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略上看毛澤東是如何指揮三大戰役的(上)

1948年絕對是中國歷史上的關鍵年份,上半年,人民解放軍相繼在各個戰場上殲滅大量敵人取得了勝利,有效地打破了國民黨軍隊的分區防禦。到了這年秋天,國共雙方力量對比已發生根本性變化,人民解放戰爭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戰略決戰階段。在這裡我們所說的戰略決戰即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戰略決戰是指對戰爭全局有決定意義的戰役,通常表現為交戰雙方的主力會戰,唯有在會戰中殲滅敵對方的主力部隊,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它對戰爭全局起著決定性作用,是戰爭的真正重心所在。如此就導致戰略決戰在整個戰爭過程中肯定是最激烈、最多變、最複雜的階段,也是在戰略指揮上最不易駕馭的時刻,這對敵我雙方的軍事統帥指揮作戰能力是極大的考驗。稍有不慎就會使己方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人民解放軍在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的指揮下,連續發動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這一環緊扣一環、一氣貫注的通盤戰略籌劃與完整部署,譜寫了古今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壯麗篇章。本文從戰略角度分析毛澤東是如何指揮這場氣勢磅礴的大決戰,以求生動展現毛澤東作為偉大軍事家、戰略家那種雄才大略、高瞻遠矚、全局在胸的戰略眼光和高超卓越的指揮藝術。


從戰略上看毛澤東是如何指揮三大戰役的(上)


1949年毛澤東在北京

決戰時機不是人人都能正確把握的

機遇稍縱即逝,歷史緊要關頭的重大機遇更是千載難逢。古今中外歷史長河中能正確認識並及時把握住歷史機遇的人鳳毛麟角,毛澤東無疑是其中之一,他通過對敵我雙方實際情況的深刻認識,清醒意識到國共雙方已到了戰略決戰的時刻,併為之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戰略決策,緊緊抓住了這個重大機遇。其對手蔣介石,在重要時刻卻對戰爭局勢一直沒有切合實際的清醒認識,既不知人也不知己,最終被時代所拋棄。接下來我們就通過分析毛蔣雙方的綜合情況,來更清楚地理解毛為何能成功地在大決戰中創造軍事輝煌。

毛蔣二人的個體差異

戰略決戰是檢驗軍事統帥戰略眼光、駕馭複雜局勢能力及決心和意志力的最好試金石。國共雙方統帥的個體差異與雙方的成敗得失緊密相連,即毛澤東和蔣介石的個體差異導致了二人在大決戰中的不同表現和最終命運。

毛澤東具有浪漫主義氣質,擅長謀略、出奇制勝。他曾說:“我是一個知識分子,當一個小學教員,也沒學過軍事,怎麼知道打仗呢?就是由於國民黨搞白色恐怖,把工會、農會都打掉了,把 5 萬共產黨員殺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們才拿起槍來,上山打游擊。”但毛最終成長為一名偉大的軍事統帥,原因在於他善於“從戰爭中學習戰爭”。此話有兩層意思:一是要勇於投身到戰爭實踐中去,離開戰爭實踐就談不上從戰爭中學習戰爭;二是在戰爭實踐中要及時總結歸納戰爭規律,不斷總結成敗得失的經驗教訓,並反過來指導戰爭實踐活動,再積極總結上升到理論高度,研究戰略問題。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精髓。在戰爭實踐中,毛總是想方設法儘可能多地力求掌握敵我雙方各方面的實際情況,使自身的戰略部署和指揮儘可能契合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達到主觀和客觀的一致,立足於實際上能達成的事情,絕不脫離實際憑主觀願望去瞎指揮,更不說無用的空話。這些都是毛在戰爭中不斷取勝的關鍵所在。

毛澤東早在 1936 年 12 月曾對軍事統帥如何形成正確的軍事指揮謀略作了具體清晰的論述:“指揮員的正確的部署來源於正確的決心,正確的決心來源於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來源於周到的和必要的偵察,和對於各種偵察材料的聯貫起來的思索。指揮員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偵察手段,將偵察得來的敵方情況的各種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思索,然後將自己方面的情況加上去,研究雙方的對比和相互的關係,因而構成判斷,定下決心,作出計劃,—— — 這是軍事家在作出每一個戰略、戰役或戰鬥的計劃之前的一個整個的認識情況的過程。粗心大意的軍事家,不去這樣做,把軍事計劃建立在一廂情願的基礎之上,這種計劃是空想的,不符合於實際的。”

