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州自古產良木

雅處蜀之偏陬,東接邛嘉,西拊番藏,南襟六詔,北控諸羌,蓋巖疆也。虞夏時,為梁州之域,秦漢設立郡縣,至隋始置雅州。梁州之貢賦攸昭。雅雖崇山絕澗,而當聖明之世莫不物呈其秀,地獻其靈,以佑文明之運。物產多麩金、丹砂、雄黃、茶、五頂鬆、杪、楠、榿、柏、桐、杉、椿、桑之屬……

雅州自古產良木雅州自古產良木

故宮專家周京南左二在滎經考察楨楠

雅州自古多名木

據清代乾隆版《雅州府志》記載,雅州自古以來物產豐富。境內的雅安(今雨城)、名山、滎經、天全等地多產楠木良材,其中不乏參天大樹,學校、祠堂、寺廟等建築多采用這些上等木料。

《雅州通覽》記載:位於雅安市(今雨城)東的合江鄉境內張山村過去曾有一古楨楠樹,樹齡約1300年,樹高40米,冠幅43.5米,蓋地面積3.2畝,樹基圍11.16米,直徑3.55米。樹高15米處最大分枝胸圍2.03米,古樹盤生於長4米、厚3米、高2.5米的巨石之上,碩大樹根緊抱巨石伸入土中,山高樹大,十里可見。1960年冬,此樹突然枝枯葉落,1962年春夏之交復甦,枯枝吐翠,綠葉蔥蘢,亭亭如蓋,傳為美談。

據記載,張山村楨楠古樹樹基處原來保存有光緒八年(1882年)石碑,上面鐫刻《總崗山古大楨楠樹銘序》:

“總崗山雅安、名山、丹稜三邑交界處,古大楨樹特聞域內,古木幾歷數百春秋,兵燹斧鉞之災奚得免者,而古楠巋然獨存,豈偶然歟?山半有高士焉,張公印旻儒孝友為政,斯淡視名場。昔年曾有欲妄伐此樹者,張不以竊伐為嫌,反出資賙濟樵斧,故此樹猶存。”

“此樹周圍滿布鐵釘,有神話傳:嘉慶年間,本鄉有惡人張正川,強將此樹賣與嘉定(今樂山)船戶作舟。百姓不依,群起阻攔,惡人使同夥趕走鄉人,正執斧欲砍,霎時飛沙走石,天昏地暗,船戶目瞪口呆,只好作罷。船戶走後,張山村民積湊資金買回鐵釘300斤釘於樹基周圍,以避刀斧。自此後,人皆敬為神樹。”

1939年,川康科學考察團在西康境內考察時,著名攝影師孫明經來到滎經。他站在太湖寺內的巨大楠木樹下,摁下了相機的快門,記錄下太湖寺的楨楠林生長情況,他還拍攝下寺內藏經樓巧奪天工的楠木建築門、窗、櫺、壁精美雕刻。

雅州自古產良木

太湖寺精美的藏經樓 孫明經/攝

而千百年來,在漢源縣皇木鎮、永利彝族鄉一帶,廣泛傳說明清時曾大量採伐“皇木”。在漢源縣皇木鎮流傳著一個說法,就是從明永樂年間起,皇木鎮即有一條轉運“皇木”的線路,從二皇口、經挖斷山、大將軍槽、小將軍槽、巖窩口、皇口和深溪溝,直到大渡河。

《漢源縣誌》中有記載:明永樂四年(1406年),紫禁城籌建開始,朝廷集中了全國的著名工匠,前後調集了二三十萬農民軍和一部分衛軍,修建紫禁城的木料從四川、貴州、雲南等省的大山裡採辦。

《四川省漢源縣地名錄》記載:“皇木古為夷人之大堡子……明代建都城,因此處森林茂密,多產上等杉木、楠木等,被列為採伐地……所以稱為皇木廠。”

“乾隆五十八年,地壇望杆三根……崇慶州牧楊長森于越巂峨眉邊界夷地福基山,採辦杉木正木一根、副木三根、戧木十二根,仍委長森押運。行至山東丁憂。兗州府通判汪本中接運抵京,赴部交收。”

清代地方文獻也記錄,漢源縣皇木鎮曾經設木廠,專門採辦朝廷所需用木材。然而修建紫禁城和製作相關物件,為什麼會選擇到相距如此遙遠的漢源縣採伐樹木呢?

