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烈起伏、大熱必死,大概就是本屆男籃世界盃的真實寫照。

本以為有望提前出線的中國隊,如今連進奧運會的資格都沒弄到手;本以為世界盃的巔峰決賽會是美國與塞爾維亞,結果都未能進入四強;本以為美國隊就算會輸球,也不會出現兩連敗的局面...

而這其中,最讓人驚訝的那當屬美國隊,他們不僅沒能在賽場打出統治力,還連“起碼的贏球”都難以做到,甚至還迎來了兩連敗。

接連的失利,說是大意失荊州未免稍顯牽強,但實在要為失利安上個由頭,那就只能用明星球員的缺席作為最後的遮羞布了。

縱觀本屆世界盃,很直觀的就可以看出,這支由NBA三、四線球員組成的夢之隊,在對戰世界強隊時,打得尤為掙扎。很多人說,等到奧運會時,美國會派出他們的最強戰隊,詹姆斯、庫裡、哈登、戴維斯等人都很有可能為國出征,到那時,絕對的天賦優勢將會碾壓其他國家的球隊。

"

激烈起伏、大熱必死,大概就是本屆男籃世界盃的真實寫照。

本以為有望提前出線的中國隊,如今連進奧運會的資格都沒弄到手;本以為世界盃的巔峰決賽會是美國與塞爾維亞,結果都未能進入四強;本以為美國隊就算會輸球,也不會出現兩連敗的局面...

而這其中,最讓人驚訝的那當屬美國隊,他們不僅沒能在賽場打出統治力,還連“起碼的贏球”都難以做到,甚至還迎來了兩連敗。

接連的失利,說是大意失荊州未免稍顯牽強,但實在要為失利安上個由頭,那就只能用明星球員的缺席作為最後的遮羞布了。

縱觀本屆世界盃,很直觀的就可以看出,這支由NBA三、四線球員組成的夢之隊,在對戰世界強隊時,打得尤為掙扎。很多人說,等到奧運會時,美國會派出他們的最強戰隊,詹姆斯、庫裡、哈登、戴維斯等人都很有可能為國出征,到那時,絕對的天賦優勢將會碾壓其他國家的球隊。

比起兩連敗的恥辱,新生代優秀中鋒的斷層,才是夢之隊的大問題

想象固然很美好,但現實卻不一定按照預期進行。

籃球的最高殿堂是NBA沒錯,但近些年來,世界籃球水平飛速提升,其中不少國家的國家隊球員,在NBA中也是最拔尖的球員,這無疑縮小了與夢之隊之間的固態天賦差距,再加上FIBA的規則限制。

所以,即使東京奧運會時,NBA巨星悉數出戰,也未必就能全身而退、凱旋而歸,08年對陣西班牙就是最好的例子,儘管最後贏了,但對於那支星光璀璨的夢八隊而言,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新生代優秀中鋒的斷層,才是夢之隊的最大問題

正如《灌籃高手》赤木剛憲說的那樣,“掌控籃板,就能掌控比賽”。

這句話放在現實中的籃球比賽依然適用,籃板對於球隊而言就是生命線,保護好後場籃板意味著能夠迅速推反擊、意味著不給對手留下二次進攻的機會;拼搶下前場籃板意味著增加己方的二次進攻機會。

在一支球隊中,對於籃板保護與內線防守起著無可替代作用的,那當屬中鋒這個位置的球員,他們高大的身材、良好的籃板嗅覺與卡位意識,是爭奪籃板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但在近些年的NBA,似乎出現了新生代優秀中鋒斷層的現象,如今的美國夢之隊,能夠派出的好點的中鋒,也就安東尼·戴維斯了,但他更喜歡打大前鋒這個位置,所以夢之隊中鋒人選很有可能會是德拉蒙德、小喬丹之流的藍領內線。

恩比德、約基奇、小加索爾等人都是外籍球員,夢之隊的優秀中鋒儲備可謂是捉襟見肘。

本屆世界盃與法國的比賽中,美國全隊才24個籃板,而法國隊戈貝爾一人就搶到16個籃板,3個蓋帽更是為法國隊內線築起屏障,禁區強大的威懾力讓對手感到恐懼,在沒有防守三秒的國際賽場上,大個子們終於迎來了為所欲為的機會。

但是,美國本土的NBA新生代中鋒中,技術粗糙的他們,在國際賽場依舊不能翻江倒海、只能充當藍領角色球員。

"

激烈起伏、大熱必死,大概就是本屆男籃世界盃的真實寫照。

本以為有望提前出線的中國隊,如今連進奧運會的資格都沒弄到手;本以為世界盃的巔峰決賽會是美國與塞爾維亞,結果都未能進入四強;本以為美國隊就算會輸球,也不會出現兩連敗的局面...

