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的潤例為:整紙(橫直同)3尺8元,4尺12元,5尺20元,6尺30元,8尺50元;對開照整紙6折,過對開者8折;扇面4元,大者加倍,商卜文照墨筆,目光短視,屏聯不書;冊頁4元,過尺照加,手卷每尺6元,墨筆8折,工細加倍,泠金加半,泥金不畫;潤筆先惠,約日取件,墨費1成,劣紙不畫,果品整紙及4尺以上對開不應;注意:以上各類自甲戊年始加半,果品加倍。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的潤例為:整紙(橫直同)3尺8元,4尺12元,5尺20元,6尺30元,8尺50元;對開照整紙6折,過對開者8折;扇面4元,大者加倍,商卜文照墨筆,目光短視,屏聯不書;冊頁4元,過尺照加,手卷每尺6元,墨筆8折,工細加倍,泠金加半,泥金不畫;潤筆先惠,約日取件,墨費1成,劣紙不畫,果品整紙及4尺以上對開不應;注意:以上各類自甲戊年始加半,果品加倍。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的潤例為:整紙(橫直同)3尺8元,4尺12元,5尺20元,6尺30元,8尺50元;對開照整紙6折,過對開者8折;扇面4元,大者加倍,商卜文照墨筆,目光短視,屏聯不書;冊頁4元,過尺照加,手卷每尺6元,墨筆8折,工細加倍,泠金加半,泥金不畫;潤筆先惠,約日取件,墨費1成,劣紙不畫,果品整紙及4尺以上對開不應;注意:以上各類自甲戊年始加半,果品加倍。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的潤例為:整紙(橫直同)3尺8元,4尺12元,5尺20元,6尺30元,8尺50元;對開照整紙6折,過對開者8折;扇面4元,大者加倍,商卜文照墨筆,目光短視,屏聯不書;冊頁4元,過尺照加,手卷每尺6元,墨筆8折,工細加倍,泠金加半,泥金不畫;潤筆先惠,約日取件,墨費1成,劣紙不畫,果品整紙及4尺以上對開不應;注意:以上各類自甲戊年始加半,果品加倍。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才學畫三年就有自信把作品拿出來賣,除了膽識、承襲家學、天賦之外,也因為他見多識廣,跳出前人窠臼,形成自己的面貌。例如,據錢君匋先生回憶:“丁輔之自己用的印章都是請當時著名的印人刻的,據我所知有王福庵、吳樸堂、唐醉石、鍾以敬、韓登安、方介堪、葉潞淵等。”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的潤例為:整紙(橫直同)3尺8元,4尺12元,5尺20元,6尺30元,8尺50元;對開照整紙6折,過對開者8折;扇面4元,大者加倍,商卜文照墨筆,目光短視,屏聯不書;冊頁4元,過尺照加,手卷每尺6元,墨筆8折,工細加倍,泠金加半,泥金不畫;潤筆先惠,約日取件,墨費1成,劣紙不畫,果品整紙及4尺以上對開不應;注意:以上各類自甲戊年始加半,果品加倍。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才學畫三年就有自信把作品拿出來賣,除了膽識、承襲家學、天賦之外,也因為他見多識廣,跳出前人窠臼,形成自己的面貌。例如,據錢君匋先生回憶:“丁輔之自己用的印章都是請當時著名的印人刻的,據我所知有王福庵、吳樸堂、唐醉石、鍾以敬、韓登安、方介堪、葉潞淵等。”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的潤例為:整紙(橫直同)3尺8元,4尺12元,5尺20元,6尺30元,8尺50元;對開照整紙6折,過對開者8折;扇面4元,大者加倍,商卜文照墨筆,目光短視,屏聯不書;冊頁4元,過尺照加,手卷每尺6元,墨筆8折,工細加倍,泠金加半,泥金不畫;潤筆先惠,約日取件,墨費1成,劣紙不畫,果品整紙及4尺以上對開不應;注意:以上各類自甲戊年始加半,果品加倍。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才學畫三年就有自信把作品拿出來賣,除了膽識、承襲家學、天賦之外,也因為他見多識廣,跳出前人窠臼,形成自己的面貌。例如,據錢君匋先生回憶:“丁輔之自己用的印章都是請當時著名的印人刻的,據我所知有王福庵、吳樸堂、唐醉石、鍾以敬、韓登安、方介堪、葉潞淵等。”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22年吳石潛歿,臨危之託其照顧遺屬,並將女兒許配給丁輔之的四子。1939年出版《丁丑劫餘印存》時,由王福庵題簽,高野侯作序,併合影留念。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的潤例為:整紙(橫直同)3尺8元,4尺12元,5尺20元,6尺30元,8尺50元;對開照整紙6折,過對開者8折;扇面4元,大者加倍,商卜文照墨筆,目光短視,屏聯不書;冊頁4元,過尺照加,手卷每尺6元,墨筆8折,工細加倍,泠金加半,泥金不畫;潤筆先惠,約日取件,墨費1成,劣紙不畫,果品整紙及4尺以上對開不應;注意:以上各類自甲戊年始加半,果品加倍。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才學畫三年就有自信把作品拿出來賣,除了膽識、承襲家學、天賦之外,也因為他見多識廣,跳出前人窠臼,形成自己的面貌。例如,據錢君匋先生回憶:“丁輔之自己用的印章都是請當時著名的印人刻的,據我所知有王福庵、吳樸堂、唐醉石、鍾以敬、韓登安、方介堪、葉潞淵等。”