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白 嶄

編輯 | 張 帥

明仁天皇退位,一場事先張揚的換代

當地時間1月28日,日本東京,明仁天皇出席日本第198屆例行國會開幕儀式。(東方IC 圖)

4月30日,東京,皇居“鬆之間”,明仁天皇端坐在殿中央菊花紋飾的天皇玉座上,侍從依次步入,將劍璽(即“三神器”中的八尺瓊勾玉和天叢雲劍),以及國璽和御璽放置於桌上。

30年前的1月7日,日本昭和天皇因病去世,隨後在這座宮殿裡,皇太子明仁接受大臣呈上代表皇權的劍璽,即位天皇。

30年後,還是在這座宮殿裡,現場包括日本首相、閣僚、參眾兩院議長、知事代表以及他們的配偶等三百餘人,以及數以千萬計視頻關注者見證下,明仁天皇宣佈“退休”——再不用身著黃櫨染御袍了。

不過,雖然明仁退位了,但嚴格說5月1日即位的德仁還不是“名正言順”的“今上天皇”,他還需要5月8日在宮中三殿出席“期日奉告之儀”,10月22日舉行即位核心儀式“即位禮正殿之儀”,以及最關鍵的,通過11月14至15日的“大嘗祭”與“眾神”溝通,繼承“神格”。

至於這一套天皇退位、新皇即位流程的正確性,負責規劃的宮內廳乃至日本政府都無法保證,事實上,如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所說:“(天皇生前退位)日本政府也是第一次做這樣的活動”。

寬鬆世代又如何

明仁天皇變“上皇”之後,第一件要緊事就是搬家。

翻開任意一張東京交通圖,在密密麻麻五彩斑斕的各條線路標識當中,市中心有一塊格外醒目的空白地塊,所有交通路線都要繞行。佔地面積115萬平方米、約等於161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這塊地,自1868年明治天皇從京都遷居至此,就一直是日本天皇居住的宮殿,皇居。

兩千餘年裡,日本天皇遷居相當頻繁,皇居奈良有過,大阪有過,京都當然也有。但自明治時代之後,真正意義上的皇居,日本只有兩處,一個在京都,一般叫作“京都御所”,皇室棄之不居,現作為景點向遊客開放;另一處就是東京這處,著過大火,捱過美軍轟炸,但1968年大規模重建後就一直完好無損佇立到現在。

根據日本財務省的統計資料,東京皇居的價值高達2146多億日元(約133億元人民幣)。不過這筆錢並不計在天皇賬下,依日本憲法規定,皇居為國有財產,天皇只是一個合法的居住者。

明仁天皇退位,一場事先張揚的換代

1938年,日本東京,幼年的明仁。(東方IC 圖)

因此,不再是天皇的明仁,按照日本宮內廳安排,要和妻子美智子先從皇居搬到舊高鬆宮邸——2004年明仁的叔母高鬆宮妃喜久子去世後,這裡就再無人居住。最久在該處暫居1年半後,明仁夫婦再搬到兒子德仁做太子時期居住的東宮御所,屆時,進行安裝電梯等無障礙化改建後的東宮御所,改名叫仙洞御所——“仙洞”意指仙人所居洞府。

衣食住行上,明仁天皇過得一直和“仙人”差不多。

明仁夫婦的日常生活簡單而且規律:早上六點半起床,接受由五名內、外科醫生以及兩名護士組成的御醫隊視診,收看電視新聞,在皇宮裡散步,然後辦公。

天皇的“辦公室”,也就是皇居內面積最大的宮殿,鋼混結構,地上兩層地下一層,延伸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從新年的朝賀到大規模的茶會,從首相的上奏到與皇后的商談,天皇絕大部分的公務都是在這裡完成的。宮殿和天皇的住所相隔大約500米,有員工駕駛的“御車”接送,但據說是為了鍛鍊身體維持體力,明仁天皇經常堅持步行。

天皇的住所在皇居的西面,由著名建築家內井昭藏設計,裡面除了大面積的私人空間,還設有接待室,以備天皇直接會客或進行辦公,另外,專設一間“劍璽之間”,安置劍璽的複製品——相傳原件在愛知縣的熱田神宮,就連天皇本人在做儀式的時候用的都是外觀接近的替代品。

在皇居森林深處有一座鋼筋混凝土雙層建築,那是宮內廳醫院,這裡雖然是一所綜合性醫院,但是設置的科目相對很多大醫院還是比較有限的。1997年7月,美智子皇后因為得了帶狀皰疹緊急入院,卻由於醫院沒有相關醫療設備,最終只好尷尬地被轉送到其他醫院,一時引發了社會上的熱議。