而這其中,最讓人驚訝的那當屬美國隊,他們不僅沒能在賽場打出統治力,還連“起碼的贏球”都難以做到,甚至還迎來了兩連敗。

接連的失利,說是大意失荊州未免稍顯牽強,但實在要為失利安上個由頭,那就只能用明星球員的缺席作為最後的遮羞布了。

縱觀本屆世界盃,很直觀的就可以看出,這支由NBA三、四線球員組成的夢之隊,在對戰世界強隊時,打得尤為掙扎。很多人說,等到奧運會時,美國會派出他們的最強戰隊,詹姆斯、庫裡、哈登、戴維斯等人都很有可能為國出征,到那時,絕對的天賦優勢將會碾壓其他國家的球隊。

比起兩連敗的恥辱,新生代優秀中鋒的斷層,才是夢之隊的大問題

想象固然很美好,但現實卻不一定按照預期進行。

籃球的最高殿堂是NBA沒錯,但近些年來,世界籃球水平飛速提升,其中不少國家的國家隊球員,在NBA中也是最拔尖的球員,這無疑縮小了與夢之隊之間的固態天賦差距,再加上FIBA的規則限制。

所以,即使東京奧運會時,NBA巨星悉數出戰,也未必就能全身而退、凱旋而歸,08年對陣西班牙就是最好的例子,儘管最後贏了,但對於那支星光璀璨的夢八隊而言,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新生代優秀中鋒的斷層,才是夢之隊的最大問題

正如《灌籃高手》赤木剛憲說的那樣,“掌控籃板,就能掌控比賽”。

這句話放在現實中的籃球比賽依然適用,籃板對於球隊而言就是生命線,保護好後場籃板意味著能夠迅速推反擊、意味著不給對手留下二次進攻的機會;拼搶下前場籃板意味著增加己方的二次進攻機會。

在一支球隊中,對於籃板保護與內線防守起著無可替代作用的,那當屬中鋒這個位置的球員,他們高大的身材、良好的籃板嗅覺與卡位意識,是爭奪籃板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但在近些年的NBA,似乎出現了新生代優秀中鋒斷層的現象,如今的美國夢之隊,能夠派出的好點的中鋒,也就安東尼·戴維斯了,但他更喜歡打大前鋒這個位置,所以夢之隊中鋒人選很有可能會是德拉蒙德、小喬丹之流的藍領內線。

恩比德、約基奇、小加索爾等人都是外籍球員,夢之隊的優秀中鋒儲備可謂是捉襟見肘。

本屆世界盃與法國的比賽中,美國全隊才24個籃板,而法國隊戈貝爾一人就搶到16個籃板,3個蓋帽更是為法國隊內線築起屏障,禁區強大的威懾力讓對手感到恐懼,在沒有防守三秒的國際賽場上,大個子們終於迎來了為所欲為的機會。

但是,美國本土的NBA新生代中鋒中,技術粗糙的他們,在國際賽場依舊不能翻江倒海、只能充當藍領角色球員。

比起兩連敗的恥辱,新生代優秀中鋒的斷層,才是夢之隊的大問題

優秀中鋒的斷層,關鍵並不在於小球時代

自從小球風暴席捲NBA以來,高速的攻防轉換、無限換防成為聯盟的主旋律,曾經的那種落半場的大個子低位單打,如今已經難覓蹤跡,這種情況在美國本土的NBA球員中格外明顯。

於是,很多人把這種情況歸於小球時代帶來的影響,然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不然,小球時代對於中鋒的要求不是下降,反而是標準更高,只是很少有球員能夠兼具那些標準而已。

