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湖疑為“柏舉之戰”古戰場,柏泉、辛安渡周邊曾發現古箭簇

張昌順供稿

內容提要:本文分析了歷史上著名柏舉大戰古戰場的多地說。重點論述在武漢市東西湖區柏泉山、巨龍崗包括辛安渡地區發生的可能性。全文從四個方靣闡述了柏舉大戰及戰場概說;從吳軍進軍和佯敗誘退路線兩個方靣對柏戰戰場麻城說進行分析,指出麻城說的不可能性;同時提出了柏戰戰場在東西湖地區並在東西湖地區尋找其遺址遺物的六點理由。

一、柏舉大戰及戰場概說

柏舉之戰, 是指春秋末期(公元前506年) ,吳、楚兩國在柏舉這個地方發生的-場大戰。當時以吳國為主的吳國、蔡國、唐國聯軍,以三萬精兵打敗了二十萬楚軍。從此,楚衰吳興。

東西湖疑為“柏舉之戰”古戰場,柏泉、辛安渡周邊曾發現古箭簇

但是,這樣一場有名的戰爭戰場地到底在哪裡?歷史上卻-直是模糊和有多地之說。概括起來有三種說法。其一是麻城說,說其戰場在麻城,這是大多數;其二是漢川北部說,說其戰場在漢川北部的安陸白兆山;其三是柏泉山說,說其戰場在東西湖柏泉山。

麻城說認為,柏舉,也稱柏莒,古地名,古楚國屬地,是歷史上記載吳楚之戰的地名。故址在今湖北麻城市境內。但麻城說的具體地點卻又有多說。

一說是麻城東北的柏子山與舉水(之間)的合稱;二說是舉水河入長江口南靣的舉洲;三說是麻城東南舉水所出的龜峰山。

二、從吳軍進軍路線分析柏戰麻城說的不可能性

根據史書記載,吳軍是乘船沿淮河西進至淮汭(今河南潢川,也有說是今安徽鳳台)登岸,與蔡、唐兩軍會合,然後從大隧 (今武勝關)、 冥扼(今平靖關)、直轅(今九里關)三關隘,南下直逼漢水東邊的漢川與楚軍隔江對峙。根據地理位置分析,漢川在上述三關的正南偏西方向,而麻城則在三關東邊約200裡方向。吳、蔡、唐聯軍不可能從三關進入楚境後又向東方繞道約200裡經 麻城再折向西進,轉到漢川漢水邊佈陣。

也有說吳軍是乘船沿淮河西進至淮納(今安徽霍丘附近),舍舟上岸,南行越過大別山,從豫章(今湖北麻城東)折向西進直抵漢水北,與楚軍隔岸對峙。但此說不為大多數史學家認同。我們分析原因有二: 一是吳軍登陸後,首要任務是同蔡、唐兩國軍隊會合,會合地點只會在蔡、唐兩國境內或邊境地區,不可能在楚國境內的麻城地區合兵。二是從安徽霍丘豋陸穿越大別山經麻城一路翻山越嶺,不利吳軍行軍和糧草輜重運輸。所以選擇潢川(淮汭)登陸,-路地勢較平緩,經三關(大隧、冥扼、直轅)南下至漢川漢水邊佈陣與楚軍對峙,是深通兵法和地利的吳軍統帥孫武和伍子胥的必然選擇。因此,吳軍的進軍路線應不可能從麻城經過。

