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青絲漸綰玉搔頭,簪就三千繁華夢——明代髮簪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髮簪的歷史脈絡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史中,對於髮簪的記錄早已出現,《說文解字》中記載:“笄,簪也”。笄(jī)是古人用來固定髮髻的用具,也是一種飾物,後世稱為“簪”。簪是笄的發展,在頭部盛加紋飾,材質多用金、玉、牙、玳瑁等製作,形狀也比較多樣化。實際上,髮簪的出現比《說文》記載的更早,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有大量的骨髮簪出土,這表明人們在上古時期就開始使用髮簪來盤發了,比較被大眾認知的一種解釋是為了方便勞作,但也不能否認這是人類審美的一種覺醒。自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簪的材料以骨為主,漢代開始出現象牙簪,玉簪,還在簪頭上鑲嵌松石。唐宋元時期的簪則大量用金銀、玉等貴重材料製作。明清時期,髮簪式樣十分豐富,主要變化多集中在簪首。髮簪在歷史變化中,形式與內涵也都在逐漸分化與豐盈。

縱觀髮簪的發展史,有人將其總結為:周簪之獷,唐簪之華,宋簪之素,明簪之精。由此可見,不同朝代,簪的發展有了不同的變化,其中髮簪的華貴與精緻,在明代達到到一個高峰,今天我們主要來探討和欣賞一下明代的那些美髮簪。

明代髮簪賞析

金簪

一、鳳凰類金簪

01

鳳形金插飾

西元1368-1644。規格:長18釐米,簪首長6.2釐米,寬4釐米。長17.6釐米,簪首長6.1釐米,寬4.1釐米。1981年南京郊區出土。共出土兩件,形制相同,插戴在鳳冠的左右兩側。簪針扁平,近簪頂處彎曲。簪首為一昂首展翅佇立雲端的鳳凰。採用掐絲,壘絲,焊接等多種工藝分段製成。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2

鳳形金髮簪

明永樂二十二年,明益端王墓出土。規格:長22.5釐米,重70克。鳳簪鳳頭由金片製成,鳳身採由累絲製作而成,鳳腳踏於祥雲之上,昂首挺胸,鳳尾呈向上翻卷狀。簪腳上分別鏨刻“銀作局永樂貳十貳拾月內成造玖色金貳兩外焊貳分”二十字。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3

鳳形金髮簪

明永樂,出土於北京右安門外明憲宗寵妃萬貴妃之父萬貴墓中,明早期作品。規格:長21.2釐米,重46.7克。簪柄扁平,簪頭立一隻飛鳳,腳踏祥雲之上,舒展雙翅做欲飛狀,鳳尾細長且向後飄拂,上面鏨刻細密的麥穗紋。簪柄上細刻“銀作局永樂二十二年拾月內成造玖成色金壹兩貳錢分外焊伍釐”銘文。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4

翟形金簪

明弘治,規格: 長24.4釐米,寬8釐米,重28.3克。翟在古書上指長尾的野雞,形似鳳狀,此金簪鳳身中空,高冠立於鳳頂之上,羽毛細密,伸展雙翅,立於祥雲之上。簪柄扁尖,上有楷書“銀作局弘治拾年七月內造八成色金七釐五分重”銘文。原為皇宮用器,後流傳於民間。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5

鳳形金簪(明萬曆)

規格:鳳高6.5釐米,長10釐米,釵腳長4釐米,重165克。1979年江西省南城縣七寶山益宣王墓出土,江西博物館藏。金鳳口銜一串珍珠,立於祥雲之上。釵腳上鏨有文字“大明萬曆庚辰五月吉旦益國內典寶所造珠冠上金鳳每枝計重貳兩貳錢捌分整”。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6

累絲金鳳髮簪

1993年11月安徽歙縣黃山墓葬出土。規格:長21.4釐米,寬6釐米。鳳身為累絲工藝繞成,雙面鏤空,昂首翹尾,伸展雙翼,立於如意之上,爪處飛雲上,尾部可移動。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7

