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鄭性之」福建閩清人,少年時曾從師於理學大家朱熹門下,狀元登第後遷福州吉庇巷。鄭性之以敢諫直言名重朝野,官至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兼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

田園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鄭性之」福建閩清人,少年時曾從師於理學大家朱熹門下,狀元登第後遷福州吉庇巷。鄭性之以敢諫直言名重朝野,官至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兼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

田園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座落在國家級閩清縣黃楮林自然保護區境內,有萬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覆蓋率達90%,四面環山、山巒登嶂、水向西流,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古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鄭性之」福建閩清人,少年時曾從師於理學大家朱熹門下,狀元登第後遷福州吉庇巷。鄭性之以敢諫直言名重朝野,官至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兼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

田園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座落在國家級閩清縣黃楮林自然保護區境內,有萬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覆蓋率達90%,四面環山、山巒登嶂、水向西流,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古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爐邊厝(寨)」既是厝又是寨,分為上、下兩寨,分別建於道光年間、清乾隆年間,均為三進院落,佔地9000多平方米,是合院圍屋與寨堡結構相結合的建築。它北靠青山,面覽田野溪流。建築佈局嚴謹,木雕、彩塑、灰塑、柱礎十分精美。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鄭性之」福建閩清人,少年時曾從師於理學大家朱熹門下,狀元登第後遷福州吉庇巷。鄭性之以敢諫直言名重朝野,官至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兼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

田園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座落在國家級閩清縣黃楮林自然保護區境內,有萬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覆蓋率達90%,四面環山、山巒登嶂、水向西流,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古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爐邊厝(寨)」既是厝又是寨,分為上、下兩寨,分別建於道光年間、清乾隆年間,均為三進院落,佔地9000多平方米,是合院圍屋與寨堡結構相結合的建築。它北靠青山,面覽田野溪流。建築佈局嚴謹,木雕、彩塑、灰塑、柱礎十分精美。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上爿厝」清代建築位於村落東南面,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建築,兩進院落,佔地面積1010平方米。主建築門口懸掛“文魁”隔額,彰顯該建築深厚的文化底蘊。第一進由外及裡由門牆、天井、書院、正座構成。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鄭性之」福建閩清人,少年時曾從師於理學大家朱熹門下,狀元登第後遷福州吉庇巷。鄭性之以敢諫直言名重朝野,官至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兼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

田園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座落在國家級閩清縣黃楮林自然保護區境內,有萬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覆蓋率達90%,四面環山、山巒登嶂、水向西流,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古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爐邊厝(寨)」既是厝又是寨,分為上、下兩寨,分別建於道光年間、清乾隆年間,均為三進院落,佔地9000多平方米,是合院圍屋與寨堡結構相結合的建築。它北靠青山,面覽田野溪流。建築佈局嚴謹,木雕、彩塑、灰塑、柱礎十分精美。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上爿厝」清代建築位於村落東南面,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建築,兩進院落,佔地面積1010平方米。主建築門口懸掛“文魁”隔額,彰顯該建築深厚的文化底蘊。第一進由外及裡由門牆、天井、書院、正座構成。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寶英厝」坐東向西,全部木厝結構,佔地約1600平方米。左右進深三間,高三層,東、南、北三向樓上、樓下有環圍正座,足可擺下酒席寬度的迴廊連通;穿鬥木構架、燕尾翅脊懸山頂、斗拱雀替,柱礎雕刻精美,有麒麟、花鳥、人物等雕刻栩栩如生,屋前緊鄰農田和清溪。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鄭性之」福建閩清人,少年時曾從師於理學大家朱熹門下,狀元登第後遷福州吉庇巷。鄭性之以敢諫直言名重朝野,官至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兼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

田園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座落在國家級閩清縣黃楮林自然保護區境內,有萬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覆蓋率達90%,四面環山、山巒登嶂、水向西流,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古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爐邊厝(寨)」既是厝又是寨,分為上、下兩寨,分別建於道光年間、清乾隆年間,均為三進院落,佔地9000多平方米,是合院圍屋與寨堡結構相結合的建築。它北靠青山,面覽田野溪流。建築佈局嚴謹,木雕、彩塑、灰塑、柱礎十分精美。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上爿厝」清代建築位於村落東南面,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建築,兩進院落,佔地面積1010平方米。主建築門口懸掛“文魁”隔額,彰顯該建築深厚的文化底蘊。第一進由外及裡由門牆、天井、書院、正座構成。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寶英厝」坐東向西,全部木厝結構,佔地約1600平方米。左右進深三間,高三層,東、南、北三向樓上、樓下有環圍正座,足可擺下酒席寬度的迴廊連通;穿鬥木構架、燕尾翅脊懸山頂、斗拱雀替,柱礎雕刻精美,有麒麟、花鳥、人物等雕刻栩栩如生,屋前緊鄰農田和清溪。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劉厝裡」由上、下兩座正座、橫厝、天井門埕等組城,房屋二層。院前兩旁有一對旗杆石,左側風水池一口,門亭懸有“進士”區,系宗祠理事會重製,匾左楷書“孔明榮登清雍正癸丑科”穿室入廳層層向上攀升,正廳高懸“耆德可嘉”扁額,供奉劉氏先祖牌位。

