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新聞人的對話

穆青 焦裕祿 鄭州大學 人民的名義 光明網頭條號 2017-05-19

——追訪穆青足跡之蘭考行

光明網蘭考5月16日訊(記者丁豔) “這件事一直影響著我。直到我從政,直到我擔任縣委書記,後來擔任總書記,焦裕祿精神一直是一盞明燈。學習焦裕祿精神,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這是習近平總書記5月3日,五四青年節前夕考察中國政法大學時,深情回憶學習新華社記者穆青等撰寫的《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談及的感受。

2017年5月8日,由鄭州大學穆青研究中心、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聯合組織的“追訪穆青足跡,弘揚穆青精神”新聞教育實踐活動在蘭考啟動。來自兩所高校的18名師生從蘭考出發,開始為期5天的追訪之旅。

初夏微雨,風吹麥浪。五月的蘭考空氣中依舊飄著淡淡的泡桐花香。蘭陽湖畔,高樓林立。行走在蘭考縣城的道路上,已然感覺不到昔日的荒沙鹽鹼,貧窮落後。今天的蘭考已成為產業集聚、生態宜居、風清氣正、百姓富裕的地方。鄭大、暨大師生一行先後參觀了蘭考城市會客廳、蘭考縣展覽館、焦裕祿紀念園、毛澤東視察黃河紀念亭、蘭考四面紅旗紀念館、焦裕祿紀念林等地。在實地走訪蘭考四面紅旗之一的趙垛樓村時,村支書王建勝介紹道,“我們村以前是貧困村,經過扶貧工作,現在已找到致富之路。村民們種起了大棚哈密瓜、做花茶用的玫瑰花,以產業發展帶動致富。”師生們到大棚基地參觀,看到的是一個個架子上垂著的哈密瓜。“再過十幾天這些哈密瓜就成熟了,到時候就能賣個好價錢!”一村民在大棚裡興奮地說。

村裡有一個84歲高齡的退休老人,名叫趙培章。他深情回憶起和焦裕祿書記之間的故事:“秋天的雨水淹死了莊稼,困難之際,焦裕祿書記來到蘭考。當時呀,越是颳風下雨,書記就越是騎自行車到基層考察調研,與我們談如何脫貧,如何翻身,可是‘高明’吶,真是人民的好書記!”

焦裕祿幹部學院門前廣場中央有一棵參天桐樹,當地人稱之為“焦桐”,它是焦裕祿書記當年親手種下的。在廣場上,有一位老人正在躬著身子掃地。老人名叫魏善民,在此默默守護“焦桐”已經40多年了。當問及是什麼緣由讓他堅持這麼久,他說,“焦書記對我們蘭考人民有大恩,我們可不能忘了他,就想為他做點事!”焦裕祿是他們那一代的精神引領者,一直活在他們心中。

以人民的名義,始終如一

1965年時任新華社副社長穆青在深入蘭考採寫焦書記事蹟時,專程來到了焦裕祿曾經坐過的藤椅前,許久沒有說話,撫摸著藤椅扶手不停地落淚。最後,他說:“不把這篇文章寫好,那簡直是太對不起老百姓了。”穆青同志正是懷著對人民的敬畏之心,與人民群眾長期保持著血肉聯繫,才有了像《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這樣超越時空的新聞作品問世。

55年前的蘭考是一片飽受內澇、風沙、鹽鹼之苦的不毛之地,蘭考人民深陷苦難。在關乎蘭考人民前途命運之際,焦裕祿來到了蘭考。“苦戰三五年,改變蘭考面貌。不達目的,我們死不瞑目”,這是焦裕祿書記上任第一天時立下的誓言。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如今的蘭考已從一片白到一片青,從嚴重災荒到經濟騰飛,成為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

“他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穆青在《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報道中如是說。習近平總書記談起焦裕祿精神,多次強調:焦裕祿精神跨越時空,永遠不會過時,我們要結合時代特點不斷髮揚光大。

焦裕祿精神影響了無數國人,這種精神歷久彌新!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張晉升教授到訪蘭考後,感觸頗深。他說:“蘭考給我的震撼非常大,在我們的記憶當中,縣委書記焦裕祿帶領人民艱苦奮鬥。現在,蘭考有了這麼大的變化,焦裕祿精神確實產生了很大作用。”

親民愛民,焦裕祿情繫百姓;深入基層,穆青勿忘人民。因為人民,從未謀面的他們實現了精神對話。多次帶隊重走穆青路,到蘭考實地調研的鄭州大學穆青研究中心主任董廣安教授在參觀焦裕祿紀念林時動情地講到:“以人民的名義,焦裕祿書記殫精竭慮;勿忘人民,穆青先生始終如一,深入基層,與人民心連心,他是中國新聞界當之無愧的巨擘!”

