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美|守身當如玉

孟子 道教 王昌齡 玉皇大帝 和田玉愛好者聯盟 2017-04-06

守身如玉,常形容人懂得潔身自好。

《孟子·離婁上》中有:“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古語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玉,脾性美,守身當如玉。

玉美|守身當如玉

玉美|守身當如玉

王清作品

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用它來做裝飾品,並逐漸演變為代表權力、地位、財富和神權的象徵。道教有個神叫“玉皇大帝”;皇帝的印章叫“玉璽”;天子說的話是“金口玉言”;有真知灼見的話是“金玉良言”。

玉美|守身當如玉

玉美|守身當如玉

朱曉峰作品

古人對玉的解釋是:“玉,石之美,有五德者。”

玉還是純潔的象徵,唐代詩人王昌齡有“一片冰心在玉壺”的詩句。

玉也是高尚氣節的象徵,為了表明自己的清高和有風骨,可以說“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玉美|守身當如玉

玉美|守身當如玉

徐凱作品《禪心香插》

自古以來,儒家文化便遵守“君子比德如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君子必佩玉”等傳統觀念。

因玉有德,萬千文人墨客為之傾倒,以致吟詩讚美,立文著說。

玉美|守身當如玉

玉美|守身當如玉

劉長龍作品

玉,集天地之精靈氣,凝日月之光輝,孕萬物之丰采。

玉有靈性,可驅災辟邪,古人視之為神物,是純潔、神聖、吉祥的象徵。其精光內蘊、純淨潔白、表裡如一、圓融無礙,一直是人類所共修的美德。

所以,古人才會說“守身如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