毛澤東同時又是個詩人,才華橫溢,喜歡哲學,這些因素造就了他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善於把握大局大勢,不追究計較具體的細枝末節。這在毛軍事戰略行動中表現的比較明顯:既相當注重保存實力,又重視戰略,不墨守陳規,敢於冒險。他通常更關心大戰略大問題,基本不會去過問前線部隊具體應該怎麼做,更不會越級去幹預前線將領的具體行動,在軍事指揮上戰略佈局信手拈來,超凡脫俗。

蔣介石嚴謹刻板,注重細節,常常越級指揮、一插到底。從毛蔣二人的早年教育經歷中我們知道毛沒有正式學過一天軍事,而蔣早年先後在保定軍官學校和日本士官學校學習軍事,一生最看重軍事甚至以一代名將自居。毛對此曾說過:“蔣介石代替孫中山,創造了國民黨的全盛的軍事時代。他看軍隊如生命。”“有軍則有權,戰爭解決一切,這個基點,他是抓得很緊的。”

但蔣在考慮軍事問題時很欠缺戰略上的考慮,往往關注的是一些細枝末節。他經常提到如何整飭軍容軍紀,軍事戰略指揮上也通常關注一些明顯應該由基層軍官去關心的問題。周恩來曾在黃埔軍校與蔣共事,對蔣相知甚深,在評價其軍事才能時曾說到:“不怎麼樣。作為一個戰術家,他是拙劣的外行,而作為一個戰略家則或許好一點。”“他的政治意識比軍事意識強,這是他能爭取其他軍閥的原因。”蔣之所以能先後打敗李宗仁、馮玉祥、唐生智、閻錫山、陳濟棠等地方實力派,靠的是政治分化和金錢收買,並非有高超的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能力。但用這些招對付共產黨人,根本不起作用。

蔣喜歡越級指揮,從早期“圍剿”紅軍到解放戰爭時期的大決戰,他幾乎從未改變事無鉅細一插到底的壞毛病。很多國民黨將領在個人回憶錄裡沒少提過蔣的這種作法。其中李宗仁的評價較中肯:“蔣先生既不長於將兵,亦不長於將將。但是他卻喜歡坐在統帥部裡,直接以電話指揮前方作戰。”“蔣先生的判斷既不正確,主張又不堅定。往往軍隊調到一半,他忽然又改變了主意,益發使前線紊亂。”“這樣做,實在是因為他未作過中、下級軍官,無戰場上的實際經驗,只是坐在高級指揮部裡,全憑一時心血來潮,揣測行事,指揮系統就亂了。” “凡是中央系統的將領都知道蔣先生這項毛病。他們知道奉行蔣先生的命令,往往要吃敗仗,但是如不聽他的命令,出了亂子,便更不得了。所以大家索性自己不出主意,讓委員長直接指揮,吃了敗仗由最高統帥自己負責,大家落得沒有責任。將領如果是這樣的庸才,當然不能打勝仗,而蔣先生偏偏喜歡這樣的人。”蔣的不少敗仗就是由於他不顧總體作戰計劃和戰略部署,直接越級指揮到前方部隊而打亂戰略部署,導致所有計劃都無法落實,失敗就在所難免。

綜上所述,毛既力求熟識敵我雙方情況,使作戰的部署和指揮儘量適合實際,並正確判斷戰爭全局的客觀形勢,選擇恰當的決戰時機和方向,採取慎重初戰、奇襲等作戰方法一步步擴大戰果;又重視人民群眾的支持和一線將領們的意見。同時,他始終把軍事同經濟、政治、文化等因素綜合起來考察,作出判斷和決策,終奪全局勝利。而蔣對戰場局勢既缺乏客觀全面的分析瞭解,也沒有對戰局發展趨勢的足夠預見、經過深思熟慮明確堅定的作戰預案;對前方將領干預過多,亂指揮、瞎指揮打亂正常的戰略部署;遇事張皇失措被動應付,主觀武斷甚至在戰局不利時依然盲目想同解放軍“決戰”;繼而決心動搖,終致束手無策、一敗塗地。

