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正史抹除的兩位元朝皇帝,前者導致蒙古汗國分裂,後者下落成謎'

"

文/格瓦拉同志

從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開始,到元順帝妥懽帖睦爾退出中原為止,元朝(前期稱蒙古,忽必烈在位時改國號為元,國姓為孛兒只斤)立國共162年時間,按照史書的說法則是經歷15位皇帝(監國拖雷也在其中)。不過在此期間,還真實存在過兩位皇帝,但因為種種原因,均不被史家認可,這便是阿里不哥和天順帝阿速吉八。

"

文/格瓦拉同志

從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開始,到元順帝妥懽帖睦爾退出中原為止,元朝(前期稱蒙古,忽必烈在位時改國號為元,國姓為孛兒只斤)立國共162年時間,按照史書的說法則是經歷15位皇帝(監國拖雷也在其中)。不過在此期間,還真實存在過兩位皇帝,但因為種種原因,均不被史家認可,這便是阿里不哥和天順帝阿速吉八。

被正史抹除的兩位元朝皇帝,前者導致蒙古汗國分裂,後者下落成謎

阿里不哥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幼弟

​阿里不哥是元睿宗拖雷第七子,憲宗蒙哥、世祖忽必烈及伊爾汗旭烈兀的親弟弟,生母為顯懿莊聖皇后克烈·唆魯禾帖尼。由於史料的缺乏,阿里不哥早年間的活動情況不詳,我們僅知道,在蒙哥做大汗期間(1251-1259年),阿里不哥奉命鎮守故都和林(今蒙古國後杭愛省額爾德尼召),主張保持蒙古傳統生活模式,素來反對二哥忽必烈倡議的漢化政策,由此導致雙方間關係勢若水火。

等到蒙哥在釣魚城(重慶市合川區嘉陵江南岸)被宋軍射殺後,互不相能的忽必烈、阿里不哥爭奪兄長留下的汗位,分別於1260年5月和夏季自立為大汗(大汗相當於皇帝),隨即展開互相殘殺。起初,阿里不哥得到大部分王公貴族的擁護,形勢一片大好,而忽必烈的後援力量只有漢族武裝和極少數蒙古貴族,局勢異常危急。

"

文/格瓦拉同志

從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開始,到元順帝妥懽帖睦爾退出中原為止,元朝(前期稱蒙古,忽必烈在位時改國號為元,國姓為孛兒只斤)立國共162年時間,按照史書的說法則是經歷15位皇帝(監國拖雷也在其中)。不過在此期間,還真實存在過兩位皇帝,但因為種種原因,均不被史家認可,這便是阿里不哥和天順帝阿速吉八。

被正史抹除的兩位元朝皇帝,前者導致蒙古汗國分裂,後者下落成謎

阿里不哥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幼弟

​阿里不哥是元睿宗拖雷第七子,憲宗蒙哥、世祖忽必烈及伊爾汗旭烈兀的親弟弟,生母為顯懿莊聖皇后克烈·唆魯禾帖尼。由於史料的缺乏,阿里不哥早年間的活動情況不詳,我們僅知道,在蒙哥做大汗期間(1251-1259年),阿里不哥奉命鎮守故都和林(今蒙古國後杭愛省額爾德尼召),主張保持蒙古傳統生活模式,素來反對二哥忽必烈倡議的漢化政策,由此導致雙方間關係勢若水火。

等到蒙哥在釣魚城(重慶市合川區嘉陵江南岸)被宋軍射殺後,互不相能的忽必烈、阿里不哥爭奪兄長留下的汗位,分別於1260年5月和夏季自立為大汗(大汗相當於皇帝),隨即展開互相殘殺。起初,阿里不哥得到大部分王公貴族的擁護,形勢一片大好,而忽必烈的後援力量只有漢族武裝和極少數蒙古貴族,局勢異常危急。