值得一提的是,為保持“血脈純淨”,天皇需要做手術的話,比如2012年明仁天皇接受心臟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時,不得不預先抽出自己的一部分血液,以備手術輸血。

皇居東面的東御苑平日裡免費向公眾開放,皇宮警察本部就在裡面。作為唯一一個由國家直屬的警察局,皇宮警察本部約有1000人,職責範圍也和地方警視廳有些不同,他們從不參與辦案,唯一的使命就是守護皇居。“護衛一課”,主要負責天皇與皇后的護衛任務,剩下的“護衛二課”與“護衛三課”則分別負責皇太子一家和宮家的護衛。另外,由於皇居內沒有專屬消防隊,皇宮警察本部順帶也承擔了消防隊的職責。

明仁天皇退位,一場事先張揚的換代

1958年12月6日,日本東京,當時還是皇太子的明仁和美智子打網球。(東方IC 圖)

明仁天皇退位,一場事先張揚的換代

當地時間2010年8月24日,日本長野,明仁天皇夫婦打網球。(東方IC 圖)

除了醫院、警察局這樣的設施以外,東京皇居里面還有一個養蠶所和一個生物學研究所。養蠶這項活動從明治時代起就一直沿襲下來,由皇后親自負責。養蠶所裡面主要養的是一種叫作“小石丸”的蠶。每年春季,美智子皇后都會在養蠶所裡忙碌。

而生物學研究所純粹是因為裕仁天皇對海洋生物感興趣,所以才建立起來的。明仁天皇繼承父親的愛好,平日裡公務不太繁忙的時候也會到生物學研究所裡待上大半天。

根據日本著名記者森暢平所著《天皇家的錢包》披露,皇室服務人員陣容龐大,總數超過1000人,其中包括一個24人樂團、30名園丁、25名廚師、78名水暖電工等。僅天皇一人就有4名24小時待命的醫生,5名專門負責侍奉他更衣的服務員,11名專門幫他準備日本國教神道教典禮的工作人員。由於皇室生活多繁文縟節,照料明仁天皇夫婦的“侍從職”多達80人,用一句話描述就是:“負責擦桌子的女僕絕不能兼做擦地板的活兒”——據報道,明仁退位後,宮內廳內將新設照料上皇和上皇后的“上皇職”,規模與“侍從職”相當。

皇室成員的日常飲食倒是與一般家庭看上去區別不大。早上以吐司、燕麥片、色拉及水果等西式早餐為主,晚餐可能是以濃湯、香煎白肉魚、燙青菜等搭配出的西餐,有時也會吃麵食、蓋飯及咖哩飯等——每日飲食的菜單,由大膳課參考美智子皇后和雅子太子妃的意見後,在兩週前確定。

皇室成員的飲食由專屬廚師負責烹調,宮中廚師分成五個部門:第一單位負責和食(日本餐),第二單位負責西餐,第三單位負責和果子(日式甜點),第四單位負責麵包與西點,第五單位負責太子所住的東宮御所。使用食材也相當特別,除了鮮魚是從築地採購外,諸如肉類、雞蛋、牛奶、奶酪等乳製品,以及二十四種蔬菜,都是御料牧場特別栽種飼育的,僅供應給天皇夫婦及皇太子夫婦使用(其他宮家只能購買剩餘產品)。

逃避“可恥”但有用

但奢華生活並不是無代價的,工作令天皇“快樂”——某種程度上講,天皇這份工作不是996,而是007,更“過分”的,沒有晉升空間。

作為日本國民知情權的一環,天皇夫婦以及其他皇族每年的公務安排,都可以在宮內廳的官方網站查詢到。粗略統計一下,明仁天皇每年的工作數量要在一千件以上。

根據二戰後1947年開始施行的《日本國憲法》,日本國家主權屬於全體國民,天皇不再是舊日本帝國憲法中神聖不可侵犯的帝國元首,而是變成“日本國與日本國民團結的象徵”。

“象徵天皇”的第一大項工作就是各種文書的審批。說是審批,實際上天皇不具備任何修改或者駁回的權力,對於每一份提交上來的文書都只能予以通過——但明仁天皇堅持每一份文件仔細閱讀搞清內容後才蓋章。

印章的種類有“御名御璽”、“可”、“認”、“覽”四種。

“御名御璽”相當於中國古代的玉璽,跟天皇署名配套使用,天皇會先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後由宮內廳的職員進行蓋章(重3.5公斤,蓋多了天皇身體吃不消);“可”、“認”、“覽”則分別代表著“已批准”、“已認證”和“已過目”的意思。

……

以上內容節選自Vista看天下APP《號外》第13期。

閱讀全文及精彩書摘請長按二維碼,獲得完整雜誌:《天皇の祕密》

《Vista看天下》14週歲啦,邀請你來我們的”生日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