非遺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鄭性之」福建閩清人,少年時曾從師於理學大家朱熹門下,狀元登第後遷福州吉庇巷。鄭性之以敢諫直言名重朝野,官至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兼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

田園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座落在國家級閩清縣黃楮林自然保護區境內,有萬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覆蓋率達90%,四面環山、山巒登嶂、水向西流,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古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爐邊厝(寨)」既是厝又是寨,分為上、下兩寨,分別建於道光年間、清乾隆年間,均為三進院落,佔地9000多平方米,是合院圍屋與寨堡結構相結合的建築。它北靠青山,面覽田野溪流。建築佈局嚴謹,木雕、彩塑、灰塑、柱礎十分精美。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上爿厝」清代建築位於村落東南面,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建築,兩進院落,佔地面積1010平方米。主建築門口懸掛“文魁”隔額,彰顯該建築深厚的文化底蘊。第一進由外及裡由門牆、天井、書院、正座構成。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寶英厝」坐東向西,全部木厝結構,佔地約1600平方米。左右進深三間,高三層,東、南、北三向樓上、樓下有環圍正座,足可擺下酒席寬度的迴廊連通;穿鬥木構架、燕尾翅脊懸山頂、斗拱雀替,柱礎雕刻精美,有麒麟、花鳥、人物等雕刻栩栩如生,屋前緊鄰農田和清溪。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劉厝裡」由上、下兩座正座、橫厝、天井門埕等組城,房屋二層。院前兩旁有一對旗杆石,左側風水池一口,門亭懸有“進士”區,系宗祠理事會重製,匾左楷書“孔明榮登清雍正癸丑科”穿室入廳層層向上攀升,正廳高懸“耆德可嘉”扁額,供奉劉氏先祖牌位。

非遺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民間戲曲活動」樟洋村自清代中期組建閩劇呎團,村內清代建成的威烈廟設有古戲臺,至今威烈廟內牆上仍留有民國時戲班記載劇目的墨書。閩清閩劇已被列為福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鄭性之」福建閩清人,少年時曾從師於理學大家朱熹門下,狀元登第後遷福州吉庇巷。鄭性之以敢諫直言名重朝野,官至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兼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

田園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座落在國家級閩清縣黃楮林自然保護區境內,有萬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覆蓋率達90%,四面環山、山巒登嶂、水向西流,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古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爐邊厝(寨)」既是厝又是寨,分為上、下兩寨,分別建於道光年間、清乾隆年間,均為三進院落,佔地9000多平方米,是合院圍屋與寨堡結構相結合的建築。它北靠青山,面覽田野溪流。建築佈局嚴謹,木雕、彩塑、灰塑、柱礎十分精美。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上爿厝」清代建築位於村落東南面,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建築,兩進院落,佔地面積1010平方米。主建築門口懸掛“文魁”隔額,彰顯該建築深厚的文化底蘊。第一進由外及裡由門牆、天井、書院、正座構成。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寶英厝」坐東向西,全部木厝結構,佔地約1600平方米。左右進深三間,高三層,東、南、北三向樓上、樓下有環圍正座,足可擺下酒席寬度的迴廊連通;穿鬥木構架、燕尾翅脊懸山頂、斗拱雀替,柱礎雕刻精美,有麒麟、花鳥、人物等雕刻栩栩如生,屋前緊鄰農田和清溪。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劉厝裡」由上、下兩座正座、橫厝、天井門埕等組城,房屋二層。院前兩旁有一對旗杆石,左側風水池一口,門亭懸有“進士”區,系宗祠理事會重製,匾左楷書“孔明榮登清雍正癸丑科”穿室入廳層層向上攀升,正廳高懸“耆德可嘉”扁額,供奉劉氏先祖牌位。

非遺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民間戲曲活動」樟洋村自清代中期組建閩劇呎團,村內清代建成的威烈廟設有古戲臺,至今威烈廟內牆上仍留有民國時戲班記載劇目的墨書。閩清閩劇已被列為福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鄭性之」福建閩清人,少年時曾從師於理學大家朱熹門下,狀元登第後遷福州吉庇巷。鄭性之以敢諫直言名重朝野,官至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兼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

