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門頭溝黃嶺西村,來這兒的基本都是體驗民俗生活的

民俗 建築 文物 房山 雲果樹愛上鄉村遊 雲果樹愛上鄉村遊 2017-08-06

簡單瞭解一下北京黃嶺西

黃嶺西村,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具有500年的建村歷史。黃嶺西村曾是齋堂鎮的重點產煤村之一,煤炭開採業是村中的主導產業。黃嶺西幽靜自然、物產豐富,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有諸多的文物古蹟和傳說故事,發展利用空間非常廣闊,現已開發以迴歸記憶、體驗民俗生活為內容的古山村旅遊項目。

黃嶺西的旅遊亮點

地質文化遊

地質文化遊。黃嶺西村落四面環繞青山,自然幽靜,村落周圍有“一畝十三堰”的梯田和“九龍朝一鳳”的風水以及空山、燕窩石塘等地質奇觀。

空山是一座地殼劇烈活動造就的一座石質山體,頂部平平,但又有很多不規則裂縫。裂縫上小下大,故稱空山,上部狹窄可夾住一頭牛或騾、馬而不至墜落到底,下部較寬可供犧牲馱穿行,各裂縫相通,入內如進迷宮,抬頭仰望,天如一線,多條一線天構成一面“天網”。

黃嶺西村煤炭資源豐富,採煤歷史悠久,煤礦關閉後,擬建煤炭開採遺址館,展示煤礦文化,再現採煤勞動場景。

村落文化遊

村落文化遊。黃嶺西村由於地處偏僻,房屋錯落有致,百年沒有大的人為破壞,植被良好,自然環境優美。民居建於溝澗兩側,與古橋相連。村內街巷由大小不等的山石鋪就,沿石路一覽村中小橋流水,古樸的村貌。現有古民居院落108處,除一處被日本鬼子燒燬外,均保存完好。

黃嶺西村是大片相連的灰瓦屋頂的三合院、四合院,院內外保存有影壁牆、翅尾脊、精美的磚雕、石雕、石鼓、石礅,構成了一幅幅山村民居圖畫。充分顯示出小村莊的安詳、靜謐,頗有世外桃源的感覺。

民俗文化遊

民俗文化遊。黃嶺西村地處齋堂一隅,民風淳樸,保存下來的傳統文化內容很多,現還保留著《山梆子》、《蹦蹦戲》等戲種,當前村中有傳人王希禮、曹殿平、劉志蘭、宋良芹、大亮等人,劇目有傳統的也有現代的。

建展館,展示民俗文化資源。一是在黃嶺西村發現了較多的古化石,且有專人開始挖掘、收集,建古化石家庭展館,展示化石文化。二是黃嶺西村村民保存了大量的舊式傳統生產工具,如杴、鎬、鋤、鈀以及犁杖、種什、碌碡、磙子、砘子、荊耙等田間作業工具;荊編筐、簍、車馬挽具等運輸工具;篩子、笸籮、簸箕、木杈、聯夾等場上用農具;石碾、石磨、石臼等糧食加工農具,應有盡有,展示生產農具文化。三是生活物品極豐富,展示生活物品文化。充分利用黃嶺西村古井、碾房,再現百年生活場景。

宗教文化遊

宗教文化遊。黃嶺西有五道廟、九龍廟、山神廟、龍王廟等寺廟,均已廢毀。清泰寺,又名柏峪寺,該寺廟位於村西北山中,建築完整,小有規模,寺廟坐北朝南,山門南開。

寺廟面闊9.9米,進深6.7米,硬山調大脊,前帶廊,兩側有耳房。菩薩廟在西澗路南,為供奉菩薩和龍王的兩座廟宇組成,現僅存三間殿堂的遺址。

靈泉庵,位於黃嶺西村北隅,創建年代不詳,清光緒年間重修,正殿三間,面闊9米,進深6米,硬山大脊,六檁五架樑。現保存殿堂,坐東朝西,背靠山,面朝大街,為一進三合院,圈門題有門額“令堂庵”。據村民講,此庵原供奉女像三尊,疑似觀音。

