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屑於賣“小米”價,魅族16S不妥協的背後,是黃章的自命不凡

序言:近期發佈的魅族16S有太多值得玩味的疑點,比如處理器雖然升級到了跨時代的驍龍855,但是卻不是以魅族17命名,而是給人一種“小幅升級版”的感覺。這事擱以前只有蘋果敢這麼敢,比如iPhone6S。

打造“爆款”,更適合珠海小廠

如果要我用一個詞來形容今年的魅族16S,那就是“傲嬌”。魅族16S仍舊延續了魅族16的設計風格,堅持不採用異型屏,正面設計無限接近於三星S9,上下巴相比前代稍微縮小了一點點。這種設計無疑是數碼圈的一股清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魅族思維的轉變。


不屑於賣“小米”價,魅族16S不妥協的背後,是黃章的自命不凡


去年魅族16分為兩個版本,一個是3000毫安電池、6英寸屏幕的小16,另一個則是3600毫安、6.5英寸屏幕的大16。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失敗的方案,小16因為電池容量太小,續航能力在一眾旗艦機中屬於末流,雖然精緻卻並不實用。大16雖然電池多了20%,但卻犧牲了手感。兩個版本都有基礎體驗上的硬傷,註定成為不了爆款。

人們總是需要更大的屏幕顯示面積,同時又希望機身儘量“苗條”。隨著全面屏形態的逐漸成熟,小尺寸機身塞進大屏幕成為了可能,如今6英寸的全面屏手機剛好能滿足大多數的需求,尺寸其實已經沒有必要分太細了。像小米9那樣,只需要把一款機型打磨成老少皆宜的水桶機,就足以行走天下,還能不少的開模費用。

因聯發科而沒落的魅族,被人戲稱為珠海小廠,存在感僅僅強於一加、錘子、努比亞。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一點,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魅族仍舊擁有數量可觀的存量粉絲,想要逆襲不是什麼難事。


不屑於賣“小米”價,魅族16S不妥協的背後,是黃章的自命不凡


參考一下一加的成功案例就知道了,我認為體量越小的手機廠商,越需要打造爆款,魅族毫無疑問就是這麼做的。這一次魅族的發佈會,僅僅發佈了魅族16S一款旗艦手機,其目的很明顯了——把聚光燈全部交給魅族16S。

不屑於賣小米價,才是魅族的本性

魅族16S的關鍵詞是“打磨”,它所有的升級點,都可以看作是基於魅族16的增強,而非大刀闊斧地改造。主要升級的有以下幾點:音腔更大的雙揚聲器、反應更靈敏的線性馬達、進一步小幅優化的邊框寬度、更迅速的屏下指紋解鎖、以及素質更強的後置雙攝+雙OIS四軸光學防抖。

在魅族的發佈會中有一句話讓我感觸萬分:“日常攝影中,廣角的使用頻率只有不到10%,而光學防抖的使用頻率卻高達100%。”說句難聽點的,就連三星的千元機都有廣角鏡頭,有什麼可吹的呢?所以說,有一些被手機廠商大吹特吹的賣點,其實對消費者沒有意義。


不屑於賣“小米”價,魅族16S不妥協的背後,是黃章的自命不凡


表面上看起來,魅族16S沒有無線充電、沒有後置三攝、甚至沒有“小愛同學”這樣的語音助手。但是如果我們用顯微鏡去看內部的做工,魅族16S的硬件用料要更加良心,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卻能直接影響消費者體驗的。

與其說沒辦法賣得跟小米一樣便宜,還不如說魅族不屑於去做“華而不實”的產品,這也許是黃章工匠情懷最好的體現,這才是魅族的本性。或者說,在黃章的領導下,魅族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節奏。

大廠相爭,死的是小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別看小米和華為兩個巨頭之間的口水戰正打得火熱,其實真正危險的還是魅族、努比亞、錘子這些殘存的小玩家。

市場地位越高,現金流就更加充裕、研發實力也就更強,最終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可。科技圈從來都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戰場,大廠相爭,其實死的是小廠。當年小米祭出“1999元”這個利器之後,蘋果、三星至今都活得好好的,國內那些靠山寨機維持生存的小廠商反而無人生還。


不屑於賣“小米”價,魅族16S不妥協的背後,是黃章的自命不凡


如今行情變了,但是趨勢卻沒有變,這注定不是一個公平的遊戲,魅族贏在了起跑線,卻在中途摔得鼻青臉腫,除了默默給自己喊加油以外,唯一的指望就是前面的人犯錯。

魅族16S之所以敢於“不妥協”,其實是因為黃章的自命不凡。我想,在黃章的眼裡,廣角三攝不加防抖是個錯誤,異型全面屏也是個錯誤,無線充電更是錯上加錯。他不得不這麼想,魅族已經落後了太多,緊跟潮流也不可能比別人做得更好,只會淪為笑柄。

寧為雞頭,不做鳳尾,這就是魅族的邏輯。也許魅族最終不一定能重回巔峰,但是我卻覺得,堅持自己信念的人,總是格外的可愛。這個世界已經不需要第二個小米了,但需要第二個魅族,加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