田園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座落在國家級閩清縣黃楮林自然保護區境內,有萬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覆蓋率達90%,四面環山、山巒登嶂、水向西流,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古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爐邊厝(寨)」既是厝又是寨,分為上、下兩寨,分別建於道光年間、清乾隆年間,均為三進院落,佔地9000多平方米,是合院圍屋與寨堡結構相結合的建築。它北靠青山,面覽田野溪流。建築佈局嚴謹,木雕、彩塑、灰塑、柱礎十分精美。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上爿厝」清代建築位於村落東南面,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建築,兩進院落,佔地面積1010平方米。主建築門口懸掛“文魁”隔額,彰顯該建築深厚的文化底蘊。第一進由外及裡由門牆、天井、書院、正座構成。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寶英厝」坐東向西,全部木厝結構,佔地約1600平方米。左右進深三間,高三層,東、南、北三向樓上、樓下有環圍正座,足可擺下酒席寬度的迴廊連通;穿鬥木構架、燕尾翅脊懸山頂、斗拱雀替,柱礎雕刻精美,有麒麟、花鳥、人物等雕刻栩栩如生,屋前緊鄰農田和清溪。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劉厝裡」由上、下兩座正座、橫厝、天井門埕等組城,房屋二層。院前兩旁有一對旗杆石,左側風水池一口,門亭懸有“進士”區,系宗祠理事會重製,匾左楷書“孔明榮登清雍正癸丑科”穿室入廳層層向上攀升,正廳高懸“耆德可嘉”扁額,供奉劉氏先祖牌位。

非遺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民間戲曲活動」樟洋村自清代中期組建閩劇呎團,村內清代建成的威烈廟設有古戲臺,至今威烈廟內牆上仍留有民國時戲班記載劇目的墨書。閩清閩劇已被列為福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古法壓榨茶油」 古法壓榨茶油。樟洋山茶油榨煉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樟洋村仍然遵循傳統,完整地傳承保留傳統手工古法壓榨,被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鄭性之」福建閩清人,少年時曾從師於理學大家朱熹門下,狀元登第後遷福州吉庇巷。鄭性之以敢諫直言名重朝野,官至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兼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

田園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座落在國家級閩清縣黃楮林自然保護區境內,有萬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覆蓋率達90%,四面環山、山巒登嶂、水向西流,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古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爐邊厝(寨)」既是厝又是寨,分為上、下兩寨,分別建於道光年間、清乾隆年間,均為三進院落,佔地9000多平方米,是合院圍屋與寨堡結構相結合的建築。它北靠青山,面覽田野溪流。建築佈局嚴謹,木雕、彩塑、灰塑、柱礎十分精美。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上爿厝」清代建築位於村落東南面,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建築,兩進院落,佔地面積1010平方米。主建築門口懸掛“文魁”隔額,彰顯該建築深厚的文化底蘊。第一進由外及裡由門牆、天井、書院、正座構成。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寶英厝」坐東向西,全部木厝結構,佔地約1600平方米。左右進深三間,高三層,東、南、北三向樓上、樓下有環圍正座,足可擺下酒席寬度的迴廊連通;穿鬥木構架、燕尾翅脊懸山頂、斗拱雀替,柱礎雕刻精美,有麒麟、花鳥、人物等雕刻栩栩如生,屋前緊鄰農田和清溪。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劉厝裡」由上、下兩座正座、橫厝、天井門埕等組城,房屋二層。院前兩旁有一對旗杆石,左側風水池一口,門亭懸有“進士”區,系宗祠理事會重製,匾左楷書“孔明榮登清雍正癸丑科”穿室入廳層層向上攀升,正廳高懸“耆德可嘉”扁額,供奉劉氏先祖牌位。

非遺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民間戲曲活動」樟洋村自清代中期組建閩劇呎團,村內清代建成的威烈廟設有古戲臺,至今威烈廟內牆上仍留有民國時戲班記載劇目的墨書。閩清閩劇已被列為福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古法壓榨茶油」 古法壓榨茶油。樟洋山茶油榨煉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樟洋村仍然遵循傳統,完整地傳承保留傳統手工古法壓榨,被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手工線面」樟洋村傳統線面製作始於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曆史,傳承良好。現有多名傳承人,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鄭性之」福建閩清人,少年時曾從師於理學大家朱熹門下,狀元登第後遷福州吉庇巷。鄭性之以敢諫直言名重朝野,官至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兼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