國共雙方的力量對比

1948 年秋,人民解放軍由戰爭初期的127 萬人發展到 280 萬人,其中野戰軍 149 萬人;在裝備上已有很大改善。人民解放軍建立起強大的炮兵和工兵,提高了攻堅能力,取得了打陣地戰的經驗;全軍還開展了新式整軍運動,通過訴苦 (訴舊社會和反動派給勞動人民造成的痛苦)、“三查” (查階級、查工作、查鬥志)、“三整” (整頓組織、整頓思想、整頓作風),達到了政治上高度團結、生活上獲得改善、軍事上提高技術和戰術的三大目的,部隊指揮員戰鬥員的政治覺悟、軍事技術和戰鬥力進一步提高。各解放區相繼連成一片,解放區的面積擴展到235.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24.5%,人口達1.68億,佔全國總人口的35.3%。解放區的土改運動基本完成,解放軍的後方更加鞏固。

這時國民黨總兵力由戰爭開始時的 430 萬人進一步減少到 365 萬。因大批部隊擔任守備,可用於第一線的僅 174 萬,且士氣低落,戰鬥力不強。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國民黨軍事上只得放棄全面防禦而實行重點防禦。5個戰略集團 (即胡宗南、白崇禧、劉峙、傅作義、衛立煌集團) 已被解放軍分割在西北、中原、華東、華北、東北 5 個戰場上,相互間難以形成配合,主要擔任戰略要地和交通線的守備,能進行戰略機動的兵力為數不多。國民黨已無完整戰線,統治正頻臨崩潰。

機遇與風險並存

國共雙方的情況表明,兩軍進行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到來。但風險與困難仍存。國民黨總兵力超過人民解放軍,裝備更比人民解放軍好。南京國民黨政府仍統治著全國 3/4的地區和2/3 的人口。有居民 30 至 70 萬人的太原、濟南、長春等城市,國民黨守軍都在10 萬人以上,那裡的城防工事經過多年加修已達堡壘化程度,被他們自詡為“固若金湯”;國民黨軍隊鑑於連遭慘敗的教訓,已改取重兵固守、諸兵團馳援的會戰方式;人民解放軍還沒有海空軍的配合和支援,也缺乏現代化的後勤運輸保障;除東北戰場外其他戰場的人民解放軍總兵力都沒有取得優勢。

在此情況下,敢不敢進行決戰、打前所未有的大仗,敢不敢攻克敵人佔領的重要城市、殲滅敵人的強大武裝,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戰略決策,成為擺在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面前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毛科學地分析敵我雙方的戰爭形勢,對存在的這些問題反覆權衡,不僅看透這個表面上的龐然大物其實已異常虛弱,無法擺脫戰備上全面被動的地位;並且敏銳地察覺蔣正打算實行戰略撤退而一時還舉棋不定,難下決心。

毛澤東常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並恪守之。對如何攻克國民黨重兵據守的大城市、對付國民黨幾個兵團增援這兩個新問題,毛一直十分關注並思考對策。他對徐向前部採取坑道爆破為主的方法來攻克堅固設防的臨汾的經驗極為稱道,對進攻重要城市敵軍可能大舉增援的問題也早已向林彪等指出:“你們應以敵人必然增援為自己作戰計劃的基礎”,在兵力部署和作戰方法上都要保障能阻止或殲滅援敵的勝利。“在作戰實施中,依據城敵與援敵兩方面有利於我不利於敵之變化,你們可以酌量調節攻城與打援兩方面的兵力,在某種時機將重點放在打援方面 (這是首先重要的),在另一種時機,將重點放在攻城方面。”這些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作戰方法對以後的大決戰起了重要指導作用。機遇稍縱即逝,他依據對客觀形勢的冷靜分析,當機立斷毫不猶豫抓住時機,發動這場人民解放戰爭史上從未有過的戰略大決戰。

