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董德文交流。(李康華 攝)

董德文

董德文,女,1932年12月生,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

董德文1988年退休後,全身心投入家鄉高州的社會關愛事業。2014年,82歲高齡的董德文加入高州市青少年快樂成長促進會,5年時間幫助300多名留守兒童。她還堅持參加公益幫扶活動45期,受惠對象15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間2000多小時。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董德文交流。(李康華 攝)

董德文

董德文,女,1932年12月生,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

董德文1988年退休後,全身心投入家鄉高州的社會關愛事業。2014年,82歲高齡的董德文加入高州市青少年快樂成長促進會,5年時間幫助300多名留守兒童。她還堅持參加公益幫扶活動45期,受惠對象15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間2000多小時。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蘇金標交流。(李康華 攝)

蘇金標

蘇金標,男,1986年4月生,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蘿崗大隊永和中隊搶險救援班班長。

2018年5月14日19時左右,蘇金標輪休期間駕車回家,路過黃埔區永和開發區樟山下村光明釣魚場魚塘時,看到一輛小汽車衝入魚塘。蘇金標立刻跳進水裡實施救援,拼力救出4名乘客和司機共5條生命。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董德文交流。(李康華 攝)

董德文

董德文,女,1932年12月生,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

董德文1988年退休後,全身心投入家鄉高州的社會關愛事業。2014年,82歲高齡的董德文加入高州市青少年快樂成長促進會,5年時間幫助300多名留守兒童。她還堅持參加公益幫扶活動45期,受惠對象15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間2000多小時。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蘇金標交流。(李康華 攝)

蘇金標

蘇金標,男,1986年4月生,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蘿崗大隊永和中隊搶險救援班班長。

2018年5月14日19時左右,蘇金標輪休期間駕車回家,路過黃埔區永和開發區樟山下村光明釣魚場魚塘時,看到一輛小汽車衝入魚塘。蘇金標立刻跳進水裡實施救援,拼力救出4名乘客和司機共5條生命。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蔡結容交流。(李康華 攝)

蔡結容

蔡結容,女,1954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獨樹崗村村民。

蔡結容1989年開始在村裡經營的早餐店從不設收銀員,顧客點餐用餐後自助付款、自助找零。“自助收銀”有效減少店面開支,降低餐點價格,讓利鄉親;同時,培養經營者與顧客的信任關係,為村民帶來便利。30年來,這家沒人收錢的早餐店,沒有差過一分錢。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董德文交流。(李康華 攝)

董德文

董德文,女,1932年12月生,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

董德文1988年退休後,全身心投入家鄉高州的社會關愛事業。2014年,82歲高齡的董德文加入高州市青少年快樂成長促進會,5年時間幫助300多名留守兒童。她還堅持參加公益幫扶活動45期,受惠對象15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間2000多小時。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蘇金標交流。(李康華 攝)

蘇金標

蘇金標,男,1986年4月生,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蘿崗大隊永和中隊搶險救援班班長。

2018年5月14日19時左右,蘇金標輪休期間駕車回家,路過黃埔區永和開發區樟山下村光明釣魚場魚塘時,看到一輛小汽車衝入魚塘。蘇金標立刻跳進水裡實施救援,拼力救出4名乘客和司機共5條生命。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蔡結容交流。(李康華 攝)

蔡結容

蔡結容,女,1954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獨樹崗村村民。

蔡結容1989年開始在村裡經營的早餐店從不設收銀員,顧客點餐用餐後自助付款、自助找零。“自助收銀”有效減少店面開支,降低餐點價格,讓利鄉親;同時,培養經營者與顧客的信任關係,為村民帶來便利。30年來,這家沒人收錢的早餐店,沒有差過一分錢。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李世芳交流。(李康華 攝)

李世芳

李世芳,女,1973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敬老院院長。

李世芳是敬老院70多名老人的“大家長”,照顧老人細心備至,端茶遞水、打掃衛生、餵飯喂藥、洗澡抹身、端屎端尿,一絲不苟,成為大家公認的金牌護理員。她在敬老院開設“臨終關懷室”,幫助老人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安詳離世,11年來先後送別上百名老人。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董德文交流。(李康華 攝)

董德文

董德文,女,1932年12月生,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

董德文1988年退休後,全身心投入家鄉高州的社會關愛事業。2014年,82歲高齡的董德文加入高州市青少年快樂成長促進會,5年時間幫助300多名留守兒童。她還堅持參加公益幫扶活動45期,受惠對象15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間2000多小時。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蘇金標交流。(李康華 攝)

蘇金標

蘇金標,男,1986年4月生,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蘿崗大隊永和中隊搶險救援班班長。

2018年5月14日19時左右,蘇金標輪休期間駕車回家,路過黃埔區永和開發區樟山下村光明釣魚場魚塘時,看到一輛小汽車衝入魚塘。蘇金標立刻跳進水裡實施救援,拼力救出4名乘客和司機共5條生命。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蔡結容交流。(李康華 攝)

蔡結容

蔡結容,女,1954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獨樹崗村村民。

蔡結容1989年開始在村裡經營的早餐店從不設收銀員,顧客點餐用餐後自助付款、自助找零。“自助收銀”有效減少店面開支,降低餐點價格,讓利鄉親;同時,培養經營者與顧客的信任關係,為村民帶來便利。30年來,這家沒人收錢的早餐店,沒有差過一分錢。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李世芳交流。(李康華 攝)

李世芳

李世芳,女,1973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敬老院院長。

李世芳是敬老院70多名老人的“大家長”,照顧老人細心備至,端茶遞水、打掃衛生、餵飯喂藥、洗澡抹身、端屎端尿,一絲不苟,成為大家公認的金牌護理員。她在敬老院開設“臨終關懷室”,幫助老人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安詳離世,11年來先後送別上百名老人。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賴達怡交流。(李康華 攝)

賴達怡

賴達怡,男,1977年6月生,廣州公交集團第二公共汽車公司增城分公司駕駛員。

2019年2月21日早上5時40分,賴達怡上班途中發現增城區增江街沿江東三路15號的一棟四層居民樓起火。在報警後,賴達怡忍著刺鼻的濃煙,使勁拍打一樓雜貨店的閘門,大聲呼喊裡面居民。在賴達怡的努力下,租住二樓的一家四口得以及時逃出火海。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董德文交流。(李康華 攝)

董德文

董德文,女,1932年12月生,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

董德文1988年退休後,全身心投入家鄉高州的社會關愛事業。2014年,82歲高齡的董德文加入高州市青少年快樂成長促進會,5年時間幫助300多名留守兒童。她還堅持參加公益幫扶活動45期,受惠對象15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間2000多小時。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蘇金標交流。(李康華 攝)

蘇金標

蘇金標,男,1986年4月生,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蘿崗大隊永和中隊搶險救援班班長。

