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美術 水彩畫 寫生 藝術 黃永生論畫 黃永生論畫 2017-09-02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夕照》林秋蔚 水彩 26x26cm 2107

自為之好

——水彩個體化原理

文/黃永生

好自為之,這個詞出自《淮南子·主術訓》:“君人者不任能,而好自為之,則智日困而自負其責也。”為君者不任用賢能,什麼事都自己決斷、親力親為,再大能耐,也只能自己負責。

描寫為君者的詞語,轉而對普通人作勸告,不管境況怎麼,都要好自為之,要自己活下去、自己幹下去。“好自為之”聽起來,總是有點凜然不可侵犯的惋惜之感。

我們的文化不張揚“自我”,立足“家”的和諧關係。雖如此,我這個主體還是夾雜在生活細節裡。好自為之的“自為”,“自”是我的意思,“為”是做的意思。好自為之只是現象描寫,當然沒有哲學層面的自我意識。

假如不加句讀,就字面偶然的組合,“自為”是有當代的行為意識。“自為”使我想起榮格在《金花的祕密》裡提到“自性”說法,“自性”不是榮格原創,佛教經典早有“自性”說法。“自為”與“自性”之間本無聯繫,它們一旦聯繫起來,對畫家或許有啟發,從自為出發,尋自性圓滿。

生活中很多事要自己做,飯要自己吃,覺要自己睡,自為是普遍現象。好自為之的“自為”不簡單,它強調從自我出發,不管境況如何,你要自己擔當。

好自為之,有那麼一點古希臘箴言“認識你自己”的意識。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無蟬》黃永生 水彩 56x76cm 2107

要真做到“好自為之”,其實不易。譬如,畫家要“好自為之”相當難,多數畫家在寫生狀態,自己動手作畫,自我意識卻在沉睡狀態。眼睛雖受心靈指揮,用眼觀察卻有主動與被動之別。當心靈沉睡時,眼睛只發揮看的功能,多數人習慣經驗性看事物。畫家同樣用習慣眼光看世界,很少懷疑自己的眼光。懷疑自己眼光等於懷疑自己,除非有強大自信,才通過懷疑喚醒沉睡心靈。心靈激起思考,思考激發自性的主觀意識。

從這個層面出發,我喜歡“好自為之”的“自為”二字。畫家從“自為”出發寫生,說易行難。畫家結伴寫生,難免畫家之間相互模仿。不出現雷同作品,形成畫家各自不同的鮮明個性,這是群體寫生難得的奢望。

前些天,廈門水彩畫會組織畫家去長汀丁屋嶺寫生,天氣炎熱,內心涼爽。寫生基地林強輝給畫家提供很多幫助,送衣架,送水果,送佳釀,他全身心迎接畫家的到來,恨不得把心掏出來。受他的熱情邀請,畫會在鎮政府支持下,廈門水彩畫會在丁屋嶺掛牌,設立寫生研究基地。老畫家藍世明攜福建師大美術學院藍泰華博士親臨現場祝賀,更加鼓起廈門水彩畫家的寫生激情。

廈門水彩畫家不僅激情滿懷,還個性十足,聚一起飲酒、聊天、講笑話、談畫畫問題。把林強輝送的佳釀喝完,把自帶進口酒喝光,繪畫問題還未談夠。

畫畫問題敞開討論,才發現它不是畫畫問題,而是人的問題,人的自性問題是無限體驗的永恆話題。

同一丁屋嶺,不同的語言形式。一群畫家面對同一對象,畫出不同畫面,構成不可能的可能問題,因其問題意識,寫生進入當代性思考。

寫生從“自為”出發,圍繞“自性”展開,用眼觀察,用身感受,用心體驗。每個畫家,觀察不同,感受不同,體驗各異,順理成章地形成繪畫的個性化原理。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回鄉》林奕德 水彩 56x76cm 2107

什麼是個性化原理,面對同一對象寫生,每位畫家圍繞自己的思路,形成不同個性語言,繪製不同形象的畫面。畫作是顏料的堆積,卻有抽象生命,作品像人一樣要有自己的形象,從作品形象判斷,它是誰的作品。