田園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座落在國家級閩清縣黃楮林自然保護區境內,有萬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覆蓋率達90%,四面環山、山巒登嶂、水向西流,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古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爐邊厝(寨)」既是厝又是寨,分為上、下兩寨,分別建於道光年間、清乾隆年間,均為三進院落,佔地9000多平方米,是合院圍屋與寨堡結構相結合的建築。它北靠青山,面覽田野溪流。建築佈局嚴謹,木雕、彩塑、灰塑、柱礎十分精美。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上爿厝」清代建築位於村落東南面,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建築,兩進院落,佔地面積1010平方米。主建築門口懸掛“文魁”隔額,彰顯該建築深厚的文化底蘊。第一進由外及裡由門牆、天井、書院、正座構成。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寶英厝」坐東向西,全部木厝結構,佔地約1600平方米。左右進深三間,高三層,東、南、北三向樓上、樓下有環圍正座,足可擺下酒席寬度的迴廊連通;穿鬥木構架、燕尾翅脊懸山頂、斗拱雀替,柱礎雕刻精美,有麒麟、花鳥、人物等雕刻栩栩如生,屋前緊鄰農田和清溪。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劉厝裡」由上、下兩座正座、橫厝、天井門埕等組城,房屋二層。院前兩旁有一對旗杆石,左側風水池一口,門亭懸有“進士”區,系宗祠理事會重製,匾左楷書“孔明榮登清雍正癸丑科”穿室入廳層層向上攀升,正廳高懸“耆德可嘉”扁額,供奉劉氏先祖牌位。

非遺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民間戲曲活動」樟洋村自清代中期組建閩劇呎團,村內清代建成的威烈廟設有古戲臺,至今威烈廟內牆上仍留有民國時戲班記載劇目的墨書。閩清閩劇已被列為福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古法壓榨茶油」 古法壓榨茶油。樟洋山茶油榨煉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樟洋村仍然遵循傳統,完整地傳承保留傳統手工古法壓榨,被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手工線面」樟洋村傳統線面製作始於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曆史,傳承良好。現有多名傳承人,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竹編工藝」在當地傳承也有數百年,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至今村中仍有多數村民掌握這門傳統手工藝,傳承良好。

忠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鄭性之」福建閩清人,少年時曾從師於理學大家朱熹門下,狀元登第後遷福州吉庇巷。鄭性之以敢諫直言名重朝野,官至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兼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

田園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座落在國家級閩清縣黃楮林自然保護區境內,有萬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覆蓋率達90%,四面環山、山巒登嶂、水向西流,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古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爐邊厝(寨)」既是厝又是寨,分為上、下兩寨,分別建於道光年間、清乾隆年間,均為三進院落,佔地9000多平方米,是合院圍屋與寨堡結構相結合的建築。它北靠青山,面覽田野溪流。建築佈局嚴謹,木雕、彩塑、灰塑、柱礎十分精美。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上爿厝」清代建築位於村落東南面,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建築,兩進院落,佔地面積1010平方米。主建築門口懸掛“文魁”隔額,彰顯該建築深厚的文化底蘊。第一進由外及裡由門牆、天井、書院、正座構成。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寶英厝」坐東向西,全部木厝結構,佔地約1600平方米。左右進深三間,高三層,東、南、北三向樓上、樓下有環圍正座,足可擺下酒席寬度的迴廊連通;穿鬥木構架、燕尾翅脊懸山頂、斗拱雀替,柱礎雕刻精美,有麒麟、花鳥、人物等雕刻栩栩如生,屋前緊鄰農田和清溪。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劉厝裡」由上、下兩座正座、橫厝、天井門埕等組城,房屋二層。院前兩旁有一對旗杆石,左側風水池一口,門亭懸有“進士”區,系宗祠理事會重製,匾左楷書“孔明榮登清雍正癸丑科”穿室入廳層層向上攀升,正廳高懸“耆德可嘉”扁額,供奉劉氏先祖牌位。

非遺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民間戲曲活動」樟洋村自清代中期組建閩劇呎團,村內清代建成的威烈廟設有古戲臺,至今威烈廟內牆上仍留有民國時戲班記載劇目的墨書。閩清閩劇已被列為福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古法壓榨茶油」 古法壓榨茶油。樟洋山茶油榨煉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樟洋村仍然遵循傳統,完整地傳承保留傳統手工古法壓榨,被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手工線面」樟洋村傳統線面製作始於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曆史,傳承良好。現有多名傳承人,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竹編工藝」在當地傳承也有數百年,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至今村中仍有多數村民掌握這門傳統手工藝,傳承良好。

忠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威烈廟」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始建於清道光年間,佔地面積500平方米。廟裡都會供奉著六位將軍,陳雪城、陳天晴、陳樹茂、陳興焱及元縣令董楨、明縣尹沈源。

陳雪城、陳天晴、陳樹茂、陳興焱河南固始人,原為黃巢親隨在黃巢兵敗自殺後,投奔河南光州一帶的起義軍王緒、王潮、王審知部,並隨王緒隊伍南下,經江西、廣東進入福建,四人追隨王審知衝鋒陷陣,開閩拓疆,立下汗馬功勞,難能可貴的是,這四位農民將軍攻城掠寨從不濫殺,行軍打伏從不擾民。龍德年間,閩清瘟疫死了許多人。閩王王審知派王延翰入閩清拯救。王延翰吞銀百兩,百姓敢怒不敢言,只好託四將軍向上反映。王審知得悉,便令王延翰退銀,也因此王延翰與四將軍和閩清人結怨。同光四年(926),王審知病座卒,王延翰繼任閩王。暴戾的王延翰,為洩前恨,便誣閩清百姓圖謀反叛,令四將軍帶兵500人進閩清“伐”。所到之處,閩清百姓焚香迎接,四位將軍難下殺心,又知王延翰故意習難要“殺盡刁民”。際此兩難,只好遣散士兵,自己在閩清潭口自盡。

