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是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此前我曾撰寫了《“南開大學之父”——嚴修(嚴範孫)》一文,以此祝賀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隨著南開大學100週年校慶日的日趨臨近,我似乎還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藉此時機再聊一聊南開大學早期的幾個學科創始人。

數學學科創始人——姜立夫

姜立夫(1890—1976)字立夫,浙江平陽人, 1919年6月以博士論文《非歐幾里得空間直線球面變換法》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初被私立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聘為教授,創辦了算學系(即數學系)並擔任系主任,南開數學系也是中國大學中第二個數學系,而此前只有北京大學設有數學系。

"

2019年是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此前我曾撰寫了《“南開大學之父”——嚴修(嚴範孫)》一文,以此祝賀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隨著南開大學100週年校慶日的日趨臨近,我似乎還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藉此時機再聊一聊南開大學早期的幾個學科創始人。

數學學科創始人——姜立夫

姜立夫(1890—1976)字立夫,浙江平陽人, 1919年6月以博士論文《非歐幾里得空間直線球面變換法》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初被私立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聘為教授,創辦了算學系(即數學系)並擔任系主任,南開數學系也是中國大學中第二個數學系,而此前只有北京大學設有數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

當時私立南開大學剛成立半年,數學系教授也只有姜立夫一人,他開設了高等微積分、立體解析幾何、投影幾何、複變函數論、高等代數、維空間幾何、微分幾何、非歐幾何等課程,除此之外他還要承擔理學院的公共數學課,教授初等和高等微積分課程,幾乎以一己之力包攬了數學系,其工作繁忙程度可想而知,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若干年之後,才有一定的改觀。

"

2019年是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此前我曾撰寫了《“南開大學之父”——嚴修(嚴範孫)》一文,以此祝賀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隨著南開大學100週年校慶日的日趨臨近,我似乎還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藉此時機再聊一聊南開大學早期的幾個學科創始人。

數學學科創始人——姜立夫

姜立夫(1890—1976)字立夫,浙江平陽人, 1919年6月以博士論文《非歐幾里得空間直線球面變換法》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初被私立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聘為教授,創辦了算學系(即數學系)並擔任系主任,南開數學系也是中國大學中第二個數學系,而此前只有北京大學設有數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

當時私立南開大學剛成立半年,數學系教授也只有姜立夫一人,他開設了高等微積分、立體解析幾何、投影幾何、複變函數論、高等代數、維空間幾何、微分幾何、非歐幾何等課程,除此之外他還要承擔理學院的公共數學課,教授初等和高等微積分課程,幾乎以一己之力包攬了數學系,其工作繁忙程度可想而知,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若干年之後,才有一定的改觀。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右二)與陳省身(左一)、吳大任(左二)等人合影

姜立夫在南開大學教學長達28年之久,直到1948年才離開了南開大學,堪稱是南開大學元老級教授,也是現代數學在中國最早的播種者和耕耘者,更是中國現代數學的先驅者和開拓者,其培養的學生劉晉年、江澤涵、申又棖、吳大任、陳省身、孫本旺等人都是中國最優秀的數學家,對中國現代高等數學教育的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化學學科創始人——邱宗嶽

邱宗嶽(1890—1975)名崇彥,以字行,浙江諸暨人,1920年6月獲得克拉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1年應張伯苓之邀到私立南開大學任教授並創建了化學系,南開化學系也是繼北京大學之後全國第二個化學系。

"

2019年是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此前我曾撰寫了《“南開大學之父”——嚴修(嚴範孫)》一文,以此祝賀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隨著南開大學100週年校慶日的日趨臨近,我似乎還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藉此時機再聊一聊南開大學早期的幾個學科創始人。

數學學科創始人——姜立夫

姜立夫(1890—1976)字立夫,浙江平陽人, 1919年6月以博士論文《非歐幾里得空間直線球面變換法》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初被私立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聘為教授,創辦了算學系(即數學系)並擔任系主任,南開數學系也是中國大學中第二個數學系,而此前只有北京大學設有數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

當時私立南開大學剛成立半年,數學系教授也只有姜立夫一人,他開設了高等微積分、立體解析幾何、投影幾何、複變函數論、高等代數、維空間幾何、微分幾何、非歐幾何等課程,除此之外他還要承擔理學院的公共數學課,教授初等和高等微積分課程,幾乎以一己之力包攬了數學系,其工作繁忙程度可想而知,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若干年之後,才有一定的改觀。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右二)與陳省身(左一)、吳大任(左二)等人合影

姜立夫在南開大學教學長達28年之久,直到1948年才離開了南開大學,堪稱是南開大學元老級教授,也是現代數學在中國最早的播種者和耕耘者,更是中國現代數學的先驅者和開拓者,其培養的學生劉晉年、江澤涵、申又棖、吳大任、陳省身、孫本旺等人都是中國最優秀的數學家,對中國現代高等數學教育的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化學學科創始人——邱宗嶽

邱宗嶽(1890—1975)名崇彥,以字行,浙江諸暨人,1920年6月獲得克拉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1年應張伯苓之邀到私立南開大學任教授並創建了化學系,南開化學系也是繼北京大學之後全國第二個化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邱宗嶽

1922年秋,南開大學在整合數學系、化學系和物理系的基礎上組建了理學院,由邱宗嶽兼任理學院第一任院長,由此成為南開大學理學院的奠基人。

化學系首屆學生只有4人,而邱宗嶽的教學是開拓性的,他相繼開設了定性分析、無機化學及實驗課、熱力學、理論化學、普通化學等課程,其教學極其認真,將複雜的學科理論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即使培養不出高水平的研究生,也要培養出更多合格的本科生。”

1923年,康奈爾大學有機化學碩士畢業的楊石先應邀到南開化學系任教,從此邱宗嶽與楊石先珠聯璧合共同開創了化學系,並撐起了化學系的一片天空,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化學方面的人才。

“七七事變”後,南開大學校園及建築被日本飛機轟炸焚燬,邱宗嶽負責留守南開大學,直到1938年才輾轉抵達昆明西南聯大,並始終堅守在教學第一線。

"

2019年是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此前我曾撰寫了《“南開大學之父”——嚴修(嚴範孫)》一文,以此祝賀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隨著南開大學100週年校慶日的日趨臨近,我似乎還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藉此時機再聊一聊南開大學早期的幾個學科創始人。

數學學科創始人——姜立夫

姜立夫(1890—1976)字立夫,浙江平陽人, 1919年6月以博士論文《非歐幾里得空間直線球面變換法》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初被私立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聘為教授,創辦了算學系(即數學系)並擔任系主任,南開數學系也是中國大學中第二個數學系,而此前只有北京大學設有數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

當時私立南開大學剛成立半年,數學系教授也只有姜立夫一人,他開設了高等微積分、立體解析幾何、投影幾何、複變函數論、高等代數、維空間幾何、微分幾何、非歐幾何等課程,除此之外他還要承擔理學院的公共數學課,教授初等和高等微積分課程,幾乎以一己之力包攬了數學系,其工作繁忙程度可想而知,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若干年之後,才有一定的改觀。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右二)與陳省身(左一)、吳大任(左二)等人合影

姜立夫在南開大學教學長達28年之久,直到1948年才離開了南開大學,堪稱是南開大學元老級教授,也是現代數學在中國最早的播種者和耕耘者,更是中國現代數學的先驅者和開拓者,其培養的學生劉晉年、江澤涵、申又棖、吳大任、陳省身、孫本旺等人都是中國最優秀的數學家,對中國現代高等數學教育的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化學學科創始人——邱宗嶽

