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美術 國畫 藝術 中央美院 書畫看點 書畫看點 2017-08-29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開幕時間:2017年9月3日上午10時

展覽時間:2017年9月1日-9月25日

展覽地點:山東省美術館

一九五八年,一批熱愛藝術的青年學子考入山東師範學院藝術專修科,一入學即被併入新建的山東藝術專科學校(即今山東藝術學院前身)。當年,新成立的山東藝專分別招有美術、音樂專科生,不像山師的學生那樣兼修美術、音樂,並享有師範待遇。要不要改變這種差別,將即入山師的學生改為專科生?當年,教授世界美術史專家杜牧野先生負責山師這批學生,他主張保留這個班,因為他們文化課好。因此,這批學生被稱作“師資班”,一年級兼學音樂、美術,二年級音樂、美術分班,三年級美術班分作國畫班、油畫班,也就是像金字塔般基礎打得寬,而最後又有專長。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都是這樣走過來的師資專業國畫班的學生,他們初中畢業學五年,五年級時被簡稱“師國五”。這個班分作兩個教室上課,一個由劉以慰老師負責,一個由我負責,謂班主任,有的課便合起來上,比如下鄉實習和畢業創作就合併由我來上。

“師國五”是個優秀的班集體,學習、思想、勞動樣樣表現好。他們的突出特點是勤奮,在基礎課方面肯下苦功,同時注重全面發展。他們喜歡文學,喜歡寫詩,喜歡《紅樓夢》,在大課上被宣讀的作文總是出自他們班。這個班也關心美術史論,關心全國美術界的狀況,在班會上討論《美術》雜誌關注的學術課題,他們總有提不完的問題。記得為此我和張彥青老師還在晚自習時去為他們講課答疑。他們格外尊重於老、關老、黑老,還到校外拜茂老(張茂材先生)為師,廣泛吸取藝術營養。我很喜歡這個班,覺得這個班有些異樣,我稱之為“師國五現象”。

在班中突出的、起著班級靈魂作用的就是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等同學。這可能就是“師國五現象”的內因吧。

我由中央美院畢業後便為這個班上課,至今與他們保持著深厚的師生情誼。我瞭解他們坎坷的人生經歷,知道他們的綜合修養和創造思維是如何造就了他們的藝術個性與藝術成就。齊辛民畢業後在淄博文化館工作,週日仍要回鄉務農掙工分,他是位極其誠實勤奮的人,對藝術的感受力十分敏感、強烈而又不乏細膩,對他可以用大智若愚來形容。他的大寫意花鳥畫的成就為畫壇所注目。他的作品1964年即入選全國美展,新時期獲全國花鳥畫展一等獎,寫意重彩,大氣磅礴;王廣才長期在青海高原工作,深入河源,寫高原之魂,具脊樑之感,特有的筆墨畫法和境界,表現出高原山水之獨特的面貌。1986年我到青海寫生見到廣才,近30年高原之風吹得他倍顯滄桑,他陪我走遍高原,不離左右,令我感動;劉曦林年齡最小,是班上最聰明、最有才華的一位,他修養全面,藝術悟性極高,文筆畫筆雙佳。他和廣才都是以優秀生去支邊的。之後,劉曦林從新疆考入中央美院讀研,修美術史論,以書以文入畫,其簡筆花鳥和山水寫生頗富雅韻。而在中國美術史論上為中國史論界所做貢獻無需我多說,已成為我國著名的理論家。

於希寧先生在世時曾親自作畫為資替他們操持個展,傳為畫壇佳話。今年山東省美術館為他們三人舉辦聯展,他們說是向家鄉和母校彙報,聽取批評意見,依我看展示的不僅是他們的筆墨,還有對藝術規律的探索成果,更有他們的修養、文思及創造活力。不僅他們的藝術語言可以參照,他們的道路對藝術教育也會有啟發。我一直在思索:在一個班級裡能走出幾位在全國畫壇有如此影響的人才,令人可喜,也不多見。所以說這次他們回“家”辦展,應是對“師國五現象”最好的詮釋和總結。他們是齊魯文脈的傳承與發揚者,也是山藝乃至山東的驕傲。

大家知道,一個教師最高興的事是什麼?那就是看到自己的學生在事業上的成功,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這是一種藝術血脈之情,也是師生之情,為此我由衷地快樂。

祝賀他們展出成功!