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22年吳石潛歿,臨危之託其照顧遺屬,並將女兒許配給丁輔之的四子。1939年出版《丁丑劫餘印存》時,由王福庵題簽,高野侯作序,併合影留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的潤例為:整紙(橫直同)3尺8元,4尺12元,5尺20元,6尺30元,8尺50元;對開照整紙6折,過對開者8折;扇面4元,大者加倍,商卜文照墨筆,目光短視,屏聯不書;冊頁4元,過尺照加,手卷每尺6元,墨筆8折,工細加倍,泠金加半,泥金不畫;潤筆先惠,約日取件,墨費1成,劣紙不畫,果品整紙及4尺以上對開不應;注意:以上各類自甲戊年始加半,果品加倍。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才學畫三年就有自信把作品拿出來賣,除了膽識、承襲家學、天賦之外,也因為他見多識廣,跳出前人窠臼,形成自己的面貌。例如,據錢君匋先生回憶:“丁輔之自己用的印章都是請當時著名的印人刻的,據我所知有王福庵、吳樸堂、唐醉石、鍾以敬、韓登安、方介堪、葉潞淵等。”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22年吳石潛歿,臨危之託其照顧遺屬,並將女兒許配給丁輔之的四子。1939年出版《丁丑劫餘印存》時,由王福庵題簽,高野侯作序,併合影留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的潤例為:整紙(橫直同)3尺8元,4尺12元,5尺20元,6尺30元,8尺50元;對開照整紙6折,過對開者8折;扇面4元,大者加倍,商卜文照墨筆,目光短視,屏聯不書;冊頁4元,過尺照加,手卷每尺6元,墨筆8折,工細加倍,泠金加半,泥金不畫;潤筆先惠,約日取件,墨費1成,劣紙不畫,果品整紙及4尺以上對開不應;注意:以上各類自甲戊年始加半,果品加倍。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才學畫三年就有自信把作品拿出來賣,除了膽識、承襲家學、天賦之外,也因為他見多識廣,跳出前人窠臼,形成自己的面貌。例如,據錢君匋先生回憶:“丁輔之自己用的印章都是請當時著名的印人刻的,據我所知有王福庵、吳樸堂、唐醉石、鍾以敬、韓登安、方介堪、葉潞淵等。”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22年吳石潛歿,臨危之託其照顧遺屬,並將女兒許配給丁輔之的四子。1939年出版《丁丑劫餘印存》時,由王福庵題簽,高野侯作序,併合影留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的潤例為:整紙(橫直同)3尺8元,4尺12元,5尺20元,6尺30元,8尺50元;對開照整紙6折,過對開者8折;扇面4元,大者加倍,商卜文照墨筆,目光短視,屏聯不書;冊頁4元,過尺照加,手卷每尺6元,墨筆8折,工細加倍,泠金加半,泥金不畫;潤筆先惠,約日取件,墨費1成,劣紙不畫,果品整紙及4尺以上對開不應;注意:以上各類自甲戊年始加半,果品加倍。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才學畫三年就有自信把作品拿出來賣,除了膽識、承襲家學、天賦之外,也因為他見多識廣,跳出前人窠臼,形成自己的面貌。例如,據錢君匋先生回憶:“丁輔之自己用的印章都是請當時著名的印人刻的,據我所知有王福庵、吳樸堂、唐醉石、鍾以敬、韓登安、方介堪、葉潞淵等。”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22年吳石潛歿,臨危之託其照顧遺屬,並將女兒許配給丁輔之的四子。1939年出版《丁丑劫餘印存》時,由王福庵題簽,高野侯作序,併合影留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49年丁抱病參加西泠印社活動後,回上海即病危住院,王福庵隨即趕赴醫院,丁拉著王的手說:“龍華已有炮聲了,創社四人中,葉、吳皆先我而故,印社的重擔由你一人承擔了,好在解放已近,可將印社交給共產黨”。王福庵潸然淚下,唯點頭而已。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的潤例為:整紙(橫直同)3尺8元,4尺12元,5尺20元,6尺30元,8尺50元;對開照整紙6折,過對開者8折;扇面4元,大者加倍,商卜文照墨筆,目光短視,屏聯不書;冊頁4元,過尺照加,手卷每尺6元,墨筆8折,工細加倍,泠金加半,泥金不畫;潤筆先惠,約日取件,墨費1成,劣紙不畫,果品整紙及4尺以上對開不應;注意:以上各類自甲戊年始加半,果品加倍。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才學畫三年就有自信把作品拿出來賣,除了膽識、承襲家學、天賦之外,也因為他見多識廣,跳出前人窠臼,形成自己的面貌。例如,據錢君匋先生回憶:“丁輔之自己用的印章都是請當時著名的印人刻的,據我所知有王福庵、吳樸堂、唐醉石、鍾以敬、韓登安、方介堪、葉潞淵等。”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22年吳石潛歿,臨危之託其照顧遺屬,並將女兒許配給丁輔之的四子。1939年出版《丁丑劫餘印存》時,由王福庵題簽,高野侯作序,併合影留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49年丁抱病參加西泠印社活動後,回上海即病危住院,王福庵隨即趕赴醫院,丁拉著王的手說:“龍華已有炮聲了,創社四人中,葉、吳皆先我而故,印社的重擔由你一人承擔了,好在解放已近,可將印社交給共產黨”。