邱宗嶽(1890—1975)名崇彥,以字行,浙江諸暨人,1920年6月獲得克拉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1年應張伯苓之邀到私立南開大學任教授並創建了化學系,南開化學系也是繼北京大學之後全國第二個化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邱宗嶽

1922年秋,南開大學在整合數學系、化學系和物理系的基礎上組建了理學院,由邱宗嶽兼任理學院第一任院長,由此成為南開大學理學院的奠基人。

化學系首屆學生只有4人,而邱宗嶽的教學是開拓性的,他相繼開設了定性分析、無機化學及實驗課、熱力學、理論化學、普通化學等課程,其教學極其認真,將複雜的學科理論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即使培養不出高水平的研究生,也要培養出更多合格的本科生。”

1923年,康奈爾大學有機化學碩士畢業的楊石先應邀到南開化學系任教,從此邱宗嶽與楊石先珠聯璧合共同開創了化學系,並撐起了化學系的一片天空,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化學方面的人才。

“七七事變”後,南開大學校園及建築被日本飛機轟炸焚燬,邱宗嶽負責留守南開大學,直到1938年才輾轉抵達昆明西南聯大,並始終堅守在教學第一線。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邱宗嶽

抗戰勝利後,邱宗嶽為南開大學延聘了物理有機化學家高振衡、金屬有機化學家王積濤、有機化學家陳天池、高分子化學家何炳林及農藥化學家陳茹玉等學界化學名家,使南開大學成為著名的化學教育基地,化學科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都是南開的品牌專業,邱宗嶽一生都為南開服務,可謂是元老級人物,也是南開大學的靈魂人物。

物理學科創始人——饒毓泰

饒毓泰(1891—1968)字樹人,江西臨川人,1922年6月以博士論文《關於水銀蒸汽的低壓弧光和它對熒光的影響》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2年8月被張伯苓聘為私立南開大學教授,親手創立了物理系並出任系主任。

"

2019年是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此前我曾撰寫了《“南開大學之父”——嚴修(嚴範孫)》一文,以此祝賀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隨著南開大學100週年校慶日的日趨臨近,我似乎還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藉此時機再聊一聊南開大學早期的幾個學科創始人。

數學學科創始人——姜立夫

姜立夫(1890—1976)字立夫,浙江平陽人, 1919年6月以博士論文《非歐幾里得空間直線球面變換法》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初被私立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聘為教授,創辦了算學系(即數學系)並擔任系主任,南開數學系也是中國大學中第二個數學系,而此前只有北京大學設有數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

當時私立南開大學剛成立半年,數學系教授也只有姜立夫一人,他開設了高等微積分、立體解析幾何、投影幾何、複變函數論、高等代數、維空間幾何、微分幾何、非歐幾何等課程,除此之外他還要承擔理學院的公共數學課,教授初等和高等微積分課程,幾乎以一己之力包攬了數學系,其工作繁忙程度可想而知,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若干年之後,才有一定的改觀。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右二)與陳省身(左一)、吳大任(左二)等人合影

姜立夫在南開大學教學長達28年之久,直到1948年才離開了南開大學,堪稱是南開大學元老級教授,也是現代數學在中國最早的播種者和耕耘者,更是中國現代數學的先驅者和開拓者,其培養的學生劉晉年、江澤涵、申又棖、吳大任、陳省身、孫本旺等人都是中國最優秀的數學家,對中國現代高等數學教育的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化學學科創始人——邱宗嶽

邱宗嶽(1890—1975)名崇彥,以字行,浙江諸暨人,1920年6月獲得克拉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1年應張伯苓之邀到私立南開大學任教授並創建了化學系,南開化學系也是繼北京大學之後全國第二個化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邱宗嶽

1922年秋,南開大學在整合數學系、化學系和物理系的基礎上組建了理學院,由邱宗嶽兼任理學院第一任院長,由此成為南開大學理學院的奠基人。

化學系首屆學生只有4人,而邱宗嶽的教學是開拓性的,他相繼開設了定性分析、無機化學及實驗課、熱力學、理論化學、普通化學等課程,其教學極其認真,將複雜的學科理論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即使培養不出高水平的研究生,也要培養出更多合格的本科生。”

1923年,康奈爾大學有機化學碩士畢業的楊石先應邀到南開化學系任教,從此邱宗嶽與楊石先珠聯璧合共同開創了化學系,並撐起了化學系的一片天空,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化學方面的人才。

“七七事變”後,南開大學校園及建築被日本飛機轟炸焚燬,邱宗嶽負責留守南開大學,直到1938年才輾轉抵達昆明西南聯大,並始終堅守在教學第一線。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邱宗嶽

抗戰勝利後,邱宗嶽為南開大學延聘了物理有機化學家高振衡、金屬有機化學家王積濤、有機化學家陳天池、高分子化學家何炳林及農藥化學家陳茹玉等學界化學名家,使南開大學成為著名的化學教育基地,化學科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都是南開的品牌專業,邱宗嶽一生都為南開服務,可謂是元老級人物,也是南開大學的靈魂人物。

物理學科創始人——饒毓泰

饒毓泰(1891—1968)字樹人,江西臨川人,1922年6月以博士論文《關於水銀蒸汽的低壓弧光和它對熒光的影響》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2年8月被張伯苓聘為私立南開大學教授,親手創立了物理系並出任系主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饒毓泰

當時能夠教授物理學的只有兩名教師,饒毓泰開設了普通物理學、力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等課程,所用教材均採用國外著名大學教材,並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他的課引人入勝,使所教學生受益匪淺且起點甚高,甚至其他系科的學生也都前來旁聽。

世界著名物理學大師吳大猷教授就是饒毓泰的得意弟子,吳大猷曾在回憶錄中這樣記述:“在南開大學四年中,隨饒師所習之物理學課程有大學物理、電磁學、近代物理、高等力學、光學、氣體運動論、高等電磁學等等,使我對近代物理學產生了濃厚之興趣。”

吳大猷於1933年6月以《電勢與原子光譜的問題》畢業論文獲得了密歇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這篇論文對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西博格教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西博格曾對吳大猷說:“之所以能夠獲得諾貝爾獎,應該歸功於你的論文。”由此可見吳大猷博士畢業論文的含金量。

吳大猷在西南聯大時期曾是楊振寧和李政道的老師,楊振寧的畢業論文《以群論討論多遠分子之振動》就是吳大猷幫助擬定的,由此確定了楊振寧一生的學術研究方向,而李政道被吳大猷親自推薦給世界物理大師費米教授,最終二人合作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19年是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此前我曾撰寫了《“南開大學之父”——嚴修(嚴範孫)》一文,以此祝賀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隨著南開大學100週年校慶日的日趨臨近,我似乎還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藉此時機再聊一聊南開大學早期的幾個學科創始人。

數學學科創始人——姜立夫

姜立夫(1890—1976)字立夫,浙江平陽人, 1919年6月以博士論文《非歐幾里得空間直線球面變換法》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初被私立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聘為教授,創辦了算學系(即數學系)並擔任系主任,南開數學系也是中國大學中第二個數學系,而此前只有北京大學設有數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

當時私立南開大學剛成立半年,數學系教授也只有姜立夫一人,他開設了高等微積分、立體解析幾何、投影幾何、複變函數論、高等代數、維空間幾何、微分幾何、非歐幾何等課程,除此之外他還要承擔理學院的公共數學課,教授初等和高等微積分課程,幾乎以一己之力包攬了數學系,其工作繁忙程度可想而知,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若干年之後,才有一定的改觀。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右二)與陳省身(左一)、吳大任(左二)等人合影