格羅塞在《藝術的起源》裡,提出藝術科學的分析方法,我不喜歡他的提法,科學求不可置疑的答案,繪畫作品是情感所致,與科學方法相悖。

格羅塞從美術史與批評角度提出藝術科學的分析方法,不管他是如何建立自己的理論,我覺得在藝術領域特別是在繪畫範疇,使用科學方法終歸不妥。

科學講理性,繪畫超感性。繪畫是情感表達,而非科學詮釋。經濟繁榮時代有個數據最有說服力,科學家比畫家少,說明感性人比理性人多。人的天性是非理性,蘇格拉底想把人拉回理性主義,被尼采譏諷為反生命的頹廢徵象,理性逆天性,理性約束人性,使人具有社會性。尼采讚美藝術,是基於生命的思考。

工業化教育喜歡同一,培養整齊劃一的人材以符合工業化生產需要,制定統一教育大綱,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同時削弱天性,去附和理性主義標準。

美術教育受工業化教育影響很大,回想當年大學課堂生活,每個學生以老師的繪畫模式為衡量高下的標準,面對同一對象,千篇一律的模仿。學生作畫只停留在習作階段,不成其為作品,作品還需創作過程,模式化教育導致無謂的勞動。

扯遠了,畫家寫生已不是課堂練習,應回到自性,從“自為”出發,去觀察自然形態,感受對象變化,迴歸內心“自性”。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清風拂面》李勇 水彩 56x76cm 2107

從“自為”出發,每位畫家珍惜“自性”感受,面對同一對象,你畫你的樣子,我畫我的感受,每位畫家從自然世界走進內心世界,形成自己的繪畫世界。

自然世界有自己面貌,寫生按自然面貌拷貝作品,還是面對自然世界創制自己的審美世界,是當代繪畫的分水嶺。不作思考的寫生,已無法滿足當代畫家的欲求。當代畫家不再作審美層面的技術遊戲,當代畫家要作藝術本體問題的思考,意在寫生過程中形成畫家自我的個性化原理。

畫家個性化原理,聽起來陌生,畫水彩的人越來越多,寫生的畫家不僅多而且普遍,作個性化原理探索的畫家卻少。每位畫家要形成自我的個性化原理,是說易行難的高標準,給寫生畫家預設作品的尺度。很多人包括收藏家,對畫家“潦草塗抹”不以為然,懷疑是很自然的事情,一方面他們不瞭解畫家的內心世界,另一方面當代畫家應經得起質疑。要經得起質疑,畫家必須形成自性的個性化原理,須要用心努力,甚至要付畢生生命,才能獲得自性作品的個性符號。

個性化原理是衡量畫家優劣的門檻,急功近利的畫家很難跨進這道門檻。以前我們常說藝術殿堂,很少思考藝術殿堂之妙,畫家能否在藝術殿堂有自己的牌位,要看他是否為藝術作貢獻,是否形成獨特的個性化原理。畫家類似信仰者,把自己的作品獻祭神靈,贏得藝術女神青睞,她才考慮給畫家矗立牌位。

談論畫家個性化原理,不得不聯想查爾斯·泰勒的“本真”思考,這個本真非常重要。不思考本真問題的畫家,隨便撮合一個誰也不理解的怪模樣,忽悠自己,忽悠觀眾,冒充藝術創新,冒天下之大不韙。繪畫本真問題,是指作品與畫家個性化原理相一致,始終保留“自性”的內心底線。

真正想要跨越藝術門檻的畫家,必心存信仰,腳踏實地,從“自為”出發思考藝術問題,作問心的求索,迴歸“自性”原點。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三窟閣》林再福 水彩 56x76cm 2107

