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一線速寫:李志林的“笨功夫”

美術 速寫 計劃生育 三農 新華網 新華網 2017-09-16
扶貧一線速寫:李志林的“笨功夫”

“各級領導幹部和幫扶力量要真正沉下心來,下‘笨功夫’、‘苦功夫’”。在基層扶貧一線,這樣的例子很多,在昭通市永善縣,紮根烏蒙山大山的李志林憑著兩天兩夜的“笨功夫”,核查了一戶“雙戶口”對象。

李志林由於長期加班熬夜,眼睛裡佈滿血絲,顯得很疲憊,一些時候他靠喝濃茶提神。李志林說,他是2010年從魯甸縣考到永善縣伍寨鄉工作的,工作7年的他當包村組長6年。“扶貧工作,加班是常事,只有我最清楚情況,讓其他同志休息下,自己多檢查兩遍放心”,李志林近來正準備計生工作月報表和次日的扶貧工作表冊。

摸底調查工作剛開始,李志林就發現了一個問題,中寨村的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相差2戶5人。憑著包中寨村這麼多年的直覺,一定是有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第一天晚上,李志林一個人到派出所核對,一個社一個社的排查,可是並沒有找到問題出在哪兒。第二天,李志林帶著工作組的同事一同再次走訪村民,也沒發現常住人口有問題,思路基本上陷入了一個僵局。李志林想,這一定是戶籍人口出了問題,是死亡沒銷戶還是搬遷沒遷戶呢,很多猜想都在李志林的腦子裡一次一次呈現。

扶貧一線速寫:李志林的“笨功夫”

最“笨”的辦法往往是最好的辦法,與其猜想,不如逐戶核對。499戶戶口底冊找來,與摸底調查的450戶擺滿了整個辦公室。幾經努力,凌晨時分,隊員們發現,雞罩爐村民小組的“莫明宇”與“莫明雲”兩戶出生日期只相差10天,而且外出務工不在家。果不其實然,第二天找到“莫明宇”在家的爺爺莫德興一問就明白了,“莫明宇”的確同時持有兩個身份證和戶口薄。

“包包小組的朱東山家4口人,人均純收入2037元,住房已得補助;下寨小組的李進鴻和爺爺一起生活,父親死亡,母親不知去向;小山小組的王國章和老伴去年賣掉全部家產到獨生女兒家生活,與女婿合不來,回來後無住房,沒人供養”,在李志林的筆記本里滿滿地記著中寨村每一戶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李志林說,中寨村轄10個村民小組,區域面積17.2平方公里,居住著漢、彝、苗三種民族,2016年全村統計人口499戶1567人,在家的有262戶638人,人均純收入3976元。

“2014年脫貧17戶60人,2015年46戶188人,剔除不精準戶2戶7人,低保268人,扶貧建檔立卡63戶248人,群眾收入主要靠種養殖業和外出務工”,一串串數據,在這次摸底調查中一一裝在李志林的心中。

農村基本情況摸底調查結束,中寨村實有戶數498戶1606人,摸底調查450戶1594人,嚴格按照“三評四定”程序,確定貧困對象28戶112人,漏評3戶 6人,漏評率為0.44%;錯退1戶5人,錯退率為2.01%,調查結果精準度位於永善縣前茅。(完)(田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