大決戰的序幕:濟南戰役

1948年七八月間,大決戰的戰略構思在毛澤東頭腦中成型。他為加強軍隊的統一指揮,要求各大區的軍政領導人定期必須向中央報告工作。由於林彪沒能按時報告工作,毛給予嚴厲批評。到了事關全局的臨界時刻,一切行動必須聽中央軍委指揮。在大決戰繁重的準備工作中,重點要解決兵員補充和火力加強兩個問題。前者,原則上採用即俘即補的辦法,直接把國民黨軍隊俘虜通過再教育轉變成人民解放軍。這個大膽舉措顯示出毛的魄力和遠見,大大加速了我軍的勝利進程。後者,則邊打邊解決,通過繳獲和自造逐步得以解決。

蔣介石這時也在做準備,他麾下的衛立煌、傅作義、劉峙、白崇禧、胡宗南5大戰略集團基本處於孤立狀態。國民黨已失去民心,國統區經濟全面崩潰,大家都意識到蔣集團快完蛋了。大戰迫在眉睫,蔣介石想盡一切辦法去斂錢、借錢、買槍、抓壯丁,好不容易又拼湊了 300 多萬人的軍隊,當然,這些拼湊起來的 300 萬兵不比以往,原來那些兵經歷過抗戰洗禮且訓練充分,現在的則缺乏這些,戰鬥力有限。蔣考慮接連失敗的慘重教訓,妄圖改用重兵固守、諸兵團馳援的會戰方式來挽救失敗的命運。

大戰重點是如何攻堅和打援,毛澤東為此做了充分準備。他向全軍推廣徐向前以坑道爆破攻克臨汾的方法來攻堅。應對蔣的會戰方式,毛強調要調節攻城與打援兩方面的兵力,指示前線將領要將重點放在打援上。即我要攻打你蔣的城市,你若不救,我就挖地道炸口子進攻;你若派兵來救,我就集中兵力去打援軍。總之,不管你救不救都註定失敗。

此時濟南成了毛澤東的第一目標。濟南戰役揭開大決戰序幕。毛明確規定,整個濟南攻城由許世友負責,全軍指揮由粟裕擔負。毛命令粟裕指揮全軍主要打援,粟裕以20 多萬人準備打援,十幾萬人攻擊濟南,經過周密的偵察和準備,於1948年9月16日發起濟南戰役,只經過 8 天戰鬥就全殲國民黨守軍 10 萬餘人 (其中,爭取整編第九十六軍軍長吳化文率部兩萬餘人戰場上起義),攻克了濟南。濟南戰役的結果,在國內外引起巨大震動。國軍名將杜聿明曾評論道:濟南守軍的被殲,“可以說蔣軍的重點防禦計劃已被擊破”。美聯社在 9 月 26 日評論說得最明白:“自今而後,共產黨要到何處,就到何處,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沒有什麼阻擋了。”周恩來後來講:“三大戰役的序幕是濟南戰役。”

大決戰的起點:遼瀋戰役

東北決戰的時間就要到了,但是蔣介石還沒料到這一點,機遇在蔣決定堅守還是撤退的徘徊期轉瞬即逝;而毛澤東創造機會和抓住突變機遇,他在漸進過程中充分了解敵我情況,找到克敵制勝的法寶,蔣之失敗已可以預期了。

為什麼首先選擇在東北決戰

毛澤東的選擇絕非偶然。葉劍英的回憶說得很清楚:“毛澤東在緊緊抓住決戰時機的同時,又正確地選擇了決戰方向。當時全國各戰場的形勢雖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利於人民解放軍的作戰,但敵人在戰略上卻企圖儘量延長堅守東北幾個孤點的時間,牽制我東北人民解放軍,使我軍不能入關作戰;

同時,敵人又準備把東北敵軍撤至華中地區,加強華中防禦。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把戰略決戰的方向指向華北戰場,則會使我軍受到華北、東北敵人的兩大戰略集團的夾擊而陷於被動;如果我們把戰略決戰的方向首先指向華東戰場,則會使東北敵人迅速撤退,而實現他們的戰略收縮企圖。因此,東