姜立夫在南開大學教學長達28年之久,直到1948年才離開了南開大學,堪稱是南開大學元老級教授,也是現代數學在中國最早的播種者和耕耘者,更是中國現代數學的先驅者和開拓者,其培養的學生劉晉年、江澤涵、申又棖、吳大任、陳省身、孫本旺等人都是中國最優秀的數學家,對中國現代高等數學教育的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化學學科創始人——邱宗嶽

邱宗嶽(1890—1975)名崇彥,以字行,浙江諸暨人,1920年6月獲得克拉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1年應張伯苓之邀到私立南開大學任教授並創建了化學系,南開化學系也是繼北京大學之後全國第二個化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邱宗嶽

1922年秋,南開大學在整合數學系、化學系和物理系的基礎上組建了理學院,由邱宗嶽兼任理學院第一任院長,由此成為南開大學理學院的奠基人。

化學系首屆學生只有4人,而邱宗嶽的教學是開拓性的,他相繼開設了定性分析、無機化學及實驗課、熱力學、理論化學、普通化學等課程,其教學極其認真,將複雜的學科理論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即使培養不出高水平的研究生,也要培養出更多合格的本科生。”

1923年,康奈爾大學有機化學碩士畢業的楊石先應邀到南開化學系任教,從此邱宗嶽與楊石先珠聯璧合共同開創了化學系,並撐起了化學系的一片天空,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化學方面的人才。

“七七事變”後,南開大學校園及建築被日本飛機轟炸焚燬,邱宗嶽負責留守南開大學,直到1938年才輾轉抵達昆明西南聯大,並始終堅守在教學第一線。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邱宗嶽

抗戰勝利後,邱宗嶽為南開大學延聘了物理有機化學家高振衡、金屬有機化學家王積濤、有機化學家陳天池、高分子化學家何炳林及農藥化學家陳茹玉等學界化學名家,使南開大學成為著名的化學教育基地,化學科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都是南開的品牌專業,邱宗嶽一生都為南開服務,可謂是元老級人物,也是南開大學的靈魂人物。

物理學科創始人——饒毓泰

饒毓泰(1891—1968)字樹人,江西臨川人,1922年6月以博士論文《關於水銀蒸汽的低壓弧光和它對熒光的影響》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2年8月被張伯苓聘為私立南開大學教授,親手創立了物理系並出任系主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饒毓泰

當時能夠教授物理學的只有兩名教師,饒毓泰開設了普通物理學、力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等課程,所用教材均採用國外著名大學教材,並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他的課引人入勝,使所教學生受益匪淺且起點甚高,甚至其他系科的學生也都前來旁聽。

世界著名物理學大師吳大猷教授就是饒毓泰的得意弟子,吳大猷曾在回憶錄中這樣記述:“在南開大學四年中,隨饒師所習之物理學課程有大學物理、電磁學、近代物理、高等力學、光學、氣體運動論、高等電磁學等等,使我對近代物理學產生了濃厚之興趣。”

吳大猷於1933年6月以《電勢與原子光譜的問題》畢業論文獲得了密歇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這篇論文對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西博格教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西博格曾對吳大猷說:“之所以能夠獲得諾貝爾獎,應該歸功於你的論文。”由此可見吳大猷博士畢業論文的含金量。

吳大猷在西南聯大時期曾是楊振寧和李政道的老師,楊振寧的畢業論文《以群論討論多遠分子之振動》就是吳大猷幫助擬定的,由此確定了楊振寧一生的學術研究方向,而李政道被吳大猷親自推薦給世界物理大師費米教授,最終二人合作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饒毓泰

饒毓泰從1922年8月至1929年8月在南開大學執教了七年,1929年8月獲得“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獎金資助,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波茨坦天文物理實驗室進修,從事原子光譜線的“倒斯塔克效應”的研究,1933年後長期執教於北京大學並擔任物理系主任及理學院院長。

歷史學科創始人——蔣廷黻

蔣廷黻(1895—1965)字授章,湖南邵陽人,1923年春以論文《英國勞工黨的外交政策》獲得哥林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夏回國出任南開大學教授並創建歷史系,可謂是南開歷史系創始人。

"

2019年是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此前我曾撰寫了《“南開大學之父”——嚴修(嚴範孫)》一文,以此祝賀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隨著南開大學100週年校慶日的日趨臨近,我似乎還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藉此時機再聊一聊南開大學早期的幾個學科創始人。

數學學科創始人——姜立夫

姜立夫(1890—1976)字立夫,浙江平陽人, 1919年6月以博士論文《非歐幾里得空間直線球面變換法》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初被私立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聘為教授,創辦了算學系(即數學系)並擔任系主任,南開數學系也是中國大學中第二個數學系,而此前只有北京大學設有數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

當時私立南開大學剛成立半年,數學系教授也只有姜立夫一人,他開設了高等微積分、立體解析幾何、投影幾何、複變函數論、高等代數、維空間幾何、微分幾何、非歐幾何等課程,除此之外他還要承擔理學院的公共數學課,教授初等和高等微積分課程,幾乎以一己之力包攬了數學系,其工作繁忙程度可想而知,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若干年之後,才有一定的改觀。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右二)與陳省身(左一)、吳大任(左二)等人合影

姜立夫在南開大學教學長達28年之久,直到1948年才離開了南開大學,堪稱是南開大學元老級教授,也是現代數學在中國最早的播種者和耕耘者,更是中國現代數學的先驅者和開拓者,其培養的學生劉晉年、江澤涵、申又棖、吳大任、陳省身、孫本旺等人都是中國最優秀的數學家,對中國現代高等數學教育的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化學學科創始人——邱宗嶽

邱宗嶽(1890—1975)名崇彥,以字行,浙江諸暨人,1920年6月獲得克拉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1年應張伯苓之邀到私立南開大學任教授並創建了化學系,南開化學系也是繼北京大學之後全國第二個化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邱宗嶽

1922年秋,南開大學在整合數學系、化學系和物理系的基礎上組建了理學院,由邱宗嶽兼任理學院第一任院長,由此成為南開大學理學院的奠基人。

化學系首屆學生只有4人,而邱宗嶽的教學是開拓性的,他相繼開設了定性分析、無機化學及實驗課、熱力學、理論化學、普通化學等課程,其教學極其認真,將複雜的學科理論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即使培養不出高水平的研究生,也要培養出更多合格的本科生。”

1923年,康奈爾大學有機化學碩士畢業的楊石先應邀到南開化學系任教,從此邱宗嶽與楊石先珠聯璧合共同開創了化學系,並撐起了化學系的一片天空,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化學方面的人才。

“七七事變”後,南開大學校園及建築被日本飛機轟炸焚燬,邱宗嶽負責留守南開大學,直到1938年才輾轉抵達昆明西南聯大,並始終堅守在教學第一線。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邱宗嶽

抗戰勝利後,邱宗嶽為南開大學延聘了物理有機化學家高振衡、金屬有機化學家王積濤、有機化學家陳天池、高分子化學家何炳林及農藥化學家陳茹玉等學界化學名家,使南開大學成為著名的化學教育基地,化學科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都是南開的品牌專業,邱宗嶽一生都為南開服務,可謂是元老級人物,也是南開大學的靈魂人物。