單應桂

2017年夏於容園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齊辛民,原名齊新民,1935年生於山東淄博、1963年畢業於山東藝專(現山東藝術學院),現定居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畫高研班齊辛民工作室導師、淄博畫院名譽院長、市美協名譽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

自序

曾就讀過的學校被尊稱為母校,還有老師如父母、同學如兄弟。母愛是偉大的至高無上的親情,這就足以證明了學校、老師與學生的親密關係。望子成龍也實證了受教育的重要性,若離開母校的培育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我們不會忘記恩師的教誨。五十多年之後的今天,我們這些老學生一直在關心著母校山東藝術學院的不斷髮展壯大以及老師們的生活與健康。老師們也沒有忘記畢業生的學習與進步。

前幾年,單應桂老師念念不忘計劃促成我們三位老同學的作品聯展,今秋終於實現了多年的願望。我們的成績也是老師的成績,老師的辛勤裁培體現在我們的創作中,本次三人作品聯展是向母校、老師交的一份課堂作業,渴望老師再給予指導,以求繼續進歩。

2017年7月29日、齊辛民與北京蝸殼居。

展覽作品小賞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羊在線條裡136x68cm2017年 齊辛民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二零一六年136x68cm2017年 齊辛民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望星空33x33cm2017年 齊辛民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溫馨港灣33x33cm2017年 齊辛民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池水清澈136x68cm2017年 齊辛民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蒼穹一駿136x68cm 2017年 齊辛民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王廣才,字子野,號魯丁。西寧畫院創始人之一。

1939年生於泰山腳下,1963年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遠赴青藏高原,從此開始了“八萬裡崑崙足跡,四十載濃墨豪情”的藝術人生。以描繪青藏山水聞名,其大寫意山水氣勢雄渾,得氣韻兼力之美。於希寧先生稱其山水畫“寫高原之魂,具脊樑之威”,描繪了青藏高原獨特風貌,雄奇沉鬱,澤古功深。

他還長於畫鴨,西北有民謠曰: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黃胄的毛驢,王廣才的鴨。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各省市、港澳臺、日本、加拿大、美國、巴西、菲律賓、泰國、印尼、新加坡、南非等地各種藝術展覽,《風吹草低見牛羊》參加在日本舉辦的中國美術展並獲金獎;《葡萄鴨戲圖》在菲律賓馬尼拉獲國際文化交流金獎。

近年曾先後在山東、內蒙古、北京、青海、湖北、澳門、珠海、深圳、東莞等地舉行山水精品“魂系崑崙”的個人主題巡展。

出版有《天地大美王廣才畫作精品集》(人美版、香港版)、《王廣才畫集》、《王廣才山水畫集》、《中國當代文化名人》紀念封、《二十世紀中國書畫名家精品》郵冊等。

《崑崙山下》《布哈河畔》《鴨知春暖自在遊》《雙鴨》四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在那遙遠的地方》《犇》《草山放牧》《蕉蔭情》四幅作品被澳門政府收藏;《草原雲》等三幅被歐美同學基金會收藏;獨道的青藏高原風情廣受各中外收藏機構與收藏家的喜愛。

中央電視臺、山東電視臺、青海電視臺------《人民日報》《青海日報》《中國文化報》《大眾日報》《北京青年報》《文匯報》《紫荊》《大公報》《澳門日報》《深圳特區報》《雲端》------搜狐網、新浪網、騰訊網、新華網、中國網、多維網------等等綜合性各大媒體,均有廣受歡迎的報道。

