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中,嘉靖為什麼突然因別人叫呂芳“老祖宗”而大發雷霆?


大明王朝中,嘉靖為什麼突然因別人叫呂芳“老祖宗”而大發雷霆?


自明永樂朝起,由於朱棣得位不正的關係,太監的地位是上升的。太監不僅可以把持東廠,這種特務機構,還可滲透到上至各部、下至州縣的廣大範圍裡,執掌著軍事、經濟、行政等各要害部門。

實際上,此後大明各朝皇帝,大都沿習著永樂帝,這種對太監家人級的信賴,太監漸變成一份有前途的職業了。

這種現象,無疑反映了永樂帝對文官集團的極度不信任。對永樂帝來說,這麼做是有理由的,他害怕文官集團因其得位不正,而對其在執政中的不合作和鄙視,所以永樂帝提高了太監們的權限。

要知道,終明一朝,文官集團,是權力構架中的重要一極,言官御史、百官甚至可以上書指斥皇上。比如每每駁得嘉靖帝面紅耳赤、怒火中燒這種事,海瑞不是經常幹麼。

明朝這幾百年,皇權獨裁勢力,還沒發展到頂峰,到了清朝,才算是到了皇權獨裁政治的巔峰。還別說,明朝皇帝還真不如清朝皇帝好當。

大明王朝中,嘉靖為什麼突然因別人叫呂芳“老祖宗”而大發雷霆?


嘉靖是個少年老成、政商早慧的皇帝,他的出現,導致太監權力開始下滑。

他認為,太監就是奴才,完全不必給予太多的信賴。在他看來,這幫人就該去洗廁所、掃地,安心幹活,豈能讓他們輕易沾染髮財、帶兵、操控朝政之位?

他表示,奴才就該乾奴才之事,如果敢於撍越,就決不輕饒!如此一來此消彼長,文官集團地位和權力自然就上升了。

呂芳是《大明王朝1566》中的虛擬人物,位列司禮監掌印太監之重位。虛擬不虛擬,對本文的討論,其實是不影響的,因為大明每朝都有一個“呂芳”式的司禮監總管太監。

司禮監,對內,有內廷12監的“第一署”之稱;對外,執掌著奏章的代帝“批紅”之權。批紅之後,”文件”就可以下發全國遵照執行。所以,”呂芳們”的權力是很大的,大到可以影響國政的運行。

大明王朝中,嘉靖為什麼突然因別人叫呂芳“老祖宗”而大發雷霆?


也許是太監的運氣不好,或許是政治權力系統的固有規律使然,制衡文官集團的司禮監,力量發展過於強大,如果遇到軟弱而低政商的皇帝,這個系統也就得過且過的運行下去,直到王朝崩潰為止。

但此時大明王朝國運尚健,智商、政商雙高的嘉靖帝出現了,太監的好運就要變差了。

下面選取嘉靖帝作為藩王,從湖北到達京城登基之事,來感知下大明朝的權力架構狀況。

那時,年僅15歲的嘉靖帝,就對政治方面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還未坐到他的堂兄正德皇帝的龍椅,人還在京城的城門口,身份還是個儲君,他所展現對政治敏感,和手腕強硬不乏靈活之手段,就令人歎服不已。

大明王朝中,嘉靖為什麼突然因別人叫呂芳“老祖宗”而大發雷霆?


進京之際,官員們依例在東安門,列隊迎接藩王殿下(即未來的嘉靖帝)。東安門是皇太子走的城門,循例走東安門,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嘉靖帝偏不願意,他要求從大明門進入京城。大明門是皇帝日常出入的城門,明朝文官們可不好對付,他們死摳著祖宗之制不可逾越,禮制不可撍越之成例,來苦苦勸說嘉靖。

意思很明白,即使藩王明天登御大寶,成為九五至尊,可今天你還是儲君,依制就得走東安門。

這換成一般人,還在乎這個麼?幾天後,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了,一高興,一迷糊,連狗洞也可以先鑽過去再說。

再說走東安門,並沒有降低規格。可小小年紀的嘉靖帝就是不肯,卻偏要繞道大明門進去,百官看似恭敬、實則強硬,全堵在大明門的入口前,不讓嘉靖的車隊進入大明門。

大明王朝中,嘉靖為什麼突然因別人叫呂芳“老祖宗”而大發雷霆?


