漫與《大聖歸來》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有種照葫蘆畫瓢的感覺。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可為什麼《哪吒》能成為爆款動漫?

因為它有一種感染力,顛覆式的改編,刷新了大家對哪吒的刻板印象,劇中的每一個情節,都牽動著觀眾的心。

哪吒不再是那個一出場就手持火尖槍、腳踩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加持在身的神童,而是大家眼中的魔童。

在陳唐關的百姓眼裡,他就是“洪水猛獸”,哪怕他也只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沒有任何作惡的能力,百姓依舊不願意接納他,要求將其立刻處死。

一出生就被貼上“與別人不同”的標籤,劇中的哪吒用自己的出生告訴大家:只要被貼上“魔童妖怪”的標籤,你的人生之路就註定在夾縫中艱難地前行。

現實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例子:只要你與大眾不同,便被定義為“異類”。

在這種環境下,有多少成年人是同劇中的哪吒一樣,在世俗的偏見裡艱難地生存著?

我相信,在影院觀影的孩子,對哪吒拍手叫好的同時,陪看的家長們紛紛黯然傷神,因為身為成年人我們懂得了那種不被接納、不被認可的委屈。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曾有過這些經歷:

小時候,在一群好好學習的孩子面前,你貪玩好鬧就是不懂事;

初中時,你跟老師開個玩笑、接個話,就會被指責不尊重老師;

高中時,你稍微有些發胖,就會被同齡人嘲笑......

大人們用成年人的口吻告訴你:你要活得與大家一樣。

可是沒人問你是否想要活得與大家一樣,你的想法根本不重要,只要你按照大人們認為對的路去走,就一定不會有錯。

只要你與大眾有所不同,那麼就一定會被定義為“異類”;只要沒有按照大眾既定的規則走完這一生,那麼你的人生就會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可以說,《哪吒》刷屏的背後,是成年人心中被隱藏的痛。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世俗定義著我們的人生,那種與生俱來的偏見,根本無法打破。

即便我們再努力想要守護最真實的自己,想要把最真實的那一面展現給別人看,依舊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就像劇中的哪吒說得那句話一樣: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你再怎麼移山都是白費力氣。

所以,每一個成年人最終都活成了別人眼中正確的樣子,為了被世俗所接受,他們選擇改變自己,而當初那些藏在心中的夢想便被悄悄地藏了起來,漸漸地被歲月蒙了塵。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2、被世俗所誤解的孩子,更容易心有英雄夢

王小波說:一個人獨處荒島而且誰也不代表,就像魯濱遜那樣,也有尊嚴,可以很好地活著。這就是說,一個人即使生在黑暗裡,也有公平接受陽光的權利。

在動漫《哪吒》中,因為從出生那一刻就不被大家所認可,可是他依舊想要堅持自己,從始至終都不改變自己的規則,所以他的人生之路真是走得太不容易了。

有時候,你是真得不明白,人想要活得自我一點有什麼錯?難道只有把自己的人生復刻成與他人一樣,才能被認定為正常人嗎?

不,這樣的人生,我不要。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或許復刻一個一樣的人生,更容易在人群裡行走,但是這就註定你的人生將永遠不可能有翻盤的機會

哪吒在劇中雖然不被大家接受,但是世俗的偏見讓他漸漸明白:活得不一樣,才能認清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

當所有人都在質疑你、嘲笑你時,你越要勇敢地堅持自我,因為你不能把自己弄丟,這樣你才有可能成為自己心中大大英雄。

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說:一路上(旅途中)我都會發現從未想象過的東西,如果當初我沒有勇氣去嘗試看起來幾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還是個牧羊人而已。

哪吒堅持了自己是“魔童”,即便被所有人嘲諷,他也不願意卸掉自己的“壞”,他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心裡那僅存的美好。

劇中有一個場景,哪吒在面對被人排斥的情況下,被關在結界裡的他,獨自哼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這個場景看著真是令人心疼,別人眼中的他是壞的,可是他卻從來沒有害過一個人,他沒有辦法改變大家對他的認知,所以只好順應大家的評價,把自己囂張跋扈的一面展現於人前,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英雄夢在難以言說的孤獨下黯然成長。

所有人都說他很“壞”,那他就用這種“壞”點燃心底那個英雄夢。

這個世界的規則告訴我們:在艱難的生存環境裡生存的人,更懂得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因為比起那些在平凡中長大的孩子來說,那些被誤解的孩子更早地便懂得了出類拔萃的重要性,在別人給的壓力中,內心想要變強的慾望會更加地明顯。

越是敢於對抗外界的強勢,越是會具備對抗命運的強大靈魂,越是會懷有一顆對他人對自己的包容之心,內心就越會生生成一個英雄夢。

"

文/麋鹿

從不拘泥於任何世俗凡人的眼光,我要奔向前方那光芒。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1、每一個大人,都曾在世俗的偏見裡掙扎過

現在最熱的動漫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收穫超高評價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自它上映以來,短短几天便創造了國漫票房的記錄,同時刷新了動漫電影的多項記錄,目前的豆瓣評分已升至8.8分,要知道這是近30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動漫電影,其受歡迎程度完全超越了之前口碑炸裂的《大聖歸來》。

不過,說實話,在電影院看完《哪吒》後的第一反應不是特效有多燃,也不是場面又多熱血,因為單從特效方面來說,這部動漫與《大聖歸來》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有種照葫蘆畫瓢的感覺。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可為什麼《哪吒》能成為爆款動漫?

因為它有一種感染力,顛覆式的改編,刷新了大家對哪吒的刻板印象,劇中的每一個情節,都牽動著觀眾的心。

哪吒不再是那個一出場就手持火尖槍、腳踩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加持在身的神童,而是大家眼中的魔童。

在陳唐關的百姓眼裡,他就是“洪水猛獸”,哪怕他也只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沒有任何作惡的能力,百姓依舊不願意接納他,要求將其立刻處死。

一出生就被貼上“與別人不同”的標籤,劇中的哪吒用自己的出生告訴大家:只要被貼上“魔童妖怪”的標籤,你的人生之路就註定在夾縫中艱難地前行。

現實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例子:只要你與大眾不同,便被定義為“異類”。

在這種環境下,有多少成年人是同劇中的哪吒一樣,在世俗的偏見裡艱難地生存著?

