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時光涼薄,少年不壽

文| 樂一狸

今年國慶檔又一部青春片上線,還取了個吊炸天的名字——《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從點映場過後的各大售票平臺看,首輪評分竟高達9分!

是什麼讓這部無流量演員、無套路劇情、無重金宣傳的“三無”電影,從眾多“融梗青春片”中脫穎而出呢?看過之後,只有一個字來作答:真。

這部講述上世紀90年代東北鋼鐵廠子弟的影片,從頭到尾散發著銳氣:沒有劈腿、墮胎、密友反目的老套劇情,反而推陳出新,將東北鋼廠子弟的青春時光還原得真實貼切,無論從人物造型、社會背景或代際人格中,都能清晰看到當時國企改制、南下撈金、黑幫鬥毆的真實面貌,並在後半段以改革開放的春風終結了一代人的迷惘與消沉。

影片以三段暗戀為線索:技校幫派女頭目楊北冰(卜冠今飾)始終對發小於一(劉暢飾)心懷“不軌”,卻在偶然中發現於一正暗戀著高年級的女神紫薇(李夢飾),身份詭祕的紫薇拒絕了於一,轉投當地社會大哥雷管(黃覺飾)的懷抱,而另一邊,閒散青年白宇宙(曲哲明飾)對楊北冰緊追不放。

幾個家世性格迥異的少年,借友情壯膽,相互陪伴、告白、被拒、鍥而不捨,最後在時代的終結與社會轉型中轟然離散,以撕心裂肺的死傷、以血流成河的復仇、以去意決絕的出走、以雜草叢生的退場。在人人為夢想搖旗吶喊時,你視青春如糞土;當你意識到生命滾滾流逝,你的青春額度早已透支。

《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時光涼薄,少年不壽

經典老歌《明天會更好》貫穿全片,代表著70年代末期那批年輕人對花花世界的探求與堅信,儘管他們無可選擇地降生於黑幫橫行、家教缺位的境遇,於誤解和偏見中野蠻生長。所有初生牛犢的熱情,被放在一個極速變革的時代中,人人自危卻都充滿鬥志。是新的時代浪潮,拯救了閉塞小城的年輕人,將他們從泡澡堂、約群架、混舞廳、醉酒曠課的頑喪中抽離出來,在大環境的激盪中重塑三觀、放眼世界、剖析自我。

於是那些不可救藥的“早戀”也逐漸顯出後勁:要以一切奮鬥,終結所有怠惰與黑暗。《明天會更好》為這群人的青春打上高光,成為一代人年輕時的脈搏和信仰:因為年輕,因為倚仗著日復一日的天明,所以他們敢在散場前重新追問夢想——該將人生置於自己喜歡的遠方,哪怕這追夢之旅要以分別為起點。

青春涼薄,少年不壽。恨天仇地的冒險家們終於告別了拘束他們的校園,等在前面的,是前人未曾經歷的新秩序:沒有鐵飯碗、沒有畢業分配,茫茫無形的未來在遠處招手。

他們懷揣夢想,各自起飛,遠航至遙遠世界的邊陲角落,卻從未正式告別——只是換一種方式,繼續守望著心中的愛與方向。千山萬水,苦渡重洋,每每想起當年那群夥伴,青春就似一片羽毛,在風中游旋十年,飄然而至,輕輕落在你我的肩上。

《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時光涼薄,少年不壽

電影落幕,拳拳赤誠如同鄉愁,迫使成年世界的我們灼灼自問:青春該如何總結陳詞呢?也許我們都一樣,都在青春最好時渾渾開銷著它,直到生命彼此交錯,互相映照出迥異的少年心路,我們才學會欣羨、珍存、回味。

真實、真情、真摯,讓《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在一眾商業片中顯得誠意十足。在我看來,本片若有9分好評,6分給紮實勤謹的製片團隊,2分給捨命飆戲的敬業演員,1分給勇氣可嘉的青年電影人——是這一批85後年輕人頂撞常規、靈活求變的創新精神,為國產青春片注入鮮活元素。

當你回望青春,發現行囊空無一物——那麼,電影將為你再現一場名為“青春”的主題夢境,將往日的愛與恨、血與肉、聚與散、心與夢全員集結,交織成一股颶風,刮過白茫茫的少年時代,讓震顫與熱淚來得猝不及防。

呼嘯過後,願所有的青春,都不會下落不明。


本文作者:樂一狸,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