原來,西南地區植被茂盛,雨水充沛,這裡所產的木材木質堅硬,修建宮殿所需樹木以楠樹、杉樹等為主。而東北的木料以松樹為主,木質較為疏鬆。因此,經過比較,朝廷更喜歡選用西南地區的這些優質木料。

“西南川、貴、黔、粵饒楩楠大木。天生楠木,似專供殿庭楹棟之用。凡木多輪囷盤曲,枝葉扶疏,非杉、楠不能樹樹皆直,雖美杉亦皆下豐上銳,頂踵殊科,惟楠木十數丈餘既高且直。又其木下不生枝,直到木巔方散乾布葉,如撐傘然,根大二丈則頂亦二丈之亞,上下相齊,不甚大小,故生時軀貌雖惡,最中大廈尺度之用,非殿庭真不足以盡其材也。”明人王士性在《廣志繹》中記載,自古以來西南地區就多出產大木良材,而且數量之大、取之不盡。

事實上,早自漢、唐時代開始,四川就將地方特產多向朝廷進行貢賦。

《蜀故》一書中記載,“雅州府,在省西南三百三十里,東西距五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三百八十五里,轄五縣一州。控帶夷倮,南詔咽喉。西南六百三十里,即打箭爐、天全州、雅安縣,俱雍正七年復設。……唐時,蜀郡每年常貢。犍為部(今嘉州),貢麩金五兩。盧州部(今雅州),貢金、落雁木。”

雅州自古產良木

楠木是雅安千百年來出產的地方良材

採木營建紫禁城

“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未得,於焉躑躅。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既得,奉之如玉。木既得矣,材既美矣,皇堂成矣,皇圖鞏矣。”

《明史》則記載,“(永樂四年)秋閏月壬戌,詔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宮殿,分遣大臣採木於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山西”,紫禁城營建全面拉開序幕。

籌備經畫、造備磚瓦、疏浚河道……營建紫禁城之前,朝廷用了10多年時間來做大量的相關準備。

“明初,工役之繁,自營建兩京宗廟、宮殿、闕門、王邸。採木、陶甓,工匠造作,以萬萬計。所在築城、溶陂,百役具舉。迄於洪、宣,郊壇、倉庾尤未迄工。”

據《明史》食貨志載,“永樂四年,遣尚書宋禮如四川,侍郎古樸如江西,師逵、金純如湖廣,副都御史劉觀如浙江,僉都御史史仲成如山西。”採木工作開始如火如荼地進行。

永樂五年,至四川採木的工部尚書宋禮上奏,“有大木數株不藉人力一夕出天谷達於江”。消息傳來,永樂帝大喜,因為此前關於營建北京之事朝中歷來有異議,這一喜訊像是天降神諭,給永樂帝極大鼓舞。永樂帝即刻賜木所在山為神木山,並遣官前去以牲醴祭祀,於其處建祠立碑。

永樂十年十二月,工部尚書宋禮再度領命入蜀採木,此後蜀省一直承擔採木之役。

雅州自古產良木

1930年在水上運木的人們

《四川通志·木政》記載說:“明永樂四年詔建北京行宮,敕工部尚書河南宋禮督木,前後凡五入蜀。監察御史顧佐亦以採木至,而少監謝安在藺州石夾口採辦,親冒寒暑,播種為食,二十年乃還。”

原來,為了北京宮殿的營造,工部尚書宋禮曾前後五次入蜀採木,監察御史也親臨此地,而少監謝安更是長期駐紮於此,將二十年的時光投於採木事業。

《明太宗實錄》曾載,“(永樂十七年秋九月)辛酉,敕工部尚書宋禮曰,卿採材於蜀數年,殫竭心力,可謂勞矣,今材已足用,可回京。”

“初營建北京,凡廟社郊祀壇場宮殿門闕,規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壯麗過之。”“(十八年)冬十二月癸亥,北京郊廟宮殿成。”

永樂十九年夏四月,故宮剛建成不到四個月,“奉天”、“華蓋”、“謹身”三殿起火,十幾年的心血付之一炬。此後,各地又有采木,重新營紫禁城。正統五年(1440年),三殿復又建起。

明永樂帝動用全國的人力物力營建北京紫禁城,將各地良材彙集到京。其建築之樑、椽、枋、柱等皆以木製,所用木料皆是最上等之楠杉。然而可惜的是,歷整個明代,又多次被火災破壞。

建成,毀壞;培修,擴大……

數百年間,朝廷採辦木頭用於宮室建築,成為一部部傳世的經典史詩!

由於這些美木良材多生長在西南洪荒未闢之所,這些地方山險地陡,人尚且不得而入,採運更是困難,蜀民為此殞命者頗多。

雅州自古產良木

古代運送木材至京多從水路運輸圖為漂運木材的青衣江大渡河岷江三江交匯於樂山

採木歷程多艱辛

“採辦大木,丈八之圍,非取百年之物。深山窮谷,蛇虎雜居,毒霧常多,人煙絕少,寒暑飢渴,瘴癘死者無論矣。乃一木初臥,千夫難移,倘遇阻艱,必成傷殞。蜀民語‘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哀可知也。”