我相信,在影院觀影的孩子,對哪吒拍手叫好的同時,陪看的家長們紛紛黯然傷神,因為身為成年人我們懂得了那種不被接納、不被認可的委屈。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曾有過這些經歷:

小時候,在一群好好學習的孩子面前,你貪玩好鬧就是不懂事;

初中時,你跟老師開個玩笑、接個話,就會被指責不尊重老師;

高中時,你稍微有些發胖,就會被同齡人嘲笑......

大人們用成年人的口吻告訴你:你要活得與大家一樣。

可是沒人問你是否想要活得與大家一樣,你的想法根本不重要,只要你按照大人們認為對的路去走,就一定不會有錯。

只要你與大眾有所不同,那麼就一定會被定義為“異類”;只要沒有按照大眾既定的規則走完這一生,那麼你的人生就會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可以說,《哪吒》刷屏的背後,是成年人心中被隱藏的痛。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世俗定義著我們的人生,那種與生俱來的偏見,根本無法打破。

即便我們再努力想要守護最真實的自己,想要把最真實的那一面展現給別人看,依舊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就像劇中的哪吒說得那句話一樣: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你再怎麼移山都是白費力氣。

所以,每一個成年人最終都活成了別人眼中正確的樣子,為了被世俗所接受,他們選擇改變自己,而當初那些藏在心中的夢想便被悄悄地藏了起來,漸漸地被歲月蒙了塵。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2、被世俗所誤解的孩子,更容易心有英雄夢

王小波說:一個人獨處荒島而且誰也不代表,就像魯濱遜那樣,也有尊嚴,可以很好地活著。這就是說,一個人即使生在黑暗裡,也有公平接受陽光的權利。

在動漫《哪吒》中,因為從出生那一刻就不被大家所認可,可是他依舊想要堅持自己,從始至終都不改變自己的規則,所以他的人生之路真是走得太不容易了。

有時候,你是真得不明白,人想要活得自我一點有什麼錯?難道只有把自己的人生復刻成與他人一樣,才能被認定為正常人嗎?

不,這樣的人生,我不要。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或許復刻一個一樣的人生,更容易在人群裡行走,但是這就註定你的人生將永遠不可能有翻盤的機會

哪吒在劇中雖然不被大家接受,但是世俗的偏見讓他漸漸明白:活得不一樣,才能認清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

當所有人都在質疑你、嘲笑你時,你越要勇敢地堅持自我,因為你不能把自己弄丟,這樣你才有可能成為自己心中大大英雄。

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說:一路上(旅途中)我都會發現從未想象過的東西,如果當初我沒有勇氣去嘗試看起來幾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還是個牧羊人而已。

哪吒堅持了自己是“魔童”,即便被所有人嘲諷,他也不願意卸掉自己的“壞”,他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心裡那僅存的美好。

劇中有一個場景,哪吒在面對被人排斥的情況下,被關在結界裡的他,獨自哼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這個場景看著真是令人心疼,別人眼中的他是壞的,可是他卻從來沒有害過一個人,他沒有辦法改變大家對他的認知,所以只好順應大家的評價,把自己囂張跋扈的一面展現於人前,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英雄夢在難以言說的孤獨下黯然成長。

所有人都說他很“壞”,那他就用這種“壞”點燃心底那個英雄夢。

這個世界的規則告訴我們:在艱難的生存環境裡生存的人,更懂得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因為比起那些在平凡中長大的孩子來說,那些被誤解的孩子更早地便懂得了出類拔萃的重要性,在別人給的壓力中,內心想要變強的慾望會更加地明顯。

越是敢於對抗外界的強勢,越是會具備對抗命運的強大靈魂,越是會懷有一顆對他人對自己的包容之心,內心就越會生生成一個英雄夢。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3、消除對孩子的成見,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英雄

心理學上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比起出類拔萃,與眾不同更容易被人記住;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比起管教,認可孩子就好比讓他得到了重大的獎勵。”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在世俗給的壓力下,哪吒依舊能夠保持自我,敢於接受自己的與眾不同,與他的父母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哪吒被大家認定為是“魔童”這件事上,被世俗所困擾的不只有哪吒,還有生他養他的父母,幸運的是,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

為了讓哪吒安然度過一生,哪吒的父母放下面子和身份,懇求百姓們不要再將言論加在孩子的身上,盡心盡力地守護著自己的孩子。

"

文/麋鹿

從不拘泥於任何世俗凡人的眼光,我要奔向前方那光芒。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1、每一個大人,都曾在世俗的偏見裡掙扎過

現在最熱的動漫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收穫超高評價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自它上映以來,短短几天便創造了國漫票房的記錄,同時刷新了動漫電影的多項記錄,目前的豆瓣評分已升至8.8分,要知道這是近30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動漫電影,其受歡迎程度完全超越了之前口碑炸裂的《大聖歸來》。

不過,說實話,在電影院看完《哪吒》後的第一反應不是特效有多燃,也不是場面又多熱血,因為單從特效方面來說,這部動漫與《大聖歸來》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有種照葫蘆畫瓢的感覺。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可為什麼《哪吒》能成為爆款動漫?

