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國考面試:因為多了這句話,考官印象深刻

面試 跨欄 劉翔 跳高 公考互動 公考互動 2017-08-28

2018國考面試:因為多了這句話,考官印象深刻

眾所周知,綜合分析是結構化面試中非常核心的一種能力。而考查此種能力的題型,其中之一就是哲理故事類,問考生對它的看法。在答哲理類的題目時,很多考生都知道“舉個例子”非常重要,但有時候故事敘述得是否精彩、貼切,倒成了廣大考生的一個難點。有時候,倘若舉例的內容平淡無奇,無重點突出,那麼很容易無法在面試場上給考官留下深刻印象,從而無法取得高分。

那麼,怎樣讓面試舉例答得更加精彩扣題呢?答案是:善於進行對比和比喻,講例子裡的內容與題目故事的相似處結合,會更好。我們來看下面一個題目,以此為例題:

我今天來上朝的時候,在大行山一帶遇見了一個人,正在面朝北面駕著他的車。

他說:“我想到楚國去。”

我說:“楚國在南面,您到楚國去,為什麼往北走呢?”

他說:“我的馬很精良。”

我說:“你的馬雖然很精良,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

他說:“我的路費很多。”

我說:“你的路費雖然多,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

他說:“我的馬伕善於駕車。”

我說:“但是這幾個條件越好,你離楚國越遠。”

請聯繫實際談談你對這則小故事的理解。

2018國考面試:因為多了這句話,考官印象深刻

看完這個哲理故事,相信啟示很快就可以得出,即:無論做什麼事情,不但要有目標要講方法,只有首先看準方向,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有利條件,否則結果便會“南轅北轍”。

接下來,我們最好可以舉例論證,比如有一個考生,他舉了關於劉翔的故事:“飛人”劉翔,最初練習跳高,但是一直都無法獲取最大的榮譽。在遇到瓶頸時,他的教練及時重新審視劉翔的身體各項組織機能,挖掘出劉翔更深層次的潛能,發現也許跨欄更加適合他。於是,教練及時轉變培養放心,改練110米跨欄,最後在田徑項目摘金奪銀。

2018國考面試:因為多了這句話,考官印象深刻

各位考生請注意,乍看之下,你或許會覺得這個例子還不錯,算是貼切。誠然也的確如此,但是中公教育專家提醒,如果接下來你在加下面這段話,在場的考官聽後會認為你比單純地羅列例子更加優秀:“110米跨欄好比故事那位駕車人的南面,曾經的跳高就好似另一端的北面,正是因為教練為劉翔指明瞭正確的方向,才激發了他最大的潛能,從而成功。”你看,經過了例子的加工,強化了重點,運用對比和比喻的方式,加強了扣題的效果,這樣才會讓舉例更加精彩,

編:雲南中公教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