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鴻門宴”美防長來勢洶洶,我方該如何應對?

文/胡一刀

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會議“今天拉開帷幕,對中國來說,它有點像一年一度的”鴻門宴“,因為每次,美國都會糾集一幫馬仔,攻擊中國。但中國從來沒怵過,都是坦坦蕩蕩赴會。

今年尤其不同以往,參會的美國代理防長沙納漢,就是那個剛一上任就大喊三聲”中國、中國、中國“的沙納漢,據說想在香會上突出表現一下,早日去掉頭銜上的”代理“兩個字。

今年“新鴻門宴”美防長來勢洶洶,我方該如何應對?

而中國這邊,8年來首次派出以國防部長率隊的代表團,這規格令主辦方都很激動。這次香會上,除了中美防長各自都被安排一場大會發言外,中美防長將會舉行一場會晤。

中美防長會有怎樣的交鋒呢?世界很多人都屏住呼吸等待。

會議還沒開始,坊間就開始分析沙納漢會在哪幾個方向攻擊中國。

從美國媒體相關分析和知情人士透露的“小道消息”來看,沙納漢在6月1日上午的發言中,“主要突出在中國不斷在西太平洋—印度洋區域加強海上活動、提高軍事存在的背景下,要給美國印太戰略加入一些新的策略”。

今年“新鴻門宴”美防長來勢洶洶,我方該如何應對?

第一,美國人還是要藉著香格里拉對話會這個場合推動“印太戰略”。去年印度總理莫迪在香會上的發言,對“印太戰略”潑了一盆涼水。而且這一年來,印度與中國的關係持續不斷改善。這就讓“印太戰略”很尷尬了,但是美國人顯然不甘心讓它變成爛尾工程。

為了推行“印太戰略”,美軍太平洋司令部,都改成了“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如果真成了爛尾工程,別人不說,特朗普的面子也擱不住。

第二,針對中國在印太區域海上活動的色彩非常明顯。美國人不但在“國家戰略安全”報告中,把中國列為系統性風險,五角大樓出臺的《國防戰略報告》也是如此,其中提的最多的就是“中國艦船及飛機在印太海域表現得越來越活躍”。

而現在美國面臨的尷尬是,自己把攤子鋪得太大,而且把中國在印太海域的活動列為自己要限制的目標,所以搞得自己任務繁重。負責太平洋巡邏的第七艦隊已經嚴重超負荷運轉,去年就曾經發生多次嚴重撞船事件,船毀人亡。

第三,與中國進行軍事對抗的意味很濃。過去一年來,美國方面明顯提高了在南海搞所謂“自由航行”的頻率,另一方面,美國不斷高調宣揚中國在南海搞“軍事化”。但是,真正屢屢派遣艦機闖入南海,拉著盟友在南海搞演習,不都是美國人的“軍事化”舉動嗎?

今年“新鴻門宴”美防長來勢洶洶,我方該如何應對?

所以,這麼看,沙納漢曾經喊出“中國!中國!中國!”,這次“鴻門宴”肯定對中國不會降低調門。因為這位代理防長還想“轉正”呢,而現在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姿態仍是“極限施壓”,所以這位聽話的代理防長一定會予以配合。

例如,連特朗普極力要建邊界牆,議會不給錢,怎麼辦?也是借“緊急狀態”,讓沙納漢從國防經費裡拿出錢來建牆。

當然,美國人在今年的“鴻門宴”上可能會感受到東南亞國家對中國態度的變化。作為“鴻門宴”的地理位置上的東道主,新加坡曾經有一段時間跟中國鬧彆扭,現在已經“幡然悔悟”。

此外,輿論還關心,日本、歐洲這些美國的小兄弟,會不會在香會上幫腔煽風點火。

今年“新鴻門宴”美防長來勢洶洶,我方該如何應對?

