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第一功臣卻慘遭滅門,曾是皇帝最親密老鄉,不檢點讓他殞命

明朝 李善長 朱元璋 漢朝 青言論史 青言論史 2017-10-22

很多人都想做那種一呼百應、統領全局的領導者,至少也得是拋頭露面、出鏡率極高的頭條人物。這種想法當然絕對不能說錯,但是我們還應當考慮到,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領導,也沒有那麼多聚光燈下的機會給你享受歡呼。做一個幕後英雄其實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甚至比有些活躍在臺前的人所付出的努力、所收穫的回報要更多。

李善長,字百室,和那個時代很多的名人一樣,也是安徽定遠人。和那些靠儒家四書五經安身立命、博取功名的傳統士子不同,打小就聰明的李善長讀的不是儒家經典,卻對《韓非子》這種法家書籍很感興趣,而且料事極準,頗有點小諸葛的意思。

建國第一功臣卻慘遭滅門,曾是皇帝最親密老鄉,不檢點讓他殞命

李善長

不過和諸葛亮不同,李善長是自己去找自己的主公的。時值朱元璋駐軍滁州,李善長去拜會了他。得知李善長是鄉間有名的長者,朱元璋也熱烈歡迎了他,希望能得到他的一些人生經驗。兩人也有一段類似隆中對的對話:朱元璋問:“現在到處都在打仗,應該怎麼安定天下呢?”李善長答:“秦末天下大亂,漢高祖以布衣起事,為人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五年時間就做了皇帝。現在元朝的氣數已經差不多了,天下土崩瓦解。您是濠州人,離劉邦故里沛縣距離不遠(其實距離還是挺遠的)。漢高祖留給您的王氣,您應當好好利用。好好學習劉邦的故事,天下很快就是您的了!”

建國第一功臣卻慘遭滅門,曾是皇帝最親密老鄉,不檢點讓他殞命

朱元璋

這一席話說到了朱元璋的心坎裡,朱元璋決定把李善長當做自己的諸葛亮。在朱元璋的大營中,李善長是大總管:參謀軍士、發放糧餉都是他的活,還要負責接見來投靠的人才,並推薦其適合的崗位,儼然將參謀長、後勤部長、組織部長集於一身。

朱元璋幹得這麼好,自然有人眼紅,首當其衝的就是他的老丈人郭子興。郭子興不僅要奪朱元璋的兵權、關朱元璋的禁閉,還要挖朱元璋的人才,李善長就是他第一個要挖的人才。儘管主公被關,情況似乎不利,但是李善長堅決地拒絕了郭子興。不久朱元璋被放了出來,因而更加信賴這位患難與共的好兄弟。

李善長不僅是一位好的大總管,指揮打仗也不含糊。朱元璋駐紮在和縣的時候,發兵去進攻雞籠山,大本營只有很少的人在李善長的統領下留守。得知朱元璋老窩空虛的元軍就想過來撿個漏,沒想到被早就做好準備的李善長以逸待勞,全軍覆沒。

當然,李善長的本事還是主要在出謀劃策上。在朱元璋獲得水師以後,他力主渡江攻佔採石磯,而後以此為跳板進攻南京、鎮江。在朱元璋初步獲得了以南京為中心的一片根據地以後,由於他還要負責其他的南征北戰,不太有時間管理民生,因此實際上這片土地的真正治理者是李善長。李善長充分發揮了他的管理學和經濟學才幹,他參照元代的制度但又不完全照搬,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修訂了很多德政,讓飽受苦難的人民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機會,政府財政卻也收穫頗豐。

李善長的能力不僅體現在對下,在面對領導的時候他也能做到不卑不亢。剛渡江的時候,朱元璋想要用嚴刑峻法來約束百姓,遭到了李善長的堅決反對。朱元璋問:“我的法令裡面需要連坐的只有三條,夠不錯了吧?”李善長則表示出了謀反以外其他都不應該連坐。朱元璋想想也有道理,就叫他和劉基一起制定律法,這就是《大明律》的藍本。