商旅文化遊

商旅文化遊。黃嶺西古道過去曾驛馬鑾玲、來往勝馱不斷,運送煤炭、山貨到外埠,進行內外文化交流,是京西古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黃嶺西村地處西山腹地,共有四條古道,向東通往門頭溝至北京;向南經通州峪越嶺至房山,經百花山至顯光寺;向西可至清水、柏峪而連接西古道去黃草樑,到懷來直通大漠;向北走牛戰到沿河城。

軍事文化遊

軍事文化遊。黃嶺西村是抗戰模範村,僅1940年一次就有36人蔘加子弟兵,“母親叫兒子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組成了青史留名的“黃嶺西排”,充分體現了平西抗日革命精神。先後有15人犧牲在抗日前線,3人犧牲在解放戰爭戰場,為民族的解放、共和國的建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黃嶺西村還將建館展示英雄的黃嶺西排及黃嶺西排的個人檔案和歷史資料。

村民自編、自導、自演,包裝了“紅歌唱響黃嶺西”旅遊劇。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將黃嶺西變成具有教育、休憩、文化、體驗等多種功能的生活空間,將單一的旅遊與休閒農業結合起來,更融入了體驗的理念,與遊客建立起互動關係,化“分享”為“體驗”。看時代更替的標語牌,穿綠軍裝帶紅袖章,再吃一口、喝兩口、唱幾句。

生態文化遊

生態文化遊。黃嶺西在發展農業、旅遊業的同時,不斷地將第一產為業與第三產業融合。黃嶺西村發展了設施農業,建立了150畝葡萄採摘園、300畝花椒採摘園為主的農業主題公園,同時還將栽培山野菜、雜糧等農產品。緊緊抓住“減壓”這個關鍵點,打造出了一條完美的農村生態觀光遊線路。樂在親手採摘,親口品嚐,親近自然。

黃嶺西村有古村老宅的魅力、開門見山的梯田、華北罕見的古樹、滿山古柏的生態環境、小橋流水的整齊街巷、巧妙求是的建築風格、瓜果飄香的農田建設、幽谷青山的“明清古道”、百年記憶的傳說故事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旅遊畫卷。

去過的朋友這麼評價TA

(1)村民也還算淳樸,開農家院的會和遊人搭訕,但不會說讓你去住宿、吃飯,他們會請遊人到家看看他們的院子,並會很詳細的給遊人介紹院落的歷史、各部分的功用,之後才會邀請遊人住宿、吃飯。

(2)很古樸的村落,簡單而乾淨。

(3)古建築好看,新增的景點(如影牆、大字、木牌)牽強。踏幽訪古,絕好去處。

(4)老闆非常熱情,飯菜非常可口,尤其是黃豆燜魚,蔥花餅,蘑菇雞湯,太好吃了。是我們去過的農家院,飯菜最好吃的。而且不是之一。老闆人很好,很實在。兩正餐,一早餐,加一晚住宿,每人150元,很實惠。

北京門頭溝黃嶺西村,來這兒的基本都是體驗民俗生活的

北京門頭溝黃嶺西村,來這兒的基本都是體驗民俗生活的

北京門頭溝黃嶺西村,來這兒的基本都是體驗民俗生活的

北京門頭溝黃嶺西村,來這兒的基本都是體驗民俗生活的

北京門頭溝黃嶺西村,來這兒的基本都是體驗民俗生活的

北京門頭溝黃嶺西村,來這兒的基本都是體驗民俗生活的

北京門頭溝黃嶺西村,來這兒的基本都是體驗民俗生活的

遊玩信息

小貼士:

門票:35元/人;學生證18元/人;老年證18元/人;記者證、導遊證、離休證、殘疾人證、現役軍人證免票

自駕線路:109國道門頭溝雙峪環島-靈山-齋堂鎮-爨柏景區

公交線路:地鐵1號線蘋果園站換929路支線

本文由雲果樹官方網絡收集整理,如有侵犯還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