物理學科創始人——饒毓泰

饒毓泰(1891—1968)字樹人,江西臨川人,1922年6月以博士論文《關於水銀蒸汽的低壓弧光和它對熒光的影響》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2年8月被張伯苓聘為私立南開大學教授,親手創立了物理系並出任系主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饒毓泰

當時能夠教授物理學的只有兩名教師,饒毓泰開設了普通物理學、力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等課程,所用教材均採用國外著名大學教材,並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他的課引人入勝,使所教學生受益匪淺且起點甚高,甚至其他系科的學生也都前來旁聽。

世界著名物理學大師吳大猷教授就是饒毓泰的得意弟子,吳大猷曾在回憶錄中這樣記述:“在南開大學四年中,隨饒師所習之物理學課程有大學物理、電磁學、近代物理、高等力學、光學、氣體運動論、高等電磁學等等,使我對近代物理學產生了濃厚之興趣。”

吳大猷於1933年6月以《電勢與原子光譜的問題》畢業論文獲得了密歇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這篇論文對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西博格教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西博格曾對吳大猷說:“之所以能夠獲得諾貝爾獎,應該歸功於你的論文。”由此可見吳大猷博士畢業論文的含金量。

吳大猷在西南聯大時期曾是楊振寧和李政道的老師,楊振寧的畢業論文《以群論討論多遠分子之振動》就是吳大猷幫助擬定的,由此確定了楊振寧一生的學術研究方向,而李政道被吳大猷親自推薦給世界物理大師費米教授,最終二人合作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饒毓泰

饒毓泰從1922年8月至1929年8月在南開大學執教了七年,1929年8月獲得“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獎金資助,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波茨坦天文物理實驗室進修,從事原子光譜線的“倒斯塔克效應”的研究,1933年後長期執教於北京大學並擔任物理系主任及理學院院長。

歷史學科創始人——蔣廷黻

蔣廷黻(1895—1965)字授章,湖南邵陽人,1923年春以論文《英國勞工黨的外交政策》獲得哥林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夏回國出任南開大學教授並創建歷史系,可謂是南開歷史系創始人。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蔣廷黻

蔣廷黻親自構建了南開歷史系課程體系,他相繼主持開設了西洋通史、150年來之歐洲、英吉利通史、美利堅合眾國通史、近代歐洲經濟史、歐洲列強擴充他洲史、歐洲文藝復興及宗教改革史、歐洲外交史、中國外交史等課程,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南開歷史系偏於西方史學的學習和研究,這在其他大學歷史系是見不到的。

蔣廷黻的國學和西學學養深厚且知識淵博,並且極為擅長演說,因此其講課深受學生歡迎,致使南開大學歷史系名聲在外,成為中國大學中最好的歷史系之一,蔣廷黻在南開大學歷史系經營了六年,他迥異於中國傳統的治學方法,尤其重視口述歷史和社會調查的使用和推廣,並提倡歷史研究要重視原始檔案資料,可謂是開歷史研究風氣之先。

1928年羅家倫出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不久,延攬了一大批學有專長的著名教授,如歷史學家蔣廷黻、政治學家張奚若、蕭公權、哲學家馮友蘭、文學家朱自清、化學家張子高、地質學家翁文灝、數學家華羅庚等數十人,壯大了清華大學的教授隊伍。

"

2019年是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此前我曾撰寫了《“南開大學之父”——嚴修(嚴範孫)》一文,以此祝賀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隨著南開大學100週年校慶日的日趨臨近,我似乎還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藉此時機再聊一聊南開大學早期的幾個學科創始人。

數學學科創始人——姜立夫

姜立夫(1890—1976)字立夫,浙江平陽人, 1919年6月以博士論文《非歐幾里得空間直線球面變換法》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初被私立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聘為教授,創辦了算學系(即數學系)並擔任系主任,南開數學系也是中國大學中第二個數學系,而此前只有北京大學設有數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

當時私立南開大學剛成立半年,數學系教授也只有姜立夫一人,他開設了高等微積分、立體解析幾何、投影幾何、複變函數論、高等代數、維空間幾何、微分幾何、非歐幾何等課程,除此之外他還要承擔理學院的公共數學課,教授初等和高等微積分課程,幾乎以一己之力包攬了數學系,其工作繁忙程度可想而知,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若干年之後,才有一定的改觀。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右二)與陳省身(左一)、吳大任(左二)等人合影

姜立夫在南開大學教學長達28年之久,直到1948年才離開了南開大學,堪稱是南開大學元老級教授,也是現代數學在中國最早的播種者和耕耘者,更是中國現代數學的先驅者和開拓者,其培養的學生劉晉年、江澤涵、申又棖、吳大任、陳省身、孫本旺等人都是中國最優秀的數學家,對中國現代高等數學教育的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化學學科創始人——邱宗嶽

邱宗嶽(1890—1975)名崇彥,以字行,浙江諸暨人,1920年6月獲得克拉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1年應張伯苓之邀到私立南開大學任教授並創建了化學系,南開化學系也是繼北京大學之後全國第二個化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邱宗嶽

1922年秋,南開大學在整合數學系、化學系和物理系的基礎上組建了理學院,由邱宗嶽兼任理學院第一任院長,由此成為南開大學理學院的奠基人。

化學系首屆學生只有4人,而邱宗嶽的教學是開拓性的,他相繼開設了定性分析、無機化學及實驗課、熱力學、理論化學、普通化學等課程,其教學極其認真,將複雜的學科理論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即使培養不出高水平的研究生,也要培養出更多合格的本科生。”

1923年,康奈爾大學有機化學碩士畢業的楊石先應邀到南開化學系任教,從此邱宗嶽與楊石先珠聯璧合共同開創了化學系,並撐起了化學系的一片天空,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化學方面的人才。

“七七事變”後,南開大學校園及建築被日本飛機轟炸焚燬,邱宗嶽負責留守南開大學,直到1938年才輾轉抵達昆明西南聯大,並始終堅守在教學第一線。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邱宗嶽

抗戰勝利後,邱宗嶽為南開大學延聘了物理有機化學家高振衡、金屬有機化學家王積濤、有機化學家陳天池、高分子化學家何炳林及農藥化學家陳茹玉等學界化學名家,使南開大學成為著名的化學教育基地,化學科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都是南開的品牌專業,邱宗嶽一生都為南開服務,可謂是元老級人物,也是南開大學的靈魂人物。

物理學科創始人——饒毓泰

饒毓泰(1891—1968)字樹人,江西臨川人,1922年6月以博士論文《關於水銀蒸汽的低壓弧光和它對熒光的影響》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2年8月被張伯苓聘為私立南開大學教授,親手創立了物理系並出任系主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饒毓泰

當時能夠教授物理學的只有兩名教師,饒毓泰開設了普通物理學、力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等課程,所用教材均採用國外著名大學教材,並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他的課引人入勝,使所教學生受益匪淺且起點甚高,甚至其他系科的學生也都前來旁聽。

世界著名物理學大師吳大猷教授就是饒毓泰的得意弟子,吳大猷曾在回憶錄中這樣記述:“在南開大學四年中,隨饒師所習之物理學課程有大學物理、電磁學、近代物理、高等力學、光學、氣體運動論、高等電磁學等等,使我對近代物理學產生了濃厚之興趣。”

吳大猷於1933年6月以《電勢與原子光譜的問題》畢業論文獲得了密歇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這篇論文對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西博格教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西博格曾對吳大猷說:“之所以能夠獲得諾貝爾獎,應該歸功於你的論文。”由此可見吳大猷博士畢業論文的含金量。

