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人夫婦心太軟,無奈的善舉竟改變了兩家人的命運(民間故事)

民俗 西瓜 故事 河西醉客講故事 2018-12-14

文福是個普普通通的莊稼漢,家裡有祖傳的十畝薄田,夫婦倆辛勤耕作,一家人小日子還算過得安穩。

這一日黃昏時分,文福吃過晚飯,照常來到瓜棚看瓜。今年種了兩畝瓜,如今陸續成熟了,難免會引來一些眼饞的人偷摘,不看著點是不行的。

農人夫婦心太軟,無奈的善舉竟改變了兩家人的命運(民間故事)

文福剛上了地埂,下意識向瓜田裡掃了一眼,猛然發現,對面的地頭有一個人影,似乎正在那兒埋頭吃瓜呢!文福心中氣惱:你看你看,我就回家吃個飯的功夫,果然就來了偷瓜賊!

他順手操起瓜棚邊的一根棍子,輕手輕腳向著那個人走去。其實他並不是想打人,拿個棍子無非為了壯膽。走近一看,那偷瓜者原來是一個年逾花甲的老人,身形消瘦,長著一大把白花花的鬍鬚,正在抱著半個西瓜啃呢。

老頭看見文福,慌忙放下西瓜,驚恐的眼神瞅了瞅文福手中的棍子,顫聲道:掌櫃的啊,請你千萬不要打我!我實在是又餓又渴,忍不住吃了你的瓜。

文福嘆口氣道:唉,你吃吧,我不會打你的,吃完了趕快走吧,你也這麼大年紀了!

老頭感激道:謝謝你啊掌櫃的,你可真是個好人!

老頭吃完瓜,在衣兜裡摸索了半天,摸出兩個銅錢道:掌櫃的啊,這是我給你的瓜錢,我不能白吃你的。

文福道:老人家,我不收你的錢。只是我想不明白,你也這麼大年紀了,為什麼不在家好好待著,非要出來這樣呢?

老頭嘆口氣道:唉,我沒有家,我是個四處流浪的孤老頭子。

文福道:你沒有子女嗎?

老頭眼神茫然道:有啊,我有兩個兒子呢!

文福吃驚道:你有兩個兒子,為何還要出來流浪?

老頭眼裡蒙上一層渾濁的淚水,聲音悽楚道:唉,說來話長!既然掌櫃的好心問起來了,我便說一下吧。

老頭講道:

“我原本家裡也還不錯,也有十來畝田地。我老兩口辛苦養育了兩個兒子,先後把他們都送進了私塾學堂。然而大兒子生性頑劣,私塾先生也不願意教他,他上了不到兩年便自己輟學回家了。小兒子自幼聰明伶俐,學習也比較上心,所以我老兩口就對小兒子寄予厚望。小兒子果然爭氣,五年前考上了秀才。

大兒子成年以後,我便託媒給他娶了媳婦,心想只要小兒子將來能夠考個功名,以後家裡這點家產就都是大兒子的了。誰知大兒子氣量狹小,又加上娶來的媳婦也是個刁蠻不通情理的,總說我老兩口偏向小兒子,把家裡的錢都花在小兒子上學了。兩年前,小兒子要去省城趕考,我把家裡僅有的二十兩積蓄給了小兒子,大兒子和兒媳便越發地忿忿不平了。

誰能料到啊,我小兒子趕考這一去,竟然從此杳無音信!聽外面傳來的消息,說是南部山區土匪橫行,我兒子可能讓土匪給搶劫殺害了,誰知道是不是真的啊?若真是那樣,這老天可真是瞎了眼了!我老伴兒等不到小兒子的消息,整日憂愁,一病不起,我那不通人性的大兒子和大媳婦,不但不掛念弟弟,反而心痛那二十兩銀子,整日裡冷言冷語。我老伴兒憂憤交加,不久便撒手西去了。

我之前身體還是很不錯的,地裡的啥活都能幹。自從小兒子走失,老伴去世,我的身體骨一下子不行了,地裡的活不能幹了,大兒子兩口子越發看我不順眼。之前老伴活著的時候,我還能吃一口熱湯飯,等到老伴兒去世後,我連一口熱湯飯都難得吃到了。

後來有一天,他們兩口子去地裡幹活,我守在家裡,不小心丟失了一隻下蛋母雞,兒媳便不依不饒,整整數落我大半日,罵我是吃閒飯不中用的老東西,讓我立刻滾出家門。我氣急之下,恨不得找個草繩立刻吊死算了,可是我又掛念小兒子,或許他還活在人世呢!再說了,人越老越怕死,好死不如賴活著吧。但是那個家裡我是再也呆不下去了,所以我出來四處流浪,就算餓死凍死也罷,強如整日受他們的窩囊氣!”