北戰場就成為全國戰局發展的關鍵。當時東北戰場的形勢對我又特別有利。敵軍方面:孤立分散,態勢突出,地區狹小,補給困難;長春被圍,無法解救,或撤或守,舉棋未定。我軍方面:兵力優勢,裝備較好;廣大地區,聯成一片;土改完成,後方鞏固;關內各區,均可支援。東北人民解放軍殲滅了東北敵軍,就能粉碎敵人戰略收縮的企圖;就能實施戰略機動,有利於華北、華東戰場的作戰;就能以東北的工業支援全國戰爭,使人民解放軍獲得戰略的總後方。”

從以上看出,毛澤東將戰略大決戰首戰方向指向東北戰場,較穩妥可靠。這是毛從戰略全局所下的一著妙棋,戰略決戰先從局部的優勢開始,進而爭取全局上的更大優勢。國共雙方在其他地區已處於相持狀態,蔣已很難抽出足夠的兵力去援助東北國軍。與此同時,東北的人民解放軍已達百萬之眾,兵力雄厚,在人數上已超越東北國軍,加上裝備較好,士氣高昂;經過連續作戰,東北各解放區已連成一片,土地改革和清剿土匪都已完成,有著鞏固的後方。我軍若能在東北國軍尚未撤走時就把它消滅掉,就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大舉入關,從而改變整個軍事局勢。毛看出蔣正在猶豫,東北的解放軍已包圍了長春、瀋陽,東北國軍已較孤立了,毛看準了這個時機,下決心從錦州打去,把東北的門封死,關門打狗出奇制勝。

蔣做夢也想不到毛在此時會下如此大的決心進行戰略決戰,因 1948年9月國共兩軍的總體力量對比,國民黨部隊還佔上風,共產黨軍隊較佔下風,按蔣的考慮在這種情況下毛不可能展開戰略進攻。蔣仍然在猶豫徘徊,不願意也不捨得放棄東北、華北等重要地區,以便把自己尚存的幾支精銳主力集中到南線,避免被解放軍各個擊破。蔣在 1948 年 7 月 16 日召集何應欽、顧祝同、衛立煌等研究東北戰略方針時,“設為只要瀋陽糧煤可以自給無虞,則不如準其固守待時,而不必急令其出擊打通錦沈路也。只要瀋陽能固守不失,整補戰力,則東北決不敢進擾華北,故決定堅守。而且世界大勢必將變化,不如沉機待時也”。蔣捨不得丟棄東北有總體考量的:東北國軍也可以在軍事上牽制東北林彪的百萬大軍,使得共軍無法入關作戰,從而減少華北國軍的壓力。若實在不行就把東北國軍撤至華中地區,可以加強國軍在華中地區的防禦。在蔣看來東北部隊可以從容退走,卻未意識到會有連退都不可能的時候。蔣很看重城池的得失,哪裡也不想放棄,不想主動撤退,這種不切實際的構想事後證明是致命的。約55萬人的東北國軍雖兵力雄厚、裝備良好,其中還有精銳主力新一軍和新六軍,這兩個軍裝備精良,戰鬥力很強,但已被我軍孤立分散在互不相連的長春、瀋陽、錦州3個孤立據點,給養困難,士氣低落。到1948年9月間蔣也意識到了危險,已有將長春、瀋陽主力撤出的打算,“研究撤守長春,把東北主力集中遼西,必要時放棄瀋陽,以鞏固華北、穩定全局的計劃”。但遭到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的堅決反對,廖耀湘等其他東北國軍高級將領也很擔憂,害怕離開堅固設防的大城市後會被解放軍在運動戰中消滅掉,蔣再次舉棋不定。