吳大猷在西南聯大時期曾是楊振寧和李政道的老師,楊振寧的畢業論文《以群論討論多遠分子之振動》就是吳大猷幫助擬定的,由此確定了楊振寧一生的學術研究方向,而李政道被吳大猷親自推薦給世界物理大師費米教授,最終二人合作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饒毓泰

饒毓泰從1922年8月至1929年8月在南開大學執教了七年,1929年8月獲得“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獎金資助,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波茨坦天文物理實驗室進修,從事原子光譜線的“倒斯塔克效應”的研究,1933年後長期執教於北京大學並擔任物理系主任及理學院院長。

歷史學科創始人——蔣廷黻

蔣廷黻(1895—1965)字授章,湖南邵陽人,1923年春以論文《英國勞工黨的外交政策》獲得哥林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夏回國出任南開大學教授並創建歷史系,可謂是南開歷史系創始人。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蔣廷黻

蔣廷黻親自構建了南開歷史系課程體系,他相繼主持開設了西洋通史、150年來之歐洲、英吉利通史、美利堅合眾國通史、近代歐洲經濟史、歐洲列強擴充他洲史、歐洲文藝復興及宗教改革史、歐洲外交史、中國外交史等課程,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南開歷史系偏於西方史學的學習和研究,這在其他大學歷史系是見不到的。

蔣廷黻的國學和西學學養深厚且知識淵博,並且極為擅長演說,因此其講課深受學生歡迎,致使南開大學歷史系名聲在外,成為中國大學中最好的歷史系之一,蔣廷黻在南開大學歷史系經營了六年,他迥異於中國傳統的治學方法,尤其重視口述歷史和社會調查的使用和推廣,並提倡歷史研究要重視原始檔案資料,可謂是開歷史研究風氣之先。

1928年羅家倫出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不久,延攬了一大批學有專長的著名教授,如歷史學家蔣廷黻、政治學家張奚若、蕭公權、哲學家馮友蘭、文學家朱自清、化學家張子高、地質學家翁文灝、數學家華羅庚等數十人,壯大了清華大學的教授隊伍。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蔣廷黻

但在聘請蔣廷黻時頗費周折,羅家倫親赴天津三顧茅廬,甚至賴在蔣廷黻家不走,終於將蔣廷黻挖到了清華大學並擔任歷史系主任,美國著名漢學家費正清在清華做博士生研究時就是師從於蔣廷黻。

蔣廷黻在學界的優異表現,很快就引起高層的注意,蔣介石和汪精衛都曾約見過他,上世紀三十年代之初,學者從政曾成為一種潮流,蔣廷黻也開始棄教從政,曾出任駐蘇聯大使、駐聯合國常駐代表等職,從此學界少了一個優秀的歷史學家,實在是史學界的遺憾。

經濟學科創始人——何廉

何廉(1895—1975)字淬廉,湖南邵陽人,1926年初以《Income Tax Administr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論文獲得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何廉曾捨棄暨南大學高薪而就職於南開大學商科教授,主講經濟學、財政學、統計學和公司理財學等課程。

"

2019年是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此前我曾撰寫了《“南開大學之父”——嚴修(嚴範孫)》一文,以此祝賀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隨著南開大學100週年校慶日的日趨臨近,我似乎還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藉此時機再聊一聊南開大學早期的幾個學科創始人。

數學學科創始人——姜立夫

姜立夫(1890—1976)字立夫,浙江平陽人, 1919年6月以博士論文《非歐幾里得空間直線球面變換法》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初被私立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聘為教授,創辦了算學系(即數學系)並擔任系主任,南開數學系也是中國大學中第二個數學系,而此前只有北京大學設有數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

當時私立南開大學剛成立半年,數學系教授也只有姜立夫一人,他開設了高等微積分、立體解析幾何、投影幾何、複變函數論、高等代數、維空間幾何、微分幾何、非歐幾何等課程,除此之外他還要承擔理學院的公共數學課,教授初等和高等微積分課程,幾乎以一己之力包攬了數學系,其工作繁忙程度可想而知,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若干年之後,才有一定的改觀。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右二)與陳省身(左一)、吳大任(左二)等人合影

姜立夫在南開大學教學長達28年之久,直到1948年才離開了南開大學,堪稱是南開大學元老級教授,也是現代數學在中國最早的播種者和耕耘者,更是中國現代數學的先驅者和開拓者,其培養的學生劉晉年、江澤涵、申又棖、吳大任、陳省身、孫本旺等人都是中國最優秀的數學家,對中國現代高等數學教育的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化學學科創始人——邱宗嶽

邱宗嶽(1890—1975)名崇彥,以字行,浙江諸暨人,1920年6月獲得克拉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1年應張伯苓之邀到私立南開大學任教授並創建了化學系,南開化學系也是繼北京大學之後全國第二個化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邱宗嶽

1922年秋,南開大學在整合數學系、化學系和物理系的基礎上組建了理學院,由邱宗嶽兼任理學院第一任院長,由此成為南開大學理學院的奠基人。

化學系首屆學生只有4人,而邱宗嶽的教學是開拓性的,他相繼開設了定性分析、無機化學及實驗課、熱力學、理論化學、普通化學等課程,其教學極其認真,將複雜的學科理論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即使培養不出高水平的研究生,也要培養出更多合格的本科生。”

1923年,康奈爾大學有機化學碩士畢業的楊石先應邀到南開化學系任教,從此邱宗嶽與楊石先珠聯璧合共同開創了化學系,並撐起了化學系的一片天空,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化學方面的人才。

“七七事變”後,南開大學校園及建築被日本飛機轟炸焚燬,邱宗嶽負責留守南開大學,直到1938年才輾轉抵達昆明西南聯大,並始終堅守在教學第一線。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邱宗嶽

抗戰勝利後,邱宗嶽為南開大學延聘了物理有機化學家高振衡、金屬有機化學家王積濤、有機化學家陳天池、高分子化學家何炳林及農藥化學家陳茹玉等學界化學名家,使南開大學成為著名的化學教育基地,化學科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都是南開的品牌專業,邱宗嶽一生都為南開服務,可謂是元老級人物,也是南開大學的靈魂人物。

物理學科創始人——饒毓泰

饒毓泰(1891—1968)字樹人,江西臨川人,1922年6月以博士論文《關於水銀蒸汽的低壓弧光和它對熒光的影響》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2年8月被張伯苓聘為私立南開大學教授,親手創立了物理系並出任系主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饒毓泰

當時能夠教授物理學的只有兩名教師,饒毓泰開設了普通物理學、力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等課程,所用教材均採用國外著名大學教材,並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他的課引人入勝,使所教學生受益匪淺且起點甚高,甚至其他系科的學生也都前來旁聽。

世界著名物理學大師吳大猷教授就是饒毓泰的得意弟子,吳大猷曾在回憶錄中這樣記述:“在南開大學四年中,隨饒師所習之物理學課程有大學物理、電磁學、近代物理、高等力學、光學、氣體運動論、高等電磁學等等,使我對近代物理學產生了濃厚之興趣。”

吳大猷於1933年6月以《電勢與原子光譜的問題》畢業論文獲得了密歇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這篇論文對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西博格教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西博格曾對吳大猷說:“之所以能夠獲得諾貝爾獎,應該歸功於你的論文。”由此可見吳大猷博士畢業論文的含金量。