文福聽著老頭的訴說,看著他老淚縱橫的悽慘樣子,不由得怒火中燒道:天下竟然有如此可惡的不孝之子!老人家,你為何不去告官?

老頭搖搖頭道:告什麼官啊,他畢竟是我的兒子啊!何況我還心疼我的小孫子呢!

文福道: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只是,你這樣子流浪到什麼時候啊?可惜我現在也幫不了你什麼。我這裡有幾個銅錢,你拿去吧,好賴也能吃幾頓飽飯。

老頭趕忙搖頭道:不不,不能啊!我連你的瓜錢都沒有給,怎麼還好意思再拿你的錢呢?

文福說:老人家你就拿著吧,如今既然我知道了你的情況,多少幫你一點才能心安。

老頭含淚道:掌櫃的啊,你可真是個少見的大好人啊!你的錢我就不拿了,但是······我有一事相求,只是不好開口啊!

文福疑惑道:老人家你說吧,我看能為你幫點什麼?

老頭難為情道:我看你這瓜地啊,的確需要有一個人看著,你能不能讓我來給你看瓜呢?你放心好了,我不會偷你的瓜吃,我只要能住在你的瓜棚裡,有個藏身之地便可以了。

文福一愣道:老人家啊,我倒不是怕你吃瓜,就你一個老人家能吃多少呢?只是我家中也不寬裕,沒辦法給你工錢啊。

老頭道:只要你能好心收留我,我還要什麼工錢啊?我只求有個藏身之地便好,若是你家裡有什麼殘湯剩飯的能給我一口,那更是感激不盡了!

文福蹙眉想了片刻道:唉,我回去跟我媳婦商量一下吧,畢竟要多一口人吃飯,這可不是個小事兒。

老頭滿懷期望道:那是啊,這樣的事兒一定要和你媳婦商量才行。

天色已晚,文福不忍心讓老頭露宿在外,就讓他住進了自己的瓜棚。

次日一早,文福回到家裡,向老婆說起此事,老婆立刻反對道:那怎麼行啊?多一口人吃飯倒不是大事兒,可他要是有個病病痛痛、三長兩短的,你要給他養老送終麼?

文福道:唉,理是這麼個理,可是那老頭真是可憐,我不忍心回絕他啊!

老婆氣惱道:得得得,我就知道你這人面情比那豆腐還軟!那好吧,我去跟他說。

文福的老婆嘴上這麼說著,還是給老頭找了兩件文福的舊衣服,來到了瓜棚裡。可是誰知她的面情比文福還軟,聽了那老頭的遭遇之後,不由得淚水漣漣,當場答應讓這老頭看瓜了。老頭不由得喜出望外,熱淚盈眶,連連說今兒個真是遇見菩薩了!

自此以後,老頭正式在瓜棚裡住了下來。文福不用看瓜了,只是每天給老頭送來三餐飯,他們吃啥就給老頭吃啥。老頭的日子過得安穩了,身子骨竟然一天天好起來,不但把兩畝瓜田看護得好好地,而且主動幫著文福做這做那,看完瓜田看麥田,看完麥田又平田整地,得空便帶著文福的小兒玩耍,一來二去竟成了他家的一個好幫手。老頭姓魏,文福兩口子便一直稱他為“魏老爹”,如同一家人一般。

農人夫婦心太軟,無奈的善舉竟改變了兩家人的命運(民間故事)

村上的人看到文福夫婦收留了一個老頭,也是見怪不怪。只因這兩口子是出了名的好心,往常只要遇到來村裡來乞討的,多少都是要給一點的,接濟村裡孤寡老人也是常有的事。至於他們對父母的孝順,更是有口皆碑,只可惜子欲養而親不待,文福的爹孃之前都已經順壽而終了。

俗話說"人上十個,鱉疙瘩幾個",村裡人對文福的做法說啥話的都有。有人說他自己的爹沒有養夠又撿了個爹,也有人說他撿了個不花錢的老長工。但是文福兩口子聽見了只是笑笑,他們已經想好了,大不了將來搭進去一副棺材板兒,只要圖個良心安寧便好。