梅臺首席・藝術教育”研學基地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鄭性之」福建閩清人,少年時曾從師於理學大家朱熹門下,狀元登第後遷福州吉庇巷。鄭性之以敢諫直言名重朝野,官至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兼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

田園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座落在國家級閩清縣黃楮林自然保護區境內,有萬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覆蓋率達90%,四面環山、山巒登嶂、水向西流,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古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爐邊厝(寨)」既是厝又是寨,分為上、下兩寨,分別建於道光年間、清乾隆年間,均為三進院落,佔地9000多平方米,是合院圍屋與寨堡結構相結合的建築。它北靠青山,面覽田野溪流。建築佈局嚴謹,木雕、彩塑、灰塑、柱礎十分精美。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上爿厝」清代建築位於村落東南面,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建築,兩進院落,佔地面積1010平方米。主建築門口懸掛“文魁”隔額,彰顯該建築深厚的文化底蘊。第一進由外及裡由門牆、天井、書院、正座構成。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寶英厝」坐東向西,全部木厝結構,佔地約1600平方米。左右進深三間,高三層,東、南、北三向樓上、樓下有環圍正座,足可擺下酒席寬度的迴廊連通;穿鬥木構架、燕尾翅脊懸山頂、斗拱雀替,柱礎雕刻精美,有麒麟、花鳥、人物等雕刻栩栩如生,屋前緊鄰農田和清溪。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劉厝裡」由上、下兩座正座、橫厝、天井門埕等組城,房屋二層。院前兩旁有一對旗杆石,左側風水池一口,門亭懸有“進士”區,系宗祠理事會重製,匾左楷書“孔明榮登清雍正癸丑科”穿室入廳層層向上攀升,正廳高懸“耆德可嘉”扁額,供奉劉氏先祖牌位。

非遺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民間戲曲活動」樟洋村自清代中期組建閩劇呎團,村內清代建成的威烈廟設有古戲臺,至今威烈廟內牆上仍留有民國時戲班記載劇目的墨書。閩清閩劇已被列為福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古法壓榨茶油」 古法壓榨茶油。樟洋山茶油榨煉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樟洋村仍然遵循傳統,完整地傳承保留傳統手工古法壓榨,被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手工線面」樟洋村傳統線面製作始於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曆史,傳承良好。現有多名傳承人,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竹編工藝」在當地傳承也有數百年,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至今村中仍有多數村民掌握這門傳統手工藝,傳承良好。

忠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威烈廟」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始建於清道光年間,佔地面積500平方米。廟裡都會供奉著六位將軍,陳雪城、陳天晴、陳樹茂、陳興焱及元縣令董楨、明縣尹沈源。

陳雪城、陳天晴、陳樹茂、陳興焱河南固始人,原為黃巢親隨在黃巢兵敗自殺後,投奔河南光州一帶的起義軍王緒、王潮、王審知部,並隨王緒隊伍南下,經江西、廣東進入福建,四人追隨王審知衝鋒陷陣,開閩拓疆,立下汗馬功勞,難能可貴的是,這四位農民將軍攻城掠寨從不濫殺,行軍打伏從不擾民。龍德年間,閩清瘟疫死了許多人。閩王王審知派王延翰入閩清拯救。王延翰吞銀百兩,百姓敢怒不敢言,只好託四將軍向上反映。王審知得悉,便令王延翰退銀,也因此王延翰與四將軍和閩清人結怨。同光四年(926),王審知病座卒,王延翰繼任閩王。暴戾的王延翰,為洩前恨,便誣閩清百姓圖謀反叛,令四將軍帶兵500人進閩清“伐”。所到之處,閩清百姓焚香迎接,四位將軍難下殺心,又知王延翰故意習難要“殺盡刁民”。際此兩難,只好遣散士兵,自己在閩清潭口自盡。

梅臺首席・藝術教育”研學基地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透過青建協對接臺灣專家團隊將樟洋村打造為“梅臺首席·藝術教育研學”基地,通過地景設計、文化挖掘村民記憶庫、節慶活動設計、文創IP產品開發、樟洋小旅行、共生經濟合作社共6大方面激活鄉村。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鄭性之」福建閩清人,少年時曾從師於理學大家朱熹門下,狀元登第後遷福州吉庇巷。鄭性之以敢諫直言名重朝野,官至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兼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