其《中國畫的自信與自覺》文章,學術觀點中允深厚,可供同道者用心一讀。

以我崑崙禮敬齊魯大地

王廣才

畫人不應語,當以作品鳴世,尺幅勝於千言。然齊魯乃我父母之邦,斯土有親,斯人有情。每次歸故里,我都百感交集,千言萬語也道不盡對故園眷戀,對師友深心。

1963年,我與辛民兄、曦林弟自山東藝專畢業後,天各一方。我去了崑崙,與青海長雲、皚皚雪原、草甸溼地相伴,從此八萬裡崑崙風雨,四十載絕域窮途。

1993年,我回母校探問師友。恩師於希寧領銜,為我舉辦個展,開幕之際,嘉賓師友歡聚。於希老正致辭時,30多隻仙鶴飛臨展場上空,盤旋飛舞,良久不去。眾親昂首觀望,紛稱祥瑞。於老即席賦詩云:

崑崙莽莽卅年徵

古牧耕耘眷戀誠

筆埋緣由寄化雨

圖成盡吐抒豪情

泉城藝苑展風采

歷下晴空群鶴鳴

磨礪魂飛感日月

猶待星斗吻蒼生

從此,我永遠銘感師友有情,瑞鶴有情,草木有情。我唯有攀雲登空,寫高原之魂,回饋師友厚愛,禮敬齊魯大地深情。

2011年,單應桂師在人民日報撰文,譽揚我的高原山水畫,謂其已得青藏大山大水之精、氣、神,形成了獨特的面貌。單老師文筆精妙,此文成為斯時人民日報上佳文稿,傳誦一時,我得聞後,感喟良久。師恩罔極,唯有以遠山為故里,繪國土之莊嚴。

半世從藝,我以為國畫之道(“藝道”),與中國傳統哲學的“易道”有事理相通之處。“易”有三重含義:簡易,變易,不易。宇宙、人生、內心何其複雜?畫家以藝術手法觀照表現三者,只能是執簡馭繁,從簡易中下工夫,以少少許勝多多許。因之,中國畫常用黑與白二元素來表現宇宙之陰陽消息,是所謂簡易。宇宙、人生、內心變動不居。畫家置身開放、多元、科學昌明、全球一體的時代,一定要視野寬廣,博採眾長。筆墨當隨時代。墨守平面、線條等古法,難以傳寫大千世界。變法是勢所必至,是所謂變易。而中國畫的精髓不變不易。何為精髓?言人人殊,各有理據。我個人認為,中國畫不能不講究筆墨。石濤說,“墨黑叢中天地寬”,我則曰:“墨旗不倒”。中國畫不是地域概念,也不是人種概念,更不是工具概念。中國畫承載了文化傳統,有著獨特的藝術追求,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的藝術一定會贏得更廣闊的認同,這一點也永不變易。

近半世紀耕耘崑崙畫苑,得天地師友佑助。今攜心聲心畫歸寧山東故里,四美俱,二難並,興感之際賦此存念:

崑崙四紀牧雲天

魯頌高章和者難

煙霞供養心胸氣

水墨華滋絕域歡

河源續脈欣多後

塞外開疆苦九邊

歸來戴白三千卷

喜見青山為展顏

展覽作品小賞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白雲間 王廣才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蒼蒼千溝山 97X90 cm 2002年 王廣才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草山六月 94.5X99.5cm 1994年 王廣才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草山七月 66X91cm 王廣才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極地日出 81X70cm 2002年 王廣才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高原錦繡 95X88 cm 2001年 王廣才