雙鸞銜壽果金簪

孝靖皇后棺內頭部出土,一對,簪頂以花絲工藝製作出一枚梅花花托,由花心處生成兩條似彈簧般花蕊,無芯螺絲製作,花心上站立鸞鳥一對,花絲製作,口系壽果與方勝滴,兩隻鸞鳥的身和翅膀,用金絲掐製成小卷紋(卷紋絲直徑0.18毫米,長0.9毫米)密密堆壘(在炭火捏成的立體造型上,按規律均勻碼上各種花絲, 焊接後即城為立體造型)而成。鳥尾採用鑑花工藝,中間契筋,兩邊組絲(鏨花的一種技法,鏨雕出平行細線效果)。鳥眼用花絲圍"鬆"(將螺絲繞在一根粗絲上,在每個圓圈的對口處剪斷放平後,再吹一小珠放在上邊焊好即成為"鬆),經組裝焊接做成的雙鸞鳥,站在花蕊上,能隨時顫動,似展翅欲飛狀,精巧生動。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方勝形金飾件(方勝是古代婦女的飾物,明清以來已成為吉祥圖案中常見的紋飾之一)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金絲累的簪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8

鳳凰形金簪

正德十二年(西元1517年)。規格:長22.3釐米,簪首長9.2釐米,寬6.1釐米;長22.5釐米,簪首長8.9釐米,寬6.2釐米。1977年南京太平門外板倉徐浦夫人墓出土。

共出土一對,是鳳冠上的插飾。簪針扁平,彎曲呈勾狀,上端彎曲連接簪首。簪首飾鳳凰。尖啄,羽冠,丹鳳眼,昂首挺胸,兩翼外張,振翅欲飛,羽毛層層疊疊,長長的尾羽向上翻飛,雙爪佇立祥雲之上。雲作如意形,其工藝非凡,用細如毫髮的金絲和穀粒大的金珠,根據鳳凰的各部位特徵分段製成。完美地展現了鳳凰的造型,代表了明代金銀細工的高超水平。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二、祥紋類髮簪

01

雲鳳紋金簪

永樂十四年(西元1416年)。規格:長15.3釐米,簪首長6釐米,寬2.4釐米。1982年南京太平門外板倉徐膺緒墓出土。金簪以金絲壘成卷草紋樣襯底,簪頂用金絲盤成立體的如意雲紋,一隻鳳凰翱翔其間,鳳凰與雲紋皆用細如髮絲的金絲壘成。雲紋用細如髮絲的金絲壘成,鳳凰身體用狀如穀子的金粒交錯排列而成,邊緣用金絲盤出卷草紋圖案。工藝極為講究。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2

鳳凰牡丹紋金簪

正德十二年(西元1517年)。規格:長18.4釐米,簪首長8釐米,寬1.5釐米。1977年南京太平門外板倉徐輔夫人墓出土。簪針呈扁平狀,簪首用壘絲工藝作出朵朵牡丹,一隻鳳凰棲息於牡丹叢中。採用盤絲,壘絲,刻絲,焊接等工藝,重重疊疊,極為精細。“鳳棲牡丹”寓意榮華富貴。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3

雲犀紋金簪

規格:長11.7釐米,簪首直徑2.4釐米。1975年南京中山門外出土。簪針扁平。簪首作如意雲形,上臥一金牛,身披金絲綬帶,前蹄騰空,回首翹望。牛首右上方焊一圓形金託,內嵌物已失,為一幅“犀牛望月”圖。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4

螭紋金簪

西元1368-1644。規格:長11.8釐米,簪首直徑1.2釐米,長11.9釐米,簪首至今1.2釐米。南京中華門外出土。簪首作一團身螭。簪針內空,圓形,近簪首處彎曲。通體錘碟出二螭,一螭向下遊動,一螭側身向前攀援,兩相呼應,意趣盎然。可惜沒有找到更高清的圖片。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5

牡丹花紋金簪

南京中華門外郎家山宋晟母墓出土。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6

嬰戲蓮紋金釵

西元1368-1644年。規格:長13.6釐米,釵首長3.4釐米,寬3釐米。1963年南京太平門外板倉出土。同墓出土三件,一件殘。

釵首用錘碟工藝製作如意雲狀,其上錘碟一孩童。採用澆鑄、錘碟、鏨刻、焊接等工藝手法,表現出孩童手捧蓮葉嬉戲的主題,孩童眉清目秀,長群曳地,披錦纏繞,與雲形飾件線條相應,如有動感,衣紋自然飄逸。蓮葉穿孔,可系飾物。嬰戲蓮紋始於宋代,寓意美好,後代極為流行。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嬰戲蓮紋金釵正面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三、花形類髮簪