廈門水彩畫家離水彩個性化原理之路還很遠,可喜是我們已走在路上,這樣說顯得自負、狂妄,卻是真實現狀。

面對同一對象,林再福思考如何把直線置入自然之中,自然世界無強硬直線,直線是畫家的“自性”意識,直線是畫家強大的闖入,像陌生人來到神祕世界,不問青紅皁白,先闖入再說,闖入因而是勇氣的表現。闖入後抽取自然元素,再按自性判斷後形成自己的畫面,那根直線衝到畫面哪個位置,在畫家內心有其定數,這個定數即是個性化原理的內心底線。

林秋蔚面對同一對象,不循對象樣子作畫,經過一番觀察、思考、歸納、概括、取捨,這些專業名詞是畫家心理歷程的路標,從眼前風景感受遁入虛無的思索,進入虛無,去觸碰神祕開關,看不見的色彩,抓不住的形象,恍然之下,如有神助來到畫面,恍然之下,進入“自性”的個性化原理。

劉毅鵬面對同一對象,不斷掙脫對象的捆綁,同時還想掙脫早年苦苦追求、現在快快想拋的模式,雙重捆綁下的掙脫更不易,須要強大的內在自信,還須經思考的不斷懷疑。不是模式沒道理,是模式太有道理,劉毅鵬才意識到道理背後的危險,個性化原理是自我認知,使自己的作畫理念不至倒向普遍常理。

李勇面對同一對象,其感受很特別,明明依照對象的樣子,到畫面偏偏出現不同感覺,這些不同感覺衝擊我們固有的審美習慣,其畫面不講道理的形體色塊散發強烈的視覺力量。循著形體秩序,發現每塊形體都在同一對象的熟悉範圍,卻顯出陌生感覺,看似無理卻有理,無理有理之間是李勇獨特的個性化原理。

楊曉光是富有經驗的水彩畫家,他特別善於營造畫面氣氛,雜多的感性對象,經過他的手頭功夫處理之後,平凡變得不平凡,一般變得不一般,普通變得不普通,畫面散發出畫家內心的靈光。

林奕德心中總有堂吉訶德的審美幻相,他明明知道它是幻相,硬是假設“自性”的個性化原理,虛擬“自為”的審美形式,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行我素,只想成為自己。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初秋》楊曉光 水彩 56x76cm 2107

個性化原理經由畫家內心活動的不斷折騰,去偽存真、謀求與內心相符,這是求真的“自性”過程。這個“自性”過程原本不屬寫生,當畫家自覺地從單純觀察走向複雜感受,畫家內心發生了思想運動,作品不再是觀察的技術呈現,而是回返內心迴歸自性的精神圖式。

畫家“好自為之”畫寫生,特別強調我的內心感受,從“自為”出發,形成有別於感性對象、有別於模式化的畫面,寫生因此不停留在自然肖似,寫生是自性的本真完善,寫生是畫家內心的永恆運動。

傅雷談藝曾分析中國哲學基礎,把永恆運動作宇宙根本元素的哲學觀。“自為”“自性”“個性化原理”“本真”,是寫生體驗過程的標誌,是寫生的思考歷程,是生命的運動形態。

我本擬定“好自為之”為文章標題,反覆琢磨不如“自為之好”來得親切,以此感謝丁屋嶺寫生基地林強輝的熱情接待。

2017年8月31日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晾臺》黃永生 水彩 56x76cm 2107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丁屋嶺》黃永生 水彩 56x76cm 2107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晨暉》黃永生 水彩 56x76cm 2107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綠嵐》黃永生 水彩 56x76cm 2107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山鄉》林再福 水彩 56x76cm 2107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牛市街》林再福 水彩 56x76cm 2107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三秀》林再福 水彩 56x76cm 2107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穿過》劉毅鵬 水彩 46x61cm 2107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夢作》林秋蔚 水彩 56x76cm 2107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對面》林秋蔚 水彩 26x26cm 2107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村口》楊曉光 水彩 56x58cm 2107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民居》楊曉光 水彩 56x76cm 2107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春光》林奕德 水彩 56x76cm 2107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那牆》喬雁 水彩 26x26cm 2107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心潮》許欽敏 水彩 56x76cm 2107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