三、從吳軍誘敵撤退路線分析柏戰麻城說的不可能性

下靣再來分析楚軍過漢水後吳軍誘敵佯敗撤退路線。楚軍統帥令尹子常(囊瓦)不聽左司馬沈尹戌的計謀,自作主張跨漢水與吳軍作戰。史書載,吳軍佯敗,從小別沿漢水撤退至大別。小別(山名,今漢川甑山。甑山,古曾稱小別山,位於今漢川市城南。據傳因同漢陽龜山-樣形於倒扣的炊具甑故名。古時,因甑山與位於漢陽的龜山(古稱大別山)遙相呼應,人們又稱其為小別山。也有說小別山是黃岡大崎山,此說顯然與當時戰場地點不符,大崎山也無古稱小別山-說,應屬誤指)。大別(今武漢市漢陽龜山,也有說是湖北境內東部大別山。其實,該鄂東部大別山在春秋戰國時期還沒有“大別山”這個名稱。“大別山”得名有多說,最早傳說是指漢代史學家司馬遷青年時代曾遊歷此山,感嘆“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之後才有此名的傳說。也有說是唐李白遊此說的。但都未見史書有記載。總之,此說同樣與當時戰場地點不符,也應屬誤指。) ,楚軍一路緊追,吳、蔡、唐聯軍統帥孫武、伍子胥在柏舉這個地方與楚軍決戰,大敗楚軍。楚軍向西敗逃至清發水(即溳水)溳口附近,渡河半途中又遭吳軍擊殺。這裡關鍵是地名小別和大別,到底指的是哪裡?因後世大別山脈山大名大,故後世一些史學家未勘查就認定是麻城境內的大別山脈 ,有人也因此找了個小山名曰小別(如黃岡大崎山) 。如果“小別”是指黃岡大崎山,那就有兩個問題不好解釋。其一,大崎山位於長江北岸的黃岡市團風縣境內,距漢江邊的漢川約400華里。如果吳軍是從大崎山向大別山撒退,那就說明吳軍不是陳兵漢川的漢水邊而是長江邊,這顯然與史書記載的吳陳兵漢川的漢水不符。(《左傳》史載原文:子沿漢而與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毀其舟,還塞大隧、直轅、冥阨。子濟漢而伐之,我自後擊之,必大敗之),這是《左傳》上記載楚左司馬沈尹戌建議令尹子常陳兵漢水,待他去方城後從吳軍後方“後擊之”的記載。其二,吳軍陳兵漢川的漢水邊,誘敵佯敗撤退怎麼可能從距漢川約400華里左右位於長江北岸的大崎山才開始向大別山撤退,從漢川到大崎山已是長途撤退了,怎麼可能又從大崎山向大別山撤退?而且大崎山也屬於大別山脈,如果大崎山說成立,那就是說吳軍是從大別山向大別山撤退, 豈不成為笑話。其三,這麼長距離撤退至少需4天左在時間。吳軍是步兵為主,而楚軍當時以車兵為主,顯然一天左右時間即可追上廝殺,用不著追3-4天跑400多華里路程。再說退跑中的軍隊戰鬥力大大減弱,勝率很小。按古代戰爭佯敗慣例極限,佯敗主動撒退方一般最大退距約為三舍(古代行軍一宿或三十里為一舍)左右。據此測算,漢川小別山(甑山)至大別山(漢陽龜山) 和柏泉山間距均在三舍左右(漢川市城區距武漢市天河機場距離45公里,距漢陽龜山距離應在50公里內),故在此地域內決戰的可能性遠比到麻城決戰的可能性大。

再則,從漢川至麻城中間有溳水(指漢川和新溝鎮間溳水入漢水的溳口附近) 丶府河丶灄水丶舉水丶倒水等多條河流阻隔,造成撤退行軍極大困難,極易被楚軍追上,那結果可能相反。

東西湖疑為“柏舉之戰”古戰場,柏泉、辛安渡周邊曾發現古箭簇

張昌順先生曾於2014年11月3日遊歷過麻城兩個傳說的古戰場地----柏子山和龜峰山。據實地遊歷觀察分析, 兩地均不可能發生大規模戰爭。至今也無大規模戰爭遺物遺蹟出土佐證(如箭簇等) 。而且,楚軍被戰敗從麻城逃跑幾百裡至清發水才被吳軍“半濟擊“也是不可能的。而最有可能的是戰場附近的舉水即成了楚軍被“半濟擊”的河流。下靣是張昌順先生遊歷麻城柏舉戰兩個戰場地的遊記摘錄:

