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太低正義感也可能有害,此人一世清流卻成了明朝滅亡的掘墓人

後世總結:漢亡於外戚,唐亡於藩鎮,宋亡於外敵,明亡於黨爭。而提到明末的黨爭,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明朝東林黨的創始人顧憲成。《明史紀事本末》也有云:“今日之爭始於門戶,門戶始於東林,東林始於顧憲成。”

人們為什麼會把明朝滅亡的矛頭直指顧憲成和東林黨?這個顧憲成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能在明末掀起如此滔天巨浪,甚至將明末的國政大船傾覆於不經意間?

眼界太低正義感也可能有害,此人一世清流卻成了明朝滅亡的掘墓人

顧憲成

你也許會認為,這個顧憲成應該是同魏忠賢那樣的惡徒奸臣。但歷史就是這麼諷刺,恰恰相反,以顧憲成為首的東林黨始終以清流自居,他們標榜氣節,崇尚實學,以儒家傳統為信仰,敢於直言進諫,甚至以與強權抗爭為榮。

《明史》記載顧憲成,說他“姿性絕人,幼即有志聖學”,30歲時考中進士,之後入朝官居戶部主事。由於張居正在改革中曾彈壓言論,且與馮保等宦官集團多有來往,因此顧憲成對張居正很看不上。

當時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張居正生病,大臣們紛紛起而為他祈禱,但顧憲成拒不參加,同僚好心代他簽了名,他還專門趕去把自己的名字劃掉,可見其性情正直剛烈,眼睛裡揉不得一點沙子。

眼界太低正義感也可能有害,此人一世清流卻成了明朝滅亡的掘墓人

張居正

顧憲成天性孤傲,不僅是對張居正不客氣,對萬曆皇帝明神宗同樣毫不留情面。萬曆十五年明朝考核京城朝官,掌管考核事宜的都御史辛自修因違背執政大臣之意而獲罪,顧憲成上疏為他打抱不平,言語中對明神宗很不客氣,明神宗一怒之下將其貶官外放到了陽州。

萬曆二十一年,再次考核官員時,顧憲成因為官公正廉潔而被推為第一名,得以再次入京做官,先後任職吏部考功主事和吏部員外郎。但他“死性”不改,萬曆二十二年,明神宗命吏部根據品望推選六七位能夠勝任首輔之職的官員聽候點用,顧憲成竟然提名了明神宗極其厭惡的前大學士王家屏,龍顏大怒之下削去了他的官職。

眼界太低正義感也可能有害,此人一世清流卻成了明朝滅亡的掘墓人

東林書院

從明朝退下來的顧憲成並沒有消沉,更沒有閒著,這甚至激起了他更強烈的鬥志。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和抱負,他在家鄉無錫修復了宋朝學者楊時曾講學的東林書院,以這裡為輿論陣地講學議政,宣傳他的政治抱負。

他還會同顧允成、高攀龍、安希範、劉元珍、錢一本、薛敷教、葉茂才等“東林八君子”,發起東林大會,並制定了《東林會約》,明末影響力最大的朋黨“東林黨”逐漸成型。

由於顧憲成極富聲望,東林書院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紛至沓來,人數多到東林書院的學舍都容納不下了。他們當中既有年輕求學的學生,也有因批評朝政而被貶斥的官員,還有朝中重臣與其遙相呼應,因此顧憲成雖然遠離廟堂,但對大小國事卻瞭如指掌。

眼界太低正義感也可能有害,此人一世清流卻成了明朝滅亡的掘墓人

東林書院

明末隨著張居正的去世,原有改革被廢棄,國家政治日益敗壞,社會矛盾空前激化。有感於此,東林黨的理念就是要挽救大明於水火,高攀龍認為“此時民不聊生,大亂即將來臨”,而顧憲成也感到當下政治形勢已經是“抱柴於烈火之上”,因此他努力把讀書、講學同關心國事緊緊聯繫起來,“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名句就出自顧憲成。

應該說東林黨興發的本意是好的,他們的理念也是好的,但壞就壞在他們沒有張居正那樣的魄力和手腕,無法對空前激化的社會矛盾和敗壞的政治局勢做出有效改革,反而陷入了“黨同伐異、排除異己”的無休止黨爭中,為業已不堪的明末社會造成了更大損耗。

眼界太低正義感也可能有害,此人一世清流卻成了明朝滅亡的掘墓人

東林書院

萬曆四十年,顧憲成死於無錫家中,但他一手創立的東林黨卻依然在壯大中。隨著東林黨的發展壯大,其內部成員很多都是地主兼任工商業者,東林黨也漸漸淪為了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利益代言人,而走向了普通百姓利益的對立面。

明神宗死後,東林黨先後扶植明光宗和明熹宗上位,東林黨的權勢達到頂峰。其中明熹宗時期,東林黨成員由於開放言路批評朝政而得罪魏忠賢,遭到了魏忠賢集團的瘋狂打擊,一直到明思宗崇禎上位,剷除了魏忠賢集團後,東林黨才再一次重歸朝政。

眼界太低正義感也可能有害,此人一世清流卻成了明朝滅亡的掘墓人

魏忠賢

崇禎很快就發現,東林黨一家獨大的朝政立刻就運轉不靈了。東林黨反對加重工商業者的賦稅,而明末內憂外患所需遼響、剿餉、練餉數額巨大,因此不得不一再加重農民的負擔,最後逼得老百姓揭竿而起,反對明朝政府的黑暗統治。

面對內憂外患的極端困境,再加上崇禎這麼一個喜怒無常的年輕皇帝,東林黨的成員們提不出任何有效的施政方略。明朝滅亡後,在之後的多個南明小朝廷裡,東林黨成員們依舊發揮了黨爭的天賦,相互攻訐傾軋,直至南明也煙消雲散。

所以後人才有了“明朝亡於黨爭”,而“黨爭起於東林”之說,作為一代清流的顧憲成,怎麼也不會想到,他一手創立以救國圖存的東林黨,竟然成了明朝的掘墓人。

(責任編輯:楊波)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稿件

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