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社會學

  • 講授老師:李鈞鵬([email protected]

  • 辦公室:三號教學樓 514

  • 答疑時間:週三,15:00—17:00(也可電郵另約時間)

  •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院 上課時間、地點待定

"

知識社會學

  • 講授老師:李鈞鵬([email protected]

  • 辦公室:三號教學樓 514

  • 答疑時間:週三,15:00—17:00(也可電郵另約時間)

  •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院 上課時間、地點待定

知識社會學課程大綱(李鈞鵬老師,2019年秋)

課程宗旨

本課程是社會學專業碩士生選修課,旨在引領學生閱讀知識社會學的經典文獻與前沿進展,掌握這一領域的基本脈絡,對相關研究進行批判反思,尋找自己在這一領域的研究興趣,並初步構思一項可行的研究。知識社會學主要研究寬泛意義上的知識(包括治學成果、學術旨趣、音樂偏好、政治立場等)的屬性以及社會根源和後果;換言之,除了基因和家庭培養,一個人的知識從何而來?有何後果。簡言之,知識社會學強調知識的社會性、互動性和建構性。在前兩週的基本概念探討後,我們會先閱讀幾部知識社會學的經典著作,再分專題討論知識社會學的幾個重要領域。事實上,除了幾部經典著作,知識社會學的學科內容並無定論,因而本課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個人的研究興趣(你好奇過自己的知識來源嗎?這正是知識社會學的內容),部分內容也和科學社會學、思想史以及知識分子研究有一定重合。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甚至可以說,知識社會學並非社會學的分支,它對知識之社會屬性的關照其實是社會學的核心命題。如果學生在課程結束時能對社會學有新的心得並對未來的研究選題有所想法,那麼本課程的目的就達到了。

教學用書

以下是需要購置或借閱的書籍,其他材料將在課堂上提供。

馬克斯 · 舍勒:《知識社會學問題》,艾彥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 年。

卡爾 · 曼海姆:《意識形態和烏托邦:知識社會學引論》,霍桂桓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年。

* 此書最好的中譯本是臺灣學者張明貴翻譯的《意識形態與烏托邦》(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但較難尋得;若霍桂桓譯本難找到,也可以黎鳴、李書崇譯本(商務印書館,2014 年)或姚仁權譯本(九州出版社,2007 年;或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 年)代替。九州出版社(注意非江西教育出版社)的姚仁權版本勝在中英對照,值得推薦。

彼得 · 伯格、托馬斯 · 盧克曼:《現實的社會建構:知識社會學論綱》,吳肅然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 年。

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年。

托馬斯 · 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第 4 版),金吾倫、胡新和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年。

布魯諾 · 拉圖爾:《科學在行動:怎樣在社會中跟隨科學家和工程師》,劉文旋、鄭開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 年。

赫克託 · 麥克唐納:《後真相時代》,劉清山譯,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9 年。

"

知識社會學

  • 講授老師:李鈞鵬([email protected]

  • 辦公室:三號教學樓 514

  • 答疑時間:週三,15:00—17:00(也可電郵另約時間)

  •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院 上課時間、地點待定

知識社會學課程大綱(李鈞鵬老師,2019年秋)

課程宗旨

本課程是社會學專業碩士生選修課,旨在引領學生閱讀知識社會學的經典文獻與前沿進展,掌握這一領域的基本脈絡,對相關研究進行批判反思,尋找自己在這一領域的研究興趣,並初步構思一項可行的研究。知識社會學主要研究寬泛意義上的知識(包括治學成果、學術旨趣、音樂偏好、政治立場等)的屬性以及社會根源和後果;換言之,除了基因和家庭培養,一個人的知識從何而來?有何後果。簡言之,知識社會學強調知識的社會性、互動性和建構性。在前兩週的基本概念探討後,我們會先閱讀幾部知識社會學的經典著作,再分專題討論知識社會學的幾個重要領域。事實上,除了幾部經典著作,知識社會學的學科內容並無定論,因而本課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個人的研究興趣(你好奇過自己的知識來源嗎?這正是知識社會學的內容),部分內容也和科學社會學、思想史以及知識分子研究有一定重合。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甚至可以說,知識社會學並非社會學的分支,它對知識之社會屬性的關照其實是社會學的核心命題。如果學生在課程結束時能對社會學有新的心得並對未來的研究選題有所想法,那麼本課程的目的就達到了。