01

菊花形金簪

西元1368-1644。規格:長11.5釐米,簪首邊長1.7釐米。1975年南京太平門外板倉徐達家族墓出土。簪針呈方稜形,簪頂用壘絲做成委角方形(委角即將四個直角改為小斜邊而成八角形的做法)。其上用細金絲盤成兩重花瓣,做成一朵盛開的菊花,工藝精細。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2

蓮花形金簪

西元1368-1644。規格:長13釐米,簪首長2釐米,寬6釐米。南京太平門外堯化門出土。同出兩件,形制相同。簪針委六面方稜形。簪首為兩層六瓣蓮花,花瓣一仰一覆。以金輪相隔。上層蓮花頂端有圓形託,託內鑲嵌物已失。簪首與簪針頂部之間為圓柱形,其上飾數道凸弦紋,其下為兩層六角形狀相疊,蓮瓣用壘絲工藝製成。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3

牡丹形金簪

洪武二十一年(西元1388年)。規格:長14釐米。簪首寬10.5釐米。1978年南京中華門外戚家山俞通源墓出土。簪針呈扁平狀,簪頂用薄金片錘碟出兩重牡丹瓣,並用金絲連接,花瓣和葉子上再鏨刻出細線紋,層次豐富,形象逼真。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4

牡丹形金簪

規格:長13.4釐米,簪頭花瓣寬10釐米,重60克。 出土時,位於樑莊王棺床之上。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5

梅花形金簪(明永樂 )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四、佛教類題材髮簪

01

佛手金簪

西元1368-1644年。規格:長12.2釐米,簪首長1.2釐米,寬0.7釐米。1976年南京江寧殷巷出土。簪針為圓形,簪首為一佛手。佛手手指細長,不見骨節,指甲狹長,五指微曲,拇指、中指、小指指尖翹起,似做拈花狀。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2

佛像金簪

永樂十四年(1416年)。規格:長5.8釐米,簪首高2.2釐米,寬1.4釐米。1982年南京太平門外板倉徐膺緒墓出土。簪針呈扁平狀,簪頂做成一尊佛像。佛像螺髻(形似螺殼的髮髻。白居易《繡阿彌佛贊》:“金身螺髻,玉毫紺目”。),身著左袒袈裟,作定印,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3

佛字金簪

正統四年(1439年)。規格:長10.7釐米,簪首高3.5釐米。1959年南京江寧殷巷沐晟墓出土。簪針呈圓錐形,簪頂用壘絲工藝做出祥雲,雲下作一圓形,內寫“佛”字。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鑲寶嵌寶類髮簪

一、鳳凰類髮簪

01

鑲寶鳳形髮簪

金制,明益宣王朱翊鈏妃孫氏墓出土,規格:長15釐米、鳳長7.5釐米、最寬處4.5釐米,重38克,兩器共嵌寶石22顆。鳳為立體飛翔姿態,以金葉錘壓而成。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2

嵌寶鳳形髮簪

金制,1977年江蘇江陰青陽悟空村夏元貞墓出土,規格:高3.8釐米,長2.1釐米。江陰博物館藏。此簪以金片錘嵌等工藝製成,鳳昂首展翅,火焰形冠。尾錘成11朵花形,頸、胸、腹、翅等部分為鱗狀毛片飾,翅羽如刀形,通體嵌紅色石榴石、藍寶石19蝢,現有13顆。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3

嵌寶鳳形髮簪

金制,規格:長13釐米,寬3.5釐米,重18.6克。在鳳冠、背、翅、尾部分別鑲嵌有13顆紅曉寶石,北京海淀區青龍橋董四墓村明墓出土。金簪扁柄,簪頭為一隻金鳳凰伸展雙翅,鳳首高昂,圓眼,頭頂有冠。鳳凰的羽毛鏨刻精細。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4

累絲嵌寶鳳形髮簪

金制,規格:長24釐米,分別重163克,158克,北京海淀區青龍橋董四墓村明墓出土。首部為一鳳凰形飾,腳踏浮雲,挺胸而立,尾羽碩大向上翻卷,通體綴滿細小的金珠;鳳頭以金葉製成,其餘以細如毫髪的金絲堆壘而成。纖細秀麗,鳳翅及雲頭鑲嵌紅藍寶石,光潤豔麗。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5