田園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座落在國家級閩清縣黃楮林自然保護區境內,有萬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覆蓋率達90%,四面環山、山巒登嶂、水向西流,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古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爐邊厝(寨)」既是厝又是寨,分為上、下兩寨,分別建於道光年間、清乾隆年間,均為三進院落,佔地9000多平方米,是合院圍屋與寨堡結構相結合的建築。它北靠青山,面覽田野溪流。建築佈局嚴謹,木雕、彩塑、灰塑、柱礎十分精美。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上爿厝」清代建築位於村落東南面,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建築,兩進院落,佔地面積1010平方米。主建築門口懸掛“文魁”隔額,彰顯該建築深厚的文化底蘊。第一進由外及裡由門牆、天井、書院、正座構成。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寶英厝」坐東向西,全部木厝結構,佔地約1600平方米。左右進深三間,高三層,東、南、北三向樓上、樓下有環圍正座,足可擺下酒席寬度的迴廊連通;穿鬥木構架、燕尾翅脊懸山頂、斗拱雀替,柱礎雕刻精美,有麒麟、花鳥、人物等雕刻栩栩如生,屋前緊鄰農田和清溪。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劉厝裡」由上、下兩座正座、橫厝、天井門埕等組城,房屋二層。院前兩旁有一對旗杆石,左側風水池一口,門亭懸有“進士”區,系宗祠理事會重製,匾左楷書“孔明榮登清雍正癸丑科”穿室入廳層層向上攀升,正廳高懸“耆德可嘉”扁額,供奉劉氏先祖牌位。

非遺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民間戲曲活動」樟洋村自清代中期組建閩劇呎團,村內清代建成的威烈廟設有古戲臺,至今威烈廟內牆上仍留有民國時戲班記載劇目的墨書。閩清閩劇已被列為福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古法壓榨茶油」 古法壓榨茶油。樟洋山茶油榨煉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樟洋村仍然遵循傳統,完整地傳承保留傳統手工古法壓榨,被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手工線面」樟洋村傳統線面製作始於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曆史,傳承良好。現有多名傳承人,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竹編工藝」在當地傳承也有數百年,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至今村中仍有多數村民掌握這門傳統手工藝,傳承良好。

忠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威烈廟」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始建於清道光年間,佔地面積500平方米。廟裡都會供奉著六位將軍,陳雪城、陳天晴、陳樹茂、陳興焱及元縣令董楨、明縣尹沈源。

陳雪城、陳天晴、陳樹茂、陳興焱河南固始人,原為黃巢親隨在黃巢兵敗自殺後,投奔河南光州一帶的起義軍王緒、王潮、王審知部,並隨王緒隊伍南下,經江西、廣東進入福建,四人追隨王審知衝鋒陷陣,開閩拓疆,立下汗馬功勞,難能可貴的是,這四位農民將軍攻城掠寨從不濫殺,行軍打伏從不擾民。龍德年間,閩清瘟疫死了許多人。閩王王審知派王延翰入閩清拯救。王延翰吞銀百兩,百姓敢怒不敢言,只好託四將軍向上反映。王審知得悉,便令王延翰退銀,也因此王延翰與四將軍和閩清人結怨。同光四年(926),王審知病座卒,王延翰繼任閩王。暴戾的王延翰,為洩前恨,便誣閩清百姓圖謀反叛,令四將軍帶兵500人進閩清“伐”。所到之處,閩清百姓焚香迎接,四位將軍難下殺心,又知王延翰故意習難要“殺盡刁民”。際此兩難,只好遣散士兵,自己在閩清潭口自盡。

梅臺首席・藝術教育”研學基地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透過青建協對接臺灣專家團隊將樟洋村打造為“梅臺首席·藝術教育研學”基地,通過地景設計、文化挖掘村民記憶庫、節慶活動設計、文創IP產品開發、樟洋小旅行、共生經濟合作社共6大方面激活鄉村。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貫徹習總書記《福州古厝》序中的保護歷史文物和文化遺產精神,發動全社會學習閩清古厝文化,青建協發起“別厝過藝術節”,將通過一系列自然體驗活動,為樟洋村完成一次文化內涵的全面升級,從而吸引人流,聚集人氣,提供鄉村產業興旺解決方案。

來源:閩清縣美麗鄉村辦微信公眾號

編輯:黃金燕

校對:郭子薇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鄭性之」福建閩清人,少年時曾從師於理學大家朱熹門下,狀元登第後遷福州吉庇巷。鄭性之以敢諫直言名重朝野,官至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兼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