小球時代,完美中鋒的模板是:既能跟上快速的攻防節奏,又具備低位單打和外線的投射的能力。

若能做到以上幾點的球員,那必定是球員中的翹楚,可惜的是,在新生代美國本土中鋒中,絕大多是技術粗糙的“魔鬼筋肉人”,且又不具備昔日霍華德那樣的極致天賦,這種情況下,如今聯盟缺少優秀大個子的結果也就在情理之中。

而造成如今這種局面的原因,除了球員基本功不紮實外,與聯盟崇尚進攻的規則也有著很大關聯,近些年的NBA,大量減少了內線肉搏的戲份,三分球開始成為聯盟主流,防守三秒等規則的設定,更是讓不少站樁型內線的防守變得異常尷尬,防守腳步跟不上如今這個快節奏的他們,在球隊中的定位如同雞肋一般。

可若因此就把優秀中鋒的斷層問題歸於小球時代,還是過於牽強,說到底,這個問題的根本在於聯盟中中鋒球員缺少統治力,試想一下奧尼爾、奧拉朱旺、鄧肯、尤因這樣的球員來到如今這個聯盟,會是怎樣的局面?

那必定是統治賽場的結果,甚至還有沒有小球時代都是兩說,說到底,聯盟中美國本土新生代優秀中鋒的斷層,還是其個人基本功不紮實造成的。

看看本屆世界盃美國隊帶來的中鋒,特納、大洛佩斯、普拉姆利,其實並不算技術粗糙,相反,大洛佩斯還是那種基本功十分紮實的球員,但為了順應小球時代,主動求變,這幾年來,練就了一手不俗的三分投射,他不喜歡內線肉搏的缺陷得到了很好的隱藏,但在國際賽場中,這一缺陷就被無限的放大,特別是在其手感不佳時尤為顯著。

"

激烈起伏、大熱必死,大概就是本屆男籃世界盃的真實寫照。

本以為有望提前出線的中國隊,如今連進奧運會的資格都沒弄到手;本以為世界盃的巔峰決賽會是美國與塞爾維亞,結果都未能進入四強;本以為美國隊就算會輸球,也不會出現兩連敗的局面...

而這其中,最讓人驚訝的那當屬美國隊,他們不僅沒能在賽場打出統治力,還連“起碼的贏球”都難以做到,甚至還迎來了兩連敗。

接連的失利,說是大意失荊州未免稍顯牽強,但實在要為失利安上個由頭,那就只能用明星球員的缺席作為最後的遮羞布了。

縱觀本屆世界盃,很直觀的就可以看出,這支由NBA三、四線球員組成的夢之隊,在對戰世界強隊時,打得尤為掙扎。很多人說,等到奧運會時,美國會派出他們的最強戰隊,詹姆斯、庫裡、哈登、戴維斯等人都很有可能為國出征,到那時,絕對的天賦優勢將會碾壓其他國家的球隊。

比起兩連敗的恥辱,新生代優秀中鋒的斷層,才是夢之隊的大問題

想象固然很美好,但現實卻不一定按照預期進行。

籃球的最高殿堂是NBA沒錯,但近些年來,世界籃球水平飛速提升,其中不少國家的國家隊球員,在NBA中也是最拔尖的球員,這無疑縮小了與夢之隊之間的固態天賦差距,再加上FIBA的規則限制。

所以,即使東京奧運會時,NBA巨星悉數出戰,也未必就能全身而退、凱旋而歸,08年對陣西班牙就是最好的例子,儘管最後贏了,但對於那支星光璀璨的夢八隊而言,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新生代優秀中鋒的斷層,才是夢之隊的最大問題

正如《灌籃高手》赤木剛憲說的那樣,“掌控籃板,就能掌控比賽”。

這句話放在現實中的籃球比賽依然適用,籃板對於球隊而言就是生命線,保護好後場籃板意味著能夠迅速推反擊、意味著不給對手留下二次進攻的機會;拼搶下前場籃板意味著增加己方的二次進攻機會。

