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備考:教育知識與能力中的這幾大理論,你都能搞清楚麼

如何保證每天都花時間認真備考教師資格證一直是我在考慮的事情,最後我決定以日誌的形式寫下來,每天做習慣了,自然就順其自然下去了。

也不求人看,只要有一個人能看到滿意就好:未來的自己。

如果有一起備戰教師資格證的朋友,就一起加油吧。

《教育知識與能力》中的各種理論非常多,而且非常雜,這讓我們備考者感到非常困擾。今天我們就來做個專題總結,把主要的幾種理論集中總結下。

一,學習動機理論

1,強化動機理論:聯結主義學家提出。主要觀點:動機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種對行為的激發力量;強化是外部刺激對行為的增強作用,可以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

2,成就動機理論:阿特金森。成就動機是人們為了完成任務的內部動因。一是力求成功的動機;另一種是避免失敗的動機。

3,成敗歸因理論:韋納。三維度六因素。可以方便記憶為:努力可控,能力、任務穩定。

4,自我效能感理論:班杜拉。個體對自己的能力是否勝任任務的判斷。

5,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生理(推動人們行動最首要的動力),安全,歸屬與愛,尊重,求知,審美,自我實現。

教師資格備考:教育知識與能力中的這幾大理論,你都能搞清楚麼

二,學習遷移理論

1,形式訓練說:沃爾夫。最早的學習遷移理論,遷移的發生時自動的,學習要經歷一個“痛苦”的過程,學習內容不重要。

2,共同要素說:桑代克和伍德沃思。當學習情境和遷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時,一種學習才能影響到另一種學習。忽視主題對遷移的影響。

3,概括化理論(經驗化):賈德。兩種學習活動中存在共同要素是產生遷移的條件,遷移產生的關鍵是學習者在兩種活動中形成能夠泛化的共同原理。

4,關係轉換理論:格式塔學派,科勒。“小雞覓食”實驗,“頓悟”兩種學習情境中的關係,是實現遷移的根本條件。

5,認知結構遷移理論。奧蘇貝爾。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的,有意義的學習一定有遷移。

教師資格備考:教育知識與能力中的這幾大理論,你都能搞清楚麼

三,學習理論

1,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A,巴普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論:獲得與消退;分化與泛化。

B,桑代克的聯結學說(試誤說):學習就是動物通過不斷嘗試形成刺激-聯結反應。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C,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論:學習的實質就是建立操作與強化物之間的聯結,強化可以提高反應的概率。強化(正負);消退;懲罰。

D,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兒童社會行為的習得是通過模仿現實生活中的人獲得的。強化分為直接強化、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

2,認知學習理論:

A,格式塔學派的頓悟說:科勒,考夫卡等。學習是頓悟實現的,學習的實質在於構造完型;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繫是需要以意識為忠傑。

B,布魯納 認知-結構學習論:學習的實質是主動形成認知結構;學習的環節是獲得、轉化與評價。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建構學生良好的認知結構。學生有三種內在動機:好奇驅動力,勝任內驅力;互惠內驅力。

C,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論: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有意義的學習,實質是將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觀點建立起聯繫。有意義學習的內部心理機制是同化,下位學習、上位學習和並列學習。還提出先行組織者技術。

教師資格備考:教育知識與能力中的這幾大理論,你都能搞清楚麼

3,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A,馬斯洛學習理論:學習靠內發,學習活動由學生自己選擇和決定。

B,羅傑斯的有意義學習論: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能夠適應變化和知道如何學習的人。他的有意義學習強調學習內容與個人情感之間的關係。

4,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和情境性。學習是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教學要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



運營人員:知行文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