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基金資金每週淨流出30億美元 投資者轉戰歐洲

美股 歐洲 投資 基金 界面新聞 2017-05-14

在過去幾週中,投資者們將上百億美元撤出美股基金,轉向前景更好的歐洲和新興市場。分析師指出,近期時局可能繼續加劇這種趨勢。

據數據公司EPFR Global統計,截至5月3日的七週時間內,美股基金的資金淨流出高達222億美元,為一年多以來新高。而今年前四個月歐洲市場淨流入也創兩年來最大值。

美銀美林上月對全球基金經理的調查顯示美股持有比例降至九年來最低,主要原因是美股價格過高。83%的基金經理認為美股被高估,該比例也是17年來新高。

Makena資產管理數據顯示,美股的週期性調整市盈率(CAPE)高達22倍,而歐洲和新興市場分別為16.7倍和13.7倍。

耶魯經濟學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在接受CNBC採訪時稱,股票市場很少像現在這樣被高估,除了1929年(大蕭條時期)和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期)。

另一方面,《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近幾個月歐洲經濟數據表現強勁,而中間派馬克龍戰勝極右翼候選人勒龐贏得法國大選更加提振歐洲市場士氣,有望繼續推動歐洲股市上漲。此外,新興市場出色的製造業,工業生產和貿易數據也將今年前四個月基金淨流入帶至2013年以來新高。

投資者看好今年歐洲迎來實質上的經濟復甦。歐元區19個國家今年一季度年化經濟增長率為1.8%,而美國僅為0.7%。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表示,過去五年美國經濟增長領先歐洲1.4個百分點,但這個差距在未來三年中有望縮小至0.6%。同時IMF也十分看好中國,巴西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

在經歷希臘債務危機和英國脫歐之後,近年來困擾歐洲的政治不穩定似乎暫時得以緩解。但歐洲經濟同樣面臨著諸多困境,例如意大利居高不下的銀行壞賬率,歐洲幾近10%的失業率,老齡化所帶來的高存款率和嚴苛的勞動法導致的工作流動性低。

並非所有人都對美股失去信心。隨著本年度股票市場屢創新高,俗稱為“恐慌指數”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性指數(VIX)也在本週一迎來近24年來最低點。

在金融危機之後,因美國仍能繼續保持經濟增長,所以美股一直是發達國家市場中的首選。據FactSet數據顯示,標準普爾指數自2009年起上漲165%,而歐洲股市約上漲100%,新興市場則只反彈75%。

近期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強勁,失業率降至十年來最低點,但汽車銷售和消費者支出並未能達到市場預期,這加重了投資者對美國經濟能否支撐處於高位的股市的擔憂。

《華爾街日報》認為,當下投資經理已經在重新考慮哪裡才能帶來最大收益,全球投資市場格局面臨洗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