教學用書

以下是需要購置或借閱的書籍,其他材料將在課堂上提供。

馬克斯 · 舍勒:《知識社會學問題》,艾彥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 年。

卡爾 · 曼海姆:《意識形態和烏托邦:知識社會學引論》,霍桂桓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年。

* 此書最好的中譯本是臺灣學者張明貴翻譯的《意識形態與烏托邦》(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但較難尋得;若霍桂桓譯本難找到,也可以黎鳴、李書崇譯本(商務印書館,2014 年)或姚仁權譯本(九州出版社,2007 年;或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 年)代替。九州出版社(注意非江西教育出版社)的姚仁權版本勝在中英對照,值得推薦。

彼得 · 伯格、托馬斯 · 盧克曼:《現實的社會建構:知識社會學論綱》,吳肅然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 年。

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年。

托馬斯 · 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第 4 版),金吾倫、胡新和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年。

布魯諾 · 拉圖爾:《科學在行動:怎樣在社會中跟隨科學家和工程師》,劉文旋、鄭開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 年。

赫克託 · 麥克唐納:《後真相時代》,劉清山譯,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9 年。

知識社會學課程大綱(李鈞鵬老師,2019年秋)

教學方式

本課程將採取教師講授和課堂討論相結合的方式。我將不斷拋出與閱讀材料有關的各種問題,以問題組織課堂,所以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參與必不可少。因此,學生需要在每堂課之前做好相應的閱讀,並將閱讀材料帶至課堂以備隨時翻閱。

考核方式

5000 字左右的研究計劃,研究計劃要體現對這一領域的掌握以及未來研究的切實構想,包括經驗材料、研究方法和預期貢獻。

課程計劃

一:何為知識社會學?

彼得 · 伯克:《知識社會史(上卷):從古登堡到狄德羅》,陳志宏、王婉旎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年,第 1—18 頁。

R. K. 默頓:《知識社會學的範式》,載 R. K. 默頓:《科學社會學》,魯旭東、林聚任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年,第 7—54 頁。

Charles Camic and Neil Gross. 2001. “The New Sociology of Ideas.” Pp. 236–249 in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Sociology, edited by Judith R. Blau. Malden, MA: Blackwell.

二:知識

Karl Mannheim. 1993 [1971].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Weltanschauung,” Pp. 136186 in From Karl Mannheim, edited by Kurt Wolf.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E. Doyle McCarthy. 1996. Knowledge as Culture: The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Routledge. 第 1—26 頁。

三:舍勒

馬克斯 · 舍勒:《知識社會學問題》。

四:曼海姆(一)

卡爾 · 曼海姆:《意識形態和烏托邦:知識社會學引論》,第 1、5 章。

五:曼海姆(二)

卡爾 · 曼海姆:《意識形態和烏托邦:知識社會學引論》,第 2—4 章。

六:邁克爾 · 波蘭尼

Michael Polanyi. 2009. The Tacit Dimens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七:伯格和盧克曼

彼得 · 伯格、托馬斯 · 盧克曼:《現實的社會建構:知識社會學論綱》。

八:範疇與分類

愛彌爾 · 涂爾干、馬塞爾 · 莫斯:《原始分類》,汲喆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年。第 1—9 頁。

Mary Douglas. 1986. How Institutions Think.Syracuse, NY: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Pp 91–109.(此書有中譯本《制度如何思考》[經濟管理出版社,2013 年],但建議讀英文版。)