建國第一功臣卻慘遭滅門,曾是皇帝最親密老鄉,不檢點讓他殞命

劉基

李善長雖然沒有上陣指揮過什麼像樣的大仗(和縣那場仗相比其他戰役只能算小打小鬧),但是從大政方針的制定到國計民生的安撫,都無不有著他的心血。朱元璋非常清楚李善長的功勞,在他自立為吳王的時候就封李善長為宣國公,稱帝后又授予了他銀青榮祿大夫、上柱國等榮譽頭銜。朱元璋出去巡視的時候,京城大小事務都由李善長打理。不僅如此,整個明代的官制、禮制,以及各類大型活動都由李善長主持,他也是明帝國的第一位丞相。在朱元璋論功行賞的時候,李善長被認為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功臣。在他的嘉獎令裡,朱元璋將他比作了西漢開國元勳蕭何,而李善長也確實比得上蕭何。

建國第一功臣卻慘遭滅門,曾是皇帝最親密老鄉,不檢點讓他殞命

蕭何

只是李善長雖然在才能上可以與蕭何、諸葛亮比肩,但在個人品德上卻與這二位相去甚遠。看起來一副忠厚長者模樣的李善長其實內心非常善妒而刻薄。同事稍微有點越權而讓他不舒服的,他就找個理由把人家給趕走。而作為朝廷中淮西人的老大,他與朝中另一大集團浙東集團的老大劉基不僅沒有和諧共處,還大搞摩擦,最後把劉基擠走了事。不僅如此,位極人臣的李善長仗著自己有免死鐵券,非常肆意妄為,讓皇帝朱元璋都感到有些不爽,只是隱忍不發。但是“老子英雄兒好漢”,李善長的兒子也學老子,朱元璋就就不客氣了。儘管這位公子是朱元璋的女婿,朱元璋還是以不敬的罪名削掉了他一千八百石的俸祿。

這一舉措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李善長決定急流勇退,告老還鄉。但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邊來”,樹大招風的李善長想要徹底與世無爭已經很困難了,更何況他還是整個淮西老鄉在朝中的代言人。不久,胡惟庸案發,作為胡惟庸的侄女親家李善長很幸運的躲過一劫,還被退休返聘去負責御史臺的工作。

建國第一功臣卻慘遭滅門,曾是皇帝最親密老鄉,不檢點讓他殞命

胡惟庸問斬

但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五年之後,有人告發李善長的弟弟一家都是胡惟庸的同黨,朱元璋看在李善長的面子上沒有殺他們,只是流放到崇明。不知是老糊塗還是覺得處罰過重的李善長沒有進宮謝恩,這讓朱元璋對他的意見更大了。又過了五年,七十七歲的李善長可能是真的糊塗了,竟然借了三百兵丁去給自己修房子。忍了他很久的朱元璋終於抓住機會,又舊事重提地把他弟弟一大家拎出來審理。結果一審就出了大問題,李善長被指控默許胡惟庸謀反,並被許諾事成後封王。被定罪為大逆不道的李善長很倒黴的又碰到彗星,欽天監的人說是要“移大臣”,李善長也就理所應當地被砍頭,全家七十多口無一倖免,甚至連駙馬爺和公主都被罰到江浦幹苦力,只有兩個公主生的皇外孫沒有受罰,但也被剝奪了承襲爵位的權利。

建國第一功臣卻慘遭滅門,曾是皇帝最親密老鄉,不檢點讓他殞命

李善長墓地遺址

李善長之死基本已經坐實了是冤案,這一點在當時就有大臣向朱元璋當面指出,而且朱元璋也沒有任何表示,甚至都沒有責罵那位大臣。而縱觀李善長的一生,可以以明代建立作為分水嶺:建國以前,他是為國事軍務殫精竭慮的優秀總管,儘管長期身居幕後,但是誰都知道如果沒有他無私奉獻明代的建立幾乎是不可能的;建國以後,逐漸走到臺前的李善長被南京城內的燈紅酒綠麻痺了,而集中精力搞小團體、地域黨的他終於也毀在了自己的老鄉手裡。這也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悶聲發大財才是最好的。”當一個幕後英雄其實很好,反倒是在陽光下呆久了,沒見過太強亮度的眼睛會受不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