田園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座落在國家級閩清縣黃楮林自然保護區境內,有萬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覆蓋率達90%,四面環山、山巒登嶂、水向西流,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古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爐邊厝(寨)」既是厝又是寨,分為上、下兩寨,分別建於道光年間、清乾隆年間,均為三進院落,佔地9000多平方米,是合院圍屋與寨堡結構相結合的建築。它北靠青山,面覽田野溪流。建築佈局嚴謹,木雕、彩塑、灰塑、柱礎十分精美。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上爿厝」清代建築位於村落東南面,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建築,兩進院落,佔地面積1010平方米。主建築門口懸掛“文魁”隔額,彰顯該建築深厚的文化底蘊。第一進由外及裡由門牆、天井、書院、正座構成。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寶英厝」坐東向西,全部木厝結構,佔地約1600平方米。左右進深三間,高三層,東、南、北三向樓上、樓下有環圍正座,足可擺下酒席寬度的迴廊連通;穿鬥木構架、燕尾翅脊懸山頂、斗拱雀替,柱礎雕刻精美,有麒麟、花鳥、人物等雕刻栩栩如生,屋前緊鄰農田和清溪。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劉厝裡」由上、下兩座正座、橫厝、天井門埕等組城,房屋二層。院前兩旁有一對旗杆石,左側風水池一口,門亭懸有“進士”區,系宗祠理事會重製,匾左楷書“孔明榮登清雍正癸丑科”穿室入廳層層向上攀升,正廳高懸“耆德可嘉”扁額,供奉劉氏先祖牌位。

非遺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民間戲曲活動」樟洋村自清代中期組建閩劇呎團,村內清代建成的威烈廟設有古戲臺,至今威烈廟內牆上仍留有民國時戲班記載劇目的墨書。閩清閩劇已被列為福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古法壓榨茶油」 古法壓榨茶油。樟洋山茶油榨煉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樟洋村仍然遵循傳統,完整地傳承保留傳統手工古法壓榨,被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手工線面」樟洋村傳統線面製作始於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曆史,傳承良好。現有多名傳承人,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竹編工藝」在當地傳承也有數百年,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至今村中仍有多數村民掌握這門傳統手工藝,傳承良好。

忠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威烈廟」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始建於清道光年間,佔地面積500平方米。廟裡都會供奉著六位將軍,陳雪城、陳天晴、陳樹茂、陳興焱及元縣令董楨、明縣尹沈源。

陳雪城、陳天晴、陳樹茂、陳興焱河南固始人,原為黃巢親隨在黃巢兵敗自殺後,投奔河南光州一帶的起義軍王緒、王潮、王審知部,並隨王緒隊伍南下,經江西、廣東進入福建,四人追隨王審知衝鋒陷陣,開閩拓疆,立下汗馬功勞,難能可貴的是,這四位農民將軍攻城掠寨從不濫殺,行軍打伏從不擾民。龍德年間,閩清瘟疫死了許多人。閩王王審知派王延翰入閩清拯救。王延翰吞銀百兩,百姓敢怒不敢言,只好託四將軍向上反映。王審知得悉,便令王延翰退銀,也因此王延翰與四將軍和閩清人結怨。同光四年(926),王審知病座卒,王延翰繼任閩王。暴戾的王延翰,為洩前恨,便誣閩清百姓圖謀反叛,令四將軍帶兵500人進閩清“伐”。所到之處,閩清百姓焚香迎接,四位將軍難下殺心,又知王延翰故意習難要“殺盡刁民”。際此兩難,只好遣散士兵,自己在閩清潭口自盡。

梅臺首席・藝術教育”研學基地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透過青建協對接臺灣專家團隊將樟洋村打造為“梅臺首席·藝術教育研學”基地,通過地景設計、文化挖掘村民記憶庫、節慶活動設計、文創IP產品開發、樟洋小旅行、共生經濟合作社共6大方面激活鄉村。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貫徹習總書記《福州古厝》序中的保護歷史文物和文化遺產精神,發動全社會學習閩清古厝文化,青建協發起“別厝過藝術節”,將通過一系列自然體驗活動,為樟洋村完成一次文化內涵的全面升級,從而吸引人流,聚集人氣,提供鄉村產業興旺解決方案。

來源:閩清縣美麗鄉村辦微信公眾號

編輯:黃金燕

校對:郭子薇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

梅溪鎮樟洋村位於閩清縣城西北,距縣城10公里,距合福高鐵閩清北站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336戶1235人,海拔303米,總面積13平方公里。歷經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沉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村中保存的古驛道、狀元題刻、祠堂、宮廟、路亭、古橋、古居民等人文構成,洋溢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省級重點提升傳統村落

閩臺鄉建鄉創示範點

清華大學——閩清振興鄉村工作站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產業:全村四分之三的農戶種植雪柑、臍橙、茭白、橄欖芋等農作物,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狀元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文昌宮」:建於清代,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原為學堂讀書之用,兼作察祀孔子場所,建國後改做小學校舍。1996年被閩清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供奉文昌帝君及天聾、地亞部將,古時曾作為十里八鄉村辦社學的場所。古驛道旁的“萬松嶺”、白壁崖的“白巖”石刻、左右刻旁款“清溪鄭,性之書”、村西的千竹巖山崖上的“千竹巖、村北題刻“石筍”,以上題刻均出自於南宋狀元鄭性之。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鄭性之」福建閩清人,少年時曾從師於理學大家朱熹門下,狀元登第後遷福州吉庇巷。鄭性之以敢諫直言名重朝野,官至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長官兼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

