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江湖中,如果羅胖是曹操 馬東更像劉備

馬東 劉備 曹操 諸葛亮 i黑馬 2017-05-24
商界江湖中,如果羅胖是曹操 馬東更像劉備

來源 | 吳懟懟(ID:esnql520)

文 | 吳懟懟

從小學生、中學生到大學生,從建築民工到都市藍領、白領、粉領、金領,王者榮耀幾乎在中國各個階層掀起了一場手遊狂歡。王者榮耀取材歷史人物,但又是在架空背景下的重新演繹。小學生們很容易沉迷於角色本身,而忽視了真實的歷史設定。

另外,有玩家對遊戲產生興趣的同時,也想對人物本身如數家珍。為了普及歷史常識,以及滿足玩家求知的慾望,王者榮耀團隊出品了一個叫《王者歷史課》的節目,第一期他們請了馬東來講三國時期的劉備。

商界江湖中,如果羅胖是曹操 馬東更像劉備

畢竟是躋身四大名著的高貴身份,一直以來,三國題材都有廣泛的受眾基礎。因品三國而走紅的易中天曾把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劃分成三種面目,歷史上的本來面目,稱之為歷史形象;小說、戲劇和文學藝術中的面目,稱之為文學形象;民間信仰、民眾風俗和一般人心目中的面目,稱之為民間形象。“站在古人的立場上看歷史,叫歷史意見;站在現今人的立場上去看歷史,叫時代意見;站在個人的立場上去看歷史,叫個人意見。”

大抵很多人心中的歷史都是三種意見交織。易中天品三國講的是歷史形象,馬東講劉備更多是其文學形象。也正因為形象太多,馬東在歷史課的開篇就言明瞭:人類的歷史,一直有一個延續性,而且是真實存在的,但要命的是,那個真實性不可考。描述歷史除了寫史書以外,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寫小說,或者用戲劇方式。”直到遊戲出現了,遊戲是一種更豐富的手段,它自建一個宇宙,裡面有其世界觀和人生觀。“馬東的米未團隊不僅玩狼人殺,也集體玩王者榮耀。

商界江湖中,如果羅胖是曹操 馬東更像劉備

每一款遊戲都有它的生命週期,作為平臺方,要做的除了輸出大規模營收數據外,還可以想想怎麼把遊戲文化做更多形態的衍生。在這一點上,王者榮耀要比已經落寞的卡牌類遊戲“三國殺”努力得多。

三國殺曾紅極一時,但隨著用戶不斷長大,有很多都從大學畢業走向社會了,新成長起來的用戶又開始面臨新的遊戲誘惑。三國殺就像人人網一樣,英雄遲暮。

90後是互聯網原住民一代,是手機控一代,同時也是資源最好的一代。早就沒有了畢業包分配,沒有公司包吃包住、終身僱傭,90後需要自己去闖蕩去創造世界。

同樣取聯盟之意的《聯盟》一書提供了一種使僱主和員工之間從商業交易轉變為互惠關係的框架,創建了一種鼓勵公司和個人相互投資的工作模式。站在聯盟思路上看,不管你的隊友是誰,不管歷史有沒有侷限,每個人的職業生涯都是個人創業之旅。

90後小時候集英雄卡牌,聽著“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時候,應該不曾料想,長大了玩遊戲,玩著玩著,竟看到和歷史甚至和人生的契合之處。

商界江湖中,如果羅胖是曹操 馬東更像劉備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以黃巾起義為標誌,東漢末年開啟了諸侯割據的亂世。著名的暖男劉備桃園三結義,以皇叔身份加持和仁德義感召,發跡之初,就把關羽張飛兩員猛將牢牢把握在身邊。這種共同創業的合夥人模式也一直被運用到今天。

帶著“小馬季”、《挑戰主持人》製片人、央視春晚語言類節目總導演等光環,2013年馬東跳槽去了愛奇藝。一句“世道變了,你來我這兒吧”,馬東就把央視新銳總導演和團隊也引到了愛奇藝。“價值觀統一、理念認同、做事方式一致”,馬東在《王者歷史課》講劉備的朋友圈和結義模式的時候,幾乎也是在講自己和團隊。和牟頔搭檔兩年後,馬東選擇創業,加上當時的《奇葩說》商務總監煦,三個人一起向著網生內容的黃金時代一路狂奔。

被羅貫中包裝以後,劉備仁德義兼備,這也是為什麼他在王者榮耀裡面的武器也是以此特質命名。劉備身邊聚集了一大批能人賢士,還有鐵桿兄弟,但其實曹操身邊也不乏這樣的朋友圈。郭嘉、荀彧、荀攸、賈詡、程昱,許褚、張遼、樂進、李典、曹仁,把謀士和虎將拉出一個表單PK,曹操軍團的實力絲毫不弱於劉備。但為什麼知名度方面,就是不如諸葛亮以及蜀國五虎將。這和劉備打天下的時候所展現出來的公關和BD能力有很大關係。(當然真實原因是羅貫中的偏愛)