在追訪穆青足跡中,師生們通過蘭考行,深入學習了穆青當年採寫焦裕祿報道的歷程,切身領悟到老一代新聞人的新聞理想和職業風範。只有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才能寫出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精品。

做人民的記者,紮根基層

在這次蘭考之行中,我們有幸採訪到了兩屆中國新聞獎獲得者、河南日報駐開封記者站站長童浩麟。童浩麟2011年以來一直在河南日報駐開封記者站,蘭考是他的關注地。他採寫的作品《火車站見證蘭考經濟變遷》被評為第23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這篇報道用一系列數字深度解讀了蘭考經濟的變遷。焦裕祿同志當年在蘭考工作時提出的“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宏偉願望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為了真實反映蘭考鉅變,童浩麟曾5個月內6次去蘭考,期間共採訪100多位蘭考幹部群眾,在壩頭鄉張莊村、三義寨鄉南馬莊、蘭考核心產業集聚區等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哪個鄉,哪個村負責人的電話,我張嘴就能說出來。”這是童浩麟長期紮根基層的“業績”。

巨大的榮譽之下是童浩麟紮根基層的工作態度和情繫群眾的工作作風。作為鄭州大學穆青研究中心主任董廣安教授的研究生,童浩麟深入研究穆青事蹟,對穆青精神有自己獨到的體悟。從事新聞行業以來,他始終堅持情繫百姓,紮根基層。工作頭10年,童浩麟走遍了河南省108個縣;駐站5年時間,開封400多條衚衕,他走了300多條;把20多名普通百姓的精彩故事搬上《河南日報》。

童浩麟的獲獎作品《火車站見證蘭考經濟變遷》,正是得益於他長期深入基層、紮實的採訪和深入思考。消息借鑑文學寫作中擬人的手法,讓蘭考火車站訴說蘭考經濟發展。全文894字,他用了46次數字,體現了蘭考鮮明的變化。文章大量使用官員、企業家、勞務輸出人員、當地就業農民等人物的話語,增強報道的真實感和畫面感。“深入,讓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生動的蘭考,”童浩麟說道,“蘭考這個因焦裕祿精神而富有的地方,更是我們新聞工作者取之不竭的新聞資源寶庫。”

在參觀蘭考四面紅旗紀念館時,童浩麟以一位新聞人的視角總結焦裕祿精神與穆青精神的共同點——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人民的感情。童浩麟談及他的採訪經歷,“去和農民聊天,和幹部聊天,聊著聊著就拉近了與他們的距離。”在去參觀趙垛樓村村委會的路上,童浩麟說道:“雖然我來過這裡太多次,但每一次都會有不一樣的體會。”這是一個新聞人的職業操守,也是一種把工作當做興趣的執著追求。“放下電腦,走向田間地頭,要始終和百姓零距離,那麼好新聞就會伸手可得。”這是童浩麟多年新聞採寫經驗的總結。

在談到現如今新聞學習時,童浩麟告誡“勿忘人民是穆青精神的核心,要對老前輩留下的思想進行傳承。”這也是他對廣大新聞學子的殷切希望。

薪火相傳,勿忘人民

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展活力的重要展現。在參觀蘭考四面紅旗紀念館後,同學們採訪焦裕祿後人的願望很是迫切。在被告知焦裕祿二女兒焦守雲女士正在嘉興宣講焦裕祿精神,而且近期都會在外地宣講時,同學們的臉上露出些許失望的神情。

“同學們,移動互聯時代,科技的發展為我們帶來了採訪方式的創新。在傳統的採訪手段不靈的情況下,咱們利用微信視頻連線也能達到同樣效果。”在董老師的協助下,同學們和焦守雲女士取得了聯繫。

視頻中的焦守雲女士一直微笑著,她結合自身體會,談到了青年的成長,“我父親經常說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影響了我一生,如同習總書記所說,我們在精神上應該有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在正確的道路上向前走。青年人在成長過程中一定要有積極向上的態度,學習的榜樣。”

對青年新聞學子來說,向老一輩新聞工作者學習,是成長的必修課。在蘭考紀念館裡,1990年習近平主席在福州晚報刊登的《念奴嬌·追思焦裕祿》懸掛在展牆上,旁邊就是穆青先生髮表於人民日報的文章《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看到這一幕,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李佳感嘆到:“優秀的新聞稿件是在田間地頭的採訪中得來的,焦裕祿是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穆青老前輩也是我們新聞學子學習的好榜樣!”

穆青先生對人民的感情是真摯的,是發自內心深處的,他願意與老百姓一道下地幹活,拉著老百姓聊天。他長期把根深深地紮在人民群眾之中,和人民群眾血脈相連,息息相通。

在活動即將結束時,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王蒙說:“這次追訪穆青足跡的蘭考之行收穫頗豐。我們定會追隨穆青精神,結合時代特點,不斷髮揚光大!”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這是一代共產黨人的精神寫照;勿忘人民,紮根基層,這是一代新聞人的思想堅守。“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年輕的新聞學子應沿著穆青老前輩的足跡,傳承弘揚新聞人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