吳大猷在西南聯大時期曾是楊振寧和李政道的老師,楊振寧的畢業論文《以群論討論多遠分子之振動》就是吳大猷幫助擬定的,由此確定了楊振寧一生的學術研究方向,而李政道被吳大猷親自推薦給世界物理大師費米教授,最終二人合作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饒毓泰

饒毓泰從1922年8月至1929年8月在南開大學執教了七年,1929年8月獲得“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獎金資助,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波茨坦天文物理實驗室進修,從事原子光譜線的“倒斯塔克效應”的研究,1933年後長期執教於北京大學並擔任物理系主任及理學院院長。

歷史學科創始人——蔣廷黻

蔣廷黻(1895—1965)字授章,湖南邵陽人,1923年春以論文《英國勞工黨的外交政策》獲得哥林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夏回國出任南開大學教授並創建歷史系,可謂是南開歷史系創始人。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蔣廷黻

蔣廷黻親自構建了南開歷史系課程體系,他相繼主持開設了西洋通史、150年來之歐洲、英吉利通史、美利堅合眾國通史、近代歐洲經濟史、歐洲列強擴充他洲史、歐洲文藝復興及宗教改革史、歐洲外交史、中國外交史等課程,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南開歷史系偏於西方史學的學習和研究,這在其他大學歷史系是見不到的。

蔣廷黻的國學和西學學養深厚且知識淵博,並且極為擅長演說,因此其講課深受學生歡迎,致使南開大學歷史系名聲在外,成為中國大學中最好的歷史系之一,蔣廷黻在南開大學歷史系經營了六年,他迥異於中國傳統的治學方法,尤其重視口述歷史和社會調查的使用和推廣,並提倡歷史研究要重視原始檔案資料,可謂是開歷史研究風氣之先。

1928年羅家倫出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不久,延攬了一大批學有專長的著名教授,如歷史學家蔣廷黻、政治學家張奚若、蕭公權、哲學家馮友蘭、文學家朱自清、化學家張子高、地質學家翁文灝、數學家華羅庚等數十人,壯大了清華大學的教授隊伍。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蔣廷黻

但在聘請蔣廷黻時頗費周折,羅家倫親赴天津三顧茅廬,甚至賴在蔣廷黻家不走,終於將蔣廷黻挖到了清華大學並擔任歷史系主任,美國著名漢學家費正清在清華做博士生研究時就是師從於蔣廷黻。

蔣廷黻在學界的優異表現,很快就引起高層的注意,蔣介石和汪精衛都曾約見過他,上世紀三十年代之初,學者從政曾成為一種潮流,蔣廷黻也開始棄教從政,曾出任駐蘇聯大使、駐聯合國常駐代表等職,從此學界少了一個優秀的歷史學家,實在是史學界的遺憾。

經濟學科創始人——何廉

何廉(1895—1975)字淬廉,湖南邵陽人,1926年初以《Income Tax Administr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論文獲得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何廉曾捨棄暨南大學高薪而就職於南開大學商科教授,主講經濟學、財政學、統計學和公司理財學等課程。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何廉

1927年9月,在何廉倡導和主持下成立了“南開大學社會經濟研究委員會”,1934年又更名為“南開經濟研究所”,這是中國大學中第一個專門研究經濟學的研究機構,主要研究領域:一是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二是物價指數的編制;三是對工業化等現實經濟問題調查和研究,並主持了《經濟學名詞》的編撰。

1931年5月,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成立時由何廉出任院長,頗具領導才能的何廉勇於革新,並以其人格魅力聚攏了一個強大的教學陣容和研究群體,這其中就包括方顯廷、張純明、丁佶、王贛愚、李適生、陳序經、李卓敏、林同濟、林維英、袁賢能等人,可謂是名師薈萃,並出版了《經濟學原理》、《財政學》、《統計學》、《統計學之原理與方法》等經濟學方面的著作。

"

2019年是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此前我曾撰寫了《“南開大學之父”——嚴修(嚴範孫)》一文,以此祝賀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隨著南開大學100週年校慶日的日趨臨近,我似乎還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藉此時機再聊一聊南開大學早期的幾個學科創始人。

數學學科創始人——姜立夫

姜立夫(1890—1976)字立夫,浙江平陽人, 1919年6月以博士論文《非歐幾里得空間直線球面變換法》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初被私立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聘為教授,創辦了算學系(即數學系)並擔任系主任,南開數學系也是中國大學中第二個數學系,而此前只有北京大學設有數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

當時私立南開大學剛成立半年,數學系教授也只有姜立夫一人,他開設了高等微積分、立體解析幾何、投影幾何、複變函數論、高等代數、維空間幾何、微分幾何、非歐幾何等課程,除此之外他還要承擔理學院的公共數學課,教授初等和高等微積分課程,幾乎以一己之力包攬了數學系,其工作繁忙程度可想而知,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若干年之後,才有一定的改觀。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右二)與陳省身(左一)、吳大任(左二)等人合影

姜立夫在南開大學教學長達28年之久,直到1948年才離開了南開大學,堪稱是南開大學元老級教授,也是現代數學在中國最早的播種者和耕耘者,更是中國現代數學的先驅者和開拓者,其培養的學生劉晉年、江澤涵、申又棖、吳大任、陳省身、孫本旺等人都是中國最優秀的數學家,對中國現代高等數學教育的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化學學科創始人——邱宗嶽

邱宗嶽(1890—1975)名崇彥,以字行,浙江諸暨人,1920年6月獲得克拉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1年應張伯苓之邀到私立南開大學任教授並創建了化學系,南開化學系也是繼北京大學之後全國第二個化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邱宗嶽

1922年秋,南開大學在整合數學系、化學系和物理系的基礎上組建了理學院,由邱宗嶽兼任理學院第一任院長,由此成為南開大學理學院的奠基人。

化學系首屆學生只有4人,而邱宗嶽的教學是開拓性的,他相繼開設了定性分析、無機化學及實驗課、熱力學、理論化學、普通化學等課程,其教學極其認真,將複雜的學科理論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即使培養不出高水平的研究生,也要培養出更多合格的本科生。”

1923年,康奈爾大學有機化學碩士畢業的楊石先應邀到南開化學系任教,從此邱宗嶽與楊石先珠聯璧合共同開創了化學系,並撐起了化學系的一片天空,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化學方面的人才。

“七七事變”後,南開大學校園及建築被日本飛機轟炸焚燬,邱宗嶽負責留守南開大學,直到1938年才輾轉抵達昆明西南聯大,並始終堅守在教學第一線。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邱宗嶽

抗戰勝利後,邱宗嶽為南開大學延聘了物理有機化學家高振衡、金屬有機化學家王積濤、有機化學家陳天池、高分子化學家何炳林及農藥化學家陳茹玉等學界化學名家,使南開大學成為著名的化學教育基地,化學科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都是南開的品牌專業,邱宗嶽一生都為南開服務,可謂是元老級人物,也是南開大學的靈魂人物。

物理學科創始人——饒毓泰

饒毓泰(1891—1968)字樹人,江西臨川人,1922年6月以博士論文《關於水銀蒸汽的低壓弧光和它對熒光的影響》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2年8月被張伯苓聘為私立南開大學教授,親手創立了物理系並出任系主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饒毓泰

當時能夠教授物理學的只有兩名教師,饒毓泰開設了普通物理學、力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等課程,所用教材均採用國外著名大學教材,並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他的課引人入勝,使所教學生受益匪淺且起點甚高,甚至其他系科的學生也都前來旁聽。

