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知止小智惟謀 中美有能力避免“貿易戰”

美國 經濟 中美關係 匯率 中國新聞網 2017-03-30

中新社華盛頓3月27日電 題:大智知止小智惟謀 中美有能力避免“貿易戰”

中新社記者 刁海洋

2017年伊始,中美經貿關係因特朗普競選期間的一連串強硬表態而呈現出不確定性,特朗普上任後釋放的“保守主義”信號進一步加劇了外界對於逆全球化的擔憂,“貿易戰”一度成為一些觀察人士眼中那隻尚未落下的靴子。

不過,多位美智庫學者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特朗普就製造業崗位流失、貿易逆差、人民幣匯率等問題指責中國的言論站不住腳。他們普遍認為,中美或將經歷一些貿易摩擦,但有能力避免“貿易戰”的發生,兩國可通過對話和談判實現互利共贏。

美國史汀生中心貿易問題專家奧爾森表示,美國在過去20年中確實流失了許多製造業工作崗位,但中國輸美商品的影響不是主要原因。科技進步帶來的自動化是美國製造業萎縮的主要原因。

在奧爾森看來,美國製造業的就業崗位已不太可能如特朗普承諾的那樣實現迴歸,特朗普尋求以“公平”貿易來提振就業的目標和方法是錯誤的。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貿易問題專家肖恩·邁納同樣認為,中國因素不是造成美國製造業萎縮的唯一原因,自動化、全球經濟衰退以及美國經濟結構轉型都是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

他同時指出,如果低附加值的製造業重返美國,將導致生產效率的下降和消費成本的上升。有鑑於此,特朗普更應該關心的是如何提升包括金融、健康、教育等在內的服務業的整體水平。

在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問題上,邁納表示,不應單純以進出口貿易額來評判美國在雙邊貿易中處於獲益或是受損的地位,還要看雙邊貿易的結構和實際的效果。

對於人民幣匯率問題,邁納稱,中國當前的目標是維護人民幣幣值的穩定,而非利用貶值獲取在出口方面的優勢。因此,特朗普有關中國是匯率操縱國的說法不成立。據他觀察,特朗普政府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已有所“回擺”,顯現出更加審慎的態度。

為增加美國就業崗位、削減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表示,要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高達45%的關稅。有分析人士擔憂,如果特朗普決定兌現這一承諾,中國勢必將進行反制,一場“貿易戰”恐難避免。

不過,美專家普遍認為,美中的經貿合作尚有很大彈性,不會輕易走向“貿易戰”的最壞情況。至少,有著“壓艙石”“推進器”之稱的美中經貿合作不會在今年成為美中關係最突出的問題。

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中美去年雙邊貨物貿易額達5196億美元,較1979年增長了207倍。雙邊的服務貿易額已超1100億美元,雙向投資累計已超1700億美元。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杜大偉本月在研討會上強調,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新政不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認為,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45%關稅的做法很可能適得其反,不僅不會增加美國的出口,反而會使美國企業以及美國的貿易伙伴受損。

邁納認為,美國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45%關稅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他表示,“貿易戰”顯然不符合美中兩國的利益,也將損害全球經濟增長。他說,在全球貿易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美中均需在貿易問題上謹慎行事。

邁納表示,特朗普就任第一年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國內事務中。在貿易領域,特朗普最優先考慮的是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歐洲等國的貿易問題,而不是與中國的貿易問題。不過,不排除美國在個別領域向中國發難。

奧爾森認為,美中能夠管控風險,避免“貿易戰”的發生,兩國可以通過對話和談判實現互利共贏。他表示,邀請其他貿易伙伴加入對話和談判也是辦法之一,以便挖掘更大的潛在合作空間。(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