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金奇緣》不會包餃子打麻將的經濟學教授不是個好ABC

麻將 經濟 楊紫瓊 盧燕 移民 名川 2018-12-06

中國人最自豪的是自己的歷史,上下五千年掛在嘴邊,看到好萊塢居然開始正兒八經拍華人故事了!可得抓住機會秀一把自信和優越——這就是全亞裔陣容北美票房三連冠的《摘金奇緣》?庸俗膚淺的灰姑娘套路,老外還是不懂中國文化嘛!——說得好像從中國隨便拎出一個人來都是文可詩詞歌賦,武能奇門遁甲。

然而英文裡的Chinese卻有多重含義,電影裡的“中國人”不一定是我們這樣的“中國人”;

《摘金奇緣》不會包餃子打麻將的經濟學教授不是個好ABC

我自己是江西贛南的客家人,我瞭解“客家人”3個字的來歷,自打秦軍入關,到黃巢起義,再到衣冠南渡;中華文明翻炒打滾好幾次,曾經的中原不再是中原,曾經的南蠻成了新家,自己反倒成了“客”。

戰火再往南,那就再往更南跑。從香港臺灣到印尼新加坡,不能否認勤勞的中國人帶來了繁榮。

對於沒跑的人來說,所謂“上下五千年”,好像成了一塊遮羞布——僵硬、刻板到只剩下“五千年”這個口號,五千年裡有什麼?都到哪裡去了?我們甚至往上數3代都不知道是誰。

因此,到底誰是華夏正統,到底誰是中國的old money,還真不好說。

《摘金奇緣》不會包餃子打麻將的經濟學教授不是個好ABC

《摘金奇緣》不厭其煩地描繪了“新加坡皇室”——楊家的潑天富貴。女主角瑞秋乘車參加宴會,駛過長長一段無人的荒野小徑,才看到密林森森之上樹起一座豪宅,燈火映天,隱隱現出高臺深廊處的一排麗人倩影,天然是一場時裝秀。

門口還用綁紅頭巾的印度保安戍守,是老上海租界的遺風,bgm是《何日君再來》、《我要你的愛》、《給我一個吻》、《花好月圓》輪番上陣,那個遙遠的舊中國似乎在這裡還魂續命;瑞秋如同林黛玉進賈府,處處小心,步步留意,還是誤把僕人端來的洗手缸當成茶碗,險些喝下去。

當真是“白玉為堂金做馬”。女孩子們是歐美妝容的高級臉,鳳眼抹上濃重的眼影,皮膚晒成小麥色,這是中西合璧的亞裔珍珠,與海天盛筵清一色的粉嫩錐子臉自是不同。然而瑞秋——一個美國土生土長的大陸窮苦移民二代,竟把那貴中之貴的豪門獨子一舉拿下,我是她婆婆我也不甘心。

《摘金奇緣》不會包餃子打麻將的經濟學教授不是個好ABC

一開始,我以為楊紫瓊是王夫人,一上來就給“林黛玉”瑞秋下馬威——“我的兒子是孽根禍胎,你不要理他。”反而是被一群晚輩簇擁著的,如同賈母降臨的盧燕,對瑞秋青眼有加。

後來才發現,楊紫瓊嫁入豪門也是高攀,不受盧燕的喜愛,連楊家祖傳戒指都得不到,只能由丈夫訂做一顆小號的。生了孩子特意交給婆婆撫養,是為了讓他得到盧燕歡心——整個情節太中國了。

有一場包餃子的戲,闔家圍坐,盧燕上前嗆聲楊紫瓊包的餃子難看,一句半調侃的“退步了啊”,正宗京片子的味道環繞,完全是宅鬥戲的氣氛。

《摘金奇緣》不會包餃子打麻將的經濟學教授不是個好ABC

對美國觀眾來說,這也許是新式的東方冒險;多年來華人在政治譜系裡是缺位的,既不像黑人一樣標榜弱勢,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更不可能被白人視為同類。人文社科領域華裔是討不了好的,似乎他們不談價值,不論靈魂,只有賺錢最要緊,學商學經濟,過著優渥的中產階級生活。

儘管悶聲發大財的華人依然神祕,但瑞秋作為“香蕉人”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國——本來就是個移民國家,華裔和拉丁裔非裔並無不同;當她遠赴重洋,不小心走進一個群魔亂舞的瘋狂富豪世界,如同羊入虎口。符合了西方人對於崛起中的亞洲的恐懼和想象。