田園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樟洋村座落在國家級閩清縣黃楮林自然保護區境內,有萬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覆蓋率達90%,四面環山、山巒登嶂、水向西流,擁有3千畝耕田和3個千畝果蔬基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高山村。

古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爐邊厝(寨)」既是厝又是寨,分為上、下兩寨,分別建於道光年間、清乾隆年間,均為三進院落,佔地9000多平方米,是合院圍屋與寨堡結構相結合的建築。它北靠青山,面覽田野溪流。建築佈局嚴謹,木雕、彩塑、灰塑、柱礎十分精美。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上爿厝」清代建築位於村落東南面,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建築,兩進院落,佔地面積1010平方米。主建築門口懸掛“文魁”隔額,彰顯該建築深厚的文化底蘊。第一進由外及裡由門牆、天井、書院、正座構成。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寶英厝」坐東向西,全部木厝結構,佔地約1600平方米。左右進深三間,高三層,東、南、北三向樓上、樓下有環圍正座,足可擺下酒席寬度的迴廊連通;穿鬥木構架、燕尾翅脊懸山頂、斗拱雀替,柱礎雕刻精美,有麒麟、花鳥、人物等雕刻栩栩如生,屋前緊鄰農田和清溪。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劉厝裡」由上、下兩座正座、橫厝、天井門埕等組城,房屋二層。院前兩旁有一對旗杆石,左側風水池一口,門亭懸有“進士”區,系宗祠理事會重製,匾左楷書“孔明榮登清雍正癸丑科”穿室入廳層層向上攀升,正廳高懸“耆德可嘉”扁額,供奉劉氏先祖牌位。

非遺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民間戲曲活動」樟洋村自清代中期組建閩劇呎團,村內清代建成的威烈廟設有古戲臺,至今威烈廟內牆上仍留有民國時戲班記載劇目的墨書。閩清閩劇已被列為福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古法壓榨茶油」 古法壓榨茶油。樟洋山茶油榨煉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樟洋村仍然遵循傳統,完整地傳承保留傳統手工古法壓榨,被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手工線面」樟洋村傳統線面製作始於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曆史,傳承良好。現有多名傳承人,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竹編工藝」在當地傳承也有數百年,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至今村中仍有多數村民掌握這門傳統手工藝,傳承良好。

忠孝文化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威烈廟」坐東朝西,土木結構,始建於清道光年間,佔地面積500平方米。廟裡都會供奉著六位將軍,陳雪城、陳天晴、陳樹茂、陳興焱及元縣令董楨、明縣尹沈源。

陳雪城、陳天晴、陳樹茂、陳興焱河南固始人,原為黃巢親隨在黃巢兵敗自殺後,投奔河南光州一帶的起義軍王緒、王潮、王審知部,並隨王緒隊伍南下,經江西、廣東進入福建,四人追隨王審知衝鋒陷陣,開閩拓疆,立下汗馬功勞,難能可貴的是,這四位農民將軍攻城掠寨從不濫殺,行軍打伏從不擾民。龍德年間,閩清瘟疫死了許多人。閩王王審知派王延翰入閩清拯救。王延翰吞銀百兩,百姓敢怒不敢言,只好託四將軍向上反映。王審知得悉,便令王延翰退銀,也因此王延翰與四將軍和閩清人結怨。同光四年(926),王審知病座卒,王延翰繼任閩王。暴戾的王延翰,為洩前恨,便誣閩清百姓圖謀反叛,令四將軍帶兵500人進閩清“伐”。所到之處,閩清百姓焚香迎接,四位將軍難下殺心,又知王延翰故意習難要“殺盡刁民”。際此兩難,只好遣散士兵,自己在閩清潭口自盡。

梅臺首席・藝術教育”研學基地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透過青建協對接臺灣專家團隊將樟洋村打造為“梅臺首席·藝術教育研學”基地,通過地景設計、文化挖掘村民記憶庫、節慶活動設計、文創IP產品開發、樟洋小旅行、共生經濟合作社共6大方面激活鄉村。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貫徹習總書記《福州古厝》序中的保護歷史文物和文化遺產精神,發動全社會學習閩清古厝文化,青建協發起“別厝過藝術節”,將通過一系列自然體驗活動,為樟洋村完成一次文化內涵的全面升級,從而吸引人流,聚集人氣,提供鄉村產業興旺解決方案。

來源:閩清縣美麗鄉村辦微信公眾號

編輯:黃金燕

校對:郭子薇

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打卡美麗鄉村② | “記憶·鄉愁”- 樟洋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