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征被俘又被送回去,還能復辟再當皇帝,明英宗是如何做到的?

親征被俘又被送回去,還能復辟再當皇帝,明英宗是如何做到的?

明英宗面對的蒙古已經不是明太祖、明成祖時期不斷出塞打擊的那個蒙古了。

瓦剌是西蒙古的部落,本身部落規模不大。蒙古興起後,在西征過程中,瓦剌被征服,成為蒙古的下屬部落。蒙古帝國分為四大汗國後,瓦剌屬於察合臺汗國。元朝崩潰後,蒙古被明軍逐出中原,是為北元。幾十年後,北元經歷多次內鬥和分裂,蒙古也一蹶不振,分為多個規模比較小的部落,沒有再統一起來。

就是在這種蒙古陷入四分五裂的背景下,原來僻處西北一隅的瓦剌在首領也先的領導下,開始逐步強盛起來,通過不斷的征服戰爭,統一了蒙古西部,又向東擴展,通過聯合等形式,完成了表面上的蒙古統一,形成了一個草原遊牧民族聯盟。

但這個聯盟是非常鬆散的,也非常脆弱。東北和蒙古草原中部都有比較強大的勢力,雖然沒有公開反對瓦剌,保持著聯盟,但實際上保持著比較大的獨立性,除了在南下入侵明朝邊境時可以互相配合行動之外,其它時間基本上都是自由行動的,並不完全受瓦剌的約束。

而且,當時北元雖然已經解體,但草原上仍然遵守只有成吉思汗子孫才能稱大汗的習慣,所以也先雖然已經完成了草原上的表面統一,但名義上只是北元的太師。從一定程度上說,土木堡之戰前,南下侵擾明朝邊境的戰爭就是也先希望能夠通過與明朝達成一個穩定的朝貢貿易協定,來維持並加強瓦剌在蒙古草原的優勢地位。

親征被俘又被送回去,還能復辟再當皇帝,明英宗是如何做到的?

所以,從瓦剌方面來說,這次南侵戰爭只是一次偷襲、騷擾性質的戰爭,也先並沒有在徹底擊敗明軍主力之後就乘勝追擊,進入關內,完全征服內地,建立統一王朝的打算。

明朝此時的情況大家現在都已經很熟悉了,主少國疑,真正掌握內外大權的是太監王振。其實,如果不是土木堡之變,王振應該算是明朝比較有作為的一個掌權太監,形象會比較正面。至少在土木堡之變前,他沒有特別的大奸大惡的事。

王振作為一個太監,掌握內外大權,當然是比較心虛的。而且,王振和後來那種只想著通過權力鬥爭來打擊異己勢力來鞏固自己地位的太監不同,他希望通過邊功來提高和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這個想法其實也不能算是太離譜,畢竟在此之前,鄭和也是太監,奉成祖命之命,多次率龐大船隊遠渡重洋,揚威四夷,已經樹立了一個不太好的榜樣。而且,在這之前,明朝持續七八十年都保持著對蒙古的主動進攻態勢,明成祖更是親率六軍,六掃虜庭。即使到了明英宗的父親宣宗時期,也有御駕親征的記錄。

所以,在得到瓦剌即將大舉南下侵擾明朝邊境的消息後,王振認為自己建立功勳的機會來了,就下令在京的五十萬明軍隨皇帝一起出徵,想在邊境一句消滅瓦剌,然後再回朝給自己加官進爵。

親征被俘又被送回去,還能復辟再當皇帝,明英宗是如何做到的?

史書上寫的土木堡之變中,明軍五十萬人全軍覆沒,而瓦剌只有二萬人。但從相關的情況綜合起來看,這個數字應當有不小的誇大之處。雖然明軍號稱五十萬人出征,但實際上到達前線的可能就只有十萬人左右,並沒有五十萬人那麼多。瓦剌方面,隨也先率先到達攻擊前線的只有二萬瓦剌精銳騎兵,但這只是先頭部隊,後面還有陸續投入戰爭的部隊。

戰爭的過程現在的人們都已經很熟悉了,明軍從出征開始就恐慌不安,到了前線更是手足無措,一夜數驚。大部隊的去向也是遊移不定,整個指揮體系非常混亂。當時隨軍的還有三徵越南的名將英國公張輔,但也說不上話。王振挾持皇帝,但又指揮無方,導致明軍在宿營時遭到也先所率領的瓦剌先頭精銳騎兵從側翼發動的襲擊,全軍崩潰,王振和隨駕的文武大臣多數死於亂軍之中,英宗則被瓦剌俘虜和挾持。

一戰消滅十萬左右的明軍,而且居然俘虜了皇帝,這對瓦剌來說,不啻於本來想著能中一管牙膏就不錯了,居然中了一個五百萬大獎。但也先這時候也仍然頭腦很清楚,並沒有被從天而降的意外驚喜衝昏頭腦,他的反應是挾持英宗,立即整頓軍隊,進攻北京,希望通過挾持英宗獲得更大的收益。

要注意的是,也先即使到了北京城下,而且圍困了北京之後,也開始進攻,他的目標依然是能與明朝達成一個協議,索取財物、糧食之類,而不是完全征服內地,建立統一王朝。因為他很清楚,這時候的明朝還沒有到該亡國的時候,人心還在,就他帶來的這點人,根本不足以征服內地,所以他想的就是把土木堡之變這個意外收穫的收益最大化,得到儘可能多的財物。

親征被俘又被送回去,還能復辟再當皇帝,明英宗是如何做到的?