商界江湖中,如果羅胖是曹操 馬東更像劉備

馬東的分析裡面,除了上述的結義模式,劉備還有道義模式這張王牌。劉備在幾個關鍵節點,體現出了時時刻刻把兄弟利益放在前面:張飛曾經丟過劉備的一家老小,張飛想以死謝罪,劉備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趙雲也有類似經歷,在長阪坡七進七出(暫且不說那個時候是不是騎在馬上打仗,都是故事)。劉備抱過阿斗,一把摔在地上,“為你險些損我一員大將,要你何用”,一個動作一句話,CEO的個人品牌形象瞬間就立住了。

過去三年,馬東不斷在各種角色之間遊走,其中最大的財富應該是結交了一批“謀士”和“武將”。蔡康永和高曉鬆,原本是兩個世界的人,但在馬東的磁場,可以一起發生化學反應。馬薇薇、黃執中、邱晨等人原本就是實力不俗的辯手,因為馬東得到了更大的娛樂舞臺。

《王者歷史課》上,馬東提到劉備創業故事更重的一個特點是大義模式。劉備棄新野走樊城,兵敗當陽橋,一路很落魄。諸葛亮解釋說,那是因為“我主劉備不願意放棄十萬百姓,百姓愛戴我主,不願意當曹操的子民”。

這不一定真實,但可以當做一個故事來看。創業初期如何找到自己的種子用戶並且取得他們的信任很重要。對劉備來說,那些對漢室穩定仍有期待、渴望仁義之師的百姓就是他的種子用戶。劉備深諳此道。對馬東來說,擁有典型90後價值觀的人群就是他的種子用戶。奇葩說裡的花式廣告,是一種營銷手段,但也是馬東尊重他核心用戶的一種努力,至少他自詡是一個60年代出身的90後,內心可能是牴觸生硬口播的。於是他後來千方百計請來了何炅念。

馬東曾對媒體說:“做內容的人,要研究大眾心理,就是我的內容到底在什麼層面解決了你的心裡狀態,而不是做出一個所謂的東西賣給別人。”以前電視臺是一種強制手段,是低成本的娛樂形態,但在開放的互聯網世界,觀眾是有選擇性的找內容看。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開宗明義,戰爭的本質就是權力的博弈。陳壽在《三國志》的《隆中對》裡是這樣描寫諸葛亮給劉備獻策的: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商界江湖中,如果羅胖是曹操 馬東更像劉備

劉備集團關鍵性的一步就是入蜀,讓其他諸侯措手不及。這是劉備另闢蹊徑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的殺手鐗。某種程度上,馬東橫掃網綜諸侯靠的也是模式的創新。雖說網綜從破石而出到超越電視綜藝只花了短短兩三年時間,但現在各類綜藝基本上都是舶來品,照搬國外尤其韓國綜藝的模式。馬東戲稱“全世界的節目模式幾乎都被中國人買光了。”

馬東認為每檔節目都由細節堆積而成,形式並不重要,同樣是以說話為主的節目,可能會有一萬種不同的做法。劉備集團最後其實就是輸在了細節上。按照諸葛亮的設想,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劉備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但在權力的博弈當中,關羽忽視了盟友東吳的細節變化,而導致蜀國的節節敗退,最終只能靠孔明六出祁山以報先帝知遇之恩。

所以,從細節上來說,要聲明一下,馬東與劉備的對比僅止於CEO形象層面。他們類似之處在於,馬東明明也是個商人,但對金錢表現得相對剋制,看起來是個有人情味的商人。劉備其實也是要在亂世中成就霸業,但卻又能讓跟隨者覺得他仁德義。

相比之下,被馬東請到節目裡做導師嘉賓的羅振宇就展示出了百分百商人的氣質。羅振宇強大的本領是能把所有問題最終歸於經濟學,他出場自帶商業聖經BGM。這就好比梟雄曹操,狹天子以令諸侯,告訴天下人他就是要爭天下。

荀彧算是曹操霸業路上的半個合夥人,居功至偉。建安初年的曹操和荀彧有共同的政治理想,驅虎吞狼,匡扶漢室。荀彧是個明白人,他所屬的潁川荀氏家族如果要爭世家門閥的利益,把籌碼壓在曹操身上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但野心勃勃的曹操在大局已定後,最終和荀彧分道揚鑣。

現實世界中,自媒體梟雄羅振宇聯合申音、吳聲三人於傳說中的世界末日聯合創辦了羅輯思維。但在羅振宇構建了自己的魅力人格後,權力和利益的博弈出現了新的變化,最終羅振宇和申音徹底分手,相望於江湖。吳聲鼓搗他的場景實驗室,和羅輯思維的交集也越來越少。

當然,歷史反照現實只是局部,遊戲也只是遊戲,和真實的人品、真實的成敗無關,沒有雷同,不要巧合。說了劉備和曹操,那麼你可能想問,誰是孫權?從內容創業圈的個人IP屬性和地理位置來看,答案應該是江南的吳曉波。

羅振宇 馬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