一晃兩三年過去了,魏老爹一直都是健健康康的,輕易連個風寒感冒都沒有。可是有一天早上,他突然渾身發熱,臥床不起。

他把文福兩口子叫到床前道:侄子侄媳啊,我這把老骨頭看來是不行了!昨夜我做了個夢,夢見我小兒子做了大官,抬著八抬大轎來接我了。夢是反的啊,估計我小兒子早已不在陽世,如今要接我到那邊去了。我去了也好,免得再拖累你們了,只是臨終了還得給你們添麻煩。我的床底下有個破棉襖,裡面藏著幾兩碎銀子,是我之前存下的棺材板兒錢,煩請你們給我做個薄棺材,將來把我埋一下。我這輩子欠你們的恩情太多,只能來世再報了!

文福含淚道:魏老爹啊,你胡說什麼啊?我看你就是一般的風寒之症,沒啥大礙的。你好好兒地歇著,我去給你請個郎中來。

文福不聽魏老爹勸阻,轉身便去鎮上請郎中。半個時辰後,文福請了郎中回來,一進巷口,突然傻了眼!只見自家門口圍了好多村鄰,旁邊竟然停著兩頂綠呢大轎!

文福慌亂地撥開人群,進了院子,只見魏老爹的小屋前站著幾個身著官服的人。他又衝進屋子,只見有一個身著官服的年輕人跪在床前,一邊痛哭流涕,一邊替魏老爹擦拭眼淚。

魏老爹看到文福進來,立刻對那年輕官員道:鈞兒啊,快看,那就是爹的恩人文大哥,快快轉過去給他磕頭!

那年輕人起身轉過來,看了一眼文福,撲通跪倒在地,連連叩頭道:恩公在上,請受晚生一拜!

文福趕忙扶起年輕人道:你是魏老爹的小兒吧?這可真是太好了!我是一個草頭百姓,萬萬不敢受你如此大禮!況且我與魏老爹一直叔侄相稱,充其量算做你的一個大哥吧!

魏老爹含淚笑道:兒啊,你和文大哥就以兄弟相稱吧,你往後一定要將文大哥尊為親親的大哥才行啊!

魏老爹說完,竟然下得床來,與兒子、文福緊緊相擁,抱頭痛哭,場面甚為感人。

原來,數年前魏老爹的小兒魏鈞赴省城趕考,在南部山區遭遇土匪搶劫綁架。土匪扣押魏鈞半年之久,試圖從他身上賺取一筆贖金,然而最終知道他的確是個千里之外的窮秀才,撈不到什麼油水的,於是把他一腳踹下山來。

魏鈞一路乞討到了省城,大考龍虎榜早已張榜公示了。他身無分文,只好在省城大街上賣字為生,以求能積攢點銀兩,等待兩年以後的再次秋闈。沒想到,省學政偶然路過,看到了他的精彩文筆,大為欣賞,詢問得知他的遭遇之後,十分同情,便將他收留下來,送進了當地府學讀書。

次年,魏鈞參加秋闈大考,一舉中得經魁。又到次年,恰逢會試、殿試,魏鈞竟然連連中榜,年紀輕輕便成為兩榜進士,被朝廷授予翰林庶吉士之職。省學政之前就有意召他為乘龍快婿,如今大喜過望,將掌上明珠許配與他,兩個年輕人也是情投意合。

這幾年以來,魏鈞先是遭遇強盜,後來又忙於學習和考試,尤其是千里遙遙,回一趟家實在太難。他曾經多次給家裡寫過書信,然而不知何故,竟然全都沒有送到。如今大事已定,他趕忙告了探親假,誰知回到家裡,竟然不見父母蹤影!多方打聽之下,終於找到了這裡。此番陪同魏鈞魏翰林前來的,除了他自己的隨從,還有知府大人親自陪同。

一番熱切交談之後,魏老爹的病竟然不治而愈。魏鈞命人拿出紋銀百兩,親手交給文大哥和文大嫂,並再次向他們叩頭拜謝之後,用綠呢大轎接走了老爹。

農人夫婦心太軟,無奈的善舉竟改變了兩家人的命運(民間故事)

自此以後,魏鈞與文福始終兄弟相稱,來往密切,親如一家。至於後來,文福的兒子一路受到魏鈞的栽培與提攜,最終成為造福一方的大官,文福夫婦後半生盡享榮華富貴,那都是後話了。

作者河西醉客,優質故事領域創作者,同時兼顧國學、歷史、書法領域創作,誠邀關注支持,謝謝!更多精彩原創故事,請點擊“瞭解更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