王福庵潸然淚下,唯點頭而已。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的潤例為:整紙(橫直同)3尺8元,4尺12元,5尺20元,6尺30元,8尺50元;對開照整紙6折,過對開者8折;扇面4元,大者加倍,商卜文照墨筆,目光短視,屏聯不書;冊頁4元,過尺照加,手卷每尺6元,墨筆8折,工細加倍,泠金加半,泥金不畫;潤筆先惠,約日取件,墨費1成,劣紙不畫,果品整紙及4尺以上對開不應;注意:以上各類自甲戊年始加半,果品加倍。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才學畫三年就有自信把作品拿出來賣,除了膽識、承襲家學、天賦之外,也因為他見多識廣,跳出前人窠臼,形成自己的面貌。例如,據錢君匋先生回憶:“丁輔之自己用的印章都是請當時著名的印人刻的,據我所知有王福庵、吳樸堂、唐醉石、鍾以敬、韓登安、方介堪、葉潞淵等。”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22年吳石潛歿,臨危之託其照顧遺屬,並將女兒許配給丁輔之的四子。1939年出版《丁丑劫餘印存》時,由王福庵題簽,高野侯作序,併合影留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49年丁抱病參加西泠印社活動後,回上海即病危住院,王福庵隨即趕赴醫院,丁拉著王的手說:“龍華已有炮聲了,創社四人中,葉、吳皆先我而故,印社的重擔由你一人承擔了,好在解放已近,可將印社交給共產黨”。王福庵潸然淚下,唯點頭而已。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的潤例為:整紙(橫直同)3尺8元,4尺12元,5尺20元,6尺30元,8尺50元;對開照整紙6折,過對開者8折;扇面4元,大者加倍,商卜文照墨筆,目光短視,屏聯不書;冊頁4元,過尺照加,手卷每尺6元,墨筆8折,工細加倍,泠金加半,泥金不畫;潤筆先惠,約日取件,墨費1成,劣紙不畫,果品整紙及4尺以上對開不應;注意:以上各類自甲戊年始加半,果品加倍。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才學畫三年就有自信把作品拿出來賣,除了膽識、承襲家學、天賦之外,也因為他見多識廣,跳出前人窠臼,形成自己的面貌。例如,據錢君匋先生回憶:“丁輔之自己用的印章都是請當時著名的印人刻的,據我所知有王福庵、吳樸堂、唐醉石、鍾以敬、韓登安、方介堪、葉潞淵等。”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22年吳石潛歿,臨危之託其照顧遺屬,並將女兒許配給丁輔之的四子。1939年出版《丁丑劫餘印存》時,由王福庵題簽,高野侯作序,併合影留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49年丁抱病參加西泠印社活動後,回上海即病危住院,王福庵隨即趕赴醫院,丁拉著王的手說:“龍華已有炮聲了,創社四人中,葉、吳皆先我而故,印社的重擔由你一人承擔了,好在解放已近,可將印社交給共產黨”。王福庵潸然淚下,唯點頭而已。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的潤例為:整紙(橫直同)3尺8元,4尺12元,5尺20元,6尺30元,8尺50元;對開照整紙6折,過對開者8折;扇面4元,大者加倍,商卜文照墨筆,目光短視,屏聯不書;冊頁4元,過尺照加,手卷每尺6元,墨筆8折,工細加倍,泠金加半,泥金不畫;潤筆先惠,約日取件,墨費1成,劣紙不畫,果品整紙及4尺以上對開不應;注意:以上各類自甲戊年始加半,果品加倍。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才學畫三年就有自信把作品拿出來賣,除了膽識、承襲家學、天賦之外,也因為他見多識廣,跳出前人窠臼,形成自己的面貌。例如,據錢君匋先生回憶:“丁輔之自己用的印章都是請當時著名的印人刻的,據我所知有王福庵、吳樸堂、唐醉石、鍾以敬、韓登安、方介堪、葉潞淵等。”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22年吳石潛歿,臨危之託其照顧遺屬,並將女兒許配給丁輔之的四子。1939年出版《丁丑劫餘印存》時,由王福庵題簽,高野侯作序,併合影留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49年丁抱病參加西泠印社活動後,回上海即病危住院,王福庵隨即趕赴醫院,丁拉著王的手說:“龍華已有炮聲了,創社四人中,葉、吳皆先我而故,印社的重擔由你一人承擔了,好在解放已近,可將印社交給共產黨”。王福庵潸然淚下,唯點頭而已。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王福庵1960年去世,期間,西泠印社已走過半個多世紀,在歷任西泠印社社長的名單上,從沒出現過丁輔之、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位創始人的名字,他們的高風亮節、虛懷若谷與當下藝壇不擇手段地爭權、爭名、爭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反差。所以,他們的建社功績、藝術成就、人品藝德必將為後人敬仰、永載史冊。