2018年5月14日19時左右,蘇金標輪休期間駕車回家,路過黃埔區永和開發區樟山下村光明釣魚場魚塘時,看到一輛小汽車衝入魚塘。蘇金標立刻跳進水裡實施救援,拼力救出4名乘客和司機共5條生命。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蔡結容交流。(李康華 攝)

蔡結容

蔡結容,女,1954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獨樹崗村村民。

蔡結容1989年開始在村裡經營的早餐店從不設收銀員,顧客點餐用餐後自助付款、自助找零。“自助收銀”有效減少店面開支,降低餐點價格,讓利鄉親;同時,培養經營者與顧客的信任關係,為村民帶來便利。30年來,這家沒人收錢的早餐店,沒有差過一分錢。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李世芳交流。(李康華 攝)

李世芳

李世芳,女,1973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敬老院院長。

李世芳是敬老院70多名老人的“大家長”,照顧老人細心備至,端茶遞水、打掃衛生、餵飯喂藥、洗澡抹身、端屎端尿,一絲不苟,成為大家公認的金牌護理員。她在敬老院開設“臨終關懷室”,幫助老人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安詳離世,11年來先後送別上百名老人。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賴達怡交流。(李康華 攝)

賴達怡

賴達怡,男,1977年6月生,廣州公交集團第二公共汽車公司增城分公司駕駛員。

2019年2月21日早上5時40分,賴達怡上班途中發現增城區增江街沿江東三路15號的一棟四層居民樓起火。在報警後,賴達怡忍著刺鼻的濃煙,使勁拍打一樓雜貨店的閘門,大聲呼喊裡面居民。在賴達怡的努力下,租住二樓的一家四口得以及時逃出火海。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張寶蘭交流。(李康華 攝)

張寶蘭

張寶蘭,女,1965年2月生,廣州港灣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任。

張寶蘭是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沉管預製廠試驗室主任,在牛頭島帶領研究團隊耗時近一年,用壞了4個混凝土攪拌機,反覆試配了100多噸混凝土,成功攻克決定沉管質量高低的混凝土配合比這個世界級難題,最終鑄造33節使用壽命達120年之久的滴水不漏沉管。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董德文交流。(李康華 攝)

董德文

董德文,女,1932年12月生,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

董德文1988年退休後,全身心投入家鄉高州的社會關愛事業。2014年,82歲高齡的董德文加入高州市青少年快樂成長促進會,5年時間幫助300多名留守兒童。她還堅持參加公益幫扶活動45期,受惠對象15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間2000多小時。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蘇金標交流。(李康華 攝)

蘇金標

蘇金標,男,1986年4月生,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蘿崗大隊永和中隊搶險救援班班長。

2018年5月14日19時左右,蘇金標輪休期間駕車回家,路過黃埔區永和開發區樟山下村光明釣魚場魚塘時,看到一輛小汽車衝入魚塘。蘇金標立刻跳進水裡實施救援,拼力救出4名乘客和司機共5條生命。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蔡結容交流。(李康華 攝)

蔡結容

蔡結容,女,1954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獨樹崗村村民。

蔡結容1989年開始在村裡經營的早餐店從不設收銀員,顧客點餐用餐後自助付款、自助找零。“自助收銀”有效減少店面開支,降低餐點價格,讓利鄉親;同時,培養經營者與顧客的信任關係,為村民帶來便利。30年來,這家沒人收錢的早餐店,沒有差過一分錢。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李世芳交流。(李康華 攝)

李世芳

李世芳,女,1973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敬老院院長。

李世芳是敬老院70多名老人的“大家長”,照顧老人細心備至,端茶遞水、打掃衛生、餵飯喂藥、洗澡抹身、端屎端尿,一絲不苟,成為大家公認的金牌護理員。她在敬老院開設“臨終關懷室”,幫助老人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安詳離世,11年來先後送別上百名老人。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賴達怡交流。(李康華 攝)

賴達怡

賴達怡,男,1977年6月生,廣州公交集團第二公共汽車公司增城分公司駕駛員。

2019年2月21日早上5時40分,賴達怡上班途中發現增城區增江街沿江東三路15號的一棟四層居民樓起火。在報警後,賴達怡忍著刺鼻的濃煙,使勁拍打一樓雜貨店的閘門,大聲呼喊裡面居民。在賴達怡的努力下,租住二樓的一家四口得以及時逃出火海。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張寶蘭交流。(李康華 攝)

張寶蘭

張寶蘭,女,1965年2月生,廣州港灣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任。

張寶蘭是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沉管預製廠試驗室主任,在牛頭島帶領研究團隊耗時近一年,用壞了4個混凝土攪拌機,反覆試配了100多噸混凝土,成功攻克決定沉管質量高低的混凝土配合比這個世界級難題,最終鑄造33節使用壽命達120年之久的滴水不漏沉管。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陳再強交流。(李康華 攝)

陳再強

陳再強,男,1983年7月生,清遠供電局員工。

16年來陳再強堅持不懈從事志願服務,幫助那些和他有著同樣經歷的貧困學生。2004年,還在靠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讀大學的他,就開始資助寧夏邊遠山區的3名貧困學生,直至他們考上大學走上工作崗位。2007年參加工作後,陳再強又先後資助3名孤兒、5名單親家庭學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董德文交流。(李康華 攝)

董德文

董德文,女,1932年12月生,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

董德文1988年退休後,全身心投入家鄉高州的社會關愛事業。2014年,82歲高齡的董德文加入高州市青少年快樂成長促進會,5年時間幫助300多名留守兒童。她還堅持參加公益幫扶活動45期,受惠對象15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間2000多小時。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蘇金標交流。(李康華 攝)

蘇金標

蘇金標,男,1986年4月生,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蘿崗大隊永和中隊搶險救援班班長。

2018年5月14日19時左右,蘇金標輪休期間駕車回家,路過黃埔區永和開發區樟山下村光明釣魚場魚塘時,看到一輛小汽車衝入魚塘。蘇金標立刻跳進水裡實施救援,拼力救出4名乘客和司機共5條生命。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蔡結容交流。(李康華 攝)

蔡結容

蔡結容,女,1954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獨樹崗村村民。

蔡結容1989年開始在村裡經營的早餐店從不設收銀員,顧客點餐用餐後自助付款、自助找零。“自助收銀”有效減少店面開支,降低餐點價格,讓利鄉親;同時,培養經營者與顧客的信任關係,為村民帶來便利。30年來,這家沒人收錢的早餐店,沒有差過一分錢。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李世芳交流。(李康華 攝)

李世芳

李世芳,女,1973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敬老院院長。

李世芳是敬老院70多名老人的“大家長”,照顧老人細心備至,端茶遞水、打掃衛生、餵飯喂藥、洗澡抹身、端屎端尿,一絲不苟,成為大家公認的金牌護理員。她在敬老院開設“臨終關懷室”,幫助老人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安詳離世,11年來先後送別上百名老人。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賴達怡交流。(李康華 攝)

