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放:保護方言不如去滋養民俗文化

民俗 汪涵 綜藝 英語 湖北日報網 2017-05-08

汪涵的語言天賦極高,我們可以明確感受到他精通上海話、粵語、湖北話、四川話等多種方言。有人統計過,汪涵在節目裡秀過不下20種方言。這種用方言“套近乎”的主持風格,讓汪涵成為無數人的“老鄉”。汪涵在與身邊很多朋友的孩子交流時發現,不管這些孩子是哪裡人,他們大多聽不懂也不會說自己的家鄉話。“現在很多孩子只會說普通話和英文了,我覺得很可惜,因為每種方言都代表了一種地域文化。”汪涵自費近500萬保護方言:鄉音每2周消失一種,孩子們只會普通話和英文很可惜!(5月6日新華每日電訊)

首先對汪涵在保護方言上的自覺、力度、決心表示欽佩。汪涵成名於娛樂圈,但他也是一名學者,有著較為深厚的學養,屬於主持人中的“另類”。他還是娛樂圈中的“隱士”,不開微博、不用電子郵件,一直保持著傳統做派。看到各地方言尤其是家鄉方言面臨消失的危險,他人到中年想擔起一份保護方言的責任,這值得稱道。此舉比那些出名後賺了點錢就不知天高地厚,整日花天酒地,緋聞頻出的明星們不知要強多少倍。

的確,保護方言的關鍵是要激活內在的文化自覺。汪涵認為,讓方言能夠傳承,要靠年輕人,因為年輕人是最好的傳播群體,需要契合他們的需求,讓方言有趣,真正激活他們的興趣,讓他們真正喜歡並說起來。要改變“只有三四十歲的人在臺上唱戲,五六十歲的人在臺下看戲”的狀態。並想用電影、音樂、旅行、綜藝節目等形式達到,即“娛樂+”的形式去做。他提出了“精準”語保,“精準”就是指向年輕人,找到他們感興趣的方式。

然而,就方言如何“保護”,並非所有人都已達成共識。作為地方性語言,其背後傳遞出的民俗文化,確實在不少方面有保護的必要,這對於傳承優秀民俗文化,尋找認同感等都具有特殊意義。可“方言”的根在哪裡?它既不在鋼筋水泥造的辦公樓裡,也不在人群鼎沸的現代化超市裡,更不在麥當勞或肯德基裡,而是在街坊、衚衕、老樹、小吃等人們的世俗生活裡。也就是說,方言的式微,不是方言本身出了問題,而是其背後支撐方言的文化習俗在變弱。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也是民俗學家的馮驥才經常對村落的消失憂心忡忡。他曾帶領專家組對全國所有村落進行了田野考察,他感嘆道:“問題比想象的嚴重得多。最近10年失去了90萬個村落”。2000年全國有360萬個村落,2001年是270萬個,現在的自然村只有200萬個左右。他打比方說,“就現在我們開會的時候1天100個村落就沒有了”。而村落也好,城市中的那些老屋、鄰里、衚衕也罷,都是方言的土壤。如果土壤沒了,方言靠什麼滋養?

民俗中有著最鮮活的歷史、文化、傳統,也是方言的源泉。但我們對民俗,即非物質遺產的保護還不是很夠。這不僅體現在觀念滯後,更有如資金、技術、管理缺乏等問題。對於方言源泉的民俗文化,我們一定要把其擺在更高的位置上善待。只一味強調硬性保護方言,卻經常忽視長期以來我們對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培植,那麼,想保護方言必定徒勞。因此,要想保護和發展方言,首先就該去培植當地的民俗文化。缺乏民俗文化支撐的方言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由此,汪涵對保護方言的努力值得讚賞,但僅靠藝術形式還遠遠不夠。如果“千城一面”的居民不再有原來的鄰里關係,當城市的民俗在鋼筋水泥大樓的重壓下沒了精氣神,當鄉村不斷消失而文化也跟著消失,如此情勢下想要保護方言,豈有可能?

稿源:湖北日報網

作者:劉天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