1、麻城柏舉大戰古戰場之-柏子山

柏子山(現名九龍山)的柏子塔和流經麻城城關的舉水河是柏舉之戰的相關地名。舉水流經麻城城關, 距柏子塔20多公里。從舉水至柏子塔,盡是起伏丘陵。九龍山因九條山崗盤旋於一山臺,呈九條龍戲珠之勢而得名。九龍山下及周邊地區盡是彎延起伏山崗和深溝湖泊,不利於雙方近23萬兵力的展開,更不說行兵佈陣、車馬步兵混戰廝殺。而且,吳、楚兩軍從400多華里外漢水邊的漢川小別山(甑山) 附近一路吳誘楚且行且戰至此,其間還要渡溳水、府河、灄水、舉水、倒水等險阻。這種地理條件對誘逃的吳軍極不利,是不可能取勝的。我在寺內塔外也未尋覓到與柏戰相關的記載、遺址、遺蹟、遺物和當地傳說等歷史信息。因此柏舉之戰應不可能在這裡發生。

2、柏舉大戰古戰場之二龜峰山。

龜峰山現是國家4A級風景區,是大別山脈名峰。距麻城市中心約30公里。舉水與龜峰山間就是麻城舉東小平原。這裡雖可容二三十萬人行兵佈陣廝殺,但仍不可能是柏舉古戰場。理由一,吳軍不可能誘敵跑幾百華里遠程深誘至此,且吳軍是步兵,而楚軍是車兵為主,車兵在當時比步兵有強大優勢,尤其長途追跑,用2匹馬拉的戰車比步兵速度快、且耐跑持久,不用跑幾百華里早就追上並打敗奔逃的吳軍了,那還容吳軍有時間在-個亊先並不瞭解地形條件的地方佈陣迎敵。理由二,如是在龜峰山、舉水間大戰,那就應冠名龜舉之戰或龜峰山之戰,而不應冠名柏舉之戰了。龜峰山主峰1320多米,龜首海拔1270多米。龜首仰天吞日,形神極似,被稱為“天下第一龜”。龜峰山上有唐太宗李世明的塑像和建於唐代的能仁寺等多處名勝古蹟。從山下至山上-路都沒有發現與柏舉大戰相關的遺蹟信息。

3、至於傳說中的麻城第三個戰場地----舉水河入長江口的舉洲,因其前兩個主要傳說地都無可能,加之兩水匯合的舉洲地理條件應不可能成為柏舉大戰的戰場,故未去遊覽。

還有史學家認為柏舉大戰戰場在白兆山。白兆山又名碧山,位於湖北省安陸市西北煙店鎮。因與柏舉大戰名不符,也與史書大多記載的吳軍從小別到大別的佯敗撤退路線方向不符,也沒發現安陸有關資料的記載。故白兆山也應排除在柏舉大戰古戰場之外。

四、柏戰戰場在東西湖柏泉地區的理由

從以上分析可看出,柏舉大戰在麻城和安陸白兆山發生的可能性極小,可以說是完全不合冷兵器時代戰爭地理關係邏輯的,可以排除在柏舉大戰古戰場地之列,應僅是傳說或誤傳。

剩下的唯一可信的柏舉大戰古戰場應是武漢市東西湖柏泉山、鉅龍崗(即今東山街辦事處巨龍崗,古時曾名鉅龍崗)、辛安渡及周邊地區。

其理由如下:

1、符合大多史書記載的吳軍從小別到大別的佯敗撤退路線方向。《春秋左傳·定公四年》,吳、楚陳於柏舉。”中國軍事史編寫組《中國曆代戰爭年表》雲:“今湖北麻城東北,一說湖北漢川北。”而《中國古代地名大詞典》小別山條雲在湖北省漢川縣東南漢江濱,一名甑山。《左傳》:定公四年,吳子伐楚,令尹子常濟漢而陳,自小別至於大別。是也。即今漢川市馬鞍鄉甑山。大別山據《禹貢》導水篇記載:“蟠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於大別,南入於江。”“大別”即指漢陽大別山(龜山)。由於大別山和小別山都極似一口撲在地面上的甑(甑為古代的一種炊具,將其置於鬲上可蒸食物),故舊時兩山均被人們稱作甑山。