被正史抹除的兩位元朝皇帝,前者導致蒙古汗國分裂,後者下落成謎

忽必烈消滅阿里不哥,並將其毒殺

​當年秋天,阿里不哥率先發難,兵分兩路南侵,忽必烈則親率大軍抵禦。阿里不哥雖然來勢洶洶,但軍隊的戰鬥力卻極弱,與忽必烈的大軍甫一接觸,便大敗虧輸。忽必烈初戰告捷後揮師北進,攻陷故都和林,並迫使阿里不哥逃至謙州(今葉尼塞河上游南)避難。次年,捲土重來的阿里不哥又在昔木土腦兒(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境內,一說在蒙古東南蘇赫巴託省南部)被擊潰,就此再無力南侵。

三年後(1264年),阿里不哥佔據的地區出現大饑荒,導致軍心渙散,隨時都有發生譁變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阿里不哥被迫向忽必烈投降,長達5年的汗位之爭至此結束。阿里不哥投降後,被忽必烈囚禁在中都,兩年後離奇去世,很有可能是被兄長毒殺。阿里不哥雖然做過大汗,但並不被正史承認,而無論是《元史》還是《新元史》都沒有為他編寫本紀,形同將其“抹除”。

"

文/格瓦拉同志

從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開始,到元順帝妥懽帖睦爾退出中原為止,元朝(前期稱蒙古,忽必烈在位時改國號為元,國姓為孛兒只斤)立國共162年時間,按照史書的說法則是經歷15位皇帝(監國拖雷也在其中)。不過在此期間,還真實存在過兩位皇帝,但因為種種原因,均不被史家認可,這便是阿里不哥和天順帝阿速吉八。

被正史抹除的兩位元朝皇帝,前者導致蒙古汗國分裂,後者下落成謎

阿里不哥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幼弟

​阿里不哥是元睿宗拖雷第七子,憲宗蒙哥、世祖忽必烈及伊爾汗旭烈兀的親弟弟,生母為顯懿莊聖皇后克烈·唆魯禾帖尼。由於史料的缺乏,阿里不哥早年間的活動情況不詳,我們僅知道,在蒙哥做大汗期間(1251-1259年),阿里不哥奉命鎮守故都和林(今蒙古國後杭愛省額爾德尼召),主張保持蒙古傳統生活模式,素來反對二哥忽必烈倡議的漢化政策,由此導致雙方間關係勢若水火。

等到蒙哥在釣魚城(重慶市合川區嘉陵江南岸)被宋軍射殺後,互不相能的忽必烈、阿里不哥爭奪兄長留下的汗位,分別於1260年5月和夏季自立為大汗(大汗相當於皇帝),隨即展開互相殘殺。起初,阿里不哥得到大部分王公貴族的擁護,形勢一片大好,而忽必烈的後援力量只有漢族武裝和極少數蒙古貴族,局勢異常危急。

被正史抹除的兩位元朝皇帝,前者導致蒙古汗國分裂,後者下落成謎

忽必烈消滅阿里不哥,並將其毒殺

​當年秋天,阿里不哥率先發難,兵分兩路南侵,忽必烈則親率大軍抵禦。阿里不哥雖然來勢洶洶,但軍隊的戰鬥力卻極弱,與忽必烈的大軍甫一接觸,便大敗虧輸。忽必烈初戰告捷後揮師北進,攻陷故都和林,並迫使阿里不哥逃至謙州(今葉尼塞河上游南)避難。次年,捲土重來的阿里不哥又在昔木土腦兒(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境內,一說在蒙古東南蘇赫巴託省南部)被擊潰,就此再無力南侵。

三年後(1264年),阿里不哥佔據的地區出現大饑荒,導致軍心渙散,隨時都有發生譁變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阿里不哥被迫向忽必烈投降,長達5年的汗位之爭至此結束。阿里不哥投降後,被忽必烈囚禁在中都,兩年後離奇去世,很有可能是被兄長毒殺。阿里不哥雖然做過大汗,但並不被正史承認,而無論是《元史》還是《新元史》都沒有為他編寫本紀,形同將其“抹除”。