這場決戰要先從哪裡打起

東北的態勢是:長春在最東邊,錦州在最西邊,瀋陽守軍最多,解放軍要先從哪裡打起呢?這個問題頗費斟酌:一是先打長春。長春的國軍約 10 萬人,遠離關內、孤懸北邊,被我軍圍困已達 5 個月,補給非常困難,解放軍的北滿根據地又在它旁邊。如果能把長春打下來,戰果也是不小的,並且風險也不太大,較有把握。二是先打錦州。錦州既是北寧鐵路線上聯結東北和華北的咽喉要道(當時北寧鐵路從錦州到關內段尚能暢通),又是可對長春、瀋陽國軍進行空運補給的基地,非常重要;但對解放軍卻不利,離主力集結的北滿根據地較遠,作戰需要長途奔襲,補給線較長,假如不能迅速打下錦州,就會受到瀋陽和華北的國軍的兩面夾擊,讓部隊處於相當危險的境地。

毛澤東和中央軍委不斷考慮利弊得失,最後認定先攻下錦州、切斷東北國軍同關內的聯繫、關門打狗,各個擊破,最為有利;如果我軍有最大的決心和充足的準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早在 1948 年 2 月 7 日,毛當時還在陝北就曾致電東北野戰軍提出“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的設想。電報中說:“人們應準備對付敵軍由東北向華北撤退之形勢。蔣介石曾經考慮過全部撤退東北兵力至華北,後來又決定不撤。這主要是因為南線我軍尚未渡過長江及北線我軍尚未給蔣軍以更大打擊的原故。”毛電報裡問道:“你們上次電報曾說錦州方向無仗可打,該方向情況究竟如何?如果我軍能完全控制阜、義、興、綏、榆、昌、灤地帶,對於應付蔣軍撤退是否更為有利?”並重點指出:“對我軍戰略利益來說,是以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為有利。”

毛蔣二人都知道錦州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但蔣重要時刻犯了“糊塗”,被解放軍的奇襲搞蒙了。他認為當時東北野戰軍的主力和後方根據地都在北滿,又未識破對方的一些佯動。誤以為解放軍會將進攻重點指向長春,一直到解放軍突然包圍義縣並切斷錦州同關內的陸路交通時才反應過來慌忙調整部署應對混亂局面。對先打錦州起初毛澤東仍以商量的口吻徵求林彪的意見,並未下最後命令。林打仗極謹慎,很在意減少傷亡,對冒險的仗很慎重甚至有點保守。他對先打錦州一直顧慮重重,擔心若久攻不下,國軍援兵就可從華北和海上增援,解放軍將會陷入被動狀態,所以再三向毛提議先打長春,並於4月18日報告中央軍委說明進攻長春的有利條件,“計劃在十天半月左右的時間內全部結束戰鬥”。林考慮的是小風險和漸進的打法。4月22日,毛覆電林同意先打長春,但強調:“我們同意你們先打長春的理由是先打長春比較先打他處要有利一些,不是因為先打他處特別不利,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難。”5 月下旬,林先派兩個縱隊試攻長春,發現並不能容易達成預期,遂改用嚴密圍困的辦法攻城。

長春未攻下,林表示同意執行南下錦州方案,中間林也沒少反覆,但毛對此很有耐心,先是林提出打錦州的條件,讓聶榮臻部幫忙拖住傅作義的華北部隊,毛答應並作了部署。可能兄弟部隊協助的效果不太明顯,林又猶豫了,強調存在的困難。但到了後來毛下定決心要求林站到全國大戰略的高度考慮問題,為加快戰爭進程必須先打錦州。毛堅持認為先打下錦州、切斷東北國軍與關內的聯繫,各個擊破最為有利且是可以做到的。為此 1948 年 9 月 7 日即九月政治局會議前一天,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給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的電報中說:“你們如果能在九、十兩月或再多一點時間內殲滅錦州至唐山一線之敵,並攻克錦州、榆關、唐山諸點,就可以達到殲敵 18 個旅左右之目的。為了殲滅這些敵人,你們現在就應該準備使用主力於該線,而置長春、瀋陽兩敵於不顧,並準備在打錦州時殲滅可能由長、沈援錦之敵。因為錦、榆、唐三點及其附近之敵互相孤立,攻殲取勝比較確實可靠,攻錦打援亦較有希望。” “如果在你們進行錦、榆、唐戰役 (第一個大戰役) 期間,長、沈之敵傾巢援錦(因為你們主力不是位於新民而是位於錦州附近,衛立煌才敢於來援) 則你們便可以不離開錦、榆、唐線連續大舉殲滅援敵,爭取將衛立煌全軍就地殲滅。這是最理想的情況。