高原錦繡 95X88 cm 2001年 王廣才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劉曦林,1942年生,山東臨邑人。早年就讀於山東藝專(現山東藝術學院)。後於新疆《喀什日報》任美術編輯;1978年考取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碩士研究生;1981年起,於中國美術館從事美術史論研究、書畫創作,曾任研究部主任,為研究館員。兼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畫學會創會常務理事,《美術》編委,中國國家畫院研究院副院長,榮寶齋畫院劉曦林中國畫理論與實踐研究工作室導師等職。中央美術學院特邀研究員、山東藝術學院特邀教授。出版專著《蔣兆和論》、《中國畫與現代中國》等多種。其中《20世紀中國畫史》榮獲第二屆“中國美術獎·理論評論獎”金獎。兼事書畫創作,長寫意花卉,重詩意文思。出版畫冊《劉曦林藝術印記》等。多次舉辦書畫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機構收藏。

自述

恩師於希寧先生在世時,曾主動出畫為我們三人辦個展,並主持了相關學術活動。幾年前,單應桂老師提起了山東藝專的師國五現象,並支持我們仨辦次聯展,此情此景,宛如昨日。每念及此,老學生便感動得滿眼淚花,師恩沒世難忘。

餘近年研修史論同時著墨偏多,謹遵師言,師造化,喜寫生,一躲霧霾,二躲會海,老來與大自然親接,頗暢神。這些習作大多為近三年寫生之作,其實在寫生中又時常移花接木,甚或遷想移情,因此也便分不清寫生與寫意。以此彙報於家鄉父老,並祈請師友指正。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當年千佛山下藝專少年,匆匆不知老之將至。我們“仨老頭”心尚不老,當永為藝術學徒,與家鄉畫友攜手共進。

丁酉季夏

劉曦林

展覽作品小賞

高原錦繡 95X88 cm 2001年 王廣才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劉曦林,1942年生,山東臨邑人。早年就讀於山東藝專(現山東藝術學院)。後於新疆《喀什日報》任美術編輯;1978年考取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碩士研究生;1981年起,於中國美術館從事美術史論研究、書畫創作,曾任研究部主任,為研究館員。兼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畫學會創會常務理事,《美術》編委,中國國家畫院研究院副院長,榮寶齋畫院劉曦林中國畫理論與實踐研究工作室導師等職。中央美術學院特邀研究員、山東藝術學院特邀教授。出版專著《蔣兆和論》、《中國畫與現代中國》等多種。其中《20世紀中國畫史》榮獲第二屆“中國美術獎·理論評論獎”金獎。兼事書畫創作,長寫意花卉,重詩意文思。出版畫冊《劉曦林藝術印記》等。多次舉辦書畫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機構收藏。

自述

恩師於希寧先生在世時,曾主動出畫為我們三人辦個展,並主持了相關學術活動。幾年前,單應桂老師提起了山東藝專的師國五現象,並支持我們仨辦次聯展,此情此景,宛如昨日。每念及此,老學生便感動得滿眼淚花,師恩沒世難忘。

餘近年研修史論同時著墨偏多,謹遵師言,師造化,喜寫生,一躲霧霾,二躲會海,老來與大自然親接,頗暢神。這些習作大多為近三年寫生之作,其實在寫生中又時常移花接木,甚或遷想移情,因此也便分不清寫生與寫意。以此彙報於家鄉父老,並祈請師友指正。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當年千佛山下藝專少年,匆匆不知老之將至。我們“仨老頭”心尚不老,當永為藝術學徒,與家鄉畫友攜手共進。

丁酉季夏

劉曦林

展覽作品小賞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承德山霧 33.6釐米×41.7釐米 2016年 劉曦林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春雪 21釐米×29.6釐米 2017年 劉曦林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古柏之殤 123釐米×245釐米 2017年 劉曦林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蓮塘魚戲圖·》134釐米×68釐米 劉曦林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沒骨芍藥之二·背影 21釐米×29.6釐米 2016年 劉曦林

仨老頭——齊辛民、王廣才、劉曦林彙報展

小荷陶然 45釐米×45釐米 2015年 劉曦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