因為它有一種感染力,顛覆式的改編,刷新了大家對哪吒的刻板印象,劇中的每一個情節,都牽動著觀眾的心。

哪吒不再是那個一出場就手持火尖槍、腳踩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加持在身的神童,而是大家眼中的魔童。

在陳唐關的百姓眼裡,他就是“洪水猛獸”,哪怕他也只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沒有任何作惡的能力,百姓依舊不願意接納他,要求將其立刻處死。

一出生就被貼上“與別人不同”的標籤,劇中的哪吒用自己的出生告訴大家:只要被貼上“魔童妖怪”的標籤,你的人生之路就註定在夾縫中艱難地前行。

現實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例子:只要你與大眾不同,便被定義為“異類”。

在這種環境下,有多少成年人是同劇中的哪吒一樣,在世俗的偏見裡艱難地生存著?

我相信,在影院觀影的孩子,對哪吒拍手叫好的同時,陪看的家長們紛紛黯然傷神,因為身為成年人我們懂得了那種不被接納、不被認可的委屈。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曾有過這些經歷:

小時候,在一群好好學習的孩子面前,你貪玩好鬧就是不懂事;

初中時,你跟老師開個玩笑、接個話,就會被指責不尊重老師;

高中時,你稍微有些發胖,就會被同齡人嘲笑......

大人們用成年人的口吻告訴你:你要活得與大家一樣。

可是沒人問你是否想要活得與大家一樣,你的想法根本不重要,只要你按照大人們認為對的路去走,就一定不會有錯。

只要你與大眾有所不同,那麼就一定會被定義為“異類”;只要沒有按照大眾既定的規則走完這一生,那麼你的人生就會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可以說,《哪吒》刷屏的背後,是成年人心中被隱藏的痛。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世俗定義著我們的人生,那種與生俱來的偏見,根本無法打破。

即便我們再努力想要守護最真實的自己,想要把最真實的那一面展現給別人看,依舊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就像劇中的哪吒說得那句話一樣: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你再怎麼移山都是白費力氣。

所以,每一個成年人最終都活成了別人眼中正確的樣子,為了被世俗所接受,他們選擇改變自己,而當初那些藏在心中的夢想便被悄悄地藏了起來,漸漸地被歲月蒙了塵。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2、被世俗所誤解的孩子,更容易心有英雄夢

王小波說:一個人獨處荒島而且誰也不代表,就像魯濱遜那樣,也有尊嚴,可以很好地活著。這就是說,一個人即使生在黑暗裡,也有公平接受陽光的權利。

在動漫《哪吒》中,因為從出生那一刻就不被大家所認可,可是他依舊想要堅持自己,從始至終都不改變自己的規則,所以他的人生之路真是走得太不容易了。

有時候,你是真得不明白,人想要活得自我一點有什麼錯?難道只有把自己的人生復刻成與他人一樣,才能被認定為正常人嗎?

不,這樣的人生,我不要。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或許復刻一個一樣的人生,更容易在人群裡行走,但是這就註定你的人生將永遠不可能有翻盤的機會

哪吒在劇中雖然不被大家接受,但是世俗的偏見讓他漸漸明白:活得不一樣,才能認清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

當所有人都在質疑你、嘲笑你時,你越要勇敢地堅持自我,因為你不能把自己弄丟,這樣你才有可能成為自己心中大大英雄。

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說:一路上(旅途中)我都會發現從未想象過的東西,如果當初我沒有勇氣去嘗試看起來幾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還是個牧羊人而已。

哪吒堅持了自己是“魔童”,即便被所有人嘲諷,他也不願意卸掉自己的“壞”,他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心裡那僅存的美好。

劇中有一個場景,哪吒在面對被人排斥的情況下,被關在結界裡的他,獨自哼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這個場景看著真是令人心疼,別人眼中的他是壞的,可是他卻從來沒有害過一個人,他沒有辦法改變大家對他的認知,所以只好順應大家的評價,把自己囂張跋扈的一面展現於人前,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英雄夢在難以言說的孤獨下黯然成長。

所有人都說他很“壞”,那他就用這種“壞”點燃心底那個英雄夢。

這個世界的規則告訴我們:在艱難的生存環境裡生存的人,更懂得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因為比起那些在平凡中長大的孩子來說,那些被誤解的孩子更早地便懂得了出類拔萃的重要性,在別人給的壓力中,內心想要變強的慾望會更加地明顯。

越是敢於對抗外界的強勢,越是會具備對抗命運的強大靈魂,越是會懷有一顆對他人對自己的包容之心,內心就越會生生成一個英雄夢。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3、消除對孩子的成見,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英雄

心理學上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比起出類拔萃,與眾不同更容易被人記住;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比起管教,認可孩子就好比讓他得到了重大的獎勵。”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在世俗給的壓力下,哪吒依舊能夠保持自我,敢於接受自己的與眾不同,與他的父母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哪吒被大家認定為是“魔童”這件事上,被世俗所困擾的不只有哪吒,還有生他養他的父母,幸運的是,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

為了讓哪吒安然度過一生,哪吒的父母放下面子和身份,懇求百姓們不要再將言論加在孩子的身上,盡心盡力地守護著自己的孩子。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有人說: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心理態度、人格特質,在早期的親子互動中早已奠定了基礎。

深以為然。對於哪吒而言,父親不是大家眼中那個高高在上、受人尊敬的救世英雄,而是為了換他平安,而甘心替他渡雷劫的尋常父親;母親也會像其他孩子的母親一樣,在他不高興時,想盡辦法逗他開心。

在這種父母環境下成長的哪吒,才能靠著父母給予的愛,抵禦一切世俗的眼光,最終得到靈魂的救贖。

如果內心得到充足的愛,即使全世界背叛了你,你也一定能從負面影響中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

文/麋鹿

從不拘泥於任何世俗凡人的眼光,我要奔向前方那光芒。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1、每一個大人,都曾在世俗的偏見裡掙扎過

現在最熱的動漫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收穫超高評價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自它上映以來,短短几天便創造了國漫票房的記錄,同時刷新了動漫電影的多項記錄,目前的豆瓣評分已升至8.8分,要知道這是近30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動漫電影,其受歡迎程度完全超越了之前口碑炸裂的《大聖歸來》。

不過,說實話,在電影院看完《哪吒》後的第一反應不是特效有多燃,也不是場面又多熱血,因為單從特效方面來說,這部動漫與《大聖歸來》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有種照葫蘆畫瓢的感覺。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可為什麼《哪吒》能成為爆款動漫?