於此,你們應當注意:1、確立攻佔錦、榆、唐三點並全部控制該線的決心。2、確立打你們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的決心,即在衛立煌全軍來援的時候敢於同他作戰。3、為適應上述兩項決心,重新考慮作戰計劃並籌辦全軍軍需 (糧食、彈藥、新兵等) 和處理俘虜事宜。”9月10日,林、羅向中央軍委明確表態:完全同意軍委所指示的前途與任務,認為可能和應當爭取東北與華北戰局的根本變化。並稱:已在北寧線附近的部隊於 12 日在錦州、義縣間打響,北線主力於 13 日起從四平街、長春附近南下。

與此同時,蔣介石同衛立煌等在堅守還是放棄東北的問題上爭論越來越激烈。東北國軍 55 萬人,瀋陽駐守著由衛立煌直接指揮的兩個兵團共 30 萬人;長春駐守著由鄭洞國率領的一個兵團及保安部隊共 10 萬人;範漢傑指揮一個兵團及保安部隊共 15 萬人,駐守在義縣到山海關一線,兵力主要在錦州、錦西。當遼瀋戰役剛開始時,蔣還是頗有信心的,他的戰略方針是計劃錦州與瀋陽的軍隊匯合,兩地夾攻殲滅林彪。這個戰略目標有攻有守,攻彰武,守錦州,但隨著錦州被攻,蔣就越來越慌了。

東北野戰軍於 1948 年 9 月 12 日發起強攻。26 日,林、羅報告中央軍委:準備在 27日攻義縣,成功後接著打錦西、興城,再打山海關,假如敵軍已逃,再回頭打錦州。27日,毛澤東以中央軍委的名義覆電,同意他們的計劃並指出:殲滅義縣等地敵人後,如果先打山海關然後再回頭打錦州,則勞師費時,給瀋陽之敵以增援時間。不如先打錦州,然後攻山海關、灤縣、唐山,如有可能直迫天津城下。

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等在 9 月 28 日決定“先打錦州,再打錦西”,29 日將具體作戰部署報告中央軍委,並稱:“錦州是敵薄弱而又要害之處,故沈敵必大舉增援,長春敵亦必乘機撤退(已有密息證明)。故此次錦州戰役,可能演成全東北之大決戰,可能造成收復錦州、長春和大量殲滅瀋陽出援之敵的結果。我們將極力爭取這一勝利。”毛接到電報後很高興,於 30 日覆電:“決心與部署均好,即照此貫徹實施,爭取大勝。”如此經過反覆商量,最終將當初定的北寧線秋季攻勢擴大成全殲東北國軍的遼瀋決戰。

蔣介石在很長時間裡一直未察覺東北野戰軍主力會南下奔襲北寧線攻取錦州—— — 關閉它通往關內的大門,認為毛澤東的手還不敢伸這麼長。駐守在錦州的範漢傑在東北野戰軍包圍義縣的危急狀況下接連致電向蔣求援。蔣一看林彪部都已兵指錦州一下子慌了,急忙於 9 月 30 日飛抵北平從傅作義手裡調集第六十二、九十二軍等部共 5 個師,並決定放棄煙臺,抽調出第三十九軍海運到葫蘆島登陸,由侯鏡如指揮組成援錦東進兵團。接著見戰事越發吃緊,先後於 10 月 2 日、15日、18 日三飛瀋陽親臨前方指揮作戰,將衛立煌完全撇在一邊,任命杜聿明為東北“剿總”副司令兼冀遼熱邊區司令官,收復錦州。並越過衛立煌直接命令廖耀湘率兵 10 萬出遼西解錦州之圍。