累絲嵌寶鳳形髮簪

金制,首都博物館藏。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6

累絲嵌寶銜珠金鳳簪

金制,首都博物館藏。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7

累絲鑲寶玉兔銜仙草髮簪

關於此簪獨特的器型,有此種說法:嫦娥乃唐堯時大英雄后羿之妻,受西王母之託,保管一顆長生不老仙藥,一次後羿受唐堯之邀,酒醉而歸,教唆嫦娥吞食仙藥,而兩人飛上了天庭,西王母聞訊大怒,即發配嫦娥去天庭後宮供使喚,再把后羿變成玉兔,流放廣寒宮做苦工,待搗成仙藥歸還,才能恢復原形,嫦娥至此,悔疚不已,遂放棄後宮的旖旎生活,飛到廣寒宮去陪同玉兔擣藥。

據說,明代首飾上玉兔就代表后羿、代表男性,首飾佩戴者就代表嫦娥、代表女性,只是古代禮教嚴謹,其喻意就變得隱誨不明瞭!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二、佛教題材及人物類髮簪

01

鑲紅寶、藍寶玉佛字金簪

孝端皇后棺內出土,西端出土五件鑲寶玉"佛"字金簪,在其頂部飾一白玉"佛"字,佛字下部與白玉花形座相連,字中心鑲嵌寶石。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2

鑲珠寶寶塔形金簪

孝靖皇后棺內出土,簪頂為如意寶石祥雲托起一座金塔,塔為半圓形的喇嘛式圓肚塔,下,塔頂部有 175 相輪(或叫剎),蓮瓣形剎座,塔頂飾火焰寶珠,塔中設有一立佛。這件金簪做工細緻,金塔玲瓏剔透,堪稱絕品。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3

鑲玉佛寶石鎏金銀簪

規格:長11.2釐米,最寬處5.3釐米,1958年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定陵出土國家博物館藏。此簪運用鑲嵌、花絲等複雜工藝,將簪頭裝飾得極為華麗。簪頭的中間鑲嵌一尊白玉佛像,佛像面部清秀、五官清晰,呈站姿,身著寬袍長衣,衣紋分明,左臂彎曲挎雕斜方格紋的包袱一件。佛像頭戴鎏金寶冠,冠頂有一尊鎏金坐佛,寶冠兩側有寶繒飄逸。佛像周圍則是橢圓形銀質花絲工藝的佛光背託,兩側有銀質花絲工藝的梵文,玉佛腳踩仰覆蓮花座,蓮花座下的底託上鑲嵌紅寶石3塊、藍寶石2塊,這些寶石也應是當年海外諸國送來的貢品。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4

鎏金累絲嵌玉石人物紋銀簪


北京昌平區十三陵定陵地宮出土。規格:長12.8釐米,寬3釐米,重13.7克。銀簪扁錐形,頂部為仙人騎鳳,鳳昂首展翅,翅上嵌紅寶石一塊。尾羽高高翹起,形成背託。仙人騎在鳳背上,雙手持如意,兩頰微鼓,笑容可掬。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5

鑲寶玉壽星鎏金銀簪

北京定陵出土,簪頂鑲兩顆紅寶、一顆藍寶,紅寶上方兩側作如意靈芝狀鎏金,分別立於壽星雙腿兩側,壽星玉質白潤,造型精美。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6

王母乘鳳金挑心

規格:鳳長9、最寬處8、通長12.5釐米,重80克,鳳作展翅高飛狀,尾部鑲嵌一尊戴佛冠、披霞帔的觀音佛像 ,高約4釐米,跏趺於蓮花座上。佛像腦後有輪光和火束,其上各嵌寶石1顆。釵腳扁平尖直。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7

鑲寶白玉鎏金銀釵

此釵釵頂端由小紅寶藍寶分別立於如意白玉上下兩側,再向上三顆紅寶石鑲在花心之中,一名憨態可掬的童子手持蓮蓬立於三花中央,造型優美、可愛,萌萌噠,北京定陵出土。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8