賴達怡

賴達怡,男,1977年6月生,廣州公交集團第二公共汽車公司增城分公司駕駛員。

2019年2月21日早上5時40分,賴達怡上班途中發現增城區增江街沿江東三路15號的一棟四層居民樓起火。在報警後,賴達怡忍著刺鼻的濃煙,使勁拍打一樓雜貨店的閘門,大聲呼喊裡面居民。在賴達怡的努力下,租住二樓的一家四口得以及時逃出火海。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張寶蘭交流。(李康華 攝)

張寶蘭

張寶蘭,女,1965年2月生,廣州港灣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任。

張寶蘭是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沉管預製廠試驗室主任,在牛頭島帶領研究團隊耗時近一年,用壞了4個混凝土攪拌機,反覆試配了100多噸混凝土,成功攻克決定沉管質量高低的混凝土配合比這個世界級難題,最終鑄造33節使用壽命達120年之久的滴水不漏沉管。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陳再強交流。(李康華 攝)

陳再強

陳再強,男,1983年7月生,清遠供電局員工。

16年來陳再強堅持不懈從事志願服務,幫助那些和他有著同樣經歷的貧困學生。2004年,還在靠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讀大學的他,就開始資助寧夏邊遠山區的3名貧困學生,直至他們考上大學走上工作崗位。2007年參加工作後,陳再強又先後資助3名孤兒、5名單親家庭學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馬學傑交流。(李康華 攝)

馬學傑

馬學傑,男,1985年12月生,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馬學傑2005年從部隊退伍後開始回鄉發展機械化現代農業。2009年他成立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經過10多年發展,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生產1.2萬畝,併為周邊2500多農戶提供服務,覆蓋5萬多畝耕地。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董德文交流。(李康華 攝)

董德文

董德文,女,1932年12月生,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

董德文1988年退休後,全身心投入家鄉高州的社會關愛事業。2014年,82歲高齡的董德文加入高州市青少年快樂成長促進會,5年時間幫助300多名留守兒童。她還堅持參加公益幫扶活動45期,受惠對象15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間2000多小時。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蘇金標交流。(李康華 攝)

蘇金標

蘇金標,男,1986年4月生,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蘿崗大隊永和中隊搶險救援班班長。

2018年5月14日19時左右,蘇金標輪休期間駕車回家,路過黃埔區永和開發區樟山下村光明釣魚場魚塘時,看到一輛小汽車衝入魚塘。蘇金標立刻跳進水裡實施救援,拼力救出4名乘客和司機共5條生命。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蔡結容交流。(李康華 攝)

蔡結容

蔡結容,女,1954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獨樹崗村村民。

蔡結容1989年開始在村裡經營的早餐店從不設收銀員,顧客點餐用餐後自助付款、自助找零。“自助收銀”有效減少店面開支,降低餐點價格,讓利鄉親;同時,培養經營者與顧客的信任關係,為村民帶來便利。30年來,這家沒人收錢的早餐店,沒有差過一分錢。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李世芳交流。(李康華 攝)

李世芳

李世芳,女,1973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敬老院院長。

李世芳是敬老院70多名老人的“大家長”,照顧老人細心備至,端茶遞水、打掃衛生、餵飯喂藥、洗澡抹身、端屎端尿,一絲不苟,成為大家公認的金牌護理員。她在敬老院開設“臨終關懷室”,幫助老人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安詳離世,11年來先後送別上百名老人。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賴達怡交流。(李康華 攝)

賴達怡

賴達怡,男,1977年6月生,廣州公交集團第二公共汽車公司增城分公司駕駛員。

2019年2月21日早上5時40分,賴達怡上班途中發現增城區增江街沿江東三路15號的一棟四層居民樓起火。在報警後,賴達怡忍著刺鼻的濃煙,使勁拍打一樓雜貨店的閘門,大聲呼喊裡面居民。在賴達怡的努力下,租住二樓的一家四口得以及時逃出火海。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張寶蘭交流。(李康華 攝)

張寶蘭

張寶蘭,女,1965年2月生,廣州港灣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任。

張寶蘭是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沉管預製廠試驗室主任,在牛頭島帶領研究團隊耗時近一年,用壞了4個混凝土攪拌機,反覆試配了100多噸混凝土,成功攻克決定沉管質量高低的混凝土配合比這個世界級難題,最終鑄造33節使用壽命達120年之久的滴水不漏沉管。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陳再強交流。(李康華 攝)

陳再強

陳再強,男,1983年7月生,清遠供電局員工。

16年來陳再強堅持不懈從事志願服務,幫助那些和他有著同樣經歷的貧困學生。2004年,還在靠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讀大學的他,就開始資助寧夏邊遠山區的3名貧困學生,直至他們考上大學走上工作崗位。2007年參加工作後,陳再強又先後資助3名孤兒、5名單親家庭學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馬學傑交流。(李康華 攝)

馬學傑

馬學傑,男,1985年12月生,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馬學傑2005年從部隊退伍後開始回鄉發展機械化現代農業。2009年他成立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經過10多年發展,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生產1.2萬畝,併為周邊2500多農戶提供服務,覆蓋5萬多畝耕地。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鍾文珠交流。(李康華 攝)

鍾文珠

鍾文珠,男,1982年9月生,陽江市陽東區那龍鎮兩安村委會村民。

鍾文珠養父病逝後,養母患上肺炎、中風、脫肛、帕金森等多種疾病臥床不起。為了照顧養母,2011年,鍾文珠放棄了穩定工作離開廣州回到陽江。每天,他幫養母整理被鋪和衣服、換尿布,給養母餵飯、喂水、喂藥,清洗髒衣物,幫養母按摩,陪她聊天,一忙就是十幾年。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董德文交流。(李康華 攝)

董德文

董德文,女,1932年12月生,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

董德文1988年退休後,全身心投入家鄉高州的社會關愛事業。2014年,82歲高齡的董德文加入高州市青少年快樂成長促進會,5年時間幫助300多名留守兒童。她還堅持參加公益幫扶活動45期,受惠對象15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間2000多小時。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蘇金標交流。(李康華 攝)

蘇金標

蘇金標,男,1986年4月生,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蘿崗大隊永和中隊搶險救援班班長。

2018年5月14日19時左右,蘇金標輪休期間駕車回家,路過黃埔區永和開發區樟山下村光明釣魚場魚塘時,看到一輛小汽車衝入魚塘。蘇金標立刻跳進水裡實施救援,拼力救出4名乘客和司機共5條生命。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蔡結容交流。(李康華 攝)

蔡結容

蔡結容,女,1954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獨樹崗村村民。

蔡結容1989年開始在村裡經營的早餐店從不設收銀員,顧客點餐用餐後自助付款、自助找零。“自助收銀”有效減少店面開支,降低餐點價格,讓利鄉親;同時,培養經營者與顧客的信任關係,為村民帶來便利。30年來,這家沒人收錢的早餐店,沒有差過一分錢。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李世芳交流。(李康華 攝)