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5月29日抵達新加坡訪問,與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舉行了雙邊會議。黃永宏在會後發出推文說,雙方答應將兩國國防交流和安全合作協議升級,增進兩軍的互動與交流。而且,兩軍在2020年還要舉行海上聯合演習。

而且,這次魏鳳和防長在訪問新加坡期間獲得高規格待遇,包括會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並在香格里拉對話會6月2日的會程中發表主題演講。這是自2011年以來中國首次派國防部長出席香會。

顯然,如果南海恢復平靜,美國的“被需要感”就會直線下降,它也少了推進“印太戰略”、加強地區軍事存在的最大抓手。這當然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鴻門宴”的另一個主辦方、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亞洲分部執行主任赫胥利 (Dr. Tim Huxley)急忙表態說,新加坡謀求增進與中國的關係,並不預示會降級與美國傳統的軍事合作關係。

今年“新鴻門宴”美防長來勢洶洶,我方該如何應對?

赫胥利

赫胥利說,“現在,新中關係對新加坡來說必不可少。與此同時,我認為新加坡不想完全依賴中國,不希望看到中國在經濟或者安全領域主導這個地區。因為這個原因,繼續幫助美國軍隊在東南亞地區活動對新加坡來說至關重要。”

其實,看看過去一段時間,美國海軍在南海搞“航行自由”的次數,你就能明白在南海,美國多麼不想被冷落。而在這方面,美國仍會極力地抹黑、指責中國。

美國軍艦最近一次闖南海是5月19日,當時驅逐艦“普雷貝爾”號(DDG-88)闖入我黃巖島12海里內,執行所謂“自由航行”任務。這是一個月來,美國第三次派遣“普雷貝爾”號赴南海水域執行挑釁任務:

今年“新鴻門宴”美防長來勢洶洶,我方該如何應對?

5月6日,美國海軍“普雷貝爾”號、“鍾雲”號驅逐艦曾擅自進入中國南海島礁鄰近海域。而4月28日,“普雷貝爾號”曾經闖入我赤瓜礁地區12海里內執行“挑釁”任務。這些闖入都遭到解放軍警告驅離。

但是,一個明顯趨勢是,進入2019年,美國海軍軍艦闖入南海顯然比以往頻繁得多。而且,五角大樓發佈的2019年度《中國軍力報告》宣稱,“雖然中國停止了在南中國海的填海造島活動,但是它繼續在南沙群島上實施軍事化,包括部署反艦、防空導彈系統”。

然而,這還不是最聳人聽聞的。

美國前太平洋艦隊情報部主任詹姆斯·法內爾不久前渲染稱,中國正在建造和籌備建造的航空母艦多達6艘,2015年到2018年中國建造的艦艇數量多達85艘,遠遠超過同期美國的22艘。中國也正在建造數量更多、性能更強的核潛艇。

今年“新鴻門宴”美防長來勢洶洶,我方該如何應對?

詹姆斯·法內爾

他預計,到2030年,中國海軍艦艇數量將多達560艘以上。

最離譜的是,他說“中國在南海修建了7個人工島,其中3個人工島嶼面積和珍珠港一樣大,可以容納航空母艦打擊群,還修建了長達三千米的飛機跑道。但我們很少看到媒體報道說,中國在南海建造了3個珍珠港。”

法內爾還斬釘截鐵地說,中國海軍將在未來10年內成為一支名副其實的全球性海軍力量,並對美國造成威脅。

在美國人眼裡,“中國控制南海只是第一步,拿下臺灣則是更大的目標”。

比如,法內爾渲染說,“如果你想一下中國的第一優先目標,就是拿下臺灣,這是中國‘崛起’和‘中國夢’的象徵。所以他們必須控制南海,阻擋美國海軍,也阻嚇美國在菲律賓發起軍事行動的可能性。”

正是在這種藉口之下,美國人除了向南海派出更多頻次的艦艇外,如今在臺灣海峽的穿行次數也越來越多。

今年“新鴻門宴”美防長來勢洶洶,我方該如何應對?