米歇爾 · 福柯:《古典時代瘋狂史》,林志明譯,北京:生活 · 讀書 · 新知三聯書店,2019 年。第 2 章。

*或米歇爾 · 福柯:《瘋癲與文明》(修訂譯本),劉北成、楊遠嬰譯,北京:生活 · 讀書 · 新知三聯書店,2019 年。第 2 章。米歇爾 · 福柯:《詞與物:人文科學的考古學》(修訂譯本),莫偉民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6 年。第 10 章。

九:意識形態

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

阿爾都塞:《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研究筆記)》,載《哲學與政治——阿爾都塞讀本》,陳越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年,第 269—315 頁。

John Levi Martin. 2015. “What is Ideology?” Sociologia, Problemas e Práticas 77: 9–31.

十:結構、場域與網絡

Pierre Bourdieu. 1991. “First Lecture. 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Space: Introduction to a Japanese Reading of Distinction.” Poetics Today 12 (4): 627–638.

皮埃爾 · 布爾迪厄:《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劉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年。第 6 章。

Randall Collins. 1998. The Sociology of Philosophies: A Global Theory of Intellectual Chang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1–133.(此書有中譯本 R. 柯林斯:《哲學的社會學:一種全球的學術變遷理論》[新華出版社,2004 年],但建議讀英文版。)

十一:文化與認同

Georg Simmel. 1971. “The Stranger.” Pp. 143149 in Georg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edited by Donald Levin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此文有中譯《陌生人》,載《社會是如何可能的:齊美爾社會學文選》[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年],但建議讀英文版。

Neil Gross. 2002. “Becoming a Pragmatist Philosopher: Status, Self-Concept, and Intellectual Choi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7 (1): 52–76.

Michele Lamont. 1987. “How to Become a Dominant French Philosopher: The Case of Jacques Derrid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3 (3): 584–622.

十二:知識分子

安東尼奧 · 葛蘭西:《獄中札記》,曹雷雨、姜麗、張跣譯,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重慶:重慶出版社。第 1 章第 1 節。

愛德華 · 薩義德:《知識分子論》,單德興譯,北京:生活 · 讀書 · 新知三聯書店,2016 年。第 5 章。

P. 波丟:《人:學術者》,王作虹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1、3 章。

*波丟即布爾迪厄(或布迪厄)。最好讀英文版 Homo Academicus(Pierre Bourdieu,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法文版…… 當然更好)

卡爾 · 曼海姆:《知識階層:它過去和現在的角色》,鄭也夫譯,載卡爾 · 曼海姆:《文化社會學論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 年,第 110—188 頁。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年,引言,第 1、2、12 章。

李鈞鵬:《知識分子與政治》,《社會》,2011 年第 5 期,第 1—47 頁。

十三:事實與範式

Ludwik Fleck. 1979.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a Scientific Fact, edited by Thaddeus J. Trenn and Robert K. Merton, translated by Fred Bradley and Thaddeus J. Tren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選讀。

托馬斯 · 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

十四:科學(一)

大衛 · 布魯爾:《知識和社會意象》,霍桂桓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年。第 1、2 章。

哈里 · 柯林斯:《改變秩序:科學實踐中的複製與歸納》,成素梅、張帆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年。第 1、2、6、7 章。

Gil Eyal et al. 2010. The Autism Matrix. Malden, MA: Polity. Introduction, Chapters 7–8.

十五:科學(二)

布魯諾 · 拉圖爾:《科學在行動:怎樣在社會中跟隨科學家和工程師》。

Michel Callon. 2012. “Society in the Making: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as a Tool for Sociological Analysis.” Pp. 77–97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 anniversary ed., edited by Wiebe E. Bijker, Thomas P. Hughes, and Trevor Pinch. Cambridge, MA: MIT Press

十六:真相與後真相

赫克託 · 麥克唐納:《後真相時代》。

Lee McIntyre. 2018. Post-Truth. Cambridge, MA: MIT Press.

Steve Fuller. 2018. Post-Truth: Knowledge as a Power Game. New York: Anthem.

(sociological理論大缸第330期。感謝李鈞鵬老師賜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