李世芳

李世芳,女,1973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敬老院院長。

李世芳是敬老院70多名老人的“大家長”,照顧老人細心備至,端茶遞水、打掃衛生、餵飯喂藥、洗澡抹身、端屎端尿,一絲不苟,成為大家公認的金牌護理員。她在敬老院開設“臨終關懷室”,幫助老人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安詳離世,11年來先後送別上百名老人。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賴達怡交流。(李康華 攝)

賴達怡

賴達怡,男,1977年6月生,廣州公交集團第二公共汽車公司增城分公司駕駛員。

2019年2月21日早上5時40分,賴達怡上班途中發現增城區增江街沿江東三路15號的一棟四層居民樓起火。在報警後,賴達怡忍著刺鼻的濃煙,使勁拍打一樓雜貨店的閘門,大聲呼喊裡面居民。在賴達怡的努力下,租住二樓的一家四口得以及時逃出火海。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張寶蘭交流。(李康華 攝)

張寶蘭

張寶蘭,女,1965年2月生,廣州港灣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任。

張寶蘭是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沉管預製廠試驗室主任,在牛頭島帶領研究團隊耗時近一年,用壞了4個混凝土攪拌機,反覆試配了100多噸混凝土,成功攻克決定沉管質量高低的混凝土配合比這個世界級難題,最終鑄造33節使用壽命達120年之久的滴水不漏沉管。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陳再強交流。(李康華 攝)

陳再強

陳再強,男,1983年7月生,清遠供電局員工。

16年來陳再強堅持不懈從事志願服務,幫助那些和他有著同樣經歷的貧困學生。2004年,還在靠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讀大學的他,就開始資助寧夏邊遠山區的3名貧困學生,直至他們考上大學走上工作崗位。2007年參加工作後,陳再強又先後資助3名孤兒、5名單親家庭學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馬學傑交流。(李康華 攝)

馬學傑

馬學傑,男,1985年12月生,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馬學傑2005年從部隊退伍後開始回鄉發展機械化現代農業。2009年他成立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經過10多年發展,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生產1.2萬畝,併為周邊2500多農戶提供服務,覆蓋5萬多畝耕地。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鍾文珠交流。(李康華 攝)

鍾文珠

鍾文珠,男,1982年9月生,陽江市陽東區那龍鎮兩安村委會村民。

鍾文珠養父病逝後,養母患上肺炎、中風、脫肛、帕金森等多種疾病臥床不起。為了照顧養母,2011年,鍾文珠放棄了穩定工作離開廣州回到陽江。每天,他幫養母整理被鋪和衣服、換尿布,給養母餵飯、喂水、喂藥,清洗髒衣物,幫養母按摩,陪她聊天,一忙就是十幾年。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活動為生活困難的“廣東好人”頒發了廣東省“關愛好人”基金。(李康華 攝)

活動為生活困難的“廣東好人”頒發

了廣東省“關愛好人”基金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董德文交流。(李康華 攝)

董德文

董德文,女,1932年12月生,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

董德文1988年退休後,全身心投入家鄉高州的社會關愛事業。2014年,82歲高齡的董德文加入高州市青少年快樂成長促進會,5年時間幫助300多名留守兒童。她還堅持參加公益幫扶活動45期,受惠對象15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間2000多小時。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蘇金標交流。(李康華 攝)

蘇金標

蘇金標,男,1986年4月生,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蘿崗大隊永和中隊搶險救援班班長。

2018年5月14日19時左右,蘇金標輪休期間駕車回家,路過黃埔區永和開發區樟山下村光明釣魚場魚塘時,看到一輛小汽車衝入魚塘。蘇金標立刻跳進水裡實施救援,拼力救出4名乘客和司機共5條生命。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蔡結容交流。(李康華 攝)

蔡結容

蔡結容,女,1954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獨樹崗村村民。

蔡結容1989年開始在村裡經營的早餐店從不設收銀員,顧客點餐用餐後自助付款、自助找零。“自助收銀”有效減少店面開支,降低餐點價格,讓利鄉親;同時,培養經營者與顧客的信任關係,為村民帶來便利。30年來,這家沒人收錢的早餐店,沒有差過一分錢。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李世芳交流。(李康華 攝)

李世芳

李世芳,女,1973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敬老院院長。

李世芳是敬老院70多名老人的“大家長”,照顧老人細心備至,端茶遞水、打掃衛生、餵飯喂藥、洗澡抹身、端屎端尿,一絲不苟,成為大家公認的金牌護理員。她在敬老院開設“臨終關懷室”,幫助老人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安詳離世,11年來先後送別上百名老人。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賴達怡交流。(李康華 攝)

賴達怡

賴達怡,男,1977年6月生,廣州公交集團第二公共汽車公司增城分公司駕駛員。

2019年2月21日早上5時40分,賴達怡上班途中發現增城區增江街沿江東三路15號的一棟四層居民樓起火。在報警後,賴達怡忍著刺鼻的濃煙,使勁拍打一樓雜貨店的閘門,大聲呼喊裡面居民。在賴達怡的努力下,租住二樓的一家四口得以及時逃出火海。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張寶蘭交流。(李康華 攝)

張寶蘭

張寶蘭,女,1965年2月生,廣州港灣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任。

張寶蘭是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沉管預製廠試驗室主任,在牛頭島帶領研究團隊耗時近一年,用壞了4個混凝土攪拌機,反覆試配了100多噸混凝土,成功攻克決定沉管質量高低的混凝土配合比這個世界級難題,最終鑄造33節使用壽命達120年之久的滴水不漏沉管。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陳再強交流。(李康華 攝)

陳再強

陳再強,男,1983年7月生,清遠供電局員工。

16年來陳再強堅持不懈從事志願服務,幫助那些和他有著同樣經歷的貧困學生。2004年,還在靠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讀大學的他,就開始資助寧夏邊遠山區的3名貧困學生,直至他們考上大學走上工作崗位。2007年參加工作後,陳再強又先後資助3名孤兒、5名單親家庭學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馬學傑交流。(李康華 攝)

馬學傑

馬學傑,男,1985年12月生,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馬學傑2005年從部隊退伍後開始回鄉發展機械化現代農業。2009年他成立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經過10多年發展,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生產1.2萬畝,併為周邊2500多農戶提供服務,覆蓋5萬多畝耕地。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鍾文珠交流。(李康華 攝)

鍾文珠

鍾文珠,男,1982年9月生,陽江市陽東區那龍鎮兩安村委會村民。

鍾文珠養父病逝後,養母患上肺炎、中風、脫肛、帕金森等多種疾病臥床不起。為了照顧養母,2011年,鍾文珠放棄了穩定工作離開廣州回到陽江。每天,他幫養母整理被鋪和衣服、換尿布,給養母餵飯、喂水、喂藥,清洗髒衣物,幫養母按摩,陪她聊天,一忙就是十幾年。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活動為生活困難的“廣東好人”頒發了廣東省“關愛好人”基金。(李康華 攝)