*參考文獻:

1、朱浩雲:《永遠不缺賣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的潤例為:整紙(橫直同)3尺8元,4尺12元,5尺20元,6尺30元,8尺50元;對開照整紙6折,過對開者8折;扇面4元,大者加倍,商卜文照墨筆,目光短視,屏聯不書;冊頁4元,過尺照加,手卷每尺6元,墨筆8折,工細加倍,泠金加半,泥金不畫;潤筆先惠,約日取件,墨費1成,劣紙不畫,果品整紙及4尺以上對開不應;注意:以上各類自甲戊年始加半,果品加倍。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才學畫三年就有自信把作品拿出來賣,除了膽識、承襲家學、天賦之外,也因為他見多識廣,跳出前人窠臼,形成自己的面貌。例如,據錢君匋先生回憶:“丁輔之自己用的印章都是請當時著名的印人刻的,據我所知有王福庵、吳樸堂、唐醉石、鍾以敬、韓登安、方介堪、葉潞淵等。”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22年吳石潛歿,臨危之託其照顧遺屬,並將女兒許配給丁輔之的四子。1939年出版《丁丑劫餘印存》時,由王福庵題簽,高野侯作序,併合影留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49年丁抱病參加西泠印社活動後,回上海即病危住院,王福庵隨即趕赴醫院,丁拉著王的手說:“龍華已有炮聲了,創社四人中,葉、吳皆先我而故,印社的重擔由你一人承擔了,好在解放已近,可將印社交給共產黨”。王福庵潸然淚下,唯點頭而已。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王福庵1960年去世,期間,西泠印社已走過半個多世紀,在歷任西泠印社社長的名單上,從沒出現過丁輔之、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位創始人的名字,他們的高風亮節、虛懷若谷與當下藝壇不擇手段地爭權、爭名、爭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反差。所以,他們的建社功績、藝術成就、人品藝德必將為後人敬仰、永載史冊。