明代營建之事頗繁,每次採木,必以蜀省為重,當地官民多受影響,因此川人將“採木”與“用兵”並舉,稱為最為累人之役,地方文獻中專闢“木政”一節,以載其事。

明人王士性說,“木非難而採難,伐非難而出難,……上下山阪,大澗深坑,根株既長,轉動不易,遇坑坎處,必假他木抓搭鷹架,使與山平,然後可出。一木下山,常損數命”。

“五百人夫到此間,山溪險峻路難艱。官肯用心我用力,採辦木植早早完。”

“明時採木設廠,設有督木道一員。督木同知一員,專管錢糧。架長斧手,奉上司文招募來川。人夫系本地招募。架長看路廂,找廂者,即墊低就高,用木搭架,將木置其上,以為拽運之說也。斧手伐樹取材,穿鼻找筏,人夫拽運到河。用石匠打當路石,篾匠做纜子,鐵匠打斧頭,與一應使用器具。九月起工,二月止工,三月河水泛漲,難以找廂施工。先於七月內動人夫五十名尋茹纜皮堆集放於廂上,取其滑,以拽其木。每夫日支米一升,僱工銀六分。斧手架長日支米一升,僱工銀一錢。伐樹用三牲祭,初一十五用豬羊祭,其肉分給匠役人夫。督木同知將放出木頭赴督木道交割,招募水手放筏,差官押運到京。”

雅州自古產良木

抬木工人從山間搭建的木廂上走過 孫明經/攝

“一廠用斧手一百名,石匠二十名,鐵匠二十名,篾匠五名,找廂架長二十名。楠木一株長七丈,圍圓一丈二三尺者,用拽運夫五百名,其餘按丈尺減用。”

原來,大木採伐運輸的整個過程中,伐木一株需涉及諸多工種,囊括斧手、石匠、鐵匠、拽運夫、水手等各色人夫,運至京城還須有相關官員調度相協,可謂關聯甚廣。其間,從山中運出的一環最為艱鉅複雜,也最危險。

《明史·食貨志》謂,採木為“採造之事中最巨且難者”,其中的緣故在於堪中合式之木,往往產在深山密林、人跡罕到之處。伐且不易,而出山更難。除在山中拖、拉、挽、拽需找廂搭架以墊低就高外,木至溪流河道處又有難處,此時找廂搭架難以實施,木賴由溪澗河道運送,但溪澗水淺,亂石填阻,需待雨日水漲,木才得運出。

如果一般小溪的水量不能確保大木浮起,於是又有從下流築堤截壅之法,需蓄水至丈餘,大木才得浮起行進,“沿路安塘,十里一塘,一塘送一塘到大江。”

由於地形條件複雜多變,山中天氣陰晴、水枯水榮也把握不定,因此即便有上述種種技術,也不能保證伐運順利進行,而是常伴危險和不確定因素,加上產木之所有些在瘴癘毒霧之鄉,增加了採運的難度。

據《萬曆三十五年大木議》文獻記載,每年等到夏季傾盆大雨、河水泛漲之時,採辦木頭的民夫們開始順溪、順河、順江而下,“出夷都山流入蜀江”將木運出。

“照得楠杉大木,產在川貴湖廣等處,差官採辦,非四五年不得到……”明代《兩宮鼎建記》中記載說,一批大木自砍伐直至運抵京城,週期甚長。

“……水運之程,越歷江湖,逶迤萬里,由蜀抵京,恆以歲計。……(萬曆)二十五年起解頭運,二十六年到京;二十七年起解二運,二十九年到京……”

“永樂四年秋起夫,只今三載將何如。無貧無富總趨役,三丁兩丁皆走塗。山田雖荒尚貢賦,倉無餘粟機無布。前月山中去未回,縣檄匆忙更催去。去年拖木入蜀關,後困山裡天正寒。夫丁已隨瘴毒歿,存者始惜形神單。樨子多孤母多老,幾度臨門歸望早。夥伴還家始報音,遺骸已潤荒山草。官家役簿未除名,孤兒嫠婦仍登程。去年丁壯已損歿,今年孤弱知無生。君門如天多隔阻,聖主那知萬民苦。但聞木數已將完,王事雖勞莫懷土。”

詩中描述,自永樂四年承命採木以來,民夫備受其累,不僅農事耽擱、山田荒蕪,且被徵役夫多有歿於瘴毒而遺骸荒草者。

“京師神木廠所積大木,皆永樂時物。其中最巨者日樟扁頭,圍二丈外,臥四丈餘,騎而過其下,高可隱身,歲久風雨淋漓,已漸朽矣。”

據《眷明夢餘錄》載,故宮中曾經存放有巨大的原木,當時偃臥於地,其高可隱一人一騎,直徑不在2米以下。“大木自山中放出後,大多需輾轉運至長江,然後或經大運河,或沿海而上由塘沽遞送入京。”

如今,歷經多次修復建設的故宮仍然巍然屹立。它也見證著中國西南蜀地採伐、運輸巨木時那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故事。

轉載自雅安日報

記者:羅光德

雅州自古產良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