因為它有一種感染力,顛覆式的改編,刷新了大家對哪吒的刻板印象,劇中的每一個情節,都牽動著觀眾的心。

哪吒不再是那個一出場就手持火尖槍、腳踩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加持在身的神童,而是大家眼中的魔童。

在陳唐關的百姓眼裡,他就是“洪水猛獸”,哪怕他也只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沒有任何作惡的能力,百姓依舊不願意接納他,要求將其立刻處死。

一出生就被貼上“與別人不同”的標籤,劇中的哪吒用自己的出生告訴大家:只要被貼上“魔童妖怪”的標籤,你的人生之路就註定在夾縫中艱難地前行。

現實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例子:只要你與大眾不同,便被定義為“異類”。

在這種環境下,有多少成年人是同劇中的哪吒一樣,在世俗的偏見裡艱難地生存著?

我相信,在影院觀影的孩子,對哪吒拍手叫好的同時,陪看的家長們紛紛黯然傷神,因為身為成年人我們懂得了那種不被接納、不被認可的委屈。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曾有過這些經歷:

小時候,在一群好好學習的孩子面前,你貪玩好鬧就是不懂事;

初中時,你跟老師開個玩笑、接個話,就會被指責不尊重老師;

高中時,你稍微有些發胖,就會被同齡人嘲笑......

大人們用成年人的口吻告訴你:你要活得與大家一樣。

可是沒人問你是否想要活得與大家一樣,你的想法根本不重要,只要你按照大人們認為對的路去走,就一定不會有錯。

只要你與大眾有所不同,那麼就一定會被定義為“異類”;只要沒有按照大眾既定的規則走完這一生,那麼你的人生就會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可以說,《哪吒》刷屏的背後,是成年人心中被隱藏的痛。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世俗定義著我們的人生,那種與生俱來的偏見,根本無法打破。

即便我們再努力想要守護最真實的自己,想要把最真實的那一面展現給別人看,依舊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就像劇中的哪吒說得那句話一樣: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你再怎麼移山都是白費力氣。

所以,每一個成年人最終都活成了別人眼中正確的樣子,為了被世俗所接受,他們選擇改變自己,而當初那些藏在心中的夢想便被悄悄地藏了起來,漸漸地被歲月蒙了塵。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2、被世俗所誤解的孩子,更容易心有英雄夢

王小波說:一個人獨處荒島而且誰也不代表,就像魯濱遜那樣,也有尊嚴,可以很好地活著。這就是說,一個人即使生在黑暗裡,也有公平接受陽光的權利。

在動漫《哪吒》中,因為從出生那一刻就不被大家所認可,可是他依舊想要堅持自己,從始至終都不改變自己的規則,所以他的人生之路真是走得太不容易了。

有時候,你是真得不明白,人想要活得自我一點有什麼錯?難道只有把自己的人生復刻成與他人一樣,才能被認定為正常人嗎?

不,這樣的人生,我不要。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或許復刻一個一樣的人生,更容易在人群裡行走,但是這就註定你的人生將永遠不可能有翻盤的機會

哪吒在劇中雖然不被大家接受,但是世俗的偏見讓他漸漸明白:活得不一樣,才能認清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

當所有人都在質疑你、嘲笑你時,你越要勇敢地堅持自我,因為你不能把自己弄丟,這樣你才有可能成為自己心中大大英雄。

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說:一路上(旅途中)我都會發現從未想象過的東西,如果當初我沒有勇氣去嘗試看起來幾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還是個牧羊人而已。

哪吒堅持了自己是“魔童”,即便被所有人嘲諷,他也不願意卸掉自己的“壞”,他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心裡那僅存的美好。

劇中有一個場景,哪吒在面對被人排斥的情況下,被關在結界裡的他,獨自哼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這個場景看著真是令人心疼,別人眼中的他是壞的,可是他卻從來沒有害過一個人,他沒有辦法改變大家對他的認知,所以只好順應大家的評價,把自己囂張跋扈的一面展現於人前,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英雄夢在難以言說的孤獨下黯然成長。

所有人都說他很“壞”,那他就用這種“壞”點燃心底那個英雄夢。

這個世界的規則告訴我們:在艱難的生存環境裡生存的人,更懂得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因為比起那些在平凡中長大的孩子來說,那些被誤解的孩子更早地便懂得了出類拔萃的重要性,在別人給的壓力中,內心想要變強的慾望會更加地明顯。

越是敢於對抗外界的強勢,越是會具備對抗命運的強大靈魂,越是會懷有一顆對他人對自己的包容之心,內心就越會生生成一個英雄夢。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3、消除對孩子的成見,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英雄

心理學上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比起出類拔萃,與眾不同更容易被人記住;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比起管教,認可孩子就好比讓他得到了重大的獎勵。”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在世俗給的壓力下,哪吒依舊能夠保持自我,敢於接受自己的與眾不同,與他的父母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哪吒被大家認定為是“魔童”這件事上,被世俗所困擾的不只有哪吒,還有生他養他的父母,幸運的是,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

為了讓哪吒安然度過一生,哪吒的父母放下面子和身份,懇求百姓們不要再將言論加在孩子的身上,盡心盡力地守護著自己的孩子。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有人說: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心理態度、人格特質,在早期的親子互動中早已奠定了基礎。

深以為然。對於哪吒而言,父親不是大家眼中那個高高在上、受人尊敬的救世英雄,而是為了換他平安,而甘心替他渡雷劫的尋常父親;母親也會像其他孩子的母親一樣,在他不高興時,想盡辦法逗他開心。