2、與柏舉大戰名稱相近。“柏舉”很可能是“柏鉅”。因兩地相連,合稱“柏鉅”合理合邏輯。又因該戰首被史書記載是其戰後近二百年的《左傳》,其間史學家們並未實地考察,把“柏鉅”誤傳誤記成“柏舉”,是完全有可能的。就象把黃岡赤壁誤記成赤壁大戰戰場地一樣。此外,當時大別山(指現在鄂豫皖交界的大別山脈)並未得名,世人並不知曉此山。“大別山”得名,最早傳說也只是說漢代史學家司馬遷青年時代曾遊歷此山,感嘆“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之後才因此而傳名。也有說是唐李白遊此說的。但都只是一說而已,並未廣傳而正式冠名,正式得名應是較晚時期。而當時真正的大別山是指的現在的漢陽龜山。龜山在古時稱為大別山。與《左傳》幾乎同時代(公元前3-4世紀)成書的《禹貢》中就明確提到“大別”。 《禹貢》導水篇記載:“蟠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於大別,南入於江。” 《中國古代地名大詞典》小別山條中眀確指出“大別”即指漢陽大別山(龜山)。

至於“柏泉山”的得名傳說很早。傳說禹治水到大別山(漢陽龜山)時在山上種了-株柏樹,其根長到柏泉山,柏泉山有泉水。故稱“柏泉山”。後來人們在一泉水處掏井發現了柏樹根,這泉井名“柏泉井”。歷代地誌均有記載。《漢陽縣誌》載:“相傳禹植柏大別山(今龜山)頭,根達柏泉井中,故名。據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載:“柏泉山在漢陽縣西北。山下有景德寺,寺有井,古柏根蟠其中。”古井建於唐末宋初。

3、符合楚軍在柏舉戰敗後向西逃至清發水,遭吳軍“半濟擊” 的記載。清發水又稱溳水(安陸以下稱府河),流經東西湖境外圍西北部分兩流,分別流入漢江和長江。繞東西湖北境流入長江的稱澴河或府河。流經東西湖辛安渡、新溝鎮境邊與漢川接壤處入漢江的名溳水。後雖挖漢北河改道,但仍保留部份舊河道,入漢江口仍叫溳口。柏鉅地區經辛安渡至古溳水約30華里。楚軍戰敗向西逃至溳水(清發水) 約 3個小時,遭吳軍追上” 半濟擊” 之,其地理條件、方向、距離、時間,均合乎當時處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邏輯範圍內。而若楚、吳兩軍在麻城大戰後,吳軍追近3-4天400多華里才在清發水追上楚軍予以“半濟擊”,是不符合當時戰爭邏輯的,是根本不可能的。3-4天時間楚軍完全有可能變潰逃為有序撤退並組織強力反擊。

4、符合柏舉大戰結局的地理條件要求。柏鉅地區低山矮崗相連,四周河流湖泊環繞(徑河、東流港、紅河、昌家河、府河),山崗河湖間形成平地,利於行兵佈陣,特別利於先到之吳軍據守山崗、依河湖阻敵。在冷兵器單兵對搏時代,吳軍想要戰勝雙方單兵實力相近、甚至對方強於已方,且7倍於已的楚軍(據相關史料稱楚當時是南方大國,土地數千裡,兵車數千乘,號為春秋四強之一),除了戰略決策、行兵佈陣要正確外,關鍵問題是必須選擇有利於己而不利於彼的地形條件。柏鉅地區的山崗有利於先佔的吳軍據守和進攻,而河湖草地不利於以車兵為主的楚軍行進,山崗四周與河湖間的平地狹窄,利於3萬人的吳軍展開佈陣,不利於行軍至此擁有20萬兵士的楚軍展開佈陣。這就使得楚軍不僅在數量上的優勢大打折扣,而且車兵的優勢也發揮不出來。這成了吳軍以少勝多的最關鍵因素。近鄰的清發水(溳口附近) 的河湖地勢又幫吳軍重創潰逃的楚軍。沒有相應的地理條件,吳軍3萬以步為主之兵要想戰勝20萬以車兵為主的楚軍,是很難想象的。