活動為生活困難的“廣東好人”頒發

了廣東省“關愛好人”基金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廣東好人”宣讀倡議書。(李康華 攝)

最後,“廣東好人”和志願者一起宣讀了《廣東省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倡議書》,倡議大家一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美德、涵養文明習慣,並點燃好心樹、愛心燈,將愛心傳遞到更多人手中。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董德文交流。(李康華 攝)

董德文

董德文,女,1932年12月生,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

董德文1988年退休後,全身心投入家鄉高州的社會關愛事業。2014年,82歲高齡的董德文加入高州市青少年快樂成長促進會,5年時間幫助300多名留守兒童。她還堅持參加公益幫扶活動45期,受惠對象15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間2000多小時。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蘇金標交流。(李康華 攝)

蘇金標

蘇金標,男,1986年4月生,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蘿崗大隊永和中隊搶險救援班班長。

2018年5月14日19時左右,蘇金標輪休期間駕車回家,路過黃埔區永和開發區樟山下村光明釣魚場魚塘時,看到一輛小汽車衝入魚塘。蘇金標立刻跳進水裡實施救援,拼力救出4名乘客和司機共5條生命。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蔡結容交流。(李康華 攝)

蔡結容

蔡結容,女,1954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獨樹崗村村民。

蔡結容1989年開始在村裡經營的早餐店從不設收銀員,顧客點餐用餐後自助付款、自助找零。“自助收銀”有效減少店面開支,降低餐點價格,讓利鄉親;同時,培養經營者與顧客的信任關係,為村民帶來便利。30年來,這家沒人收錢的早餐店,沒有差過一分錢。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李世芳交流。(李康華 攝)

李世芳

李世芳,女,1973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敬老院院長。

李世芳是敬老院70多名老人的“大家長”,照顧老人細心備至,端茶遞水、打掃衛生、餵飯喂藥、洗澡抹身、端屎端尿,一絲不苟,成為大家公認的金牌護理員。她在敬老院開設“臨終關懷室”,幫助老人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安詳離世,11年來先後送別上百名老人。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賴達怡交流。(李康華 攝)

賴達怡

賴達怡,男,1977年6月生,廣州公交集團第二公共汽車公司增城分公司駕駛員。

2019年2月21日早上5時40分,賴達怡上班途中發現增城區增江街沿江東三路15號的一棟四層居民樓起火。在報警後,賴達怡忍著刺鼻的濃煙,使勁拍打一樓雜貨店的閘門,大聲呼喊裡面居民。在賴達怡的努力下,租住二樓的一家四口得以及時逃出火海。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張寶蘭交流。(李康華 攝)

張寶蘭

張寶蘭,女,1965年2月生,廣州港灣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任。

張寶蘭是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沉管預製廠試驗室主任,在牛頭島帶領研究團隊耗時近一年,用壞了4個混凝土攪拌機,反覆試配了100多噸混凝土,成功攻克決定沉管質量高低的混凝土配合比這個世界級難題,最終鑄造33節使用壽命達120年之久的滴水不漏沉管。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陳再強交流。(李康華 攝)

陳再強

陳再強,男,1983年7月生,清遠供電局員工。

16年來陳再強堅持不懈從事志願服務,幫助那些和他有著同樣經歷的貧困學生。2004年,還在靠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讀大學的他,就開始資助寧夏邊遠山區的3名貧困學生,直至他們考上大學走上工作崗位。2007年參加工作後,陳再強又先後資助3名孤兒、5名單親家庭學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馬學傑交流。(李康華 攝)

馬學傑

馬學傑,男,1985年12月生,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馬學傑2005年從部隊退伍後開始回鄉發展機械化現代農業。2009年他成立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經過10多年發展,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生產1.2萬畝,併為周邊2500多農戶提供服務,覆蓋5萬多畝耕地。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鍾文珠交流。(李康華 攝)

鍾文珠

鍾文珠,男,1982年9月生,陽江市陽東區那龍鎮兩安村委會村民。

鍾文珠養父病逝後,養母患上肺炎、中風、脫肛、帕金森等多種疾病臥床不起。為了照顧養母,2011年,鍾文珠放棄了穩定工作離開廣州回到陽江。每天,他幫養母整理被鋪和衣服、換尿布,給養母餵飯、喂水、喂藥,清洗髒衣物,幫養母按摩,陪她聊天,一忙就是十幾年。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活動為生活困難的“廣東好人”頒發了廣東省“關愛好人”基金。(李康華 攝)

活動為生活困難的“廣東好人”頒發

了廣東省“關愛好人”基金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廣東好人”宣讀倡議書。(李康華 攝)

最後,“廣東好人”和志願者一起宣讀了《廣東省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倡議書》,倡議大家一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美德、涵養文明習慣,並點燃好心樹、愛心燈,將愛心傳遞到更多人手中。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點亮愛心樹(柯言 攝)

現場觀眾紛紛舉起手中的愛心燈一起揮舞,

現場成為了紅色愛心的海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董德文交流。(李康華 攝)

董德文

董德文,女,1932年12月生,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

董德文1988年退休後,全身心投入家鄉高州的社會關愛事業。2014年,82歲高齡的董德文加入高州市青少年快樂成長促進會,5年時間幫助300多名留守兒童。她還堅持參加公益幫扶活動45期,受惠對象15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間2000多小時。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蘇金標交流。(李康華 攝)

蘇金標

蘇金標,男,1986年4月生,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蘿崗大隊永和中隊搶險救援班班長。

2018年5月14日19時左右,蘇金標輪休期間駕車回家,路過黃埔區永和開發區樟山下村光明釣魚場魚塘時,看到一輛小汽車衝入魚塘。蘇金標立刻跳進水裡實施救援,拼力救出4名乘客和司機共5條生命。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蔡結容交流。(李康華 攝)

蔡結容

蔡結容,女,1954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獨樹崗村村民。

蔡結容1989年開始在村裡經營的早餐店從不設收銀員,顧客點餐用餐後自助付款、自助找零。“自助收銀”有效減少店面開支,降低餐點價格,讓利鄉親;同時,培養經營者與顧客的信任關係,為村民帶來便利。30年來,這家沒人收錢的早餐店,沒有差過一分錢。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李世芳交流。(李康華 攝)

李世芳

李世芳,女,1973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敬老院院長。

李世芳是敬老院70多名老人的“大家長”,照顧老人細心備至,端茶遞水、打掃衛生、餵飯喂藥、洗澡抹身、端屎端尿,一絲不苟,成為大家公認的金牌護理員。她在敬老院開設“臨終關懷室”,幫助老人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安詳離世,11年來先後送別上百名老人。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賴達怡交流。(李康華 攝)

賴達怡

賴達怡,男,1977年6月生,廣州公交集團第二公共汽車公司增城分公司駕駛員。

2019年2月21日早上5時40分,賴達怡上班途中發現增城區增江街沿江東三路15號的一棟四層居民樓起火。在報警後,賴達怡忍著刺鼻的濃煙,使勁拍打一樓雜貨店的閘門,大聲呼喊裡面居民。在賴達怡的努力下,租住二樓的一家四口得以及時逃出火海。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張寶蘭交流。(李康華 攝)