在這種父母環境下成長的哪吒,才能靠著父母給予的愛,抵禦一切世俗的眼光,最終得到靈魂的救贖。

如果內心得到充足的愛,即使全世界背叛了你,你也一定能從負面影響中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功課屬於平常,而且行為舉止也比較緩慢,班上的其他同學都把他當成異類,就連他的語言老師也表達了自己的厭惡,並在班上公開罵他:愛因斯坦,你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

可是他的父母並沒有拋棄他,而是盡心盡力地啟蒙他,在父母的耐心引導下,愛因斯坦最終在世俗的不認可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每一個被世俗否定的孩子,在正確的引導下,都有成為英雄的潛質。

當我們消除對孩子的成見,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自己心中的英雄。

哪吒如此,愛因斯坦亦如此,每一個被誤解的孩子也如此。

"

文/麋鹿

從不拘泥於任何世俗凡人的眼光,我要奔向前方那光芒。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1、每一個大人,都曾在世俗的偏見裡掙扎過

現在最熱的動漫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收穫超高評價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自它上映以來,短短几天便創造了國漫票房的記錄,同時刷新了動漫電影的多項記錄,目前的豆瓣評分已升至8.8分,要知道這是近30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動漫電影,其受歡迎程度完全超越了之前口碑炸裂的《大聖歸來》。

不過,說實話,在電影院看完《哪吒》後的第一反應不是特效有多燃,也不是場面又多熱血,因為單從特效方面來說,這部動漫與《大聖歸來》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有種照葫蘆畫瓢的感覺。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可為什麼《哪吒》能成為爆款動漫?

因為它有一種感染力,顛覆式的改編,刷新了大家對哪吒的刻板印象,劇中的每一個情節,都牽動著觀眾的心。

哪吒不再是那個一出場就手持火尖槍、腳踩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加持在身的神童,而是大家眼中的魔童。

在陳唐關的百姓眼裡,他就是“洪水猛獸”,哪怕他也只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沒有任何作惡的能力,百姓依舊不願意接納他,要求將其立刻處死。

一出生就被貼上“與別人不同”的標籤,劇中的哪吒用自己的出生告訴大家:只要被貼上“魔童妖怪”的標籤,你的人生之路就註定在夾縫中艱難地前行。

現實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例子:只要你與大眾不同,便被定義為“異類”。

在這種環境下,有多少成年人是同劇中的哪吒一樣,在世俗的偏見裡艱難地生存著?

我相信,在影院觀影的孩子,對哪吒拍手叫好的同時,陪看的家長們紛紛黯然傷神,因為身為成年人我們懂得了那種不被接納、不被認可的委屈。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曾有過這些經歷:

小時候,在一群好好學習的孩子面前,你貪玩好鬧就是不懂事;

初中時,你跟老師開個玩笑、接個話,就會被指責不尊重老師;

高中時,你稍微有些發胖,就會被同齡人嘲笑......

大人們用成年人的口吻告訴你:你要活得與大家一樣。

可是沒人問你是否想要活得與大家一樣,你的想法根本不重要,只要你按照大人們認為對的路去走,就一定不會有錯。

只要你與大眾有所不同,那麼就一定會被定義為“異類”;只要沒有按照大眾既定的規則走完這一生,那麼你的人生就會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可以說,《哪吒》刷屏的背後,是成年人心中被隱藏的痛。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世俗定義著我們的人生,那種與生俱來的偏見,根本無法打破。

即便我們再努力想要守護最真實的自己,想要把最真實的那一面展現給別人看,依舊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就像劇中的哪吒說得那句話一樣: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你再怎麼移山都是白費力氣。

所以,每一個成年人最終都活成了別人眼中正確的樣子,為了被世俗所接受,他們選擇改變自己,而當初那些藏在心中的夢想便被悄悄地藏了起來,漸漸地被歲月蒙了塵。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2、被世俗所誤解的孩子,更容易心有英雄夢

王小波說:一個人獨處荒島而且誰也不代表,就像魯濱遜那樣,也有尊嚴,可以很好地活著。這就是說,一個人即使生在黑暗裡,也有公平接受陽光的權利。

在動漫《哪吒》中,因為從出生那一刻就不被大家所認可,可是他依舊想要堅持自己,從始至終都不改變自己的規則,所以他的人生之路真是走得太不容易了。

有時候,你是真得不明白,人想要活得自我一點有什麼錯?難道只有把自己的人生復刻成與他人一樣,才能被認定為正常人嗎?

不,這樣的人生,我不要。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或許復刻一個一樣的人生,更容易在人群裡行走,但是這就註定你的人生將永遠不可能有翻盤的機會

哪吒在劇中雖然不被大家接受,但是世俗的偏見讓他漸漸明白:活得不一樣,才能認清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

當所有人都在質疑你、嘲笑你時,你越要勇敢地堅持自我,因為你不能把自己弄丟,這樣你才有可能成為自己心中大大英雄。

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說:一路上(旅途中)我都會發現從未想象過的東西,如果當初我沒有勇氣去嘗試看起來幾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還是個牧羊人而已。

哪吒堅持了自己是“魔童”,即便被所有人嘲諷,他也不願意卸掉自己的“壞”,他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心裡那僅存的美好。

劇中有一個場景,哪吒在面對被人排斥的情況下,被關在結界裡的他,獨自哼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這個場景看著真是令人心疼,別人眼中的他是壞的,可是他卻從來沒有害過一個人,他沒有辦法改變大家對他的認知,所以只好順應大家的評價,把自己囂張跋扈的一面展現於人前,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英雄夢在難以言說的孤獨下黯然成長。

所有人都說他很“壞”,那他就用這種“壞”點燃心底那個英雄夢。

這個世界的規則告訴我們:在艱難的生存環境裡生存的人,更懂得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因為比起那些在平凡中長大的孩子來說,那些被誤解的孩子更早地便懂得了出類拔萃的重要性,在別人給的壓力中,內心想要變強的慾望會更加地明顯。