累絲嵌石人物紋髮簪

金制,寶石有遺失。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三、花形類髮簪

01

珠石網墜白玉環花臥龍點翠金簪

此簪是孝端皇后同類首飾中的精品,全簪共嵌寶石80顆、珍珠107顆。簪身全長27.5釐米,總重171克。簪頂部裝飾由金、玉、寶石、珍珠組成。簪身呈半圓弧錐形,頂部有一直立花朵和金託相連,金託上又置亞腰形白玉鏤空纏枝牡丹花托,周圍繫有珍珠,寶石編綴成菱形格網狀的網墜,玉託上裝飾分上、下兩層,下層以白玉牡丹花嵌寶石,其間插置有花絲製作的花卉、翠雲等,共同組成底座。上層置一蹲龍,昂首翹尾,上系寶石滴,額部及二目嵌貓睛石及紅寶石,龍的旁邊置一綠玉描金火珠,火珠中心繫一珍珠,整個簪頂組成優美的龍戲珠立體造型,全簪共嵌寶石八十一塊,珍珠一百零七顆,簪造型獨特,裝飾富麗。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2

累絲嵌寶“蝶戀花”髮簪

金制,北京海淀區青龍橋董四墓村明墓出土。規格:長15.2釐米,寬3.9釐米,重32.2克。扁稜錐形柄,頂部為火炬形紋飾,內嵌一顆珍珠,中間用紅寶石鑲嵌出蝴蝶形狀,用細金絲繞成彈簧狀做蝶須,頂端嵌珍珠插在頭上,隨人體移勸而上下晃動,下部為藍寶石鑲嵌的梅花紋飾。

金制,寶石有遺失。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3

雙層“蝶戀花”髮簪

金制,造型新穎別緻,頂部焊接一花絲蝴蝶,蝴蝶採用雙層翅膀,底層用花絲平填小卷紋,上層用細花絲掐出輪廓線和紋路焊在金片上,用不同的工藝手法表現了蝶翅上多層次的富麗色彩,形成了一明一暗,一花一素的對比效果。兩蝶須用金絲纏繞成彈簧形,在其頂端各穿系珍珠一顆,蝶背鑲嵌紅寶石,蝴蝶似在翩翩起舞,優美活潑,給人以展翅飛翔之感。可惜只有黑白的圖片。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4

鑲珠寶玉”蝶戀花“髮簪(孝端皇后)

一對,規格:其中一件通長15.6、簪首長7、寬2.7釐米,重28克,簪體上部鏤刻古錢形花紋,正面中部淺刻流雲紋,簪首綴白玉花卉、綠玉蝴蝶、紅玉花,並嵌有紅藍寶石及珍珠。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5

嵌珠寶玉”蝶戀花“金簪(明萬曆)

北京昌平區十三陵定陵地宮出土,出土時置於孝端皇后棺內。規格:長15.3釐米,寬2.6釐米,重28.5克。上部扁錐形,附有花絲編制的花蝶金託,託上嵌有珍珠、寶石。頂部為檞花形,花瓣上嵌珍珠,中心嵌紅寶石,中間為蝶形,翼嵌珍珠,中心嵌藍寶石;下部為茨菰葉形,中間嵌紅寶石。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6

”蝶戀花“金累絲簪(明弘治)

鑲羊脂玉嵌紅藍寶石。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7

鑲寶玉”蝶戀花“金釵

北京定陵出土。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8

鑲寶石、珍珠”蝶戀花“形髮簪

北京定陵出土。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9

嵌寶花朵形金簪

玉被雕琢成花朵、變形壽字。周邊以黃金嵌入紅、藍寶石、貓眼石、珍珠等組成簪頂。中間髮簪,背面金杆上陰刻“萬曆戊午年造”。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10

金累絲鑲玉嵌寶牡丹鸞鳥紋掩鬢

湖北鍾祥明樑莊王墓出土。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11

鎏金嵌寶石花卉銀簪(明萬曆)

北京定陵出土。規格:長12.5釐米,寬3.1釐米,重12.5克。銀簪扁錐形,以蓮花、梅花和牡丹花等花卉為託,上嵌寶石,花瓣豐滿。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12

“蝶戀花”形髮簪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13

銀鎏金鑲玉嵌寶“蝶戀花”頂簪

北京定陵出土,這款也特別的精美別緻。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14

金累絲鑲玉嵌寶瓜頭簪

樑莊王墓出土。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15

嵌寶“蝶戀花”形髮簪

金制,1967年湖南永順老司城墓出土,規格:長14.7釐米,重28.2克。簪柄扁平,簪頭分為上小下大兩層,由大小12只蝴蝶組成,上下各6只,並夾行草葉紋飾,形同六瓣雙層金花,花心是寶石已失。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16

