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貶的文人們,活得最瀟灑的不止蘇軾,他的一首詞傳唱至今

明朝 蘇軾 楊慎 羅貫中 詩酒琴棋書畫花 2017-03-29

被貶的文人們,活得最瀟灑的不止蘇軾,他的一首詞傳唱至今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臨江仙》詞自從作為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歌被楊洪基唱紅後,很多人以為這篇《三國的》開篇詞就是羅貫中所寫,然而諸多考證顯示這首詞是明代文學家楊慎被流放時所作。但是《三國演義》的誕生比楊慎早100多年,楊慎的《臨江仙》是怎麼成為《三國演義》的開篇詞的呢?


先簡單介紹楊慎:

被貶的文人們,活得最瀟灑的不止蘇軾,他的一首詞傳唱至今

楊慎(1488年12月8日 —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號月溪、升庵,又號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馬碧雞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明代著名文學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東閣大學士楊廷和之子。

楊慎於正德六年(1511年)狀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參與編修《武宗實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復為翰林修撰,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於雲南永昌衛。曾率家奴助平尋甸安銓、武定鳳朝文叛亂,此後雖往返於四川、雲南等地,仍終老於永昌衛。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楊慎卒於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時追贈光祿寺少卿,明熹宗時追諡“文憲”,世稱“楊文憲”。

楊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覽群書。明代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推楊慎為第一。他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其詩沉酣六朝,攬採晚唐,創為淵博靡麗之詞,造詣深厚,獨立於當時風氣之外。著作達四百餘種,後人輯為《升庵集》。


再說說這首詞怎麼寫出來的:

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楊慎獲殿試第一。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楊升庵被髮配到雲南充軍。他戴著枷鎖,被軍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時。正好,一個漁夫和一個柴夫在江邊煮魚喝酒,談笑風生。楊升庵突然很感慨,於是請軍士找來紙筆。寫下了這首《臨江仙》。

被貶的文人們,活得最瀟灑的不止蘇軾,他的一首詞傳唱至今


既然《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是楊慎所作無疑,那這首詞又是怎樣成為了《三國演義》的開篇詞的呢?這得歸功於清初文學批評家毛綸、毛宗崗父子二人。

毛綸、毛宗崗父子是清初的文學批評家。毛宗崗,字序始,號子庵,為一介寒儒,生於明崇禎五年(1632年),卒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他們父子二人在評刻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時,得到了楊慎的《二十一史彈詞》,對文中第三段《說秦漢》的開篇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極強的史論性所吸引,覺得這首詞立論高遠,氣勢恢宏,對《三國演義》的評說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於是將楊慎的《臨江仙》放到了毛宗崗評刻本《三國演義》的卷首作為開篇詞。於是,楊慎的《臨江仙》詞在羅貫中死了100多年後成為了《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而傳揚天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