越是敢於對抗外界的強勢,越是會具備對抗命運的強大靈魂,越是會懷有一顆對他人對自己的包容之心,內心就越會生生成一個英雄夢。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3、消除對孩子的成見,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英雄

心理學上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比起出類拔萃,與眾不同更容易被人記住;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比起管教,認可孩子就好比讓他得到了重大的獎勵。”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在世俗給的壓力下,哪吒依舊能夠保持自我,敢於接受自己的與眾不同,與他的父母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哪吒被大家認定為是“魔童”這件事上,被世俗所困擾的不只有哪吒,還有生他養他的父母,幸運的是,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

為了讓哪吒安然度過一生,哪吒的父母放下面子和身份,懇求百姓們不要再將言論加在孩子的身上,盡心盡力地守護著自己的孩子。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有人說: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心理態度、人格特質,在早期的親子互動中早已奠定了基礎。

深以為然。對於哪吒而言,父親不是大家眼中那個高高在上、受人尊敬的救世英雄,而是為了換他平安,而甘心替他渡雷劫的尋常父親;母親也會像其他孩子的母親一樣,在他不高興時,想盡辦法逗他開心。

在這種父母環境下成長的哪吒,才能靠著父母給予的愛,抵禦一切世俗的眼光,最終得到靈魂的救贖。

如果內心得到充足的愛,即使全世界背叛了你,你也一定能從負面影響中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功課屬於平常,而且行為舉止也比較緩慢,班上的其他同學都把他當成異類,就連他的語言老師也表達了自己的厭惡,並在班上公開罵他:愛因斯坦,你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

可是他的父母並沒有拋棄他,而是盡心盡力地啟蒙他,在父母的耐心引導下,愛因斯坦最終在世俗的不認可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每一個被世俗否定的孩子,在正確的引導下,都有成為英雄的潛質。

當我們消除對孩子的成見,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自己心中的英雄。

哪吒如此,愛因斯坦亦如此,每一個被誤解的孩子也如此。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你要相信,你的與眾不同終究會在某一天變成你的閃光點,成為被人仰望的驕傲。

在人生的這場冒險裡,即便被誤解被否定,你也要足夠堅定,用自己的武器守護好心中的夢,才能不枉此生。

願每一個孩子,在塵世走一遭,都能掙脫世俗的枷鎖,活成自己眼裡的光。

共勉!

"

文/麋鹿

從不拘泥於任何世俗凡人的眼光,我要奔向前方那光芒。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1、每一個大人,都曾在世俗的偏見裡掙扎過

現在最熱的動漫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收穫超高評價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自它上映以來,短短几天便創造了國漫票房的記錄,同時刷新了動漫電影的多項記錄,目前的豆瓣評分已升至8.8分,要知道這是近30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動漫電影,其受歡迎程度完全超越了之前口碑炸裂的《大聖歸來》。

不過,說實話,在電影院看完《哪吒》後的第一反應不是特效有多燃,也不是場面又多熱血,因為單從特效方面來說,這部動漫與《大聖歸來》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有種照葫蘆畫瓢的感覺。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可為什麼《哪吒》能成為爆款動漫?

因為它有一種感染力,顛覆式的改編,刷新了大家對哪吒的刻板印象,劇中的每一個情節,都牽動著觀眾的心。

哪吒不再是那個一出場就手持火尖槍、腳踩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加持在身的神童,而是大家眼中的魔童。

在陳唐關的百姓眼裡,他就是“洪水猛獸”,哪怕他也只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沒有任何作惡的能力,百姓依舊不願意接納他,要求將其立刻處死。

一出生就被貼上“與別人不同”的標籤,劇中的哪吒用自己的出生告訴大家:只要被貼上“魔童妖怪”的標籤,你的人生之路就註定在夾縫中艱難地前行。

現實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例子:只要你與大眾不同,便被定義為“異類”。

在這種環境下,有多少成年人是同劇中的哪吒一樣,在世俗的偏見裡艱難地生存著?

我相信,在影院觀影的孩子,對哪吒拍手叫好的同時,陪看的家長們紛紛黯然傷神,因為身為成年人我們懂得了那種不被接納、不被認可的委屈。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曾有過這些經歷:

小時候,在一群好好學習的孩子面前,你貪玩好鬧就是不懂事;

初中時,你跟老師開個玩笑、接個話,就會被指責不尊重老師;

高中時,你稍微有些發胖,就會被同齡人嘲笑......

大人們用成年人的口吻告訴你:你要活得與大家一樣。

可是沒人問你是否想要活得與大家一樣,你的想法根本不重要,只要你按照大人們認為對的路去走,就一定不會有錯。

只要你與大眾有所不同,那麼就一定會被定義為“異類”;只要沒有按照大眾既定的規則走完這一生,那麼你的人生就會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可以說,《哪吒》刷屏的背後,是成年人心中被隱藏的痛。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世俗定義著我們的人生,那種與生俱來的偏見,根本無法打破。

即便我們再努力想要守護最真實的自己,想要把最真實的那一面展現給別人看,依舊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就像劇中的哪吒說得那句話一樣: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你再怎麼移山都是白費力氣。

所以,每一個成年人最終都活成了別人眼中正確的樣子,為了被世俗所接受,他們選擇改變自己,而當初那些藏在心中的夢想便被悄悄地藏了起來,漸漸地被歲月蒙了塵。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2、被世俗所誤解的孩子,更容易心有英雄夢

王小波說:一個人獨處荒島而且誰也不代表,就像魯濱遜那樣,也有尊嚴,可以很好地活著。這就是說,一個人即使生在黑暗裡,也有公平接受陽光的權利。

在動漫《哪吒》中,因為從出生那一刻就不被大家所認可,可是他依舊想要堅持自己,從始至終都不改變自己的規則,所以他的人生之路真是走得太不容易了。

有時候,你是真得不明白,人想要活得自我一點有什麼錯?難道只有把自己的人生復刻成與他人一樣,才能被認定為正常人嗎?