被正史抹除的兩位元朝皇帝,前者導致蒙古汗國分裂,後者下落成謎

蒙古汗國分裂形勢圖

​阿里不哥死後,先前依附於他的欽察、察合臺、窩闊臺三大汗國宣佈獨立,並拒絕承認忽必烈的大汗地位,而伊爾汗旭烈兀儘管名義上擁戴忽必烈,但實際上也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就這樣,昔日統一的蒙古汗國走向瓦解,忽必烈及其子孫儘管保留著大汗的稱號,但實際上已變為中國的皇帝。

阿里不哥死後62年,另一位被正史抹除的皇帝-阿速吉八“登場”。阿速吉八是忽必烈的玄孫,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的長子,生母為八不罕皇后,年僅3歲便被冊立為皇太子,時在泰定元年(1323年)。泰定帝在位期間身體不好,為了培育兒子早日成才,曾經將《帝範》翻譯成蒙古文讓他讀,並派專人講解,以期讓他儘早的學會為君之道。

"

文/格瓦拉同志

從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開始,到元順帝妥懽帖睦爾退出中原為止,元朝(前期稱蒙古,忽必烈在位時改國號為元,國姓為孛兒只斤)立國共162年時間,按照史書的說法則是經歷15位皇帝(監國拖雷也在其中)。不過在此期間,還真實存在過兩位皇帝,但因為種種原因,均不被史家認可,這便是阿里不哥和天順帝阿速吉八。

被正史抹除的兩位元朝皇帝,前者導致蒙古汗國分裂,後者下落成謎

阿里不哥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幼弟

​阿里不哥是元睿宗拖雷第七子,憲宗蒙哥、世祖忽必烈及伊爾汗旭烈兀的親弟弟,生母為顯懿莊聖皇后克烈·唆魯禾帖尼。由於史料的缺乏,阿里不哥早年間的活動情況不詳,我們僅知道,在蒙哥做大汗期間(1251-1259年),阿里不哥奉命鎮守故都和林(今蒙古國後杭愛省額爾德尼召),主張保持蒙古傳統生活模式,素來反對二哥忽必烈倡議的漢化政策,由此導致雙方間關係勢若水火。

等到蒙哥在釣魚城(重慶市合川區嘉陵江南岸)被宋軍射殺後,互不相能的忽必烈、阿里不哥爭奪兄長留下的汗位,分別於1260年5月和夏季自立為大汗(大汗相當於皇帝),隨即展開互相殘殺。起初,阿里不哥得到大部分王公貴族的擁護,形勢一片大好,而忽必烈的後援力量只有漢族武裝和極少數蒙古貴族,局勢異常危急。

被正史抹除的兩位元朝皇帝,前者導致蒙古汗國分裂,後者下落成謎

忽必烈消滅阿里不哥,並將其毒殺

​當年秋天,阿里不哥率先發難,兵分兩路南侵,忽必烈則親率大軍抵禦。阿里不哥雖然來勢洶洶,但軍隊的戰鬥力卻極弱,與忽必烈的大軍甫一接觸,便大敗虧輸。忽必烈初戰告捷後揮師北進,攻陷故都和林,並迫使阿里不哥逃至謙州(今葉尼塞河上游南)避難。次年,捲土重來的阿里不哥又在昔木土腦兒(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境內,一說在蒙古東南蘇赫巴託省南部)被擊潰,就此再無力南侵。

三年後(1264年),阿里不哥佔據的地區出現大饑荒,導致軍心渙散,隨時都有發生譁變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阿里不哥被迫向忽必烈投降,長達5年的汗位之爭至此結束。阿里不哥投降後,被忽必烈囚禁在中都,兩年後離奇去世,很有可能是被兄長毒殺。阿里不哥雖然做過大汗,但並不被正史承認,而無論是《元史》還是《新元史》都沒有為他編寫本紀,形同將其“抹除”。