張寶蘭

張寶蘭,女,1965年2月生,廣州港灣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任。

張寶蘭是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沉管預製廠試驗室主任,在牛頭島帶領研究團隊耗時近一年,用壞了4個混凝土攪拌機,反覆試配了100多噸混凝土,成功攻克決定沉管質量高低的混凝土配合比這個世界級難題,最終鑄造33節使用壽命達120年之久的滴水不漏沉管。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陳再強交流。(李康華 攝)

陳再強

陳再強,男,1983年7月生,清遠供電局員工。

16年來陳再強堅持不懈從事志願服務,幫助那些和他有著同樣經歷的貧困學生。2004年,還在靠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讀大學的他,就開始資助寧夏邊遠山區的3名貧困學生,直至他們考上大學走上工作崗位。2007年參加工作後,陳再強又先後資助3名孤兒、5名單親家庭學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馬學傑交流。(李康華 攝)

馬學傑

馬學傑,男,1985年12月生,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馬學傑2005年從部隊退伍後開始回鄉發展機械化現代農業。2009年他成立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經過10多年發展,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生產1.2萬畝,併為周邊2500多農戶提供服務,覆蓋5萬多畝耕地。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鍾文珠交流。(李康華 攝)

鍾文珠

鍾文珠,男,1982年9月生,陽江市陽東區那龍鎮兩安村委會村民。

鍾文珠養父病逝後,養母患上肺炎、中風、脫肛、帕金森等多種疾病臥床不起。為了照顧養母,2011年,鍾文珠放棄了穩定工作離開廣州回到陽江。每天,他幫養母整理被鋪和衣服、換尿布,給養母餵飯、喂水、喂藥,清洗髒衣物,幫養母按摩,陪她聊天,一忙就是十幾年。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活動為生活困難的“廣東好人”頒發了廣東省“關愛好人”基金。(李康華 攝)

活動為生活困難的“廣東好人”頒發

了廣東省“關愛好人”基金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廣東好人”宣讀倡議書。(李康華 攝)

最後,“廣東好人”和志願者一起宣讀了《廣東省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倡議書》,倡議大家一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美德、涵養文明習慣,並點燃好心樹、愛心燈,將愛心傳遞到更多人手中。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點亮愛心樹(柯言 攝)

現場觀眾紛紛舉起手中的愛心燈一起揮舞,

現場成為了紅色愛心的海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觀眾揮舞手中的愛心燈。(李康華 攝)

近年來,廣東注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大道德楷模的選樹宣傳力度,營造崇德向善的濃厚社會氛圍,湧現出一大批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截止目前,共評選“廣東好人”710人,458人入選“中國好人”榜,今年7月,全省有7人入選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活動候選人名單。

點擊閱讀原文看直播

回顧活動現場精彩盛況!

來源:南方網(圖片來源見出處)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董德文交流。(李康華 攝)

董德文

董德文,女,1932年12月生,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

董德文1988年退休後,全身心投入家鄉高州的社會關愛事業。2014年,82歲高齡的董德文加入高州市青少年快樂成長促進會,5年時間幫助300多名留守兒童。她還堅持參加公益幫扶活動45期,受惠對象15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間2000多小時。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蘇金標交流。(李康華 攝)

蘇金標

蘇金標,男,1986年4月生,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蘿崗大隊永和中隊搶險救援班班長。

2018年5月14日19時左右,蘇金標輪休期間駕車回家,路過黃埔區永和開發區樟山下村光明釣魚場魚塘時,看到一輛小汽車衝入魚塘。蘇金標立刻跳進水裡實施救援,拼力救出4名乘客和司機共5條生命。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蔡結容交流。(李康華 攝)

蔡結容

蔡結容,女,1954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獨樹崗村村民。

蔡結容1989年開始在村裡經營的早餐店從不設收銀員,顧客點餐用餐後自助付款、自助找零。“自助收銀”有效減少店面開支,降低餐點價格,讓利鄉親;同時,培養經營者與顧客的信任關係,為村民帶來便利。30年來,這家沒人收錢的早餐店,沒有差過一分錢。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李世芳交流。(李康華 攝)

李世芳

李世芳,女,1973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敬老院院長。

李世芳是敬老院70多名老人的“大家長”,照顧老人細心備至,端茶遞水、打掃衛生、餵飯喂藥、洗澡抹身、端屎端尿,一絲不苟,成為大家公認的金牌護理員。她在敬老院開設“臨終關懷室”,幫助老人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安詳離世,11年來先後送別上百名老人。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賴達怡交流。(李康華 攝)

賴達怡

賴達怡,男,1977年6月生,廣州公交集團第二公共汽車公司增城分公司駕駛員。

2019年2月21日早上5時40分,賴達怡上班途中發現增城區增江街沿江東三路15號的一棟四層居民樓起火。在報警後,賴達怡忍著刺鼻的濃煙,使勁拍打一樓雜貨店的閘門,大聲呼喊裡面居民。在賴達怡的努力下,租住二樓的一家四口得以及時逃出火海。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張寶蘭交流。(李康華 攝)

張寶蘭

張寶蘭,女,1965年2月生,廣州港灣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任。

張寶蘭是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沉管預製廠試驗室主任,在牛頭島帶領研究團隊耗時近一年,用壞了4個混凝土攪拌機,反覆試配了100多噸混凝土,成功攻克決定沉管質量高低的混凝土配合比這個世界級難題,最終鑄造33節使用壽命達120年之久的滴水不漏沉管。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陳再強交流。(李康華 攝)

陳再強

陳再強,男,1983年7月生,清遠供電局員工。

16年來陳再強堅持不懈從事志願服務,幫助那些和他有著同樣經歷的貧困學生。2004年,還在靠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讀大學的他,就開始資助寧夏邊遠山區的3名貧困學生,直至他們考上大學走上工作崗位。2007年參加工作後,陳再強又先後資助3名孤兒、5名單親家庭學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馬學傑交流。(李康華 攝)

馬學傑

馬學傑,男,1985年12月生,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馬學傑2005年從部隊退伍後開始回鄉發展機械化現代農業。2009年他成立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經過10多年發展,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生產1.2萬畝,併為周邊2500多農戶提供服務,覆蓋5萬多畝耕地。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鍾文珠交流。(李康華 攝)

鍾文珠

鍾文珠,男,1982年9月生,陽江市陽東區那龍鎮兩安村委會村民。

鍾文珠養父病逝後,養母患上肺炎、中風、脫肛、帕金森等多種疾病臥床不起。為了照顧養母,2011年,鍾文珠放棄了穩定工作離開廣州回到陽江。每天,他幫養母整理被鋪和衣服、換尿布,給養母餵飯、喂水、喂藥,清洗髒衣物,幫養母按摩,陪她聊天,一忙就是十幾年。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活動為生活困難的“廣東好人”頒發了廣東省“關愛好人”基金。(李康華 攝)