也許文官們心裡想,這乳臭未乾的小兒鬧騰幾下就會退讓。可嘉靖帝政商超高,心裡也明白,入大明門進京逾制,但他更知道皇權來源於血緣、來源於名份。

提前要了這個名份,一為測試一下,本朝文官集團為了守祖制,到底有多強硬,心中先有個數;二來,告訴文官集團,遵守規則是對的,但要知道規則是由誰來制定的,而且規則的制定者必須有超然規則的逾越權。

大臣們才是規則的遵守者,而皇帝不是,即便是幾天後,皇權才會落在手上的儲君,也勿需遵守成制(嘉靖過份了哈,不過他另有目的,卻可以理解)。

但本朝的文官集團,顯然並不畏懼皇帝期權,即便是這個儲君,對百官發出了“登基後,要收拾他們”的死亡威脅。

百官們認為,他們本來就是文官集團→皇權←司禮監,這個政制系統的重要制衡的一極,所以,百官們顯示出了可貴的仕坤階層“威武不能屈”的素質。

別小看了這種能保證國家,不被皇權整體綁架的制衡素質。無此制衡,國制就會在皇權胡為之下崩潰,小事見大節。

大明王朝中,嘉靖為什麼突然因別人叫呂芳“老祖宗”而大發雷霆?


嘉靖帝見強硬通過無效,倏爾表現出驚人的政冶靈活性和殺伐決斷的氣魄,那就是”政治耍賴”

不是不讓進麼?老子這皇帝還就不當了,讓你們文官集團去收拾殘局吧。國不可一日無君,沒了皇帝,你們百官屁都不是,國不將國之下,你們誰敢扛下這個塌天的責任?

這樣一鬧,連身經百戰、老成謀國的內閣首輔楊廷和都懵了,整個文官集團,陷入了一片大腦空白之中,杵在大明門前的風中凌亂不巳!

服了。祖宗成制在皇帝期權的威懾下,陷入一片困窘(注意,還還不是皇權,可見這個15歲孩子的政冶天賦和手腕之厲害)。

“恭迎殿下入城”,百官這一齊聲拜呼,宣告了若干年後,嘉靖帝的20餘載脫產不上朝,卻依然牢牢地把控著朝政的合理性;昭示著,未來本朝皇權對文官集團、宦官集團駕馭能力的強大無比;也暗示著,即將載入史冊的“大禮儀”,來的雖說事出突然,卻是那麼的順理成章。(即嘉靖帝在不久,又逾製為其生身父追諡太上皇,和稱宗祔廟的必然性)

大明王朝中,嘉靖為什麼突然因別人叫呂芳“老祖宗”而大發雷霆?


皇權獨栽中央集權制的社會,實施的是“精英管理”的制度。國祚綿長與否,與皇帝的執政水平和政冶手腕高低有著莫大的關係。

通過對嘉靖進京登基,進那個門的小事之分析,我們瀏覽了大明權力構架的概況。此時再去解讀,嘉靖帝對別人稱呂芳為“老祖宗”,而突然大發雷霆的原因,自然就一目瞭然了。

這,不過是嘉靖帝對宦官集團和文官集團,實施的許多調控中的一個片斷而已。

接著再分析一下有關此事的幾個小細節。在劇中,稱呂芳為“老祖宗”是無處不在的。以嘉靖廠衛的耳目眾多,當然不可能不知道。

根據劇情,分析嘉靖帝的突然發難,分明不是在討厭呂芳,而是在保護著呂芳。讓他不至於在以後,因國事成而身卻死,而嘉靖提撥心狠手辣的陳洪,就不同了,就是讓陳洪替呂芳去功成身死。

嘉靖皇帝,開闔無常而有序,真堪稱權力的魔法師!

至於“突然性”的本身,也體現了嘉靖帝實施帝王術牌風多變的風格。

要知道,不管是司禮監總管,還是幾屆內閣的首輔楊廷和、張璁、夏言、嚴嵩等,皆為人中龍鳳、老道官僚,政冶智慧非尋常大臣可比。

但在牌風機變的嘉靖帝馭臣之術下,不過都是提線木偶,指啥幹啥,絲毫不敢逾雷池半步。這種為帝的境界,讓嘉靖帝因首開中國帝王20餘載脫產修道練丹、遠離朝政煩擾,王朝卻巍然屹立之況,而載入史冊。換作別人,換作別的權力架構,說不定早就被篡位謀國了。

大明王朝中,嘉靖為什麼突然因別人叫呂芳“老祖宗”而大發雷霆?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