被正史抹除的兩位元朝皇帝,前者導致蒙古汗國分裂,後者下落成謎

蒙古汗國分裂形勢圖

​阿里不哥死後,先前依附於他的欽察、察合臺、窩闊臺三大汗國宣佈獨立,並拒絕承認忽必烈的大汗地位,而伊爾汗旭烈兀儘管名義上擁戴忽必烈,但實際上也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就這樣,昔日統一的蒙古汗國走向瓦解,忽必烈及其子孫儘管保留著大汗的稱號,但實際上已變為中國的皇帝。

阿里不哥死後62年,另一位被正史抹除的皇帝-阿速吉八“登場”。阿速吉八是忽必烈的玄孫,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的長子,生母為八不罕皇后,年僅3歲便被冊立為皇太子,時在泰定元年(1323年)。泰定帝在位期間身體不好,為了培育兒子早日成才,曾經將《帝範》翻譯成蒙古文讓他讀,並派專人講解,以期讓他儘早的學會為君之道。

被正史抹除的兩位元朝皇帝,前者導致蒙古汗國分裂,後者下落成謎

天順帝阿速吉八

​可惜好景不長,就在阿速吉八被立為太子5年後,泰定帝便在巡視北疆期間,在上都開平府(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為蒙元皇帝避暑之地)駕崩,時在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泰定帝駕崩後,太子阿速吉八本應即刻登基為帝,然而此時專斷朝政的右丞相倒剌沙,出於長期把持軍政大權的需要,竟然遲遲不肯扶立新君。

倒剌沙的舉動引起朝野的猜疑和憂懼,更為別有用心者製造動亂提供良機。就在當年九月,僉樞密院事燕鐵木爾在大都發動政變,擁立元武宗(泰定帝的堂兄,1307-1311年在位)的次子圖帖睦爾為帝,是為元文宗,並準備發兵進攻上都。倒剌沙得知圖帖睦爾僭位的消息後,匆忙聯合宗王脫脫、王禪等人,共同扶立太子阿速吉八即位,並改元為天順。

"

文/格瓦拉同志

從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開始,到元順帝妥懽帖睦爾退出中原為止,元朝(前期稱蒙古,忽必烈在位時改國號為元,國姓為孛兒只斤)立國共162年時間,按照史書的說法則是經歷15位皇帝(監國拖雷也在其中)。不過在此期間,還真實存在過兩位皇帝,但因為種種原因,均不被史家認可,這便是阿里不哥和天順帝阿速吉八。

被正史抹除的兩位元朝皇帝,前者導致蒙古汗國分裂,後者下落成謎

阿里不哥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幼弟

​阿里不哥是元睿宗拖雷第七子,憲宗蒙哥、世祖忽必烈及伊爾汗旭烈兀的親弟弟,生母為顯懿莊聖皇后克烈·唆魯禾帖尼。由於史料的缺乏,阿里不哥早年間的活動情況不詳,我們僅知道,在蒙哥做大汗期間(1251-1259年),阿里不哥奉命鎮守故都和林(今蒙古國後杭愛省額爾德尼召),主張保持蒙古傳統生活模式,素來反對二哥忽必烈倡議的漢化政策,由此導致雙方間關係勢若水火。

等到蒙哥在釣魚城(重慶市合川區嘉陵江南岸)被宋軍射殺後,互不相能的忽必烈、阿里不哥爭奪兄長留下的汗位,分別於1260年5月和夏季自立為大汗(大汗相當於皇帝),隨即展開互相殘殺。起初,阿里不哥得到大部分王公貴族的擁護,形勢一片大好,而忽必烈的後援力量只有漢族武裝和極少數蒙古貴族,局勢異常危急。

被正史抹除的兩位元朝皇帝,前者導致蒙古汗國分裂,後者下落成謎

忽必烈消滅阿里不哥,並將其毒殺

​當年秋天,阿里不哥率先發難,兵分兩路南侵,忽必烈則親率大軍抵禦。阿里不哥雖然來勢洶洶,但軍隊的戰鬥力卻極弱,與忽必烈的大軍甫一接觸,便大敗虧輸。忽必烈初戰告捷後揮師北進,攻陷故都和林,並迫使阿里不哥逃至謙州(今葉尼塞河上游南)避難。次年,捲土重來的阿里不哥又在昔木土腦兒(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境內,一說在蒙古東南蘇赫巴託省南部)被擊潰,就此再無力南侵。