在一支球隊中,對於籃板保護與內線防守起著無可替代作用的,那當屬中鋒這個位置的球員,他們高大的身材、良好的籃板嗅覺與卡位意識,是爭奪籃板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但在近些年的NBA,似乎出現了新生代優秀中鋒斷層的現象,如今的美國夢之隊,能夠派出的好點的中鋒,也就安東尼·戴維斯了,但他更喜歡打大前鋒這個位置,所以夢之隊中鋒人選很有可能會是德拉蒙德、小喬丹之流的藍領內線。

恩比德、約基奇、小加索爾等人都是外籍球員,夢之隊的優秀中鋒儲備可謂是捉襟見肘。

本屆世界盃與法國的比賽中,美國全隊才24個籃板,而法國隊戈貝爾一人就搶到16個籃板,3個蓋帽更是為法國隊內線築起屏障,禁區強大的威懾力讓對手感到恐懼,在沒有防守三秒的國際賽場上,大個子們終於迎來了為所欲為的機會。

但是,美國本土的NBA新生代中鋒中,技術粗糙的他們,在國際賽場依舊不能翻江倒海、只能充當藍領角色球員。

比起兩連敗的恥辱,新生代優秀中鋒的斷層,才是夢之隊的大問題

優秀中鋒的斷層,關鍵並不在於小球時代

自從小球風暴席捲NBA以來,高速的攻防轉換、無限換防成為聯盟的主旋律,曾經的那種落半場的大個子低位單打,如今已經難覓蹤跡,這種情況在美國本土的NBA球員中格外明顯。

於是,很多人把這種情況歸於小球時代帶來的影響,然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不然,小球時代對於中鋒的要求不是下降,反而是標準更高,只是很少有球員能夠兼具那些標準而已。

小球時代,完美中鋒的模板是:既能跟上快速的攻防節奏,又具備低位單打和外線的投射的能力。

若能做到以上幾點的球員,那必定是球員中的翹楚,可惜的是,在新生代美國本土中鋒中,絕大多是技術粗糙的“魔鬼筋肉人”,且又不具備昔日霍華德那樣的極致天賦,這種情況下,如今聯盟缺少優秀大個子的結果也就在情理之中。

而造成如今這種局面的原因,除了球員基本功不紮實外,與聯盟崇尚進攻的規則也有著很大關聯,近些年的NBA,大量減少了內線肉搏的戲份,三分球開始成為聯盟主流,防守三秒等規則的設定,更是讓不少站樁型內線的防守變得異常尷尬,防守腳步跟不上如今這個快節奏的他們,在球隊中的定位如同雞肋一般。

可若因此就把優秀中鋒的斷層問題歸於小球時代,還是過於牽強,說到底,這個問題的根本在於聯盟中中鋒球員缺少統治力,試想一下奧尼爾、奧拉朱旺、鄧肯、尤因這樣的球員來到如今這個聯盟,會是怎樣的局面?

那必定是統治賽場的結果,甚至還有沒有小球時代都是兩說,說到底,聯盟中美國本土新生代優秀中鋒的斷層,還是其個人基本功不紮實造成的。

看看本屆世界盃美國隊帶來的中鋒,特納、大洛佩斯、普拉姆利,其實並不算技術粗糙,相反,大洛佩斯還是那種基本功十分紮實的球員,但為了順應小球時代,主動求變,這幾年來,練就了一手不俗的三分投射,他不喜歡內線肉搏的缺陷得到了很好的隱藏,但在國際賽場中,這一缺陷就被無限的放大,特別是在其手感不佳時尤為顯著。

比起兩連敗的恥辱,新生代優秀中鋒的斷層,才是夢之隊的大問題

文末小結:相比於本次男籃世界盃的歷史最差戰績,更應該讓美國夢之隊擔心的是新生代中鋒的斷層,若是始終無法解決這個難題,像面對今年這種擁有戈貝爾的法國、塞爾維亞的約基奇這種對手時,就會顯得格外吃力,這一點已經在08年對戰西班牙的比賽中得到證實,而現在美國的內線,顯然較那時相比又是差了一大截。

或許,美國隊還是能夠憑藉他們的絕對天賦,依靠他們那不講理的單打贏球,但對於美國本土的中鋒而言,苦練基本功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所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