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艦接連出事,美軍為何仍嘴硬稱不會在南海退縮?

南海 美國 海軍 武器 環球銳評 環球銳評 2017-08-29
軍艦接連出事,美軍為何仍嘴硬稱不會在南海退縮?

近來美國海軍的最大新聞莫過於撞船事件。一般來說,在發生如此多的惡性事故後,忙著進行反思和整改才是正道,可是美國的高級將領們好像罔顧這一常識,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特倫斯•奧肖納西近日表示,雖然美國軍艦近期發生了一系列事故,但是美國不會在南海行動上退縮。

軍艦接連出事,美軍為何仍嘴硬稱不會在南海退縮?

按照軍界和學界的看法,一般認為是幾大原因造成美海軍在最近一段時間內頻頻撞船:巡邏任務增加;疲勞駕駛導致違規操作增加;人員素質及訓練不足以應付海上覆雜情況。然而,筆者認為,這麼多事故的根源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美國的海洋霸權成本日益上升,但是海上力量卻處於相對衰退之中(其艦艇數量從冷戰期間590多艘的高峰下降至現在的276艘),二者之間形成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最後釀成接二接三的事故。

所以,最新發生的“麥凱恩”號驅逐艦在新加坡東部海域與一艘商船發生碰撞、造成10名美軍士兵喪生的悲劇不是第一起,也不會是最後一起。在此背景下,美軍高官依然嘴硬,表示不會在南海問題上退縮,顯然有著更深的考慮。

首先是向世界各國表達維護海洋霸權的決心。

美國是當今國際體系中的霸權國家,而這個霸權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對海洋的有效控制的基礎上的。南海是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戰略樞紐海域,更是世界海權戰略格局中的重要節點海域,美國向來對該海域高度重視。實際上,這次撞船的“麥凱恩”號驅逐艦就是在南海執行完不光彩的闖礁任務後被撞的。美國通過特倫斯•奧肖納西發表在南海地區絕不退縮的講話,其實是在向其他國家傳遞一個再明確不過的信號:儘管頻頻撞船,損失慘重,但是美國不在乎這些損失,維護海洋霸權的決心不變。

軍艦接連出事,美軍為何仍嘴硬稱不會在南海退縮?

其次是繼續其在海上遏制中國的戰略。

美國在冷戰後的地緣戰略目標,就是防止歐亞大陸出現一個威脅美國霸權地位的國家或國家集團。中國近年來綜合國力增長迅速,且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與美國迥異,儘管中國以和平發展的理念處理國際問題,卻被美國視為地緣政治競爭對手。為此,美國不惜為中國度身定製了空海一體聯合戰鬥概念。在該戰鬥概念中,美國聲稱:“當前,毋庸置疑,中國是惟一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會對美國的影響力及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力量投送帶來重大和持久威脅的國家。”由此可見美國對中國發展防禦力量、特別是海上防禦力量的忌憚。

南海是中國發展海權、建設海洋強國的關鍵海域。隨著近年來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的關係日益改善和密切,“一帶一路”倡議取得重大進展,美國開始有些坐臥不安,南海巡邏的強度大大增加,去年自稱南海航行700個艦日,即平均每天都有2艘軍艦在南海,這就是導致撞船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美軍高官的表態說明:儘管頻頻撞船,美國以軍事行動和軍事力量存在的高壓來遏制中國的戰略並沒有改變。

軍艦接連出事,美軍為何仍嘴硬稱不會在南海退縮?

最後是不放棄南海問題這個和中國打交道的籌碼。

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在與其他國家打交道時喜歡做交易,而做交易就需要籌碼。在他眼中,與中國這個美國最大的貿易對象打交道時,南海是一個很好的籌碼。因此即便發生撞船事故,美國也要繼續在南海的軍事行動,以便獲得讓美國在雙邊關係中佔據主動的戰略籌碼。

目前,“麥凱恩”號撞船事故已經過去,美國水兵的遺體也已經全部找到。然而事情還沒有結束。從奧肖納西將軍的講話看,美國還打算在這條維護霸權的路上繼續走下去。從長遠來看,美國海上霸權與其實力之間的矛盾將會激化,也許其最終爆發的節點已經不太遠。

(本文作者為“環球銳評”特約評論員)

歡迎發表評論,期待您的真知灼見!

小貼士

【長按點擊下圖“環球銳評”二維碼,存儲到手機,然後點擊微信掃一掃,選擇“從相冊選取二維碼”,再選中剛剛存下的的二維碼,即可瞬間訂閱“環球銳評”公眾號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