三年後(1264年),阿里不哥佔據的地區出現大饑荒,導致軍心渙散,隨時都有發生譁變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阿里不哥被迫向忽必烈投降,長達5年的汗位之爭至此結束。阿里不哥投降後,被忽必烈囚禁在中都,兩年後離奇去世,很有可能是被兄長毒殺。阿里不哥雖然做過大汗,但並不被正史承認,而無論是《元史》還是《新元史》都沒有為他編寫本紀,形同將其“抹除”。

被正史抹除的兩位元朝皇帝,前者導致蒙古汗國分裂,後者下落成謎

蒙古汗國分裂形勢圖

​阿里不哥死後,先前依附於他的欽察、察合臺、窩闊臺三大汗國宣佈獨立,並拒絕承認忽必烈的大汗地位,而伊爾汗旭烈兀儘管名義上擁戴忽必烈,但實際上也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就這樣,昔日統一的蒙古汗國走向瓦解,忽必烈及其子孫儘管保留著大汗的稱號,但實際上已變為中國的皇帝。

阿里不哥死後62年,另一位被正史抹除的皇帝-阿速吉八“登場”。阿速吉八是忽必烈的玄孫,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的長子,生母為八不罕皇后,年僅3歲便被冊立為皇太子,時在泰定元年(1323年)。泰定帝在位期間身體不好,為了培育兒子早日成才,曾經將《帝範》翻譯成蒙古文讓他讀,並派專人講解,以期讓他儘早的學會為君之道。

被正史抹除的兩位元朝皇帝,前者導致蒙古汗國分裂,後者下落成謎

天順帝阿速吉八

​可惜好景不長,就在阿速吉八被立為太子5年後,泰定帝便在巡視北疆期間,在上都開平府(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為蒙元皇帝避暑之地)駕崩,時在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泰定帝駕崩後,太子阿速吉八本應即刻登基為帝,然而此時專斷朝政的右丞相倒剌沙,出於長期把持軍政大權的需要,竟然遲遲不肯扶立新君。

倒剌沙的舉動引起朝野的猜疑和憂懼,更為別有用心者製造動亂提供良機。就在當年九月,僉樞密院事燕鐵木爾在大都發動政變,擁立元武宗(泰定帝的堂兄,1307-1311年在位)的次子圖帖睦爾為帝,是為元文宗,並準備發兵進攻上都。倒剌沙得知圖帖睦爾僭位的消息後,匆忙聯合宗王脫脫、王禪等人,共同扶立太子阿速吉八即位,並改元為天順。

被正史抹除的兩位元朝皇帝,前者導致蒙古汗國分裂,後者下落成謎

燕帖木兒扶立元文宗,並消滅天順政權

​阿速吉八登基後,倒剌沙打出“討逆”的旗號,派重兵南下進攻大都,“兩都大戰”就此爆發。戰事初期,上都的軍隊屢破南軍,並進逼到大都的近郊,但好在燕鐵木爾指揮有方,通過棗林、檀州南野兩場大決戰中,不僅扭轉敗局,還徹底擊潰上都的軍隊。隨即,燕鐵木爾率軍直撲上都,屢戰屢敗的倒剌沙見大勢已去,便在同年十月十三日出城投降,建立還不到1個月的天順政權就此覆亡。

關於阿速吉八的結局,正史當中並無記載,但依據蒙文史料《黃金史》、《恆河之流》的說法,則稱他死於亂軍之中(此處存疑)。天順帝雖然自視正統,但因為在位不滿1個月便倒臺,而且只是權相倒剌沙扶立的傀儡,所以並不為正史所承認,這也是他被史書“抹除”的主要原因。

史料來源:《元史》、《新元史》、《蒙古祕史》、 《黃金史》、《恆河之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