5、有關文獻資料也有贊成本文觀點的。據《東西湖區志》第1049頁載:“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冬, 吳王闔閭,蔡昭候,唐成候共同討伐楚國,與楚軍漢水對峙。楚將尹子常率兵,渡過漢水,與吳軍在境內激戰。從小別山(漢川市仙女山)打到大別山(漢陽龜山)未能取勝,領兵連夜逃到柏舉(柏泉山) 。+一月庚午(七日)吳軍追到後與楚軍進行著名的柏舉之戰,楚軍大敗。”這段文字所述雖有誤處,如 “楚將尹子常率兵”, 應是楚令尹子常率兵。令尹是當時楚國丞相官位,子常名囊瓦,並非姓尹。還有“從小別山(漢川市仙女山)打到大別山(漢陽龜山)未能取勝,領兵連夜逃到柏舉(柏泉山) 。”此句中的小別山指為漢川仙女山,經我們查證應為漢川市甑山。再有,並非楚軍打而未勝連夜逃到柏泉山,而是吳軍佯敗誘楚軍至柏泉山。但該文明確指出柏舉大戰戰場在柏泉山。

另外,一個名叫彭魯的人2012年9月23日在其博客發一篇名為《麻城:傳為吳楚柏舉之戰地》的專文,在文後根據有關文獻資料分析戰場地後得出結論: “那麼柏舉可能在今武漢市附近。”

另外,有些文獻指柏舉之戰戰場在漢川北或安陸的有可能就是指柏泉山地區。如中國軍事史編寫組《中國曆代戰爭年表》雲:“今湖北麻城東北,一說湖北漢川北。”因古時東西湖、柏泉地區曾屬安陸、漢川、漢陽管轄。而柏泉山在古漢水北岸。

6、疑似柏舉大戰遺物銅箭簇在柏舉大戰戰場附近地區曾被大量發掘出來。楚軍在柏鉅地區戰敗西逃至清發水(溳口附近) 途中遭“半濟擊”的證據----銅箭簇,在原東西湖辛安渡農場東風大隊一小隊50--60年代修建漢宜鐵路和農田水利溝渠時被大量發掘出來。

東西湖疑為“柏舉之戰”古戰場,柏泉、辛安渡周邊曾發現古箭簇

據世居辛安渡的原區建設局退休幹部袁小華先生介紹,在他小時曾看到被挖出來的大量銅箭簇被很多當地農民擺放在家門口玩弄,因不知究理,都被當作廢銅賣給廢舊物資收購部門。張昌順曾在四年前隨袁先生去東風大隊一小隊現場,袁先生指著鐵路邊的溝渠說,這一帶過去是湖區,箭簇是從一米左右深的地下挖出來的。據分析,銅箭簇的大量使用應在春秋戰國期間及之前,據史料記載, 秦時方開始使用鐵兵器。這說明這些銅箭簇年代應在秦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及以前。

東西湖疑為“柏舉之戰”古戰場,柏泉、辛安渡周邊曾發現古箭簇

而柏舉大戰正是發生在公元前506年的春秋末期。大量銅箭簇出現在這一帶,說明這裡曾發生過一場大戰。從目前史料和其它證據來看,除了柏舉大戰外並無其它古代以使用銅箭簇為主的大規模戰爭在此地區發生。按照出土地點看,正處在從柏鉅地區向西至清發水附近的湖草地區。吳軍用箭“半濟擊”楚軍有可能發生此地。

東西湖疑為“柏舉之戰”古戰場,柏泉、辛安渡周邊曾發現古箭簇

我們相信如果有關部門組織對該地區進行試掘、走訪老人、收集殘留民間銅箭簇,是有可能再次發現銅箭簇的。如能再次發現,就能有力證明柏舉大戰發生地就是柏鉅地區。這不僅能改正中國歷史信息,也發掘了東西湖乃至武漢地區的歷史價值和現實價值。