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麻將”

麻將 圍棋 橋牌 泰州小叟 2019-06-08

有個段子說:“美國人喜好打橋牌,橋牌講究配合。日本人喜歡下圍棋,圍棋講究佈局和謀略。中國人喜歡打‘麻將’,打‘麻將’講究‘防上家、猜下家、算計對家’。”這個段子雖然讓我們心裡有點不舒服,但遊戲能反映國人素質卻是不假。 玩“麻將”牌有個技巧確實是叫“盯著上家兒,看住了下家兒”。“麻將”生手打牌時往往只看自己手中的牌,而不注意“海(桌面上己打出的牌)”裡的牌。這往往是他出錯牌或“和(音胡)”不了的原因。“盯著上家”就是要注意你的上家在打什麼牌,根據他打出的牌,知道他對牌的取捨,再結合自己手中的牌來編排組合。這樣就容易吃他牌或讓他給你點了“炮”。“看住了下家”,也是根據下家對牌的取捨,大概能算計出他需要什麼牌,就要注意自己打出的牌不能讓他吃、碰。如果自己手中的牌不好,寧可不“和”,也不能給他點了“炮”。

當然社會上也有這樣的人,做事光盯著別人,沒有協作精神,全局精神,恐怕別人佔了先,相互拆臺,自己得不到,別人也別想得到。這也許正是坊間那個段子揭示的國人一種劣根性。 麻將桌上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脾氣秉性。玩牌時,有人你從他的面部表情上就能看出他手中的牌勢。喜形於色,眉飛色舞,不用問,他手裡保證抓了一付好牌或者已經“落聽”了。但這種人卻往往“和”不了。因為這時候桌上的其他三位會馬上提高警惕,出牌也開始謹慎,知道你想要什麼牌,寧可自己不“和”,也不會打給你。有的人牌桌上非常低調,牌好壞都不會掛在臉上,但這種人往往是最後的贏家。其實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嗎?脾氣直,肚子裡存不住事的人,往往是要吃虧的。智者博弈,不形於色,渾涵寬大。

打牌的人都知道,牌桌上輸贏五分靠技巧,五分靠手氣。會打牌的人,一手臭牌最後興許能和。不會打牌的人,一手好牌最後給別人點了炮。但打牌又有一半是靠“手氣”。今兒手氣好,你想要什麼牌就抓來什麼牌。立起來就“天和”,想不和都不行。總玩牌的人牌桌上講究特別多,甚至有些迷信。所以有人調侃說:“點背,您別怨社會。”人生又何償不是如此。一個人的成功,一半靠努力,一半靠“時運”。所以做事成功了,也別沾沾自喜,也許只是運氣不錯。生活中有些不如意,也別垂頭喪氣,怨天尤人,不過“點背”而已。人生如打牌,你不可能總順,也不可能總背。你不會總輸,也不會總贏。不必計較一時的輸贏,“風物長宜放眼量”。

打“麻將”總會帶點“彩兒”,才有刺激。中國人愛玩“麻將”,有人說:“十億人民,九億賭,還有一億做後補。”。其實節假日親朋好友聚聚,帶點小彩兒,為求一樂,也不能算是賭博。但玩“麻將”切不可以輸贏為目的。不過在牌桌上我倒有一種體會:你不計較輸贏,你打起牌來就會心平氣和,思路特別清楚。如果你計較輸贏,贏一點就興高采烈,輸一點就氣急敗壞,這時就是你頭腦最不清楚的時候。所以牌桌上就能看出,這個人平時生活中為人做事是否大氣或小氣。這位牌桌上輸贏泰然處之,“願賭服輸”,他實際生活中肯定也是個大氣之人。如果總是斤斤計較,輸點錢就開始欠帳,他實際生活中,為人處事肯定小家子氣。

我也喜歡打“麻將”,但只在節假日玩,只和家人朋友玩,平日絕不動,從不進棋牌室。其實麻將牌這種遊戲,博大精深,有著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而且也是數學上一種有趣的排列組合。人老了,打打“麻將”可以鍛鍊腦子,預防老年痴呆,掌握好尺度,是件有益身心的活動。岳父母九十多歲,頭腦思路都非常清晰,我想這和他們喜歡玩牌也許有很大關係。

人生如牌局,遊走在輸贏之間。但計較輸贏的人就缺少了人生的樂趣。

小叟申明:所有內容均不代表本人觀點。版權歸原作者,如內容有害或侵權,聯繫即刪。

閒話“麻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