世界著名物理學大師吳大猷教授就是饒毓泰的得意弟子,吳大猷曾在回憶錄中這樣記述:“在南開大學四年中,隨饒師所習之物理學課程有大學物理、電磁學、近代物理、高等力學、光學、氣體運動論、高等電磁學等等,使我對近代物理學產生了濃厚之興趣。”

吳大猷於1933年6月以《電勢與原子光譜的問題》畢業論文獲得了密歇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這篇論文對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西博格教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西博格曾對吳大猷說:“之所以能夠獲得諾貝爾獎,應該歸功於你的論文。”由此可見吳大猷博士畢業論文的含金量。

吳大猷在西南聯大時期曾是楊振寧和李政道的老師,楊振寧的畢業論文《以群論討論多遠分子之振動》就是吳大猷幫助擬定的,由此確定了楊振寧一生的學術研究方向,而李政道被吳大猷親自推薦給世界物理大師費米教授,最終二人合作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饒毓泰

饒毓泰從1922年8月至1929年8月在南開大學執教了七年,1929年8月獲得“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獎金資助,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波茨坦天文物理實驗室進修,從事原子光譜線的“倒斯塔克效應”的研究,1933年後長期執教於北京大學並擔任物理系主任及理學院院長。

歷史學科創始人——蔣廷黻

蔣廷黻(1895—1965)字授章,湖南邵陽人,1923年春以論文《英國勞工黨的外交政策》獲得哥林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夏回國出任南開大學教授並創建歷史系,可謂是南開歷史系創始人。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蔣廷黻

蔣廷黻親自構建了南開歷史系課程體系,他相繼主持開設了西洋通史、150年來之歐洲、英吉利通史、美利堅合眾國通史、近代歐洲經濟史、歐洲列強擴充他洲史、歐洲文藝復興及宗教改革史、歐洲外交史、中國外交史等課程,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南開歷史系偏於西方史學的學習和研究,這在其他大學歷史系是見不到的。

蔣廷黻的國學和西學學養深厚且知識淵博,並且極為擅長演說,因此其講課深受學生歡迎,致使南開大學歷史系名聲在外,成為中國大學中最好的歷史系之一,蔣廷黻在南開大學歷史系經營了六年,他迥異於中國傳統的治學方法,尤其重視口述歷史和社會調查的使用和推廣,並提倡歷史研究要重視原始檔案資料,可謂是開歷史研究風氣之先。

1928年羅家倫出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不久,延攬了一大批學有專長的著名教授,如歷史學家蔣廷黻、政治學家張奚若、蕭公權、哲學家馮友蘭、文學家朱自清、化學家張子高、地質學家翁文灝、數學家華羅庚等數十人,壯大了清華大學的教授隊伍。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蔣廷黻

但在聘請蔣廷黻時頗費周折,羅家倫親赴天津三顧茅廬,甚至賴在蔣廷黻家不走,終於將蔣廷黻挖到了清華大學並擔任歷史系主任,美國著名漢學家費正清在清華做博士生研究時就是師從於蔣廷黻。

蔣廷黻在學界的優異表現,很快就引起高層的注意,蔣介石和汪精衛都曾約見過他,上世紀三十年代之初,學者從政曾成為一種潮流,蔣廷黻也開始棄教從政,曾出任駐蘇聯大使、駐聯合國常駐代表等職,從此學界少了一個優秀的歷史學家,實在是史學界的遺憾。

經濟學科創始人——何廉

何廉(1895—1975)字淬廉,湖南邵陽人,1926年初以《Income Tax Administr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論文獲得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何廉曾捨棄暨南大學高薪而就職於南開大學商科教授,主講經濟學、財政學、統計學和公司理財學等課程。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何廉

1927年9月,在何廉倡導和主持下成立了“南開大學社會經濟研究委員會”,1934年又更名為“南開經濟研究所”,這是中國大學中第一個專門研究經濟學的研究機構,主要研究領域:一是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二是物價指數的編制;三是對工業化等現實經濟問題調查和研究,並主持了《經濟學名詞》的編撰。

1931年5月,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成立時由何廉出任院長,頗具領導才能的何廉勇於革新,並以其人格魅力聚攏了一個強大的教學陣容和研究群體,這其中就包括方顯廷、張純明、丁佶、王贛愚、李適生、陳序經、李卓敏、林同濟、林維英、袁賢能等人,可謂是名師薈萃,並出版了《經濟學原理》、《財政學》、《統計學》、《統計學之原理與方法》等經濟學方面的著作。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何廉與夫人餘舜芝合影

1936年以後,何廉也棄教從政,先後出任經濟部常務次長、經濟部農本局總經理、資源委員會代理主任、中央設計局副祕書長等職,1948年9月曾短暫代理南開大學校長,1949年1月舉家赴美,並在美國終老。

以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等人為代表的南開大學優秀學科創始人,幾乎都與一個叫凌冰的教授有關,正是此人遊說和動員了一大批留美學者到南開大學任教,併成就了南開大學歷史上的輝煌。

南開大學教務長——凌冰

凌冰(1891—1993)字慶藻,河南固始人,他從“南開學堂”走入“清華學校”,並從清華園赴美,先後在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克拉克大學留學並獲教育心理學博士學位,南開大學於1919年9月成立時,他被召回母校擔任教務長,正是由於凌冰的人格魅力,讓許多留美學者齊聚於其麾下,使南開大學甫一建立,就開始了高起點的辦學。

"

2019年是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此前我曾撰寫了《“南開大學之父”——嚴修(嚴範孫)》一文,以此祝賀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隨著南開大學100週年校慶日的日趨臨近,我似乎還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藉此時機再聊一聊南開大學早期的幾個學科創始人。

數學學科創始人——姜立夫

姜立夫(1890—1976)字立夫,浙江平陽人, 1919年6月以博士論文《非歐幾里得空間直線球面變換法》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初被私立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聘為教授,創辦了算學系(即數學系)並擔任系主任,南開數學系也是中國大學中第二個數學系,而此前只有北京大學設有數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

當時私立南開大學剛成立半年,數學系教授也只有姜立夫一人,他開設了高等微積分、立體解析幾何、投影幾何、複變函數論、高等代數、維空間幾何、微分幾何、非歐幾何等課程,除此之外他還要承擔理學院的公共數學課,教授初等和高等微積分課程,幾乎以一己之力包攬了數學系,其工作繁忙程度可想而知,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若干年之後,才有一定的改觀。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姜立夫(右二)與陳省身(左一)、吳大任(左二)等人合影

姜立夫在南開大學教學長達28年之久,直到1948年才離開了南開大學,堪稱是南開大學元老級教授,也是現代數學在中國最早的播種者和耕耘者,更是中國現代數學的先驅者和開拓者,其培養的學生劉晉年、江澤涵、申又棖、吳大任、陳省身、孫本旺等人都是中國最優秀的數學家,對中國現代高等數學教育的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化學學科創始人——邱宗嶽

邱宗嶽(1890—1975)名崇彥,以字行,浙江諸暨人,1920年6月獲得克拉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1年應張伯苓之邀到私立南開大學任教授並創建了化學系,南開化學系也是繼北京大學之後全國第二個化學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邱宗嶽

1922年秋,南開大學在整合數學系、化學系和物理系的基礎上組建了理學院,由邱宗嶽兼任理學院第一任院長,由此成為南開大學理學院的奠基人。

化學系首屆學生只有4人,而邱宗嶽的教學是開拓性的,他相繼開設了定性分析、無機化學及實驗課、熱力學、理論化學、普通化學等課程,其教學極其認真,將複雜的學科理論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即使培養不出高水平的研究生,也要培養出更多合格的本科生。”