不,這樣的人生,我不要。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或許復刻一個一樣的人生,更容易在人群裡行走,但是這就註定你的人生將永遠不可能有翻盤的機會

哪吒在劇中雖然不被大家接受,但是世俗的偏見讓他漸漸明白:活得不一樣,才能認清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

當所有人都在質疑你、嘲笑你時,你越要勇敢地堅持自我,因為你不能把自己弄丟,這樣你才有可能成為自己心中大大英雄。

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說:一路上(旅途中)我都會發現從未想象過的東西,如果當初我沒有勇氣去嘗試看起來幾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還是個牧羊人而已。

哪吒堅持了自己是“魔童”,即便被所有人嘲諷,他也不願意卸掉自己的“壞”,他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心裡那僅存的美好。

劇中有一個場景,哪吒在面對被人排斥的情況下,被關在結界裡的他,獨自哼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這個場景看著真是令人心疼,別人眼中的他是壞的,可是他卻從來沒有害過一個人,他沒有辦法改變大家對他的認知,所以只好順應大家的評價,把自己囂張跋扈的一面展現於人前,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英雄夢在難以言說的孤獨下黯然成長。

所有人都說他很“壞”,那他就用這種“壞”點燃心底那個英雄夢。

這個世界的規則告訴我們:在艱難的生存環境裡生存的人,更懂得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因為比起那些在平凡中長大的孩子來說,那些被誤解的孩子更早地便懂得了出類拔萃的重要性,在別人給的壓力中,內心想要變強的慾望會更加地明顯。

越是敢於對抗外界的強勢,越是會具備對抗命運的強大靈魂,越是會懷有一顆對他人對自己的包容之心,內心就越會生生成一個英雄夢。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3、消除對孩子的成見,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英雄

心理學上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比起出類拔萃,與眾不同更容易被人記住;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比起管教,認可孩子就好比讓他得到了重大的獎勵。”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在世俗給的壓力下,哪吒依舊能夠保持自我,敢於接受自己的與眾不同,與他的父母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哪吒被大家認定為是“魔童”這件事上,被世俗所困擾的不只有哪吒,還有生他養他的父母,幸運的是,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

為了讓哪吒安然度過一生,哪吒的父母放下面子和身份,懇求百姓們不要再將言論加在孩子的身上,盡心盡力地守護著自己的孩子。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有人說: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心理態度、人格特質,在早期的親子互動中早已奠定了基礎。

深以為然。對於哪吒而言,父親不是大家眼中那個高高在上、受人尊敬的救世英雄,而是為了換他平安,而甘心替他渡雷劫的尋常父親;母親也會像其他孩子的母親一樣,在他不高興時,想盡辦法逗他開心。

在這種父母環境下成長的哪吒,才能靠著父母給予的愛,抵禦一切世俗的眼光,最終得到靈魂的救贖。

如果內心得到充足的愛,即使全世界背叛了你,你也一定能從負面影響中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功課屬於平常,而且行為舉止也比較緩慢,班上的其他同學都把他當成異類,就連他的語言老師也表達了自己的厭惡,並在班上公開罵他:愛因斯坦,你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

可是他的父母並沒有拋棄他,而是盡心盡力地啟蒙他,在父母的耐心引導下,愛因斯坦最終在世俗的不認可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每一個被世俗否定的孩子,在正確的引導下,都有成為英雄的潛質。

當我們消除對孩子的成見,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自己心中的英雄。

哪吒如此,愛因斯坦亦如此,每一個被誤解的孩子也如此。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你要相信,你的與眾不同終究會在某一天變成你的閃光點,成為被人仰望的驕傲。

在人生的這場冒險裡,即便被誤解被否定,你也要足夠堅定,用自己的武器守護好心中的夢,才能不枉此生。

願每一個孩子,在塵世走一遭,都能掙脫世俗的枷鎖,活成自己眼裡的光。

共勉!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嗨,你好,陌生人,謝謝你看到我。

這裡是麋鹿地鐵,一個聽你說心事的地方。

--麋鹿

"

文/麋鹿

從不拘泥於任何世俗凡人的眼光,我要奔向前方那光芒。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1、每一個大人,都曾在世俗的偏見裡掙扎過

現在最熱的動漫是什麼?

毫無疑問,是收穫超高評價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自它上映以來,短短几天便創造了國漫票房的記錄,同時刷新了動漫電影的多項記錄,目前的豆瓣評分已升至8.8分,要知道這是近30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動漫電影,其受歡迎程度完全超越了之前口碑炸裂的《大聖歸來》。

不過,說實話,在電影院看完《哪吒》後的第一反應不是特效有多燃,也不是場面又多熱血,因為單從特效方面來說,這部動漫與《大聖歸來》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有種照葫蘆畫瓢的感覺。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可為什麼《哪吒》能成為爆款動漫?

因為它有一種感染力,顛覆式的改編,刷新了大家對哪吒的刻板印象,劇中的每一個情節,都牽動著觀眾的心。

哪吒不再是那個一出場就手持火尖槍、腳踩風火輪,乾坤圈、混天綾加持在身的神童,而是大家眼中的魔童。

在陳唐關的百姓眼裡,他就是“洪水猛獸”,哪怕他也只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沒有任何作惡的能力,百姓依舊不願意接納他,要求將其立刻處死。

一出生就被貼上“與別人不同”的標籤,劇中的哪吒用自己的出生告訴大家:只要被貼上“魔童妖怪”的標籤,你的人生之路就註定在夾縫中艱難地前行。

現實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例子:只要你與大眾不同,便被定義為“異類”。

在這種環境下,有多少成年人是同劇中的哪吒一樣,在世俗的偏見裡艱難地生存著?