活動為生活困難的“廣東好人”頒發

了廣東省“關愛好人”基金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廣東好人”宣讀倡議書。(李康華 攝)

最後,“廣東好人”和志願者一起宣讀了《廣東省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倡議書》,倡議大家一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美德、涵養文明習慣,並點燃好心樹、愛心燈,將愛心傳遞到更多人手中。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點亮愛心樹(柯言 攝)

現場觀眾紛紛舉起手中的愛心燈一起揮舞,

現場成為了紅色愛心的海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觀眾揮舞手中的愛心燈。(李康華 攝)

近年來,廣東注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大道德楷模的選樹宣傳力度,營造崇德向善的濃厚社會氛圍,湧現出一大批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截止目前,共評選“廣東好人”710人,458人入選“中國好人”榜,今年7月,全省有7人入選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活動候選人名單。

點擊閱讀原文看直播

回顧活動現場精彩盛況!

來源:南方網(圖片來源見出處)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請搜索微信號

WMGuangDong

感謝您對文明廣東

官方微信的支持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董德文交流。(李康華 攝)

董德文

董德文,女,1932年12月生,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

董德文1988年退休後,全身心投入家鄉高州的社會關愛事業。2014年,82歲高齡的董德文加入高州市青少年快樂成長促進會,5年時間幫助300多名留守兒童。她還堅持參加公益幫扶活動45期,受惠對象15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間2000多小時。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蘇金標交流。(李康華 攝)

蘇金標

蘇金標,男,1986年4月生,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蘿崗大隊永和中隊搶險救援班班長。

2018年5月14日19時左右,蘇金標輪休期間駕車回家,路過黃埔區永和開發區樟山下村光明釣魚場魚塘時,看到一輛小汽車衝入魚塘。蘇金標立刻跳進水裡實施救援,拼力救出4名乘客和司機共5條生命。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蔡結容交流。(李康華 攝)

蔡結容

蔡結容,女,1954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獨樹崗村村民。

蔡結容1989年開始在村裡經營的早餐店從不設收銀員,顧客點餐用餐後自助付款、自助找零。“自助收銀”有效減少店面開支,降低餐點價格,讓利鄉親;同時,培養經營者與顧客的信任關係,為村民帶來便利。30年來,這家沒人收錢的早餐店,沒有差過一分錢。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李世芳交流。(李康華 攝)

李世芳

李世芳,女,1973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敬老院院長。

李世芳是敬老院70多名老人的“大家長”,照顧老人細心備至,端茶遞水、打掃衛生、餵飯喂藥、洗澡抹身、端屎端尿,一絲不苟,成為大家公認的金牌護理員。她在敬老院開設“臨終關懷室”,幫助老人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安詳離世,11年來先後送別上百名老人。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賴達怡交流。(李康華 攝)

賴達怡

賴達怡,男,1977年6月生,廣州公交集團第二公共汽車公司增城分公司駕駛員。

2019年2月21日早上5時40分,賴達怡上班途中發現增城區增江街沿江東三路15號的一棟四層居民樓起火。在報警後,賴達怡忍著刺鼻的濃煙,使勁拍打一樓雜貨店的閘門,大聲呼喊裡面居民。在賴達怡的努力下,租住二樓的一家四口得以及時逃出火海。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張寶蘭交流。(李康華 攝)

張寶蘭

張寶蘭,女,1965年2月生,廣州港灣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任。

張寶蘭是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沉管預製廠試驗室主任,在牛頭島帶領研究團隊耗時近一年,用壞了4個混凝土攪拌機,反覆試配了100多噸混凝土,成功攻克決定沉管質量高低的混凝土配合比這個世界級難題,最終鑄造33節使用壽命達120年之久的滴水不漏沉管。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陳再強交流。(李康華 攝)

陳再強

陳再強,男,1983年7月生,清遠供電局員工。

16年來陳再強堅持不懈從事志願服務,幫助那些和他有著同樣經歷的貧困學生。2004年,還在靠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讀大學的他,就開始資助寧夏邊遠山區的3名貧困學生,直至他們考上大學走上工作崗位。2007年參加工作後,陳再強又先後資助3名孤兒、5名單親家庭學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馬學傑交流。(李康華 攝)

馬學傑

馬學傑,男,1985年12月生,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馬學傑2005年從部隊退伍後開始回鄉發展機械化現代農業。2009年他成立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經過10多年發展,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生產1.2萬畝,併為周邊2500多農戶提供服務,覆蓋5萬多畝耕地。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鍾文珠交流。(李康華 攝)

鍾文珠

鍾文珠,男,1982年9月生,陽江市陽東區那龍鎮兩安村委會村民。

鍾文珠養父病逝後,養母患上肺炎、中風、脫肛、帕金森等多種疾病臥床不起。為了照顧養母,2011年,鍾文珠放棄了穩定工作離開廣州回到陽江。每天,他幫養母整理被鋪和衣服、換尿布,給養母餵飯、喂水、喂藥,清洗髒衣物,幫養母按摩,陪她聊天,一忙就是十幾年。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活動為生活困難的“廣東好人”頒發了廣東省“關愛好人”基金。(李康華 攝)

活動為生活困難的“廣東好人”頒發

了廣東省“關愛好人”基金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廣東好人”宣讀倡議書。(李康華 攝)

最後,“廣東好人”和志願者一起宣讀了《廣東省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倡議書》,倡議大家一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美德、涵養文明習慣,並點燃好心樹、愛心燈,將愛心傳遞到更多人手中。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點亮愛心樹(柯言 攝)

現場觀眾紛紛舉起手中的愛心燈一起揮舞,

現場成為了紅色愛心的海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觀眾揮舞手中的愛心燈。(李康華 攝)

近年來,廣東注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大道德楷模的選樹宣傳力度,營造崇德向善的濃厚社會氛圍,湧現出一大批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截止目前,共評選“廣東好人”710人,458人入選“中國好人”榜,今年7月,全省有7人入選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活動候選人名單。

點擊閱讀原文看直播

回顧活動現場精彩盛況!

來源:南方網(圖片來源見出處)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請搜索微信號

WMGuangDong

感謝您對文明廣東

官方微信的支持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這是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

這是一場向身邊好人致敬的活動

向道德模範致敬,為身邊好人喝彩!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7月25日,由廣東省文明委主辦,茂名市文明委承辦的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舉行。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常務副主席陳明,茂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謙,茂名市政協副主席羅明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42名“廣東好人”與1500多名現場觀眾分享了踐行美德的感人經歷。活動還通過南方+、龍眼直播等平臺進行網絡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大家齊力種下一片“廣東好人林”。 (吳昊 攝)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嘉賓參觀茂名好人館。(吳昊 攝)

25日上午,“廣東好人”一行來到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他們揮舞鐵鍬,灑下汗水,種下了一片“廣東好人林”。隨後,大家還參觀了露天礦博物館和好人館,瞭解茂名的好心文化和好人事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少先隊員向“廣東好人”獻花。(李康華 攝)

當天下午,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茂名市民中心舉行。活動對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進行了表彰,並通過視頻短片、文藝表演、交流訪談等多種形式,介紹了“廣東好人”典型事蹟,向觀眾和網友真實地再現了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善行義舉,詮釋了好人的崇高品德和可貴精神。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陳曉琳與董德文、蘇金標、蔡結容等好人的現場對話,讓觀眾們深受感動,掌聲此起彼伏。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精彩瞬間!