1923年,康奈爾大學有機化學碩士畢業的楊石先應邀到南開化學系任教,從此邱宗嶽與楊石先珠聯璧合共同開創了化學系,並撐起了化學系的一片天空,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化學方面的人才。

“七七事變”後,南開大學校園及建築被日本飛機轟炸焚燬,邱宗嶽負責留守南開大學,直到1938年才輾轉抵達昆明西南聯大,並始終堅守在教學第一線。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邱宗嶽

抗戰勝利後,邱宗嶽為南開大學延聘了物理有機化學家高振衡、金屬有機化學家王積濤、有機化學家陳天池、高分子化學家何炳林及農藥化學家陳茹玉等學界化學名家,使南開大學成為著名的化學教育基地,化學科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都是南開的品牌專業,邱宗嶽一生都為南開服務,可謂是元老級人物,也是南開大學的靈魂人物。

物理學科創始人——饒毓泰

饒毓泰(1891—1968)字樹人,江西臨川人,1922年6月以博士論文《關於水銀蒸汽的低壓弧光和它對熒光的影響》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2年8月被張伯苓聘為私立南開大學教授,親手創立了物理系並出任系主任。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饒毓泰

當時能夠教授物理學的只有兩名教師,饒毓泰開設了普通物理學、力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等課程,所用教材均採用國外著名大學教材,並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他的課引人入勝,使所教學生受益匪淺且起點甚高,甚至其他系科的學生也都前來旁聽。

世界著名物理學大師吳大猷教授就是饒毓泰的得意弟子,吳大猷曾在回憶錄中這樣記述:“在南開大學四年中,隨饒師所習之物理學課程有大學物理、電磁學、近代物理、高等力學、光學、氣體運動論、高等電磁學等等,使我對近代物理學產生了濃厚之興趣。”

吳大猷於1933年6月以《電勢與原子光譜的問題》畢業論文獲得了密歇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這篇論文對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西博格教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西博格曾對吳大猷說:“之所以能夠獲得諾貝爾獎,應該歸功於你的論文。”由此可見吳大猷博士畢業論文的含金量。

吳大猷在西南聯大時期曾是楊振寧和李政道的老師,楊振寧的畢業論文《以群論討論多遠分子之振動》就是吳大猷幫助擬定的,由此確定了楊振寧一生的學術研究方向,而李政道被吳大猷親自推薦給世界物理大師費米教授,最終二人合作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饒毓泰

饒毓泰從1922年8月至1929年8月在南開大學執教了七年,1929年8月獲得“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獎金資助,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波茨坦天文物理實驗室進修,從事原子光譜線的“倒斯塔克效應”的研究,1933年後長期執教於北京大學並擔任物理系主任及理學院院長。

歷史學科創始人——蔣廷黻

蔣廷黻(1895—1965)字授章,湖南邵陽人,1923年春以論文《英國勞工黨的外交政策》獲得哥林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夏回國出任南開大學教授並創建歷史系,可謂是南開歷史系創始人。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蔣廷黻

蔣廷黻親自構建了南開歷史系課程體系,他相繼主持開設了西洋通史、150年來之歐洲、英吉利通史、美利堅合眾國通史、近代歐洲經濟史、歐洲列強擴充他洲史、歐洲文藝復興及宗教改革史、歐洲外交史、中國外交史等課程,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南開歷史系偏於西方史學的學習和研究,這在其他大學歷史系是見不到的。

蔣廷黻的國學和西學學養深厚且知識淵博,並且極為擅長演說,因此其講課深受學生歡迎,致使南開大學歷史系名聲在外,成為中國大學中最好的歷史系之一,蔣廷黻在南開大學歷史系經營了六年,他迥異於中國傳統的治學方法,尤其重視口述歷史和社會調查的使用和推廣,並提倡歷史研究要重視原始檔案資料,可謂是開歷史研究風氣之先。

1928年羅家倫出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不久,延攬了一大批學有專長的著名教授,如歷史學家蔣廷黻、政治學家張奚若、蕭公權、哲學家馮友蘭、文學家朱自清、化學家張子高、地質學家翁文灝、數學家華羅庚等數十人,壯大了清華大學的教授隊伍。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蔣廷黻

但在聘請蔣廷黻時頗費周折,羅家倫親赴天津三顧茅廬,甚至賴在蔣廷黻家不走,終於將蔣廷黻挖到了清華大學並擔任歷史系主任,美國著名漢學家費正清在清華做博士生研究時就是師從於蔣廷黻。

蔣廷黻在學界的優異表現,很快就引起高層的注意,蔣介石和汪精衛都曾約見過他,上世紀三十年代之初,學者從政曾成為一種潮流,蔣廷黻也開始棄教從政,曾出任駐蘇聯大使、駐聯合國常駐代表等職,從此學界少了一個優秀的歷史學家,實在是史學界的遺憾。

經濟學科創始人——何廉

何廉(1895—1975)字淬廉,湖南邵陽人,1926年初以《Income Tax Administr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論文獲得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何廉曾捨棄暨南大學高薪而就職於南開大學商科教授,主講經濟學、財政學、統計學和公司理財學等課程。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何廉

1927年9月,在何廉倡導和主持下成立了“南開大學社會經濟研究委員會”,1934年又更名為“南開經濟研究所”,這是中國大學中第一個專門研究經濟學的研究機構,主要研究領域:一是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二是物價指數的編制;三是對工業化等現實經濟問題調查和研究,並主持了《經濟學名詞》的編撰。

1931年5月,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成立時由何廉出任院長,頗具領導才能的何廉勇於革新,並以其人格魅力聚攏了一個強大的教學陣容和研究群體,這其中就包括方顯廷、張純明、丁佶、王贛愚、李適生、陳序經、李卓敏、林同濟、林維英、袁賢能等人,可謂是名師薈萃,並出版了《經濟學原理》、《財政學》、《統計學》、《統計學之原理與方法》等經濟學方面的著作。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何廉與夫人餘舜芝合影

1936年以後,何廉也棄教從政,先後出任經濟部常務次長、經濟部農本局總經理、資源委員會代理主任、中央設計局副祕書長等職,1948年9月曾短暫代理南開大學校長,1949年1月舉家赴美,並在美國終老。

以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等人為代表的南開大學優秀學科創始人,幾乎都與一個叫凌冰的教授有關,正是此人遊說和動員了一大批留美學者到南開大學任教,併成就了南開大學歷史上的輝煌。

南開大學教務長——凌冰

凌冰(1891—1993)字慶藻,河南固始人,他從“南開學堂”走入“清華學校”,並從清華園赴美,先後在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克拉克大學留學並獲教育心理學博士學位,南開大學於1919年9月成立時,他被召回母校擔任教務長,正是由於凌冰的人格魅力,讓許多留美學者齊聚於其麾下,使南開大學甫一建立,就開始了高起點的辦學。

姜立夫、邱宗嶽、饒毓泰、蔣廷黻、何廉、凌冰與早期的南開大學

凌冰夫婦與友人合影

凌冰不但成就了私立南開大學一段輝煌,也曾成就了國立河南大學一段輝煌歷史,但遺憾的是,他後來也是棄教從政,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凌冰的校友周恩來曾力邀他出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長,也被其婉言謝絕,凌冰長期留居於美國,儘管其盡享百歲高齡,但公眾還是對其人其事所知甚少,甚至連百度詞條上介紹的內容也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