國共雙方仗打到這裡就是明棋了,毛澤東命令林彪儘可能快地攻克錦州。但當林得知國民黨援軍 4 個師已開到葫蘆島、華北的楊羅耿兵團又因傅作義部向綏東進攻而不能開到山海關至天津段作戰後,擔心若繼續攻打錦州將使自己陷入瀋陽、葫蘆島兩大援敵的夾擊中,攻錦決心再次動搖,便個人以林羅劉名義致電中央軍委請示回師轉打長春。電報發出後羅榮桓才知道,覺得很不妥,“於是他說服林彪撤回這個電報,可電報已經發出,他便親自起草撤銷這個電報和再增加北寧路作戰兵力的電報報軍委”。他在這封非常關鍵的 10 月 3 日上午 9 時的電報中說:“我們擬仍攻錦州。只要我軍經過充分準備,然後發起總攻,仍有殲滅錦敵的可能,至少能殲滅敵之一部或大部。”

毛接到林的前一封電報後很生氣,大戰已到關鍵時刻林居然不想打錦州了,他絕不允許林這樣做,便立即覆電要求林:“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錦州,對此計劃不應再改。”後來毛收到羅說服林發的第二封電報十分欣慰,在 4 日清晨 6 時電覆林羅劉說:“你們決心攻錦州,甚好,甚慰。”又表示:“在此之前我們和你們之間的一切不同意見,現在都沒有了。”並指示:蔣已到瀋陽,不過是替喪失信心的部下打氣。“他講些什麼,你們完全不要理他,堅決按照你們 3日 9 時電部署做去。”這樣,毛的命令和戰略構想得到有效執行。

遼瀋決戰的勝利

首攻錦州關門打狗戰略決策就是這樣產生的。1948年10月14日,東北野戰軍總攻錦州開始,經過31小時的戰鬥攻克了錦州。

東北野戰軍阻援部隊挫敗了蔣妄圖分別從瀋陽和葫蘆島增援的企圖,充分保障了攻錦作戰的勝利。毛得知錦州攻克後高興地致電林羅劉說:錦州作戰“部隊精神好,戰術好,你們指揮得當,極為欣慰,望傳令嘉獎”。錦州的攻克,意味著關上了東北大門,把東北國軍和華北國軍這兩大戰略集團分割開來。這對於遼瀋戰役的勝利具有決定性意義。敗軍之將範漢傑被俘後曾評價說:“這一著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來的,錦州好比一條扁擔,一頭挑東北一頭挑華北,現在是中間折斷了。”錦州解放後,東北野戰軍打得非常積極。長時間困守長春的鄭洞國放下武器,長春和平解放。從瀋陽西出後徘徊於新民、彰武地區的廖耀湘兵團十萬之眾想從營口撤退時,東北野戰軍從四面八方將其分割包圍經兩天激戰全殲之。11月2日,東北野戰軍解放瀋陽和營口。9日,收復錦西和葫蘆島。東北全境獲得解放。

毛澤東在遼瀋戰役中顯示出一個天才軍事統帥在關係全局大問題上果敢決策的超人魄力,他的雄心和戰略抉擇在遼瀋戰役中起了主要作用。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保障了軍令暢通,確保了遼瀋戰役決策的嚴格落實,由此創造了我軍戰爭史上的經典。遼瀋戰役歷時52天,林羅劉率領的百萬雄兵,殲敵47.2萬人,其中包括由美國裝備並訓練、曾在印緬戰場作戰的精銳主力新一軍和新六軍,取得震驚中外的巨大勝利。

遼瀋戰役的勝利,給了蔣致命一擊。他為此在北平和南京兩次吐血。蔣後來在書中寫道:“東北一經淪陷,華北乃即相繼失守,而整個形勢也就不可收拾了。”遼瀋戰役的勝利,大大加速瞭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人民解放軍不僅有了鞏固且有較強工業基礎的戰備後方,也擁有了一支強大的戰備機動部隊(70多萬人的東北野戰軍),而且獲得了在戰略指導下進行大會戰的豐富經驗,這對於整個戰略大決戰的進一步展開和勝利有著重要的意義。毛澤東為此倍感欣慰,在給東北解放的賀電中寫道:“東北是中國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最大的中心,東北解放,奠定了在數年內解放全中國,然後將中國逐步建設為工業國家的鞏固基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