↓↓↓

董德文老人今年86歲高齡,是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她常言道:“我將永遠行走在做好事的道路上!”她放棄美國“綠卡”和優厚福利待遇,重返高州,繼續活躍在城鄉一線關愛青少年、助人為樂;

廣州公交車司機賴達怡勇闖失火民居救出一家四口,在手握方向盤的十餘年裡,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乘客至上,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老年人乘車他攙上扶下,乘客遇扒手他機智提醒

張寶蘭作為港珠澳大橋項目中少有的女高工,在牛頭島奮戰7年,成功破解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研製出“不開裂混凝土的超級配方”,打造出“滴水不漏”的沉管。遺憾的是,2017年她的母親逝世,答應帶母親上大橋看看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陽江小夥鍾文珠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他放棄大城市工作回鄉照顧患病養母,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養母身邊,回報她的養育之恩……

一個個感人事蹟,傳遞了人性的溫暖,讓現場觀眾被滿滿的愛和正能量包圍。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董德文交流。(李康華 攝)

董德文

董德文,女,1932年12月生,茂名高州市第一小學退休教師。

董德文1988年退休後,全身心投入家鄉高州的社會關愛事業。2014年,82歲高齡的董德文加入高州市青少年快樂成長促進會,5年時間幫助300多名留守兒童。她還堅持參加公益幫扶活動45期,受惠對象1500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間2000多小時。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蘇金標交流。(李康華 攝)

蘇金標

蘇金標,男,1986年4月生,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蘿崗大隊永和中隊搶險救援班班長。

2018年5月14日19時左右,蘇金標輪休期間駕車回家,路過黃埔區永和開發區樟山下村光明釣魚場魚塘時,看到一輛小汽車衝入魚塘。蘇金標立刻跳進水裡實施救援,拼力救出4名乘客和司機共5條生命。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蔡結容交流。(李康華 攝)

蔡結容

蔡結容,女,1954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獨樹崗村村民。

蔡結容1989年開始在村裡經營的早餐店從不設收銀員,顧客點餐用餐後自助付款、自助找零。“自助收銀”有效減少店面開支,降低餐點價格,讓利鄉親;同時,培養經營者與顧客的信任關係,為村民帶來便利。30年來,這家沒人收錢的早餐店,沒有差過一分錢。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李世芳交流。(李康華 攝)

李世芳

李世芳,女,1973年2月生,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敬老院院長。

李世芳是敬老院70多名老人的“大家長”,照顧老人細心備至,端茶遞水、打掃衛生、餵飯喂藥、洗澡抹身、端屎端尿,一絲不苟,成為大家公認的金牌護理員。她在敬老院開設“臨終關懷室”,幫助老人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安詳離世,11年來先後送別上百名老人。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賴達怡交流。(李康華 攝)

賴達怡

賴達怡,男,1977年6月生,廣州公交集團第二公共汽車公司增城分公司駕駛員。

2019年2月21日早上5時40分,賴達怡上班途中發現增城區增江街沿江東三路15號的一棟四層居民樓起火。在報警後,賴達怡忍著刺鼻的濃煙,使勁拍打一樓雜貨店的閘門,大聲呼喊裡面居民。在賴達怡的努力下,租住二樓的一家四口得以及時逃出火海。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張寶蘭交流。(李康華 攝)

張寶蘭

張寶蘭,女,1965年2月生,廣州港灣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任。

張寶蘭是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沉管預製廠試驗室主任,在牛頭島帶領研究團隊耗時近一年,用壞了4個混凝土攪拌機,反覆試配了100多噸混凝土,成功攻克決定沉管質量高低的混凝土配合比這個世界級難題,最終鑄造33節使用壽命達120年之久的滴水不漏沉管。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陳再強交流。(李康華 攝)

陳再強

陳再強,男,1983年7月生,清遠供電局員工。

16年來陳再強堅持不懈從事志願服務,幫助那些和他有著同樣經歷的貧困學生。2004年,還在靠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讀大學的他,就開始資助寧夏邊遠山區的3名貧困學生,直至他們考上大學走上工作崗位。2007年參加工作後,陳再強又先後資助3名孤兒、5名單親家庭學生。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馬學傑交流。(李康華 攝)

馬學傑

馬學傑,男,1985年12月生,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馬學傑2005年從部隊退伍後開始回鄉發展機械化現代農業。2009年他成立汕頭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經過10多年發展,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生產1.2萬畝,併為周邊2500多農戶提供服務,覆蓋5萬多畝耕地。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主持人與鍾文珠交流。(李康華 攝)

鍾文珠

鍾文珠,男,1982年9月生,陽江市陽東區那龍鎮兩安村委會村民。

鍾文珠養父病逝後,養母患上肺炎、中風、脫肛、帕金森等多種疾病臥床不起。為了照顧養母,2011年,鍾文珠放棄了穩定工作離開廣州回到陽江。每天,他幫養母整理被鋪和衣服、換尿布,給養母餵飯、喂水、喂藥,清洗髒衣物,幫養母按摩,陪她聊天,一忙就是十幾年。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活動為生活困難的“廣東好人”頒發了廣東省“關愛好人”基金。(李康華 攝)

活動為生活困難的“廣東好人”頒發

了廣東省“關愛好人”基金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廣東好人”宣讀倡議書。(李康華 攝)

最後,“廣東好人”和志願者一起宣讀了《廣東省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倡議書》,倡議大家一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美德、涵養文明習慣,並點燃好心樹、愛心燈,將愛心傳遞到更多人手中。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點亮愛心樹(柯言 攝)

現場觀眾紛紛舉起手中的愛心燈一起揮舞,

現場成為了紅色愛心的海洋❥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現場觀眾揮舞手中的愛心燈。(李康華 攝)

近年來,廣東注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大道德楷模的選樹宣傳力度,營造崇德向善的濃厚社會氛圍,湧現出一大批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截止目前,共評選“廣東好人”710人,458人入選“中國好人”榜,今年7月,全省有7人入選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活動候選人名單。

點擊閱讀原文看直播

回顧活動現場精彩盛況!

來源:南方網(圖片來源見出處)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請搜索微信號

WMGuangDong

感謝您對文明廣東

官方微信的支持

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一場見證美好與感動的盛會!多圖回顧茂名現場交流活動

喜歡就點個“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