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倉在海外持續火爆,Clutter 又獲6400萬美元C輪融資,這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美國 風投 科技 36氪 2017-06-15

36氪獲悉,來自加州的共享倉儲公司 Clutter 近期完成了6400萬美元的C輪融資,由英國的 Atomico 領投,紅杉資本、谷歌資本(GV)和 Fifth Wall 跟投。此前 Clutter曾獲得紅杉資本A輪與B輪的領投,截止今日,共獲得9630萬美元的股權融資。

Clutter 成立於2013年,主要為用戶提供按需倉儲+上門搬運的創業公司。其服務模式非常簡單,首先,用戶需要在Clutter的app或web端網站下單,將需要儲存的物品進行拍照;隨後Clutter的工作人員會在48小時之內上門取件;取件之前, Clutter會幫助用戶打包物品,之後會直接運輸到就近的倉儲空間。當用戶需要取回物品時, Clutter會依據此前為商品的做的標籤快速分類並找到商品。

共享倉在海外持續火爆,Clutter 又獲6400萬美元C輪融資,這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在人員方面, Clutter僱傭的都是專業搬家人員,所以無論是沙發、傢俱還是電視等大件物品,Clutter都能按照指定的方案匹配用戶多樣化的需求。

Clutter的收費分成兩大塊,一方面是運輸費用(用車+人力),另一方面是倉儲費用。

其中按照物品大小、數量件數分成了6個不同的收費套餐(以加州為例):

  • Item Plan:最大承載重量35磅(15.87公斤),每月每件7美元

  • Closet Plan:按照體積5英尺 X 5英尺的空間,每月109美元

  • Garage Plan:體積9英尺 X 9英尺的空間,每月179美元

  • Studio Plan: 體積9英尺 X 18英尺的空間,每月339美元

  • Apartment Plan: 體積9英尺 X 27英尺,每月459美元

  • Custom Plan: 定製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倉儲空間方面,Clutter 並沒有自己購置儲存倉庫,而是選擇了從工業庫房和大型倉庫手中以轉租形式獲取閒置空間。

Clutter透露說,目前他們在所有已運營的城市中都獲得了淨利潤,去年年收入在千萬美元級別,但公司整體並沒有盈利。

目前Clutter已覆蓋洛杉磯,舊金山,紐約,新澤西,芝加哥,西雅圖,聖巴巴拉,聖地亞哥和奧蘭治縣。C輪資金到賬後,除了將倉儲服務擴張至美國本土更多的城市外,跨國發展的計劃也會很快落地。

36氪此前曾報道過Makespace, 今年4月剛完成 3000 萬美元的戰略輪融資。與Clutter類似,MakeSpace會根據預約信息(如物品大小、材質、體積之類的)給客戶提供相應儲物箱,當用戶將其待存儲物品打包裝箱後,MakeSpace 會上門取走儲物箱並拍好鳥瞰圖,為存儲庫裡的所有貨物建立圖片檔案。當客戶想取回貨物的時候,MakeSpace 就會在48小時內送還上門。

自助式私人倉儲業態起源於美國,是房地產行業的一個分支,至今已有40年的歷史。目前美國提供私人倉儲服務的公司達數千家,其中包括4家上市公司Public Storage、Extra Space、CubeSmart和Uncle Bob。

美國地廣人稀,倉儲的需求主要源於流動性,36氪此前也提及過:使用週期長、產值高(目前美國年產值 300 億美金)、市場分散(美國該行業前 10 大公司的管理面積總數也不到整體市場容量的 20%,前 50 家公司佔比也僅僅 28.6%)是目前美國自存倉市場的主要特點。

而線上獲客、地域屬性和規模化/效率則是影響美國自存倉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反觀國內,包括迷你考拉倉、Store-friendly(儲存易迷你倉)、蜜蜂收納,中國迷你倉都是參考國外自助式倉儲行業的模式。雖然國內一線城市人口流動性更大,人居空間更少,但市場的培育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你身邊有人正在用共享倉儲的服務嗎?歡迎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