*參考文獻:

1、朱浩雲:《永遠不缺賣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猿鶴雙清來自中式精緻生活

00:00

07:03

中式

君語

+

提及西泠印社,大家能想起來的是首任社長吳昌碩,卻很少有人記得作為創始人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04年丁輔之與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人聯名組織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廣邀海內外篆刻愛好者入社,切磋印藝。由於社址設於丁氏幼年讀書處,比鄰西泠,因而定名“西泠印社”。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印社的第一筆活動經費來自大家的眾籌,丁輔之不僅捐款,他還捐出了丁家在西泠孤山一側的祖產,此舉令印友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丁輔之、葉為銘、王福庵、吳隱四人都有機會出任首任社長,顯然,丁輔之當上的機率最大,但他們卻推舉了吳昌碩。當時印社影響巨大,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等都是首批社員,楊宗敬、盛宣懷、康有為為贊助社員。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是八千卷樓丁鬆生後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聊成冊,又喜篆刻。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書法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有勁力,變恣意天然的古樸卜文書風為整齊工麗且帶有裝飾效果,頗具整體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學畫很晚,約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悟性極高,自學成才,,特別是學畫僅僅3年便頒佈潤例,以此謀生,尤需指出的是,他的繪畫作品常常配上甲骨文題跋,別具一格,併成為丁氏特有的標誌和符號。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擅長松樹、梅花、果品,旁及花卉、人物。他的松樹、梅花相當精湛,作品筆意工緻,韻味清雅,有書卷氣息,吳昌碩、張大千等都曾在丁輔之畫上題跋讚譽過。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但是,當今畫這兩類題材的高手很多,如松樹有湯滌、董壽平、黎雄才等;梅花有關山月、高野侯、董壽平、王成喜等,丁與他們相比恐怕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果品題材古往今來罕有人與之匹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其作品有三大特點:

一是題材廣泛,如櫻桃、梨子、香蕉、楊梅、枇杷、荔枝、西瓜、葡萄、水菱、生梨、石榴、柿桔、南瓜、白瓜、黃金瓜、甘蔗、藕、橘子等數十種,其種類之多,令人驚奇;二是注重寫生,丁輔之的果品創作來源於生活,平時十分注意觀察四季果品的結構、形狀、色彩,有的果品甚至畫得很透明,因而他筆下的蔬果能夠如此生動鮮活;三是技法嫻熟,創作多重技法並用,常以沒骨法繪就,以渲染為主,輔以點、勾、寫。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丁輔之在制訂了“鶴廬畫鬆梅果品商卜文潤例”後,便開始了以鬻畫、鬻書為生。他的潤例開場白非常幽默有趣:

繪事憶從甲子春,年來塗抹耗精神;

成才結果休相間,自笑毫端太不仁。

寒暑頻更筆末停,多蒙識者眼垂青;

田原自是荒涼後,辛苦生涯愧老丁。

營謀海上硯為田,不使人間造孽錢;

定例都由丁卯時,也如卒業滿三年。

論交話舊樂淘淘,故師敢師鄭板橋;

我寫鬆梅也寫竹,都因生計頗飄蕭。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他的潤例為:整紙(橫直同)3尺8元,4尺12元,5尺20元,6尺30元,8尺50元;對開照整紙6折,過對開者8折;扇面4元,大者加倍,商卜文照墨筆,目光短視,屏聯不書;冊頁4元,過尺照加,手卷每尺6元,墨筆8折,工細加倍,泠金加半,泥金不畫;潤筆先惠,約日取件,墨費1成,劣紙不畫,果品整紙及4尺以上對開不應;注意:以上各類自甲戊年始加半,果品加倍。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才學畫三年就有自信把作品拿出來賣,除了膽識、承襲家學、天賦之外,也因為他見多識廣,跳出前人窠臼,形成自己的面貌。例如,據錢君匋先生回憶:“丁輔之自己用的印章都是請當時著名的印人刻的,據我所知有王福庵、吳樸堂、唐醉石、鍾以敬、韓登安、方介堪、葉潞淵等。”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22年吳石潛歿,臨危之託其照顧遺屬,並將女兒許配給丁輔之的四子。1939年出版《丁丑劫餘印存》時,由王福庵題簽,高野侯作序,併合影留念。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1949年丁抱病參加西泠印社活動後,回上海即病危住院,王福庵隨即趕赴醫院,丁拉著王的手說:“龍華已有炮聲了,創社四人中,葉、吳皆先我而故,印社的重擔由你一人承擔了,好在解放已近,可將印社交給共產黨”。王福庵潸然淚下,唯點頭而已。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王福庵1960年去世,期間,西泠印社已走過半個多世紀,在歷任西泠印社社長的名單上,從沒出現過丁輔之、葉品三、王福庵、吳石潛四位創始人的名字,他們的高風亮節、虛懷若谷與當下藝壇不擇手段地爭權、爭名、爭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反差。所以,他們的建社功績、藝術成就、人品藝德必將為後人敬仰、永載史冊。

*參考文獻:

1、朱浩雲:《永遠不缺賣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