金嵌寶菊花挑心

上海盧灣區李惠利中學明墓出土。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17

金嵌寶祥雲菊花挑心

江陰青陽明墓出土。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18

嵌貓睛石花形髮簪

金制,正德十二年(西元1517年)。規格:長11.5釐米,簪首直徑3.8釐米。1977年南京太平門外板倉徐輔夫人墓出土。簪針呈圓形,用金絲燒出六個花瓣,中間有一圓形金託,金託、金託周圍以金絲做成花蕊,託內嵌一黃色貓睛石。貓睛石又稱“貓兒眼”,經光照射可在寶石中央形成一道細長的線柱,極似貓的眼睛。史書記載這種寶石產自南亞諸國,因其罕見而益顯貴重。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19

嵌綠松石花形髮簪

金制,正德十二年(1517年)。規格:長11.5釐米,簪首直徑3.8釐米。1977年南京太平門外板倉徐輔夫人墓出土。簪針呈圓形,簪頂作花形,用金絲繞出六個花瓣,中間有一圓形金託,金託周圍以金絲做出花蕊,託內嵌一綠松石。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20

鑲寶梅花金簪

梅花結構立體,三個層次,花心鑲紅寶,精巧可愛。

梅花花心及花瓣處分別鑲紅寶,簡單大方。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21

鑲寶玉覆蓮金簪

金制,蓮花覆在金簪頂端,玉質白潤,蓮花底端鑲紅寶石,小巧別緻。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四、帶字類髮簪

01

鑲寶玉"壽"字金簪

出土於孝端皇后棺內,頂部附有白玉"壽"字花形玉飾,在金託上嵌有紅、藍、綠寶石及貓睛石,在簪背面中部刻有銘文"萬曆戊午年造"六字。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其他壽字型髮簪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2

蓮花梵字金簪(明成化年制)

北京右安門外彭莊明萬貴墓(明憲宗寵妃萬貴妃之父明成化十一年入葬)出土。簪頭為卷蓮枝相托盛開的蓮花上託一金梵文字,蓮瓣及梵文上鑲嵌紅藍寶石和珍珠,其中一顆寶石已失。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3

鑲寶雙兔萬字鎏金銀簪

鑲寶雙兔萬字鎏金銀簪。北京右安門外彭莊明萬貴墓(明憲宗寵妃萬貴妃之父明成化十一年入葬)出土。簪頭為卷蓮枝相托盛開的蓮花上託一金梵文字,蓮瓣及梵文上鑲嵌紅藍寶石和珍珠,其中一顆寶石已失。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4

金鑲玉嵌寶喜慶萬年掩鬢

一對,北京定陵出土。

(4)鑲寶雙兔萬字鎏金銀簪。北京右安門外彭莊明萬貴墓(明憲宗寵妃萬貴妃之父明成化十一年入葬)出土。簪頭為卷蓮枝相托盛開的蓮花上託一金梵文字,蓮瓣及梵文上鑲嵌紅藍寶石和珍珠,其中一顆寶石已失。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5

雲雙龍福壽鬢花

1對,益宣王朱翊鈏妃孫氏墓。共重105克。一“福”一“壽”,篆字居中。兩側騰雲雙龍戲珠,雲五朵各嵌一橢圓寶石,中顆最大,徑1.5釐米,用細金絲編繞成夾層。背面團龍。釵足扁平上伸,鬢花長7、寬5.5、通長17釐米。共用紅綠寶石14顆。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五、動物類髮簪

01

瑪瑙佛手、蜜蜂形髮簪

金制,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規格:長11釐米,簪首長4.2釐米,寬2.8釐米;長11釐米,簪首長4.6釐米,寬2.4釐米。1974年南京江寧印象沐叡墓出土兩件,形制相同。中間用壘絲工藝製成花葉狀託,三託頂端為橢圓形託,原應有嵌物,今遺失。三託均嵌瑪瑙,中間較大,色橘紅,作佛手形,兩側較小,色紫,亦作佛手形。頂端有一隻瑪瑙製成的小蜜蜂,形態栩栩如生。“蜂”與“豐”諧音,寓意風調雨順,豐收吉慶,流行於明清時期。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2