但是也想沒想到的是,明朝的官僚體系此時已經非常成熟,應變能力也很強。雖然各部門的主要官員都已經在土木堡之變中或被俘或死於亂軍之中,但留守北京的官員居然能夠迅速決定,由英宗的弟弟郕王監國,由於謙和石亨組織軍隊進行防禦,同時下令全國各地的軍隊進京勤王。

最後的結果是,也先雖然確實也得到了一些物資上的收益,但與他的預期顯然還有很大差距的時候,各地來的明軍已經集中起來了,不但也先無機可趁,而且搞不好還有被明軍內外夾擊,在北京城下全軍覆沒的可能。所以,也先一看也訛詐不到什麼東西了,就挾持著英宗,率軍出關了。

也先挾持著英宗進出長城的時候,所到之處,都要求地方官員給皇帝貢獻財物,地方官員絕大多數都能給一些,但要求各地駐軍將領和官員開城,全被拒絕了。所以,也先得到的收益與他俘獲英宗之後的期望距離很大。出關之後,對英宗也是好吃好喝的供著,並沒有過多的羞辱他,明朝也不斷派人帶著財物來看望英宗,也先也算是多少能訛詐一點東西。

過了一年多,景泰帝的權力地位越來越穩固,明朝對瓦剌的態度也就越來越不友好了,也不像剛開始的時候那樣,隔三差五就去給瓦剌送東西朝見英宗了,英宗的利用價值也就越來越小了。也先慢慢也明白了,再留著英宗意義也不大了。

更重要的是,也先慢慢也發現,他的兩個隊友脫脫不花和阿剌知院當初進攻明朝的時候很不積極,這時候佔便宜卻很積極。也先還在和明朝使者往返談價錢,想要個更高點的價錢呢,脫脫不花和阿剌知院居然已經快要和明朝達成朝貢協議了。要是脫脫不花和阿剌知院先達成協議,那就等於也先出兵出力打仗,最後便宜都讓脫脫不花和阿剌知院佔了。

親征被俘又被送回去,還能復辟再當皇帝,明英宗是如何做到的?

所以,也先決定加快和明朝議和。而也先和明朝議和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他掌握著明英宗,可以以送還英宗為條件,來引誘明朝答應他的要價。但很快也先又發現,明朝對迎還英宗也很不積極。

為什麼呢?這時候景泰帝的位置越來越穩固,也不想多出來一個英宗給自己添麻煩。對景泰帝來說,如果能再以議和的名義拖個三五年,慢慢把朝廷裡忠於英宗的大臣都打壓下去,用自己的親信掌握內外大權,情況顯然更有利於自己。所以,景泰帝在迎還英宗的事情上表現得態度很消極。

《明史·瓦剌傳》

景泰元年,也先復奉上皇至大同,郭登不納,仍謀欲奪上皇,也先覺之,引去。初,也先有輕中國心,及犯京師,見中國兵強,城池固,始大沮。會中國已誘誅賊奄喜寧,失其間諜,而脫脫不花、阿剌知院復遣使與朝廷和,皆撤所部歸,也先亦決意息兵。秋,帝遣侍郎李實、少卿羅綺、指揮馬政等齎璽書往諭脫脫不花及也先。而脫脫不花、也先所遣皮兒馬黑麻等已至,帝因復使都御史楊善、侍郎趙榮率指揮、千戶等往。也先語實,兩國利速和,迎使夕至,大駕朝發,但當遣一二大臣來。實歸,善等至,致奉迎上皇意。也先曰:“上皇歸,當仍作天子邪?”善曰:“天位已定,不再更。”也先引善見上皇,遂設宴餞上皇行。也先席地彈琵琶,妻妾奉酒,顧善曰:“都御史坐。”善不敢坐,上皇曰:“太師著坐,便坐。”善承旨坐,即起,周旋其間。也先顧善曰:“有禮。”伯顏等亦各設餞畢,也先築土臺,坐上皇臺上,率妻妾部長羅拜其下,各獻器用、飲食物。上皇行,也先與部眾皆送約半日程,也先、伯顏乃下馬伏地慟哭曰:“皇帝行矣,何時復得相見!”良久乃去,仍遣其頭目七十人送至京。

眼看著英宗的利用價值快要下降到零乃至負數了,也先也著急了,明朝都沒主動提出來歸還英宗,他就自己派人去告訴明朝,讓明朝派人來接英宗。就這樣,明朝還推三阻四,不情不願,慢慢吞吞的。要不是這時候仍然有人忠於英宗,很想把他接回去,英宗這個燙手山芋砸在也先手裡,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楊善奉命出使,但迎還英宗其實並不是他的使命,而是他自己決定的。也是因此,他本以為自己立了不世之功,結果回到明朝,景泰帝也沒有給他太多的封賞,他也很失落。後來到英宗復辟成功,他才終於得到了英宗的信任,幹了不少壞事。

在送還英宗之後,也先的日子也不好過。先是乾脆自己公然稱大汗,結果引發脫脫不花和阿剌知院不滿,發生內戰,瓦剌主導的蒙古草原部落聯盟也就因此而崩潰,重新陷入四分五裂的混戰狀態。此後,終明之世,蒙古草原再未統一起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