今年5月22日,美國第七艦隊“普雷貝爾”號驅逐艦,以及“迪爾”號補給艦(USNS Walter S. Diehl)穿行臺灣海峽。

這也是自2019年以來,美國第五次派遣軍艦航經臺灣海峽。 此前4次美國軍艦通過臺灣海峽分別是1月24日、2月24日、3月24日與4月28日,而每次美方都派遣至少兩艘軍艦出航。 美國自去年7月以來,便把派遣軍艦航經臺灣海峽作為慣例。

據美國太平洋艦隊公佈的數據顯示,從2007年以來到今年4月,美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共92次,其中最多的2次是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別為11次和12次。特朗普上臺後的前2年,美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年均只有4次,直到今年開始增加為每月一次。

但是,雖然2018年美艦穿越臺灣海峽只有3次,創2007年以來的新低,但從特朗普政府改變對臺軍售模式、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到簽署“臺灣旅行法”等種種措施來看,創下美國政府歷年之最,而且更強調從法律角度來強化美臺關係。

今年“新鴻門宴”美防長來勢洶洶,我方該如何應對?

這是我們必須加以警惕的,也是今後我們在臺海與美國人博弈可能上升的原因所在。

正因為如今“南海”和“臺海”兩大因素交織,中美防長同時參加香會,也成為外界關注的最大熱點之一。

據香會主辦機構稱,中美兩國防長在出席對話會期間計劃舉行雙邊非正式會談。這將是魏鳳和與沙納漢兩人作為兩國防長的首次面對面會談,也是2011年6月美國防長蓋茲與中國防長樑光烈在香會舉行會談後,首次上演香會中美防長會。

沙納漢在乘飛機飛往新加坡途中對隨行的美國媒體說,他與中國防長魏鳳和的會談時間不會很長,將討論兩國可以合作之處。至於那些他認為美國需要明確和坦率地討論的事情,雙方可以今後再談。

今年“新鴻門宴”美防長來勢洶洶,我方該如何應對?

沙納漢還說,他出席對話會主要是來聽別人怎麼說,並謀求增進盟友和夥伴關係。這麼看來,美中兩國高級官員互懟、在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激戰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當前,美國政府對中國進行極限施壓,在貿易政策和政治外交上,中美正在激烈地“掰手腕”。美國人很清楚,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要管控住軍事衝突風險。與中國這樣的大國陷入戰爭,這也絕對不是美國想要的。

美軍參聯會主席鄧福德上將說,中美兩國軍方都在努力,使得兩軍關係成為兩國關係的穩定力量。鑑於美中兩國軍事對抗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他希望能夠建立兩軍直接對話機制,以化解隨時可能發生的武力衝突。

今年“新鴻門宴”美防長來勢洶洶,我方該如何應對?

為什麼在“鴻門宴”開始之前,美國人的調門突然開始降下來了?

刀哥覺得,還是南海周邊國家及東南亞國家不希望中美髮生衝突,因為南海越穩定,地區發展環境就越好。亞太這片區域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經濟增長率最高的地方。而當兩頭大象格鬥時,它們腳下的草會被踩爛。“這個地區沒有其他國家願意看到美國和中國對打”。

根據香會主辦機構透露,中國防長魏鳳和將在6月2日的會議上,就中國在印太地區的角色發表“令人期待的”講話,並接受現場提問。一位正在新加坡香會現場的專家告訴刀哥,這背後體現出我們基於開放、積極融合國際社會的心態。

而且,按照香會的規則,只有防長級別的人才有更長時間的發言權,好像是1小時,而非防長級別的只有15分鐘。現在我們的南海建設已經擺在那,我們與周邊國家合作的態度也擺在那,我們有底氣向各方闡明自己的觀點和立場。

今年“新鴻門宴”美防長來勢洶洶,我方該如何應對?

對於美國,中國還是那個態度:我們希望對話,但也不害怕對抗。如果美方願意對話,中方會坐下來,既講 ‘禮’也講 ‘理’;如果美方選擇對抗,中方會站直腰桿,既奉勸,更奉陪。

美國人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鴻門宴”上的吵架、比音量誰更大,並不會改變對方的政策,也不會得到一個理想的結果。如果美國執意要在南海地區挑起對抗,那隻會在這個地區越來越不受歡迎。

文中圖片和材料來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