鑲寶玉鎏龜銜寶金簪

北京定陵出土。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3

金蛙嵌瑪瑙銀簪

1965年江蘇常州和平新村明墓出土。簪首呈橢圓形,由金片打成底盤,包著荷葉狀的白色瑪瑙,荷葉上蹬一金蛙,金蛙中空。簪杆銀質,呈扁平狀,一頭攢尖,銀杆焊在簪首的背部。髮簪製作工藝精細,造型生動傳神,金蛙栩栩如生。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4

金嵌寶螽斯簪

明定陵出土。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5

金鑲銀“金蜂採蜜”金簪

常熟博物館藏虞山寶巖明代吏部郎中丁奉墓出土。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6

嵌寶蜘蛛形髮簪

金制,1987年南京中華門外鄧府山出土。規格:長10.3釐米,簪首長2.7釐米,寬2.1釐米。簪首作蜘蛛形,蜘蛛的首與腹以鑲嵌的紅、藍寶石做成,再用金絲彎曲而成蛛爪和雙眼,形態逼真,蜘蛛在中國古代民間有吉祥的含義,素有“喜蛛”之稱。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7

紅寶石兔髮簪

萬曆年間,金制,明定陵出土。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8

慈菇葉上金蛙的小簪頭

小金蟾萌萌的很可愛,臥在一塊白玉慈姑葉之上,小巧別緻。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9

金蟬玉葉銀腳簪

蘇州五峰山張安晚家族墓出土。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六、其他類型髮簪

01

鑲寶玉花籃簪

金制,紅寶石配白玉花籃,典雅精緻。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2

嵌水晶髮簪

金制,天啟七年(西元1627年)。規格:長11.2釐米,簪首直徑2釐米。1974年南京江寧殷巷沐叡墓出土。簪針一端呈長方形,末端為圓形。簪首作出八面形金託,上嵌水晶一顆。水晶經磨面處理後形成形狀不同的二十五個面。頂有一平面,底層八面與金託一致。每面都有很好看的折射角度。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3

累絲嵌寶龍紋金挑心髮簪

規格:長16.3釐米,重28.1克。北京昌平區十三陵定陵地宮出土。頂部由萬壽、靈芝及雲頭形組成花絲金託,上嵌一累絲金龍,龍額嵌珍珠,二目嵌紅寶石,下部兩側分嵌珍珠,龍首、龍身及雲形託內嵌紅、藍寶石,寶石之間有江崖紋與兩個卍字,上嵌紅藍寶石及珍珠。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4

雲鳳紋髮簪

金制,永樂十四年。規格:長14.1cm。簪體呈扁平狀,以金絲壘成卷草紋樣襯底,簪頭分上下兩層,其上用金絲做成立體的如意雲紋,一隻鳳凰翱翔其間。鳳凰與雲紋皆用細如髮絲的金絲壘成。下層用壘絲做成。上層焊三花形圓託,中間一圓託鑲綠松石,另兩託原嵌寶石或珍珠。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5

嵌寶雲形髮簪

金制,西元1368-1644。規格:長16釐米,簪首長5.6釐米,寬3.7釐米;長16.2釐米,簪首長5.7釐米,寬3.7釐米。1982年南京太平門外板倉徐達家族墓出土。兩件,形狀對稱。簪針呈扁平狀,簪首以舒展自如的雲朵構成圖案,依寶石形狀做成八個圓託,託邊緣用金絲織成花瓣一週,託內嵌紅寶石、綠松石、水晶和碧璽等寶石,色彩紛呈,富麗華貴。嵌物有遺失。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06

白玉嵌寶釵

常熟陸潤夫婦墓出土,金制。

圖片欣賞

明被清滅,中原漢族文明頭上藝術的巔峰和消亡,明代金簪最全賞析

結 語

通過對明代髮簪賞析,可以看出明代髮簪的式樣已十分豐富,簪首的變化更是多樣,其中以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狀較多。常見的花種有牡丹、梅花、蓮花、菊花、桃花等。以動物為簪首的髮簪以鳳簪最多,製作也最為精緻。

當我們面對這流傳萬世、姿態萬千的髮簪時,懂得欣賞它那絢麗精巧的美固然是好的,但如果我們能在欣賞的同時去探尋它內在的文化底蘊就更完美了。不要小看這一枚枚小小的髮簪,它不僅可以給我們帶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啟迪和思考,還可以作為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審美意趣的標本,使我們藉助這冰山一角,以窺中國傳統文化的全貌。這樣才能達到對髮簪真正的“審美”,這樣才能真正去感受到傳統文化更深層次的韻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