對於中國人來說,《摘金奇緣》的精彩度可能就要打個折扣,畢竟從沒一部電影用如此多的華彩鏡頭隆重展示華人夜宵攤的烤串扎啤,包餃子也能包出宮廷宴的感覺,我們見怪不怪的日常成為他人的獵奇目標,不知是該自豪還是遺憾——中國的文化那麼美,中國的文化輸出又那麼差。

《摘金奇緣》不會包餃子打麻將的經濟學教授不是個好ABC

最精彩的是那出麻將課,美國媳婦瑞秋和東方婆婆楊紫瓊的對決,猶如《色戒》一般的生死較量。

瑞秋俘獲的,是眾人垂涎的極品男Nick,多金、帥氣,重點是,他戒掉了大部分中國男孩的致命傷——孝順。即便是來自這麼大家族,他也能站老婆這邊,這是瑞秋相信自己能贏的最大底牌。

可楊紫瓊顯然不會輕易讓步,她和盧燕都是足夠值得被尊重的家人,這麼多年照顧家族挑不出錯來,Nick再是個不孝子,也沒理由放棄。儘管他總和瑞秋強調,他們的錢是他們的;

瑞秋,紐約大學最年輕的經濟學教授,深知其中利害,被眾多情敵攻擊,被強勢婆婆威脅,她都能做到按兵不動,從不會鬧起來——顯然是幹大事的女人。

她知道搞定Nick是最要緊的,其他女人越打壓,她越是變更美,更加散發才華。

《摘金奇緣》不會包餃子打麻將的經濟學教授不是個好ABC

楊紫瓊所擁有的,是一整個楊家的勢力,她要選出最有利於楊家的兒媳,絕不是眼前這個黃皮膚的美國人。

瑞秋所擁有的,是願意為她拋下一切的楊家唯一繼承人的求婚——其實到這一步她可以算贏了。假如是個只顧享受的美國人,要那麼大個家業做什麼?富二代老公和父母斷絕關係也要跟自己在一起,這才是標準的西式浪漫,堪比羅密歐。

可她是個幹大事的女人,她不要這樣灰頭土臉的私奔,拉著一個失去家族的貴公子,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且是個定時炸彈——萬一Nick後悔了怎麼辦?萬一楊家找上門來怎麼辦?

倒不如賭一把,瑞秋和楊紫瓊都聽那張八條,她自摸了也主動放棄,讓楊紫瓊自以為點炮,贏了明面上的這局麻將,卻叫她明白,一切都是自己這個窮女孩讓出來的。

假如瑞秋最後輸了,她也不過是輸了一段戀愛,得到的卻是楊家一輩子的虧欠;楊紫瓊贏了,也只能收穫一個被兒子怨恨的後半生。

楊紫瓊也會盤算,到底有無必要付出這麼大代價去趕走瑞秋?她真的在乎家世嗎?未必,楊紫瓊也不是顯赫出身;說到底,她要的只是一個“自己人”,她以為瑞秋黃皮白心,不會和自己走一路,沒想到這女孩倒有幾分能耐,儘管在美國出生長大,卻很明白家庭2字意味著什麼——瑞秋那句“因為太愛Nick,不忍心讓他再次失去母親”一定打動了楊紫瓊。

《摘金奇緣》不會包餃子打麻將的經濟學教授不是個好ABC

瑞秋賭贏了,人財兩得。在狂歡派對上,她與坐在黑暗中的楊紫瓊相視一笑——顯然,這始終是她們兩個女人的局。Nick只是戰利品,從前,她和她爭奪Nick,現在,她和她共享。

瑞秋接受了華服,接受了富貴,接受了那隻祖傳的祖母綠大鑽戒,也就接受了楊家的“招安”。楊紫瓊也贏了,把兒媳收到眼皮子底下,總比外面好對付。

《摘金奇緣》披著灰姑娘故事的外衣,骨子裡依然是中國式的遊戲、中國式的智慧——縱橫捭闔、剛柔並濟、測算心機,關鍵時刻再加點運氣。楊紫瓊多年的媳婦熬成婆,這是她天然的本事;瑞秋當上經濟學教授,博弈論大拿,也缺不了她中國底子的幫襯。

其實,她們就是一樣的人。電影裡很有意思的是,就算裡面所有的華人面孔都是一口英文,但真正的大boss盧燕還是地道的北京話,文化與文化的交流、碰撞、纏鬥,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無需糾結東方西方孰高孰低,因為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摘金奇緣》不會包餃子打麻將的經濟學教授不是個好ABC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