我相信,在影院觀影的孩子,對哪吒拍手叫好的同時,陪看的家長們紛紛黯然傷神,因為身為成年人我們懂得了那種不被接納、不被認可的委屈。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曾有過這些經歷:

小時候,在一群好好學習的孩子面前,你貪玩好鬧就是不懂事;

初中時,你跟老師開個玩笑、接個話,就會被指責不尊重老師;

高中時,你稍微有些發胖,就會被同齡人嘲笑......

大人們用成年人的口吻告訴你:你要活得與大家一樣。

可是沒人問你是否想要活得與大家一樣,你的想法根本不重要,只要你按照大人們認為對的路去走,就一定不會有錯。

只要你與大眾有所不同,那麼就一定會被定義為“異類”;只要沒有按照大眾既定的規則走完這一生,那麼你的人生就會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可以說,《哪吒》刷屏的背後,是成年人心中被隱藏的痛。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世俗定義著我們的人生,那種與生俱來的偏見,根本無法打破。

即便我們再努力想要守護最真實的自己,想要把最真實的那一面展現給別人看,依舊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就像劇中的哪吒說得那句話一樣: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你再怎麼移山都是白費力氣。

所以,每一個成年人最終都活成了別人眼中正確的樣子,為了被世俗所接受,他們選擇改變自己,而當初那些藏在心中的夢想便被悄悄地藏了起來,漸漸地被歲月蒙了塵。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2、被世俗所誤解的孩子,更容易心有英雄夢

王小波說:一個人獨處荒島而且誰也不代表,就像魯濱遜那樣,也有尊嚴,可以很好地活著。這就是說,一個人即使生在黑暗裡,也有公平接受陽光的權利。

在動漫《哪吒》中,因為從出生那一刻就不被大家所認可,可是他依舊想要堅持自己,從始至終都不改變自己的規則,所以他的人生之路真是走得太不容易了。

有時候,你是真得不明白,人想要活得自我一點有什麼錯?難道只有把自己的人生復刻成與他人一樣,才能被認定為正常人嗎?

不,這樣的人生,我不要。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或許復刻一個一樣的人生,更容易在人群裡行走,但是這就註定你的人生將永遠不可能有翻盤的機會

哪吒在劇中雖然不被大家接受,但是世俗的偏見讓他漸漸明白:活得不一樣,才能認清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

當所有人都在質疑你、嘲笑你時,你越要勇敢地堅持自我,因為你不能把自己弄丟,這樣你才有可能成為自己心中大大英雄。

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說:一路上(旅途中)我都會發現從未想象過的東西,如果當初我沒有勇氣去嘗試看起來幾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還是個牧羊人而已。

哪吒堅持了自己是“魔童”,即便被所有人嘲諷,他也不願意卸掉自己的“壞”,他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心裡那僅存的美好。

劇中有一個場景,哪吒在面對被人排斥的情況下,被關在結界裡的他,獨自哼唱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這個場景看著真是令人心疼,別人眼中的他是壞的,可是他卻從來沒有害過一個人,他沒有辦法改變大家對他的認知,所以只好順應大家的評價,把自己囂張跋扈的一面展現於人前,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英雄夢在難以言說的孤獨下黯然成長。

所有人都說他很“壞”,那他就用這種“壞”點燃心底那個英雄夢。

這個世界的規則告訴我們:在艱難的生存環境裡生存的人,更懂得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因為比起那些在平凡中長大的孩子來說,那些被誤解的孩子更早地便懂得了出類拔萃的重要性,在別人給的壓力中,內心想要變強的慾望會更加地明顯。

越是敢於對抗外界的強勢,越是會具備對抗命運的強大靈魂,越是會懷有一顆對他人對自己的包容之心,內心就越會生生成一個英雄夢。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3、消除對孩子的成見,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英雄

心理學上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比起出類拔萃,與眾不同更容易被人記住;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比起管教,認可孩子就好比讓他得到了重大的獎勵。”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在世俗給的壓力下,哪吒依舊能夠保持自我,敢於接受自己的與眾不同,與他的父母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哪吒被大家認定為是“魔童”這件事上,被世俗所困擾的不只有哪吒,還有生他養他的父母,幸運的是,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

為了讓哪吒安然度過一生,哪吒的父母放下面子和身份,懇求百姓們不要再將言論加在孩子的身上,盡心盡力地守護著自己的孩子。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有人說: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心理態度、人格特質,在早期的親子互動中早已奠定了基礎。

深以為然。對於哪吒而言,父親不是大家眼中那個高高在上、受人尊敬的救世英雄,而是為了換他平安,而甘心替他渡雷劫的尋常父親;母親也會像其他孩子的母親一樣,在他不高興時,想盡辦法逗他開心。

在這種父母環境下成長的哪吒,才能靠著父母給予的愛,抵禦一切世俗的眼光,最終得到靈魂的救贖。

如果內心得到充足的愛,即使全世界背叛了你,你也一定能從負面影響中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功課屬於平常,而且行為舉止也比較緩慢,班上的其他同學都把他當成異類,就連他的語言老師也表達了自己的厭惡,並在班上公開罵他:愛因斯坦,你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

可是他的父母並沒有拋棄他,而是盡心盡力地啟蒙他,在父母的耐心引導下,愛因斯坦最終在世俗的不認可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每一個被世俗否定的孩子,在正確的引導下,都有成為英雄的潛質。

當我們消除對孩子的成見,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自己心中的英雄。

哪吒如此,愛因斯坦亦如此,每一個被誤解的孩子也如此。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你要相信,你的與眾不同終究會在某一天變成你的閃光點,成為被人仰望的驕傲。

在人生的這場冒險裡,即便被誤解被否定,你也要足夠堅定,用自己的武器守護好心中的夢,才能不枉此生。

願每一個孩子,在塵世走一遭,都能掙脫世俗的枷鎖,活成自己眼裡的光。

共勉!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嗨,你好,陌生人,謝謝你看到我。

這裡是麋鹿地鐵,一個聽你說心事的地方。

--麋鹿

《哪吒》破10億:不甘被世俗定義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英雄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